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帧交换技术方式有哪两种方法
基于帧的交换方式有静态交换和动态交换两种方式。交换技术是随着电话通信的发展和使用而出现的通信技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类的声音第一次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实现了远距离传输。电话刚开始使用时,只能实现固定的两个人之间的通话,随着用户的增加,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构建连接多个用户的电话网络,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以太网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了适应网络应用深化带来的挑战,网络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急剧发展,局域网的速度已从最初的10Mbit/s提高到100Mbit/s,千兆以太网技术也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对于用户来说,在减低成本的前提下,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高性能、易维护、易扩展,与采用何种组网技术密切相关;对于设备厂商来说,在保证用户网络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如何能够取得更为可观的利润,采用组网技术的优劣,成为提高利润的一个手段。在具体的组网过程中,是使用已经日趋成熟的传统的第2层交换技术,还是使用具有路由功能的第3层交换技术,或者是使用具有高网络服务水平的第7层交换技术呢。在这些技术选择的权衡中,2层交换、3层交换和7层交换这三种技术究竟孰优孰劣,它们各自又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呢。
以太网的数据交换方式,基于帧的交换方式有静态交换和动态交换两种方式:静态交换方式是一种早期的交换方式,动态交换方式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其原理为:当数据帧从端口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来的数据帧暂存在该端口的高速缓存...

交换机是如何转发数据的
交换机(排除3层)都是第二层设备。转发的不是消息,也不是ip包,而是数据段。交换机里有可擦写的寄存器的。记录了你的帐号,配置信息。因此即使掉电重启,里面的配置信息是不会丢的。交换机也有存储器,负责存储转发数据段。 你所提的“a发送信息给b,假如交换机重启的,那么a将发给所有人。”,是不是指a机到b机(通过交换机)的通讯过程? 建议你看下网路方面的7层模型。它能解释a机上应用程序的数据怎么传到b机上的应用程序。
交换机转发收到的数据帧 1、已知单播帧(即MAC地址表有记录):从指定端口转发2、未知单播帧(即MAC地址表没有记录):泛洪到所有端口除了接收口3、广播帧:泛洪到所有端口除了接收口 转发方式:直通转发方式,存储转发方式、无碎片转发

数据链路层帧转发的过程 描述路由器如何使用不同的帧转发IP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转发即二层转发,二层转发代表设备是交换机,被转发数据包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拆包看二层源目Mac地址再对照自身存储的Mac地址表进行转发(即选择出接口转发该数据包) 路由器二层转发只存在其局域网内,转发时按照Mac地址表进行转发 如果数据包要出路由器则涉及到三层转发,即网络层的转发。

交换机传递帧的顺序
这是哪里的出问题啊,帧的传播时间卡的这么准?不是很好理解哦

交换机实现数据转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是进行二层交换,也就是根据MAC,或MAC+VLAN进行数据包的转发。转发原理:学习源MAC,按目的MAC查表转发,如果找不到就按广播流程转发,如果查到直接从相应的出接口把数据包送出去。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26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