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24 10:08:0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Writing/Blue Tech
自2009年11月成立以来,华星光电首次“戴上”全球最大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的桂冠根据
的数据,BOE和华星光电在今年1月全球面板制造商出货的前两大液晶面板中分别占21.3%和14.5%。
年2月,TCL华星光电(CSOT)华星光电超越BOE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市场份额为18.8%。在航运领域,TCL华星光电也以19.6%的份额位居第一。
平心而论,如果BOE在武汉和合肥的工厂没有在疫情期间受到影响,恐怕华星光电不会在2月份获得世界冠军。
|根据Sigmaintell在1992-019年发布的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和运输区域排名,BOE (BOE)以5330万件出货量和2910万平方米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BOE在世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全球性的突发事件(如本次疫情)成为影响经济的重大事件,BOE将极有可能保持世界液晶显示器排名第256位+
位。当然,并不是华星光电没有实力。事实上,从2月份成为全球冠军这一现象的本质来看,这表明华星光电拥有成为冠军的底蕴和气质。事实上,
的真正核心在于全球液晶显示器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首的双寡头时代。BOE+华星光电将成为未来全球液晶产业的两支最重要的力量,也是中国液晶国家转移站在世界前列的利器。为什么

是“韩国退休”?
在BOE和华星光电出现之前,韩国的三星和LG一直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事实上,早在2016年,三星和华星光电就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三星电子通过其子公司三星显示公司向深圳华星光电工厂投资21亿元人民币,收购该工厂9.8%的股份。
这为三星未来退出液晶显示器行业奠定了基础业内人士分析,与中国相比,三星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相对较高。当中国企业成为竞争对手时,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优于韩国,而三星对华星光电的投资可谓一举两得。
一方面,即使三星将来完全退出液晶显示器行业,三星似乎也需要从中国购买液晶显示器,但不要忘记三星也是华星光电的投资者。也就是说,三星在购买的同时也在盈利。可以理解的是,三星购买其投资和生产的产品,并且比三星生产的液晶显示器具有成本优势。为什么不呢?
另一方面,三星购买液晶显示器进一步提升了华星光电的销量和地位,同时增加了其收入和利润。
另一家韩国巨头LG也公开表示,由于液晶显示器价格下跌和全球供过于求,LG显示器将在今年年底前停止在韩国生产液晶电视面板。当然,LG在中国有一条生产液晶显示器的生产线,之后液晶显示器将在中国生产。
三星和LG先后退出液晶显示器有三个主要原因:
1是以BOE和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势头强劲,给韩国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BOE已经成为该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华星光电在过去两年中产品数量大幅增长,对液晶显示器行业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中国彩电行业将逐步摆脱对韩国的依赖,这也将给韩国企业带来好处。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三星彩电受到中国品牌的严重挤压。三星在过去两年的战略似乎已经开始使用一些产品去中低端市场,这需要严格的成本控制。
液晶面板占电视机制造成本的60% ~ 70%,面板价格对彩电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成本优势可以提高彩电在终端销售中的价格优势。即使终端销售价格保持不变,制造商也可以在降低液晶显示器成本的同时保持更高的利润率。
以三星为例。通过购买国产液晶显示器并在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价格调整,三星彩电的价格优势可以得到提升。
2是中长期战略布局。三星和LG对显示技术的未来趋势有不同的判断从LG的角度来看,虽然液晶生产线已经减少,但他们增加了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投资。LG显示器的目标是将重点转移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而三星指的是QLED生产线。这是韩国企业相继退出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是全球彩电行业的格局。韩国目前处于领先地位。韩国正试图通过新的显示技术继续保持其行业优势。从全球彩电行业的格局来看,全球销量排名前六的品牌分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三星和LG认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QLED可能成为该行业的主流,因此他们决定放弃液晶显示器,并试图在新技术领域引领行业,继续保持他们的市场地位。应该说,以上三个原因是韩国退出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原因为什么

可以“进去”?
液晶显示器的行业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转移”特征。从韩国的领先到中国目前的试点,一方面,中国的技术厚度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当资本、技术和全球化三大要素相加时,中国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这也是中国液晶产业崛起的必要条件。
从液晶显示器行业的需求来看,虽然目前三星和LG在全球销量上分别获得了第一和第三名,但中国的整体生产规模和国内需求规模仍在世界前列,这是液晶显示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支持BOE和华星光电在
从发展趋势来看,本地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崛起是绝对必要的,以防止液晶显示器受到外部约束和推高价格。
此外,中国的液晶显示器生产能力正在向全球辐射强度递增根据Omdia(前身为IHS)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发运的大尺寸(9英寸或以上)液晶面板的全球份额为52.9%,而韩国和台湾制造商的份额分别为24.8%和21.9%。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就出货量而言,2020年2月,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占总出货量的59.4%,接近60%
不难看出,中国的液晶产业目前正处于明显的有利阶段。换句话说,当中国满足其内部需求时,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板供应商,这表明中国在核心组件领域的话语权有所增强。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为中国液晶显示器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向世界展示了当中国家电制造业通过资本、技术和全球化快速发展时,其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正在增强。
有些人可能认为三星和LG认为液晶显示器最终会在未来被淘汰,所以他们选择提前进入Q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这种观点需要分为两部分来看。
如果三星不喜欢液晶显示器,那么它肯定不会成为华星光电的战略投资者,而是会持有其股份。这只是表明三星在QLED也是一个试探性的发展,因为没有人能准确地看到未来的方向。至少在3到5年前,液晶显示器仍然是主流。因此,三星放弃液晶显示器并不是对行业完全悲观,而是成本太高,同时试图寻找多极化发展的新方向。
三星一方面自己生产QLED,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华星光电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从华星光电获得奖金。最重要的是,或许韩国的如意算盘不会那么好。由于三星和LG分别投资了Q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线,华星光电已经有了一个“战争计划”
早在2013年,TCL就开始布局下一代新型显示材料,并组建了一个材料领域的国际一流专家团队。目前,华星光电已自主研发了800多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多种高性能材料已批量生产并运往中国主流面板制造商。
2年9月,017华星光电在中国完成了第一条G4.5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中试生产线,并成功开发了7.2英寸的内/外折叠式产品。
华星光电旗下的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中国显示领域唯一的国家创新中心。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印刷展示公共平台。它已经成功地开发了一个31英寸的4K印刷有机发光二极管原型和第一个国际31英寸的4K印刷高品质发光二极管原型。
在量子点材料研发方面,TCL逐渐占据全球QLED领域的领先地位。它逐步解决了电致发光红绿材料的使用寿命,达到了产业化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液晶显示器市场在中国基本上是双头垄断从供应链以及OLED和QLED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来看,华星光电在未来还有更大的扩展空间。
(来自华星光电和BOE官方网站的图片)
这篇文章最初是由蓝色科技写的。该网站上原始文章的所有权属于蓝色科技。转载时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任何侵权行为都将被起诉。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