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与钢琴键盘的对应
五线谱与钢琴键盘对应(图)简五钢琴谱(又称“简五谱”)保持了五线谱所有的特点,是在五线谱的音符符头上融入简谱,这样,将五线谱和简谱完美结合,音符“do、re、mi、fa、sol、la、si、do”一看即知,充分展现了二者的优势,非常通俗直观,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解决了五线“识谱难”的问题。扩展资料:五线谱的定义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应避免过多的加线。五线谱中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谱号有 3种:第一种是G谱号,当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时,称高音谱号;第二种是F谱号,当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时,称低音谱号;第三种是C谱号,当C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时,称中音谱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的。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这五条线所形成的间,均由下而上数,分别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为了记录更高的音或更低的音,有时需在五线谱的上方或下方临时加短横线。加在五线谱上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下往上数分别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一间、上加二间------。加在五线谱下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上往下数分别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一间、下加二间------。五线谱的音符,是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有符头和符干。八分音符以及时值更短的音符还有符尾。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符头、符干和符尾。扩展资料:音符按照时值划分通常有以下几种:1、全音符: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而且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2、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3、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4、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5、十六分音符: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6、三十二分音符:带有符干和3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7、六十四分音符:带有符干4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比三十二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8、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带有符干5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它比六十四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28的时值。也是最短的音符了,在钢琴中常有表现。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如今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这里有个键盘的对应图,希望能帮到你
看完这个图你就明白了~最关键的是在小字一组的c1上

Alt键与其他按键搭配
1. 打开系统控制选单 Alt+空格键2. 切换辅助选项左Alt+左Shift+Printscreen键——切换高对比度开关;左Alt+左Shift+Num Lock键——切换鼠标键开关。3. 激活操作按下Alt键——激活活动窗口的菜单栏,菜单栏的第一个菜单成为高亮条;按下Alt键+一个字母——激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菜单项,如按下Alt+F就可以激活当前窗口的“文件(File)”菜单。此外,在对话框中,同时按下Alt键和带下划线的字母则可以选定该选项并执行相应的操作。4. 终止进程Ctrl+Alt+Del组合键——弹出对话框,选取进程,点击“结束任务”即可快速终止该进程。5. 打开下拉列表Alt+向下箭头键6. 查看属性按下Alt+Enter组合键或在按住Alt键的同时鼠标左键双击某对象(如资源管理器右边窗口中的文件夹、文件、桌面上的图标等,左边窗口中的文件夹不行),则可快速打开其“属性”对话框。其作用相当于点鼠标右键,并选取“属性”。7. 关闭应用程序Alt+F4键——关闭应用程序Alt+F4 关闭当前程序Alt+空格+C 关闭窗口Alt+空格+N 最小化当前窗口Alt+空格+R 恢复最小化窗口Alt+空格+X 最大化当前窗口Alt+空格+M 移动窗口Alt+空格+S 改变窗口大小Alt+Tab 两个程序交换Alt+255 QQ号中输入无名人Alt+F 打开文件菜单Alt+V 打开视图菜单Alt+E 打开编辑菜单Alt+I 打开插入菜单Alt+O 打开格式菜单Alt+T 打开工具菜单Alt+A 打开表格菜单Alt+W 打开窗口菜单Alt+H 打开帮助菜单Alt+回车 查看文件属性Alt+双击文件 查看文件属性 Alt+X 关闭C语言
以下是来自面度百科 1.Alt是单词“Alter”的缩写,汉语意思为“改变”。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Alt键可谓是键盘之王。熟练运用该键,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2.ALT字符串(用于图像),HTML创作者在HTMLIMG标记中添加的可选的文本字符串,该字符串用于对网页上的图片进行描述,光标在图片上时显示的提示语即采用该标签实现。例如,对于瀑布的一幅图像,ALT字符串可能是:“瀑布的GIF图像”。ALT字符串允许使用纯文本浏览器或选择不下载图像的用户知道图像的说明。3.ALT:altimeter高度计alt有很多应用,在Windows系统中按alt再加代码,可以输入特殊字符例如© = 0169 Copyright -------------- ® = 0174 Registered¤ = 15 ¶ = 20 § = 21 Ç = 128 ü = 129é = 130 â = 131 ä = 132 à = 133 å = 134ç = 135 ê = 136 ë = 137 è = 138 ï = 139î = 140 ì = 141 Ä = 142 Å = 143 É = 144æ = 145 Æ = 146 ô = 147 ö = 148 ò = 149û = 150 ù = 151 ÿ = 152 Ö = 153 Ü = 154¢ = 155 £ = 156 ¥ = 157 ?= 159 á = 160í = 161 ó = 162 ú = 163 ñ = 164 Ñ = 165ª = 166 º = 167 ¿ = 168 ¬ = 170 ½ = 171¼ = 172 ¡ = 173 « = 174 » = 175 ß = 225µ = 230 ± = 241 ÷ = 246 ?= 249 · = 250² = 253 ^ = 350 ` = 352 ~ = 3824.加速老化测试(Accelerate Life Test)让产品在加严工作状况下工作,然后通过加严产品工作状况下的产品寿命来估算正常工作状况下的产品寿命的测试方法,旨在评估产品的整体功能信赖性。5.Alt+43081 ↖Alt+43082 ↗Alt+43083 ↘Alt+43084 ↙Alt+43100 ╘alt+34149=卐alt+43144=▓alt+43151=◤alt+41459=◇alt+41460=◆alt+43113=╥alt+43114=╦alt+43115=╧alt+43116=╨alt+43117=╩alt+43118=╪alt+43119=╫alt+43120=╬alt+43121=╭alt+43122=╮alt+43123=╯alt+43124=╰alt+43125=╱alt+43126=╲alt+43127=╳alt+43128=▁alt+43129=▂alt+43130=▃alt+43131=▄alt+43132=▅alt+43133=▆alt+43134=▇alt+43144=▓alt+43145=▔alt+43146=▕alt+41457=●alt+41458=◎alt+43138▊alt+43139▋alt+43140▌alt+43141▍alt+43142▎alt+43143▏alt+43147▼alt+43148▽alt+43149◢alt+43151◤alt+43152◥alt+43153⊙alt+43154⊕alt+43156”alt+41441=♂alt+41424=⌒alt+43088=≈alt+41442=♀alt+43401=〾alt+43402=⿰alt+43403=⿱alt+43404=⿲alt+43405=⿳alt+43406=⿵alt+43407=⿵alt+43408=⿶alt+43409=⿷alt+43410=⿸alt+43411=⿹alt+43412=⿺alt+43413=⿻alt+43414=〇alt+43155=〒alt+43370=﹋alt+43371=﹌alt+43374=﹏alt+43337=㊣alt+43222=ㄖalt+43353=℡alt+42965=дalt+42664=ΘALT+小键盘153=™ALT+小键盘169=©;ALT+小键盘174=®;ALT+小键盘177=±ALT+小键盘178=上标2²;ALT+小键盘179=上标3³;ALT+小键盘188=¼;ALT+小键盘189=½;ALT+小键盘128=�ALT 163= £;ALT 176= ° (°C) ALT 186= º (ºC)ALT 137=‰ALT 165=¥;ALT 181=μ;ALT 223= ß;ALT 216= Ø; ALT 215= ×
1. 打开系统控制选单 Alt+空格键2. 切换辅助选项左Alt+左Shift+Printscreen键——切换高对比度开关;左Alt+左Shift+Num Lock键——切换鼠标键开关。3. 激活操作按下Alt键——激活活动窗口的菜单栏,菜单栏的第一个菜单成为高亮条;按下Alt键+一个字母——激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菜单项,如按下Alt+F就可以激活当前窗口的“文件(File)”菜单。此外,在对话框中,同时按下Alt键和带下划线的字母则可以选定该选项并执行相应的操作。4. 终止进程Ctrl+Alt+Del组合键——弹出对话框,选取进程,点击“结束任务”即可快速终止该进程。5. 打开下拉列表Alt+向下箭头键6. 查看属性按下Alt+Enter组合键或在按住Alt键的同时鼠标左键双击某对象(如资源管理器右边窗口中的文件夹、文件、桌面上的图标等,左边窗口中的文件夹不行),则可快速打开其“属性”对话框。其作用相当于点鼠标右键,并选取“属性”。7. 关闭应用程序 Alt+F4键——关闭应用程序
+f4关闭当前窗口 +ctrl+z开启隐藏的qq +tab切换到前一个窗口 在其它软件里还有其它用途
alt+F4=关闭当前程序 alt+s=发送聊天对话(qq中使用)

键盘键位图 给张图
是这个么?自己打开图片看看吧!
你自己打开一个笔记本文件 自己按键输入 打出来哪个就按哪个不就行了。。。
。

键盘的键为什么象现在这样分布?以前是什么原因这样分布的?
你知道QWERTY是什么吗?它指键盘第一行的前6个字母按键,你是否已发现这6个字母和键盘上其他20个字母的排列方式增加了敲键的难度?既然如此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排列方式呢?下面让我们来找找答案吧。 1.QWERTY键盘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授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129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键速度为目的的键盘排列方式却延续至今。1986年布鲁斯?伯里文爵士曾在《奇妙的书写机器》一文中表示:“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2.比QWERTY键盘快得多的DUORAK键盘1930年奥格斯特?多冉柯(August Dvorak)发明了一种更优越的DUORAK键盘系统,将9个最常用的字母放在键盘中列。这种设计使打字者手指不离键就能打至少3000多个字。而QWERTY只能做到50个字。DUORAK是通过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DUORAK,打字者的手指平均每日运动1英里,而QWERTY则是12到20英里。二战期间,奥格斯特?多冉柯曾集合14位海军打字员练习DUORAK,1个月后,他们的速度惊人地提高了68%。DUORAK键盘让右手负担56%的工作;最有力的手指工作量最大;70%的打字工作是在中列进行而不必移动手指。但当时正逢二次大战,作战物资缺乏,这种新键盘还没问市就停产了。亲自试用DUORAK键盘吧!Windows中已经内置了对它的支持,打开“控制面板→键盘”,进入“输入法区域设置”选项卡,接着单击“添加”按钮,将“输入法区域设置”设置为“英语(美国)”,并在“键盘布局/输入法”栏内找到“美国英语-DUORAK”。确认后,按键位置全变了。现在你完全有资本提升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了。当然在成功前仍需花时间重新适应新的系统并进行耐心训练。3.更先进的MALT键盘比DUORAK更先进一步的是理连?莫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还有下面的说法电脑键盘是从英文打字机键盘演变而来的,当它最早出现在电脑上的时候,是以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的部件的形象出现的。纸带打字机和卡片打字机实际上,比电传打字机更早的年代,键盘就已经出现在电脑附属设备上了,在电脑还是能够占满一个大厅的年代里,主要的电脑输入设备就是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这些纸带和卡片当然不可能是人手一点点穿出来的,它们是使用专用的“纸带穿孔机”和“卡片穿孔机”来穿出的,而在这两种机器上也都有一台很像普通打字机的电动打字机作为输入设备。只不过相对而言,这两种设备都不是电脑的一部分,这点是和电传打字机不同的,所以我们不把它们作为电脑键盘发展史的一部分。“电传打字机”是在键盘+显示器的输入输出设备出现以前电脑主要的交互式输入输出设备,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上盖带有键盘的打印机,用户所打的字和电脑输出的结果都会在键盘前方的打印输出口上打印出来。“电传打字机”是大型计算机(MAINCOMPUTER)和小型计算机(SMALLCOMPUTER)时代最主要的电脑交互式输入输出设备。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显示器设计的成熟,电传打字机就逐渐退出了电脑的世界,而键盘则从从摆脱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一种设备。“电传打字机”的键盘没有今天电脑键盘那么按键和那么多功能,实际上它几乎和全尺寸的打字机键盘是一样的,电木塑料下面是机械的按键结构,这种设计也为初期的电脑键盘所继承。在这个时期,由于个人电脑的体积还很小,所以流行的设计是将键盘直接作在主机上,著名的APPLEII系列电脑就是这样的结构。但随着IBM PC开始将当时还很庞大的硬盘引入到个人电脑上,在80年代中期,独立的键盘成为主流的设计。早期的键盘几乎都是机械式键盘,准确的说是机械触点式键盘,这种键盘使用电触点接触作为连同标志,使用机械金属弹簧作为弹力机构。这种键盘的手感硬、按键行程长、按键阻力变化快捷清脆,手感很接近打字机键盘,所以在当时很受欢迎,直到今天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十分怀念这种键盘的手感。但是,机械触点式键盘最大的两个缺点是机械弹簧很容易损坏,而且电触点会在长时间使用后氧化,导致按键失灵。所以在90年代以后,机械触点式键盘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开始,取而代之的是电磁机械式键盘。电磁机械式键盘仍然是一种机械式键盘,但它与机械触点式键盘不同的是,它并非依靠机械力将两个电触点连通,而是将电触点封闭在一个微型电位器里,在按键下部则放置一个磁铁,通过磁力来接通电流。与机械触点式键盘相比,电磁机械式键盘的使用寿命强了很多,但是仍然没能解决机械式键盘所固有的机械运动部分容易损坏的问题,所以电磁机械式键盘没能在市场上生存多久,很快就被80年代后期出现的非接触式键盘取代了。所以非接触式键盘,是与此前的各种“接触式键盘”相对而言的,与“接触式键盘”不同的是,它们并不是依靠导电触点的机械式连通来获得按键信号的,而是依靠按键本身的电参数变化来获得按键信号。由于不需要触点的机械接触,所以它的使用寿命就能强很多。主要的非接触式键盘有电阻式键盘和电容式键盘。其中电容式键盘由于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所以更受到普遍应用。与机械式键盘相比,它最大的两个特点是使用弹性橡胶制作的弹簧取代了机械金属弹簧,同时由机械键盘的电连通转为通过按键底部和键盘底部的两个电容极板距离的变化带来的电容量变化来获得按键的信号。与机械式键盘相比,电容式键盘的手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轻柔而富于韧性,这种手感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目前键盘的主流设计手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文章说现在的键盘都是电容式键盘的原因,但其实这种手感并不来自电容式的结构而来自橡胶弹簧对机械金属弹簧的取代,这不是电容式键盘之所以为电容式键盘的原因。电容式键盘由于其原理,所以每一个按键都必须做成独立的封闭结构,这样的键盘也被分类为“封闭式键盘”。对于大多数键盘文章,讲到电容式键盘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其实他们的错误也正在于此,为什么?这里先卖一个关子,当我们讲到键盘的结构时再继续。键盘的键位设计一款键盘的键位设计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主体的英文和数字键位设计,二是各种附属键位设计。最通常的英文与数字键位设计方案就是俗称的“QWERTY”柯蒂键盘。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于1868年发明的键位方案。总所周知,柯蒂键盘主要的设计目的就是使击键的速度不至太快。不过在很多文章中的说法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这就是——柯蒂键盘的键位设计并不是要“使击键的速度不至太快导致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打字速度”。这两种说法中有一个微妙的差异,这就是说,减慢打字速度不是最终目的,QWERTY键盘并不是在一味的减低速度,它固然有把ED这样的常见组合放在一个手指上的减低速度设计,但也有很多诸如ER这样的加速组合键位。实际上这样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机械式打字机的结构,其铅字杠杆的结构决定了当两个位置接近的铅字同时按下的时候就会卡死,但相对的两个相距较远的铅字就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相信有过英文打字机使用经验的人应该都会有所体会。在柯蒂键盘上,一些常用的字母被放在无名指、小拇指等位置上,这一向被认为是用小拇指等的不灵活性来减低速度,但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机械式打字机的实际情况,食指固然是最灵活的,但食指键位上的按键也是最容易卡死的,所以将常用字母放在边缘以保证在高速打字时不会卡死也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说,设计柯蒂键盘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减低打字速度,事实上,柯蒂键盘的设计方案恰恰是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不过是“在不会卡死的情况下尽力提高打字速度”。进入20世纪以后,机电打字机发明使得机械式打字机的铅字臂卡死不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众多的高速打字键盘也就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DVORAK德沃拉克键盘。德沃拉克键盘是August Dvorak教授在1930年设计的键位方案,由于不再考虑按键的机械结构问题,所以按键排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击键率分布设计。手指运动的行程比柯蒂键盘要小得多,平均打字速度几乎提高了一倍。不过正如很多事情一样,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抵挡的,德沃拉克键盘至今只是在极少数专业场合使用。不过对于想试试的人来说,可以尝试一下Windows里自带的德沃拉克键盘方案。非英文键盘方案各种语言的键盘基本都是在英文键盘的基础上改变而成的,大部分键的排列方式都和英文键盘相差不远,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英国键盘上的美元符号变成了英镑符号,而德文键盘上的子母Y和Z互换了位置。各种远东语言键盘在英文按键部分则与不标准的美式英文键盘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在一些附属按键上则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最容易见到的非美语言键盘可能就是二手市场上常见的日文键盘了,与标准的英文键盘相比,它的大部分按键都是一样的,但在一些标点符号上却有明显的位置差异,从而导致在英文系统中使用一些标点的时候出现按键的标识和实际内容对应不上的情况。键位设计的另一个概念就是附属键位的设计,从最早的IBM PC 83键盘到现在主流的108键Windows98键盘,已经更新了几代,但总体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其中有一些诸如紧凑型的设计,但从市场反应来看是不成功的。由此可见,目前的键盘键位设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理想设计。弄巧成拙的十字方向键设计所谓的十字形方向键,指的就是键盘上的独立方向键呈十字形排列,这种设计最初是为了在形象上更为接近传统的83键盘设计,但实际的效果却相当的差。最早的十字形键是微软第一代人体工学键盘上使用的,但随后就成为这一代名品上被人骂得最多的设计,十字形的键位看起来很好看,但实际使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按键设计手指会别扭的挤在一起,无论在日常使用还是在游戏中都极不方便,特别是在赛车游戏中几乎没法玩下去。所以微软在此后的第二代产品中又改回了原来的设计。不过可笑的是,始作俑者微软自己都已经不用十字形方向键了,但近来一些国内的厂商却又把这种弄巧成拙的设计拾了回来,还作为特色设计之一来大肆宣传。强烈建议大家对此不要考虑,否则买回来就有够受的。键盘的结构前面,我们提到了,现在的键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电容键盘,那么现在的键盘属于哪一类呢?还是让我们拆开一个键盘来看一看。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的超薄型键盘,拆开后背的螺丝以后,可以将键盘拆成如图的几个部件。首先是键盘和上盖板和嵌在其中的每个按键的键帽,这是用户所主要接触的部分。在上盖板以下,是一块橡胶薄膜,在每个按键的位置上有一个弹性键帽,这个部件就是键盘的主要弹性元件,一款键盘的手感主要就是由这个部件的性状和材质决定的,因此其形状设计和橡胶成分都是各大键盘厂商的机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使用这样的一体式橡胶薄膜,某些厂商如明基在某些键盘上习惯于每个按键都使用单独的橡胶弹簧,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保持每个按键手感的统一,但生产工序更为复杂一些。在橡胶薄膜以下,是三层重叠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两层覆盖着薄膜导线,在每个按键的位置上有两个触点,而中间一张塑料薄膜则是不含任何导线的,将上下两层导电薄膜分割绝缘开来,而在按键触点的位置上则开有圆孔。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上下两层导电薄膜被中间层分隔开来,不会导通。但在上层薄膜受压以后,就会在开孔的部位与下层薄膜连同,从而产生一个按键信号。由此可见,现在的键盘实际上是一种接触式键盘,尽管外形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它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触点式键盘是一样的,依靠机械性的导电触点连同来产生按键信号。根本不是电容式键盘。实际上这种键盘的真正名字叫做“薄膜接触式键盘”,是一种机械接触式键盘。它和机械触点式键盘一样,有寿命短易损坏的问题,但是由于橡胶弹簧取代了金属弹簧,所以它的手感比机械触点式键盘要好而接近于电容式键盘,而且寿命虽不及电容式键盘,但比机械触点式键盘要长得多。真正的电容式键盘依据的是非接触式的电容导电触发原理,所以电路结构比薄膜接触式键盘要复杂得多,而且电容式键盘的每个键都使用的是封闭式结构,其整体成本要远远高于开放式的薄膜接触式键盘。所以现在除了少数高档特种键盘以外,其实已经没有真正的电容式键盘在卖了。目前的主流键盘除了薄膜接触式键盘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导电橡胶接触式键盘”,它的特点是只有一层导电薄膜,在每个按键位置上有不连通的两个触点,而橡胶弹簧的下部则使用导电橡胶来制作,当按下的时候就会将两个触点连通。可以看出来,这种键盘的原理和计算器按键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实际上早在个人电脑的早期,这种设计就经常在一些超薄的膝上型电脑上使用。只是与薄膜接触式键盘相比,这种结构的寿命更短,所以现在除了在某些特殊用途以外,已经在逐渐消失中。在键盘的右上角,有一块与薄膜连同的电路板,这块电路板就是键盘的核心部分,从导电薄膜传来的导通信号会通过导线输入到电路板上的运算芯片,这块芯片会根据上下两条表面的导线编号通过芯片内部的一张按键排布表查找出对应按键的ASCII码,通过接口将其输出。这种通过查表获得按键编码的方式称之为“非编码式键盘”,相对的有“编码式键盘”,这种键盘的ASCII码是直接由每个按键的数字电路产生的。与非编码式键盘相比,编码式键盘的成本高,重定义困难,所以现在已经很罕见了。电容式键盘由于其工作原理,大都是编码式键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现在的主流键盘并不是电容式键盘。ASCII码ASCII码,即“美国国家标准资讯交换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International Interchange)的缩写。对于学过编程的朋友相信并不陌生,而对于没有学过编程的朋友,可能就有介绍一番的需要。ASCII码是由ANSI X.3.4和ISO646两种早期的编码规格整合而来,在1970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通过的编码规格,它规定了128个基础英文字符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就是64,而空格的编码则为32。ASCII推出后逐渐取代了其他旧的编码成为电脑编码的统一标准,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80年代确认为国际标准。由于ASCII只规定了128个最常用的英文字符,所以随着电脑字符集的增长,逐渐出现了很多种在ASCII上扩充的编码方式,我们熟悉的Unicode编码就是其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这是在标准的ASCII NO.5和ISO10646基础上开发的32bits编码方案。ISO10646是在ISO08859-1基础上开发的编码方案(ISO08859-1是在ASCII标准版ASCII NO.5上开发的256字符的标准扩展ASCII编码),包含了目前所有的电脑字符在内,但由于过于庞大,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16bits的Unicode,其复杂度比ISO10646小了很多,但不包含一些非常罕见的的字符在内。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回答者:老鼠爱上摸 - 大魔导师 十二级 12-19 12:45
很长知识啊,不过敢问你文章里的”如图”,这个图在哪里?
房子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不是圆的呢?

这么把鼠标中键设置成键盘上的M键
步骤图在这里: http://game.pchome.net/00/05/08/77/?21链接:ps2键盘鼠标转换器使用说明书:中文简易说明及注意事项:1。进入游戏时按f12,进入自由编辑模式2。在说明书的2页有control keys默认键位图,可以把其中任何键位自由改变:按住Esc,按一下默认键位中某个键——按一下你想把它改成的键——松开ESC。这一步相当于把ps2手柄上的任何按键映射到键盘鼠标上3。如果改动比较满意,想保存,则按ESC+f1-f11中任何键,覆盖原有设置。其中f9-f11本来就是空白的最好不要占用f1-f8,因为这几个都是为极好的几个fps预置的。当然,即使不小心占用了,也有硬件复位功能直接用普通耳机“听”ps2:看看这个,1块钱,ps2的音频输出直接转换成耳机了正文2楼效果图更新先罗嗦两句(只关心技术问题的请跳到分割线以下)。觊觎ps2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买ps2却是1个多月前的事。(7月12)以前没有ps2,就一遍遍上网找生化4、铁拳5之类精品游戏的过关录像过干瘾,现在想想,真是唏嘘……为啥买不成呢?原因1:没有多余的电视。 2:怕电脑玩不转电视卡。之前网上盛传电视卡的系统需求至少PIII1G,否则跳帧。我赛扬450的老爷笔记本肯定没指望了。我用这台电脑已经4年多,经历仙剑、暗黑2还有现在的bt、电骡,没有觉得缓慢。上年买了160GB的硬盘,用易驱外置了,现在已经灌满了中西大片。除了不能玩游戏,还是比较满意的——近期没有更换的计划,那么,我跟ps2就真的没缘吗……挣扎中购入了ndsl,就用它凑合一下吧……可是看着ps2上战神、MGS3各自精彩,还是耿耿于怀。(近来拼命玩FF3,ps2反而备受冷落)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淘宝Boss跟我谈起他在用笔记本电视卡,而且配置也是赛扬450。我是一阵激动啊!问了一些细节,不过他连ps2都不知道……真是够落伍的。考虑一下,ps2输出也就是电视信号,我应该也可以跑的……再也不能这样活!马上到网上寻ps2——几个小时就选定谈好了,是个2手的7W6。ps2关键是激光头易损,而7W系列换个新光头才100左右,所以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NH10+防烧,记忆卡、2原柄,京王子支架,AV+色差线,10个月使用历史,有新亚的购买凭据——最关键的是,他只有20张盘送。价格不算邮费1k盘少不是坏事——呵呵。这说明他不是特别迷ps2,玩的时间肯定也不是很多。然后就是选购电视卡了。usb电视卡的好处是可以跟台式机通用。但是延迟稍微大些,对机器配置要求高点,而且机器应该是usb2.0接口。我就直接选择了pcmcia接口的,也就是常说的pc卡接口。这个跟台式机的pci接口基本是一回事,但是多了热插拔的功能。在淘宝找了个柏派pt009,235包EMS拿下(赛维有多款,也是200出头的价格,但圆刚的还要900多)。pc卡产品不同其他,质量问题相对少的多。这个就不用怎么计较便宜无好货了。过了3天,邮局打电话让我收EMS去。结果发现ps2跟电视卡竟然同时到了,嗯,正好,省心了。马上回家接上把ps2盒子拆开——呵呵,果然是网上看到的样子(废话,反正不是ps3)。一件件接好线缆,心里那个激动啊……然后就是安装电视卡。一边装驱动一遍默念“乖,完美运行啊”……终于把ps2的av端子接到电视卡上了,到底效果什么样呢?像发射神舟6号那样按下ps2的开关——哈哈,图像出来了,God!正当我笑得合不拢嘴时,厄运也到来了,铁拳5的动态影像一出现,满屏幕就布满雪花,人物边缘拉丝现象也夸张极了,根本就不能玩。这时想起大家讨论最多的DScaler。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冬冬对机器要求高,我能用吗?而且这个烂摊子,它能收拾起来吗?呵呵。那只有用过才知道。大家听清楚——450MHz的赛扬完美使用DScaler!我打开DScaler,就像一阵清风吹过屏幕,那些雪花、噪点一颗也找不到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刚刚用winDVR还正常的声音哪里去了?重新打开winDVR,声音又出现了……后来我查过很多资料,换了一些软件,终于确定,DScaler的声音确实问题多多。但是我的情况稍微简单点——漫步者R1000TC北美背后有两组莲花接口,把ps2的音频接到上面去——声音纯净饱满!呵呵。至今问题基本解决,我的ps2在笔记本屏幕上鲜活起来了。后来手贱,出差时顺便买了根组装的ps2 s端子,回来接到电视卡上一看——老天,以前模糊的画面像是忽然洗了把脸,一下清晰锐利起来了,而且画面的提升真的是满满一个档次。555,苦日子终于结束了。现在的显示效果,不敢说媲美DVD,跟网上下的Divx DVDrip是有一拼的。后来新的问题出现,家人嫌我音箱声音大,影响休息。嗯,这个问题嘛,用“双莲花母头转耳机插座”这种设备即可实现。呵呵,听晕了没?看图就知道了。不过我当时米有找到这冬冬,就用了两个转接头,虽然结果是一样的,都把ps2的声音输出直接输出到耳机上了,可是我的方法音质损耗可能大些。后来又买几十张DVDr游戏盘跟MAX shooter接键盘鼠标,现在终于可以自称ps2玩家了。呼呼。为帮助ps2同好少走弯路,特此罗嗦,如有雷同,我的荣幸。说了好多,技巧概括起来是一:用笔记本玩ps2,要用pc卡电视卡,价格200多点。同理台式机最好用pci接口的电视卡。虽然VGA-box也很有市场,综合考虑还是电视卡实用,可以录像。而且价格更低在200以内。usb接口的从效果、延迟的角度来看不推荐,而且许多电脑的usb端口供电不足。二:用电视卡玩ps2,一定要用DScaler,但是只有用到采集等功能时才要求你配置强。只是显示的话,赛扬450完全胜任。这个软件最好用英文原版的,完全免费。汉化版有3721等插件,而且经常崩溃。另外,显卡应该支持DVD播放加速。这个所有的ATI显卡几乎都没有问题,NV的GF系列的也具备,其他的不太清楚了。如果不支持,容易导致拉丝现象。有人喜欢开各种效果。经试验,做过很多微调后效果可能跟傻瓜调整法差距不大。傻瓜调整法(同时适合高配电脑):第一次运行选择你的cpu频率范围,其他不要管——>进入界面后,按M键静音(我们直接硬件获取声音了)——>Video Input(视频输入)选择自己实际情况,我的是s-video ——> Video Format(视频格式)选NTSC-J,这样画面更明亮些——>Pixel Width设为720(卡就改为640)——>Deinterlace菜单下选择Video (Greedy, High Motion)(重要!!),然后就可以不管了,因为这时画面已经比较满意了。如果还嫌画面偏暗,可以在Settings菜单下可以进行视频调节(Video Adjustments),调高Brightness(亮度)一点儿即可。多了画面就没有层次了。进阶调整法:详见http://www.it023.com/games/tvgame/hardware/2004-07-06/1089086331d23790.html但是这个比较麻烦 Orz三:有的朋友想用DS软件发声,就是用电脑上的耳机听,可以尝试这样:买个3.5转RCA插头,一头接ps2音频线,一头接声卡的line in(注意把声卡接口设置正确!)在启动软件的时候会跳出几个提示框,选择使用系统的mixer,选择line in作为音频输入。进入DS界面,在DS的音频输入项中选择line in即可发声。有的版本line in项跟其他选项(如电视调谐器)倒错了,可以自己尝试选择哪个。但如果你的电脑跟我一样只有一个咪跟一个耳机输出接口,那设置起来就很不方便。我们可以用“双莲花母头转耳机插座”这种冬冬硬件用耳机获取ps2的声音。很多人因此会需要一个新耳机。如果不是黄金耳,我推荐somic sm991mv——这个是买电脑配件送的——促销?总之我听了最近红的发紫的达音科的dn-c60,感觉两者基本没差别,呵呵(如果停产了别怪我,那是3年前的型号)。我现在有个sonic 9999,声音一般,价格较贵,最难受的是它夹耳朵非常狠……sonic的质量越来越不行了。四:买了ps2,结果在杀戮地带中被疯狂杀戮……右模拟摇杆不爽透顶,怎么办?用ps2键盘鼠标转换器啊(怎么那么像沿街叫卖的,呵呵)。山人在http://forum.ps21cn.com/viewthread.php?tid=504830&extra=page%3D1有介绍,这里不再罗嗦,直接上图了。我的笔记本配置:联想朝阳1501,450MHz的赛扬(手贱,刚刚升级到PIII700,无用), 32+128MB内存,独立ATI 4MB显卡,Maestro1978声卡,20G硬盘+160G usb外置,R1000TC北美,Win2000SP4,砍掉一些服务后电骡20个任务同时下,开着瑞星2006套装,同时可以流畅播放700MB的Xvid-AC3-DVDrip。不是炫耀,只是想说明其实你的老爷机肯定也能发挥余热……仅供大家参考。好,就唐僧到这里,希望大家在玩ps2时有什么新点子,多多到国度来跟大家分享。()()()()()()()()()()()()()()()()()()()()()()()()()()()()()()()()()()()()()()()()()()()()()()()()()()()()()()最新发现:Deinterlace菜单下选择Bob的话,使用飞利浦713x芯片的朋友也可以开gamma插件了。开了这个插件,画面就明亮多了,但是稍微有些拉丝……没关系,动态画面基本不可见()()()()()()()()()()()()()()()()()()()()()()()()()()()()()()()()()()()()()()()()()()()()()()()()()()()()()()更新柏派卡热插拔的办法:用跟我一个牌子电视卡的兄弟,如果想热插拔,可以用宝狮的驱动。打开设备管理器,在声音、多媒体项下找到sinovideo pci (wdm)设备上右击,选更新驱动,然后把目标指向宝狮驱动文件夹。注意系统找到驱动后不要 确定,而是选择“显示所有可用设备以从中选择”,然后在打开的选项中选Boser卡。确定即可这样电视卡就可以完美热插拔,看ps2也没问题。此后系统重启,提示定位一个驱动的位置,你可以仍然指向刚刚的文件夹。但是提示找不到驱动,那就连接几个确定禁用设备好了。这次找不到的驱动应该是电视调谐器的。也就是如果你的电视卡要是用来收看电视,那么不要安装这个驱动,用卡自带的驱动。如果仅仅用来玩ps2,还想要热插拔功能,那么完全可以安装这个驱动。经试验完全通用,可以放心 感谢luoboc兄提供驱动。需要的朋友可以找该萝卜寻求帮助
建议用HotkeyP(软件)
运行后添加[ADD]
弹出窗口后,第一排最后一栏中按鼠标中键,此时应该显示为[Mouse M]
然后在[command]项目中选[下一行输入[M]
点[ok]确定退出.
设置完如图
按5楼的方法修改注册表也行.但是不长久用,没必要用修改注册表. 按键精灵的方法:新建个脚本输入: MiddleClick 1middleclick是鼠标中键点击.1代表点击1次.你也可以设置为2以上.右边脚本属性窗口的启动热键设置为M循环1次就行. 就是按下M键,执行下鼠标中键点击1次.检查有效窗口,可设置为当前窗口,或你运用程序的窗口,只要你运用程序打开后,它会自动检查到的.保存好,打勾.
1、不常用只游戏中用:可使用软件,几位都提供了地址 软件常见的是按键精灵,另外金山游侠的一键必杀也可凑合。建议使用这类方法2、改注册表:不建议使用,应为是永久更改,如果在在用其他软件时需要按中键,比如autocad拖动等,就会失效。改回来还麻烦。3、如果有money可以卖带自定义键的鼠标,显得非常professional,玩起来也爽,这个是最佳方案了, 友情提醒,至今我还没发现满足第三条的鼠标有100元以下的,请三思。
通过注册表查找然后修改鼠标键盘的系统的映射键位值: #define VK_LBUTTON 0x01 鼠标左键#define VK_RBUTTON 0x02 鼠标右键#define VK_CANCEL 0x03 Control-Break处理#define VK_MBUTTON 0x04 鼠标中间键。。。#define VK_A ... VK_Z 0x41 - 0x5A A-Z键 修改完成后要重新启动一下就可以了记得先备份注册表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26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