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最后更新:2022-02-26 23:27:2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重点和难点!!)
            • 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 分层后每一层的任务
            •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 应用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流程(拿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做例子)
            •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用术语
              • 实体
              • 协议
              • 服务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服务数据单元SDU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重点和难点!!)

      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OSI体系结构(法律上国际标准)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TCP/IP体系结构
        • 应用层:解决通过应用进程的交互来实现
        • 运输层: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
        • 网络层(网际层):解决分组在多个网络上传输的问题
        • 数据链路层:解决分组在一个网络(或者一段链路)上传输的问题
        • 物理层:解决使用何种信号来传输比特的问题
      • 注意:
        • 主机内必须有TCP/IP 协议族,而且 连接的路由器中也会有 TCP/IP 协议族,只不过路由器一般只包含 网络接口层和网际层
        • IP协议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IP协议可以将网络接口层的网络接口互连,然后给TCP协议或UDP协议提供网络互连
        • TCP和UDP是TCP/IP 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TCP协议在享受IP协议提供的互连服务基础上,向应用层等协议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UDP协议在享受IP协议提供的互连服务基础上,向应用层等协议提供不可靠传输的服务
        • 应用层有较多协议,如HTTP,SMTP,DNS,RTP等

      IP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协议,一方面负责互连不同的网络接口;另一方面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TCP/IP 体系结构中包含大量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又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协议,所以用TCP和IP两个协议表示为这个大家族,所以常称为TCP/IP协议族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 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
      • 分层可以将这些复杂的内容分解为各个部分,解决起来比较简单
      分层后每一层的任务
      • 物理层
        • 互连时采用怎样的传输媒介
        • 采用怎样的物理接口
        • 采用怎样的信号表示bit 0 和 1
      • 数据链路层
        • 主机a想发送给主机c数据,主机a发送数据到总线后,会将数据发送给所有连接在总线上的主机,而这时就出现了问题,主机c怎么识别这个数据是发给他的呢?其他主机是如何识别这个数据不是发给他的呢?(主机编制问题,例如MAC地址)
        • 如何从信号所表示的一连串bite流中区分出地址和数据
        • 如果有多态主机同时发送数据到总线,那么该如何协调这种情况
      • 网络层(网际层)
        • 因为因特网中会有若跟个网络和网络中的主机,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各网络以及网络中的各主机(网络和主机共同编址问题,例如IP地址)
          • ip地址中前三个十进制数表示网络,第四个十进制数表示主机,如198.128.1.254(假的数据),那么198.168.1表示网络,254表示主机信息
        • 因为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中的传输路径有很多条,就引出路由器如何转发分组,以及如何进行路由选择的问题
      • 运输层
        • 如何标识与通信相关的网络进程,进而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举例,如果目的主机上有两个进程,浏览器和qq,那么源主机中发送的分组要交给谁呢?)
        • 如果某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误码”,或者由于路由器繁忙导致路由器丢失分组 ,这样的传输错误应该如何处理
      • 应用层
        • 在其他层的基础上,只需指定各中应用层各种协议,并按协议标准编写应用程序,通过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例如,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支持文件传输的FTP协议)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kAZNf1Y-1645854766216)(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0606941.png)]

      应用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流程(拿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做例子)
      1. 浏览器所在主机,应用层生成一个http报文
      2. 将http报文交给运输层,运输层在这个http报文加TCP首部,变成TCP数据报
      3. 将TC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网络层会在这个TCP数据报加IP首部,变成IP数据报
      4. 将IP数据报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会在这个IP数据报前后加ETH,使之成为 帧
        • ETH首部是为了让该数据报可以在网络上或者该链路上传输,能够被相应的目的主机接收
        • ETH尾部作用是为了让目的主机检查收到的帧是否有“误码”
      5. 将帧交给物理层,物理层将帧看作是比特流,如果该网络是以太网,那么物理层会在帧的首部加前导码,作用是让目的主机做好接收帧的准备;物理层将相应的比特流转换为某种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
      6. 该信号通过传输媒体到达路由器
      7. 路由器的物理层将该信号翻译成比特流,将比特流的首部的前导码去掉交给数据链路层
      8. 路由器的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传送过来的帧的ETH首部和尾部去掉交给网络层
      9. 路由器的网络层将IP数据报中的IP首部去掉,从中提取出目的网络地址,然后查找自身的路由表,确定转发端口,以便进行转发
      10. 路由器的网络层向TCP数据报添加IP首部后发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收到的IP数据报前后添加ETH转换为帧,发送给物理层,物理层再将帧看作是比特流,在比特流前面加前导码,之后翻译成某种信号,通过传输媒体传输
      11. 信号通过传输媒体到达Web服务器
      12. Web服务器的物理层将这种信号翻译成bit流,将bit流的前导码去掉,转换为帧交给数据链路层
      13. 数据链路层将帧的ETH首部和尾部去掉变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14. 网络层将IP数据包的IP首部去掉变为TCP数据报,交给运输层
      15. 运输层将TCP数据报的TCP首部去掉变为 源主机发送的HTTP数据报 后交给应用层
      16. 应用层将传过来的http报文进行解析,然后给主机发回http响应报文
      17. 然后进行类似的过程到达源主机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用术语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yzyFrV2-1645854766217)(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0953542.png)]

      实体
      • 任何可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如图中的A,B,C,D,E,F,G,H,I,J
      • 对等实体标识通信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如图中的A,F;B,G;C,H;D,I;E,J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vTuL4dXL-1645854766218)(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1219062.png)]

      协议
      •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集合
        • 逻辑通信并不存在,他只是我们假设出来的一种通信,方便我们单独研究某一层,而不用靠考虑其他层
      • 协议三要素
        • 语法:定义所要交换信息的格式
        • 语义:定义通信双方要完成的操作
        • 同步:定义通信双方的时序方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UUUjLXk-1645854766219)(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1951349.png)]

      服务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的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户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 网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IP数据报首部的“协议字段”、
        • 运输层的服务访问点为“端口号”
      • 服务原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就是服务原语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位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 物理层对等数据包为比特流
        • 链路层对等数据包为帧
        • 网络层对等数据包为IP数据报(使用IP协议的情况下) 或者 分组(packet)
        • 运输层对等数据包为TCP报文段
        • (使用TCP协议)或者 UDP用户数据报(使用UDP协议)
        • 应用层对等数据报为报文
      • 上述各层数据包可以统称为 协议数据单元PDU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0KDjbc5v-1645854766220)(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3030180.png)]

      服务数据单元SDU
      •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称位服务数据单元
      • 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可以合并为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一个SDU也可划分为几个PDU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scdysWs-1645854766220)(C:UsersHUAWEI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226113406124.png)]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909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