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是什么
路由是一个网络工程术语,路由(routing)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路由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从技术角度来说,路由就是如何高效地把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地的技术。从网络工程角度来说,路由是运行在路由器中的路由协议。它可以通过配置学习得到需要的路由信息,并且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

路由器属于OSI体系结构的哪一层
路由器属于OSI体系结构的第三层:网络层。OSI体系结构,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扩展资料1、物理层(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也是最底层):物理层实际上就是布线、光纤、网卡和其它用来把两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东西。甚至一个信鸽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1层设备。网络故障的排除经常涉及到1层问题。2、数据链路层:运行以太网等协议。网桥都在2层工作,仅关注以太网上的MAC地址。有关MAC地址、交换机或者网卡和驱动程序,就是在第2层的范畴。集线器属于第1层的领域,因为它们只是电子设备,没有2层的知识。3、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4、信息的传输层: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理解第4层的另一种方法是,第4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协议非常善于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协议并不在乎一些数据包是否丢失,UDP协议就是一个主要例子。5、会话层: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6、表示层: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7、应用层: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SMTP、DNS和FTP都是第7层协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体系结构
答案:下面倒数第三层,路由器在OSI体系结构中属于网络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现实中,是用TCP/IP标准的。你以打开网页为例:1)数据从应用层产生(HTTP协议)2)数据被从应用层送到传输层,这时候必须包含端口信息以便构造传输层的TCP协议的头部。由于是WEB应用,目标端口就是80,本地端口由OS自动产生。3)数据被送到IP层。IP层要求应用提供源和目的端的IP地址。由于你输入的是域名,这时候,请求DNS应用,即你计算机上的DNS应用需要向DNS服务器发出一个DNS请求。4)从应用层(DNS协议)产生DNS请求包,送入传输层(UDP),加上UDP头部后,送入IP层,加上IP头部后(此时,本机和DNS的IP都已知,可以构成IP头)。送入链路层。5)链路层构造头部需要加上本机及网关的MAC地址。此时,需发送ARP请求。6)所以,你的计算机首先会发出ARP请求包(这是链路层的工作)7)收到ARP应答后,就立即发出DNS请求包。8)收到DNS应答后,就可以启动TCP协议,进行三次握手,进行连接。 9)TCP建立连接后,HTTP协议就可以发送,HTTP的请求,这时,应用层之间就可以互相进行通讯了。
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

路由协议属于OSI的第几层
网络层.... 从上到下 一次是: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在点到点式网络中,从源主机到目的地主机通常有多条路径存在路径选择的问题,网络层就是要负责进行路径选择,即路由选择.另外,当过多的分组同时涌入网络时,会引起网络局部或全网性能的下降,造成网络拥塞,网络层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控制分组的过量流入.当分组需要跨越多个网络才能到达目的主机时,网络层还要解决网络互联的问题.因此,网络层定义的协议主要有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I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网间数据包交换协议)等. 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就工作在这一层.
网络层~ 从上到下 一次是: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哪些路由协议属于尽力而为?2:路由协议工作在OSI 的第几层?3:简述几个组播协议
1,据我所知,UDP协议,没有重传机制差错控制,流控之等类的,所以称之为尽力而为 2,常见路由协议rip ospf eigrp工作在TCP/IP模型的网络层就是第二层,对应的OSI模型是网络层第三层,BGP协议工作在TCP/ip的网络层与传输层,对应的OSI模型是网络层与传输层。还有专有的OSI模型下的路由协议IS-IS,工作在网络层,第三层。3,组播PIM IGMP 等。详见百度百科,不熟悉。。。 刚失恋,闲得慌,慌的难受,学思科的男人,伤不起,回答完楼主的问题突然觉得自己好蛋疼。。。

路由器工作在osi的哪一层?
路由器是联结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装备,主要功能是联结不同的网络,进行协议转换、路由选择等。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路由器是在osi的第三层也就是网络层工作的,网络层的功能就是给数据选择路径的。OSI是开放互联模型 共7层 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网络层的功能就是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扩展资料:原理网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主要是用它们的IP地址,路由器只能根据具体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在Internet中采用的是由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一样都是32位的,并且这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子网掩码中“1”对应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0”对应的是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中,IP地址的网络地址必须是相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网络地址的IP地址之间进行,如果想要与其他网段的计算机进行通信,则必须经过路由器转发出去。不同网络地址的IP地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即便它们距离非常近,也不能进行通信。路由器的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网段,每个端口的IP地址的网络地址都必须与所连接的网段的网络地址一致。不同的端口它的网络地址是不同的,所对应的网段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各个网段中的主机通过自己网段的IP地址把数据发送送到路由器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器
路由器是在osi的第三层也就是网络层工作的,网络层的功能就是给数据选择路径的。OSI是开放互联模型 共7层 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网络层的功能就是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路由器是在osi的网络层工作的,网络层的功能就是给数据选择路径的,说白了就是路由。如果没有路由器那数据到了数据链路层就不知道走哪里了,因为数据链路层是MAC通信的,并不支持ip通信。不知道解释的对不对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路由器是网络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