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的基本概念

      最后更新:2022-02-22 17:13:15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关于网络的基本概念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概念模型,试图供一个使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互联的标准框架。

      七层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socket,tcp,http三者之间区别和原理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套接字(socket)概念

      套接字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 TCP/IP 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连接使用的协议,本地主机的 IP 地址,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远地主机的 IP 地址,远地进程的协议端口。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多个 TCP 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 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区别不同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 TCP/IP 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接口,应用层可以和传输层通过 socket 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Socket是可以进程 tcp/ip 编程的最小单位, socket 是 TCP/IP 协议的一个封装,支持 UDP,TCP;在两个计算机进行通讯的时候,用 TCP 协议就可以发数据,双方就可以接收到各自的数据,但无法解析数据,HTTP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使格式统一。

      HTTP连接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就自动释放连接。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
      请求。通常的做法是即时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客户端也保持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保持连接”的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
      复,表明知道客户端“在线”。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则认为客户端“下线”,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

      TCP/IP协议族常用协议在 OSI 模型中的位置

      模型 协议
      应用层 HTTP,FTP,Telnet,DNS,SNMP,SMTP,TFTP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IP,ICMP,OSPF,EIGRP,IGMP
      数据链路层 SLIP,CSLIP,PPP,MTU

      应用层种常见协议的端口号及简单说明

      协议 端口 说明
      HTTP 80 超文本协议
      HTTPS 443 HTTP+SSL,比 HTTP 更安全
      FTP 20,21,990 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23 远程终端协议

      关于更多七层模型知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883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