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首部校验和字段(UDP首部中的第二个字段是)

      最后更新:2024-03-11 11:57:2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首部检验和怎么计算?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把校验和字段清零,对每16位(2字节)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反码求和的意思是先对每16位求和,再将得到的和转为反码。IP数据报校验只对首部进行校验,不对数据部分进行校验。把首部看成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再把结果依次存入校验和字段中即可。扩展资料:将发送的进行检验和运算的数据分成若干个16位的位串,每个位串看成一个二进制数,这里并不管字符串代表什么,是整数、浮点数还是位图都无所谓。将IP、UDP或TCP的PDU首部中的检验和字段置为0,该字段也参与检验和运算。对这些16位的二进制数进行1的补码和(one's complement sum)运算,累加的结果再取反码即生成了检验码。将检验码放入检验和字段中。其中1的补码和运算,即带循环进位(end round carry)的加法,最高位有进位应循环进到最低位。反码即二进制各位取反,如0111的反码为10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验和
      把校验和字段清零,对每16位(2字节)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反码求和的意思是先对每16位求和,再将得到的和转为反码。IP数据报校验只对首部进行校验,不对数据部分进行校验。把首部看成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再把结果依次存入校验和字段中即可。TCP和UDP校验和计算:校验和还包含一个96位的伪首标,理论上它位于TCP首标的前面。这个伪首标包含了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和TCP长度等字段,这使得TCP能够防止出现路由选择错误的数据段。这些信息由网际协议(IP)承载,通过TCP/网络接口,在IP上运行的TCP调用参数或者结果中传递。伪首部并非UDP数据报中实际的有效成分。伪首部是一个虚拟的数据结构,其中的信息是从数据报所在IP分组头的分组头中提取的,既不向下传送也不向上递交,而仅仅是为计算校验和。这样的校验和,既校验了UDP用户数据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以及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又检验了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地址。(伪报头保证UDP和TCP数据单元到达正确的目的地址。因此,伪报头中包含IP地址并且作为计算校验和需要考虑的一部分。最终目的端根据伪报头和数据单元计算校验和以验证通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改变而且到达了正确的目的地址。)

      IP固定首部的意义:版本 首部长度 区分服务 总长度 标识 标志 片偏移 生存时间 协议 首部检验和 源地址 目的地址 检验和的作用:检测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则丢弃检验和计算:1、将首部各个部分用2进制展开2、每个部分按位求和 3、所得结果按位取反
      IP数据报是将首部每16bit的数据相加求反码和,反码和计算就是将高位进位循环加到低位上,直到高位没有溢出,TCP UDP校验包括伪首部和数据报的校验
      首部检验和怎么计算?

      计算机网络,UDP数据报的校验和字段是通过什么来校验源和目的IP的呢??

      其实这是一种加密技术用于对文件内容进行审计的方法,使用 精通读文件把文件读到内存中,再对文件内容作一个 MD5 校验得到一串密码,就是校验和。 补充:1、IP首部校验和字段是根据IP首部计算的校验和码,它不对首部后面的数据进行计算。ICMP、IGMP、UDP和TCP在它们各自的首部中均含有同时覆盖首部和数据校验和码。2、IP首部校验和计算:为了计算一份数据报的IP检验和,首先把检验和字段置为0。然后,对首部中每个16bit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整个首部看成是由一串16bit的字组成),结果存在检验和字段中。当收到一份IP数据报后,同样对首部中每个16bit进行二进制反码的求和。由于接收方在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发送方存在首部中的检验和,因此,如果首部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差错,那么接收方计算的结果应该为全1。如果结果不是全1(即检验和错误),那么IP就丢弃收到的数据报。但是不生成差错报文,由上层去发现丢失的数据报并进行重传。3、TCP和UDP校验和计算(两者相同)校验和还包含—个96位的伪首标,理论上它位于TCP首标的前面。这个伪首标包含了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和TCP长度等字段,这使得TCP能够防止出现路由选择错误的数据段。这些信息由网际协议(IP)承载,通过TCP/网络接口,在IP上运行的TCP调用参数或者结果中传递。伪首部并非UDP数据报中实际的有效成分。伪首部是一个虚拟的数据结构,其中的信息是从数据报所在IP分组头的分组头中提取的,既不向下传送也不向上递交,而仅仅是为计算校验和。 这样的校验和,既校验了UDP用户数据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以及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又检验了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地址。(伪报头保证UDP和TCP数据单元到达正确的目的地址。因此,伪报头中包含IP地址并且作为计算校验和需要考虑的一部分。最终目的端根据伪报头和数据单元计算校验和以验证通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改变而且到达了正确的目的地址。
      UDP报头由4个域组成,其中每个域各占用2个字节,目标端口号,数据报长度,校验值
      通过12位的伪首部,《计算机网络 第5版》谢希仁 的P186、187有说明的。
      计算机网络,UDP数据报的校验和字段是通过什么来校验源和目的IP的呢??

      为什么IP数据报、TCP/UDP段中只有首部校验和,而以太网帧中是校验和?

      因为IP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校验和(一些字段,比如生存时间、片偏移等可能发生变化);不校验数据部分,主要是为了减少软件计算量。为什么只能靠软件计算呢?因为路由拿到的IP报是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封装的(比如以太),而且又不能直接将以太封装(如MAC地址)去掉——还需要用MAC地址来查找和维护地址表呢,假设要求IP报校验和,需要先“掐头去尾”,且要将“头”和“尾”保留,计算IP净荷的校验和,再将“头”和“尾”装回去,这么复杂的过程难以用硬件实现。至于由此带来的数据部分的可靠性问题,可以交由上层的传输层、和下层的数据链路层去校验。 以太帧会校验整个帧,帧的头尾没有其他需要保留的封装,所以其CRC校验可交给数据链路层的收发器硬件去实现,对软件的计算量影响不大。
      TCP/UDP段 的校验和 包括首部和数据的。
      为什么IP数据报、TCP/UDP段中只有首部校验和,而以太网帧中是校验和?

      UDP的校验和计算时数据是怎样计算的

      UDP计算校验和的方法和计算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方法相似。但不同的是:IP数据报的校验和只检验IP数据报的首部,但UDP的校验和是将首部和数据部分一起都检验。在发送端,首先是将全零放入检验和字段。再将伪首部以及UDP用户数据报看成是由许多16bit的字串接起来。若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不是偶数个字节,则要填入一个全零字节(即:最后一个基数字节应是16位数的高字节而低字节填0)。然后按二进制反码计算出这些16bit字的和(两个数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的运算的规则是:从低位到高位逐列进行计算。0和0相加是0,0和1相加是1,1和1相加是0但要产生一个进位1,加到下一列。若最高位相加后产生进位,则最后得到的结果要加1)。 将此和的二进制反码写入校验和字段后,发送此UDP用户数据报。在接收端,将收到的UDP用户数据报连同伪首部(以及可能的填充全零字节)一起,按二进制反码求这些16bit字的和。 当无差错时其结果应全为1。否则就表明有差错出现, 接收端就应将此UDP用户数据报丢弃。扩展资料: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UDP报文没有可靠性保证、顺序保证和流量控制字段等,可靠性较差。但是正因为UDP协议的控制选项较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延迟小、数据传输效率高,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程序,或者可以保障可靠性的应用程序,如DNS、TFTP、SNMP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DP
      UDP计算校验和的方法和计算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方法相似。 但不同的是:IP数据报的校验和只检验IP数据报的首部,但UDP的校验和是将首部和数据部分一起都检验。 在发送端,首先是将全零放入检验和字段。再将伪首部以及UDP用户数据报看成是由许多16bit的字串接起来。 若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不是偶数个字节,则要填入一个全零字节(即:最后一个基数字节应是16位数的高字节而低字节填0)。 然后按二进制反码计算出这些16bit字的和(两个数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的运算的规则是:从低位到高位逐列进行计算。 0和0相加是0,0和1相加是1,1和1相加是0但要产生一个进位1,加到下一列。若最高位相加后产生进位,则最后得到的结果要加1)。 将此和的二进制反码写入校验和字段后,发送此UDP用户数据报。 在接收端,将收到的UDP用户数据报连同伪首部(以及可能的填充全零字节)一起,按二进制反码求这些16bit字的和。 当无差错时其结果应全为1。否则就表明有差错出现, 接收端就应将此UDP用户数据报丢弃(也可以上交给应用层,但附上出现了差错的警告)。 TCP 的校验和计算方法同UDP一样,同样要加上一个伪头部,区别是伪头部的协议码是0x06,长度是整个TCP报文的长度(包含TCP头部)。ICMP的校验和 ICM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一样,只不过只是对ICMP包整个进行校验和,没有伪头部,也不包括IP包头部。
      UDP的校验和计算时数据是怎样计算的

      UDP伪首部的作用和怎么计算UDP的检验和?这个检验和是否涵盖伪首部内容?还是只是UDP数据包的内容?

      首先,要时刻谨记一个“伪”字,既然是“伪”首部,也就是假的,不仅是“假”首部,而且“假”到连地址空间都没有。也就是说伪首部是不占地址空间的,在实际传输中不存在这样的字段。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把它拿出来一下。 其次,设置了伪首部,为了计算检验和!书中原话“其目的是让UDP两次检查数据是否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具体是那两次呢?我们注意伪首部字段:32位源IP地址、32位目的IP地址、8位协议、16位UDP长度。由此可知,第一次,通过伪首部的IP地址检验,UDP可以确认该数据报是不是发送给本机IP地址的;第二,通过伪首部的协议字段检验,UDP可以确认IP有没有把不应该传给UDP而应该传给别的高层的数据报传给了UDP。从这一点上,伪首部的作用其实很大。
      UDP伪首部的作用和怎么计算UDP的检验和?这个检验和是否涵盖伪首部内容?还是只是UDP数据包的内容?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29948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