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tcp连接需要几次握手?
TCP三次握手过程 一个完整的 TCP连接的建立,需要三次握手,然后双方以全双工的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很多的端口扫描技术是依靠 TCP三次握手来实现的,所以,下面对 TCP的三次握手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具体的握手过程描述如下(图4):(1)请求方向服务提供方提出连接请求。这时TCP SYN标志置位。客户端告诉服务端序列号区域合法,需要检查。客户端在 TCP报头的序列号区域中插入自己的ISN;(2)服务端收到该TCP分段后,以自己的ISN回应((SYN标志置位),同时确认收到客户端的第一个TCP分段((ACK标志置位);(3)客户端确认收到服务端的ISN(ACK标志置位)。到此为止建立完整的TCP连接,开始全双工模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图4 TCP三次握手示意图

什么是TCP连接
TCP即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是互联网连接协议集的一种。TCP通信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序和可靠。有序通过将文本流分段并编号实现,可靠通过ACK回复和重复发送实现。TCP连接状态图参考文章:TCP连接过程详解blog.163.com/hlz_2599/blog/static/142378474201151943414397/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设计的。它是由ARPANET网的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 有时我们将TCP/IP描述为互联网协议集"InternetProtocolSuite",TCP和IP是其中的两个协议(后面将会介绍)。由于TCP和IP是大家熟悉的协议,以至于用TCP/IP或IP/TCP这个词代替了整个协议集。这尽管有点奇怪,但没有必要去争论这个习惯。例如,有时我们讨论NFS是基于TCP/IP时,尽管它根本没用到TCP(只用到IP,和另一种交互式 协议UDP而不是TCP)。 TCP/IP的标准在一系列称为RFC的文档中公布。文档由技术专家、特别工作组、或RFC编辑修订。公布一个文档时,该文档被赋予一个RFC编号,如RFC959(FTP的说明文档)、RFC793(TCP的说明文档)、RFC791(IP的说明文档)等。最初的RFC一直保留而从来不会被更新,如果修改了该文档,则该文档又以一个新号码公布。因此,重要的是要确认你拥有了关于某个专题的最新RFC文档。通常在RFC的开头部分,有相关RFC的更新(update)、修改(errata)、作废(obsolete)信息,提示读者信息的时效性。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设计的

TCP连接包括哪三个过程
TCP连接包括以下三个过程:1、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2、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3、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扩展资料:在TCP/IP中,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从而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包(syn=j),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当服务器收到syn包时,必须确认客户端的syn(ack=j+1)并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SYN+ACK包,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发来的确认包ACK(ACK=k+1),来发送这个包来发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入建立状态,完成三路握手。
TCP连接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 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2. 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 3. 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
1. 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 2. 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 3. 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

TCP-连接参数详解
TCP 建立连接时要经过 3 次握手,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时,对于服务器而言,一个完整的连接建立过程,服务器会经历 2 种 TCP 状态:SYN_REVD, ESTABELLISHED。对应也会维护两个队列:半连接队列长度由内核参数 tcp_max_syn_backlog 决定,当使用 SYN Cookie 时(就是内核参数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这个参数无效,即半连接队列长度 = min(backlog, 内核参数 net.core.somaxconn,内核参数 tcp_max_syn_backlog),半连接队列的长度肯定小于全连接队列的长度。这个公式实际上规定半连接队列长度不能超过全连接队列长度。首先,全连接满会影响半连接满。全连接满而且半连接中有一定数目处于SYN_REVD状态的连接时,没有必要再继续新的半连接,因为此时全连接已满,此时的动作是直接忽略该连接。半连接满了之后的动作是直接忽略(ignore or dropped),此时客户端需要不断的重发SYNC进行重试,重试的参数由tcp_syn_retries决定,该参数默认是5。如果超过客户端设置的超时时间,会报连接超时异常。客户端发出SYNC之后,不响应ACK,此时造成半连接队列满,server不能再提供服务,正常的客户端一直报连接超时。为了应对该攻击,有两种办法:667399 SYNs to LISTEN sockets ignored表明已经忽略SYN次了,此时说明半连接队列满了,或者因为全连接满而影响了半连接的进行。全连接队列长度 = min(backlog, 内核参数 net.core.somaxconn),net.core.somaxconn 默认为 128。这个很好理解,net.core.somaxconn 定义了系统级别的全连接队列最大长度,backlog 只是应用层传入的参数,不可能超过内核参数,所以 backlog 必须小于等于 net.core.somaxconn。对于 Linux 而言,基本上任意语言实现的通信框架或服务器程序在构造 socket server 时,都提供了 backlog 这个参数,因为在监听端口时,都会调用系统底层 API: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listen 函数中 backlog 参数的定义如下:cat /proc/sys/net/core/somaxconn或者sysctl -a | grep "net.core.somaxconn"线上机器(LINK)的运行结果如下:Recv-Q:全连连队列中数据的个数,也就是等待被accept的个数。Send-Q:全连接队列长度tomcat默认短连接,backlog(在Tomcat里面的术语是Accept count)默认100.Nginx默认是511因为Nginx是多进程模式,也就是多个进程都监听同一个端口以尽量避免上下文切换来提升性能

简述确定一个TCP连接的要素。
你说的是宽带连接吧?TCP是协议。 如果是宽带,那要确定很简单,分物理环境和软件环境两要素:其中物理的就基本设备正常(包括网卡,路由或猫,外网畅通,接线等),并正确连接上。看设备指示灯和用PING的方法检查。 软件环境包括网卡驱动,系统环境,IP协议协议路由设置EXPLOER设置等。检查方法都不一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