计算机网络结构

      最后更新:2022-02-18 23:00:2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计算机网络结构体系

      五层协议: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由来: OSI的体系结构为7层 TCP/IP的体系结构为4层

      应用层: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的应用

      应用层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提供服务

      应用层协议指在主机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其中在应用层的协议有很多如域名系统DNSHTTP协议

      域名系统DNS

      HTTP协议

      传输层/运输层

      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提供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

      • 运输层主要使用的协议
        • TCP
          •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 UDP
          • 用户数据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网络层

      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找路

      异构网络互联 依靠路由器

      • 拥塞控制
        • 开环控制
          • 先预测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加以控制速率
        • 闭环控制
          •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的控制速率

      ​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数据链路层–搬运工

      负责通过一条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物理链路直接相连的相邻节点传送数据报

      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出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对链路进行管理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常简称为链路层。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的协议

      物理层

      • 物理层主要为数据传输的物理实现
      • 规定 机器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8621.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