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20 12:00:1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河北数字经济创新奖亮点参观⑥
石家庄格力:用信息化建设智能工厂

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钣金工厂员工通过终端设备查询生产计划通讯员胡依兰摄
3年16日,在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工作人员田康鹏打开计算机上的信息集控中心系统,接收智能工厂的各种质量检验数据。以前,这些数据是由一线检查员用纸质表格收集的,然后由田康鹏输入“从前记录数据,慢说,还怕出错现在,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快速上传数据。“
田康鹏从企业的智能工厂接收到了多组数据进入智能工厂,全自动机械臂上下翻转,冷凝器准确弯曲,压缩机智能组装。空调一台接一台地不断生产。
在智能工厂,装配车间有8条生产线,还有钣金车间、控制器车间和其他配套零件车间,每天产生大量数据。如何更简单有效地收集和使用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信息集控中心系统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企业实现两者融合的探索之一。
在钣金车间,点焊人员打开了平板电脑。通过身份验证后,他在点检系统中查看了各种设备的检查数据,很快就完成了对单台曲轴冲床的点检。车间技术部门负责人曲秀波指着平板电脑说:“像这样的移动终端有20多个,它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团队和小组,方便员工及时上传信息,后台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前,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纸质核对表记录设备的整体状态,核对表必须每月更新并存档。这些数据杂乱无章,费时费力。信息系统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让曲秀波感觉很明显。他介绍说,通过无纸化办公,员工填写理货单的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了2秒,单是钣金车间一年就可以节省数万元的纸张消耗。
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最终被收集到信息集控中心系统中,并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在办公楼的大屏幕上。与生产、质量、设备等相关的信息。一目了然。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平台,员工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进行查看和操作。在该系统中,数据每20分钟更新一次,为管理者发现不足和快速决策提供参考。
收集的数据也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核心业务流程的一站式管理。自动调度是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成果之一。
信息化集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自动调度生产,并将调度结果直接推送到生产线末端的信息化终端,以便团队成员在终端上查看生产计划。在终端,他们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团队的调度,还可以看到上游和下游环节的调度。自动调度不仅避免了人工调度可能造成的遗漏,而且改善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减少了浪费和等待经过
199改造形成的信息集中控制中心系统,信息统计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每年节约20多万元。依托该系统,通过对质量检验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并通过视觉检测设备对不良材料进行识别和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信息集中控制中心系统是由企业自主开发的研发团队扎根于生产一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图解决所有业务环节中的棘手问题,并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系统开发。石家庄格力总经理俞世和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工厂内的各种数据,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和决策分析系统,真正实现一个电脑旅游工厂。"“
对于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余思和认为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他说,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应该更好地收集数据,数据分析软件应该更智能,技术和管理应该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价值。5G通信设施的加速也将为愿景的实现奠定基础,并帮助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河北日报记者冯阳)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