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网络层 内部网关协议-OSPF协议

      最后更新:2022-02-25 03:17:3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为克服 RIP 的缺点在 1989 年开发出来的。 OSPF 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较复杂。

      OSPF 协议的基本特点

      “开放”表明 OSPF 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很多厂家路由器都可以使用)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 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 SPF

      采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link state protocol)。

      注意:OSPF 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所有动态路由协议都是最短路径优先)

      什么是最短路径优先

      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根据带宽算出来开销,带宽越高,开销越小。

      链路之间的开销是用带宽计算出来的。所有路由器都知道到网络当中路由器的拓扑结构,也就是谁连着谁。

      上面都是依赖网络拓扑生成的路由表。不像RIP协议别人告诉我到这个网段怎么走。

      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

      1. 每台路由器学习激活的直接相连的网络。(这些路由器运行了ospf协议,这些接口都得参与到ospf里面来,然后发送hello数据包来发现邻居。)
      2. 每台路由器和直接相连的路由器互交,发送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
      3. 每台路由器构建包含直接相连的链路状态的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通告)。链路状态通告(LSA)中记录了所有相关的路由器,包括邻路由器的标识、链路类型、带宽等。(链路状态是指这个路由器有哪些接口,这些接口是什么网段,是什么类型的接口)
      4. 每台路由器 泛洪链路状态通告(LSA)给所有的邻路由器 ,并且自己也在本地储存邻路由发过来的LSA,然后再将收到的LSA泛洪给自己的所有邻居,直到在同一区域中的所有路由器收到了所有的LSA。每台路由器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所有收到的LSA副本,这个数据库被称作"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Link-State Database)"(这样就所有路由器都知道哪个路由器连接哪个路由器,这个数据库就是前面说的拓扑,根据这个数据库就可以画出一个网络拓扑来,通过这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就开始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最后生成路由表)
      5. 每台路由器基于本地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执行"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并以本路由器为根,生成一个SPF树,基于这个SPF树计算去往每个网络的最短路径,也就得到了最终的路由表。

      先用hello包发现邻居,发现邻居然后交换链路状态,交换链路状态之后这些路由器生成数据库,每个路由器里面数据库里面内容是一样的,也就是每个路由器都知道这个网络拓扑。最后每个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到每个网段怎么走,生成路由表。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898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