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端口协议(udp协议和tcp协议端口)

      最后更新:2024-03-28 16:46:2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TCP/IP协议是什么

      TCP/IP协议是什么TCP和UDP处在同一层---运输层,但是TCP和UDP最不同的地方是,TCP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是面向连接的,也就是说,利用TCP通信的两台主机首先要经历一个“拨打电话”的过程,等到通信准备结束才开始传输数据,最后结束通话。所以TCP要比UDP可靠的多,UDP是把数据直接发出去,而不管对方是不是在收信,就算是UDP无法送达,也不会产生ICMP差错报文,这一经时重申了很多遍了。把TCP保证可靠性的简单工作原理: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这和UDP完全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 数据报长度将保持不变。由TCP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称为报文段或段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 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推迟几分之一秒.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 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 T 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希望发端超时并重发)。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 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如果必要, 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TCP还能提供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TCP中保持可靠性的方式就是超时重发,这是有道理的,虽然TCP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ICMP报文来处理这些,但是这也不是可靠的,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只要不得到确认,就重新发送数据报,直到得到对方的确认为止。TCP的首部和UDP首部一样,都有发送端口号和接收端口号。但是显然,TCP的首部信息要比UDP的多,可以看到,TCP协议提供了发送和确认所需要的所有必要的信息。可以想象一个TCP数据的发送应该是如下的一个过程。双方建立连接发送方给接受方TCP数据报,然后等待对方的确认TCP数据报,如果没有,就重新发,如果有,就发送下一个数据报。接受方等待发送方的数据报,如果得到数据报并检验无误,就发送ACK(确认)数据报,并等待下一个TCP数据报的到来。直到接收到FIN(发送完成数据报)中止连接可以想见,为了建立一个TCP连接,系统可能会建立一个新的进程(最差也是一个线程),来进行数据的传送--TCP协议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在发送输送之前 ,双方需要确定连接。而且,发送的数据可以进行TCP层的分片处理。TCP连接的建立过程 ,可以看成是三次握手 。而连接的中断可以看成四次握手 。1.连接的建立在建立连接的时候,客户端首先向服务器申请打开某一个端口(用SYN段等于1的TCP报文),然后服务器端发回一个ACK报文通知客户端请求报文收到,客户端收到确认报文以后再次发出确认报文确认刚才服务器端发出的确认报文(绕口么),至此,连接的建立完成。这就叫做三次握手。如果打算让双方都做好准备的话,一定要发送三次报文,而且只需要三次报文就可以了。可以想见,如果再加上TCP的超时重传机制,那么TCP就完全可以保证一个数据包被送到目的地。2.结束连接TCP有一个特别的概念叫做half-close,这个概念是说,TCP的连接是全双工(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连接,因此在关闭连接的`时候,必须关闭传和送两个方向上的连接。客户机给服务器一个FIN为1的TCP报文,然后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一个确认ACK报文,并且发送一个FIN报文,当客户机回复ACK报文后(四次握手),连接就结束了。3.最大报文长度在建立连接的时候,通信的双方要互相确认对方的最大报文长度(MSS),以便通信。一般这个SYN长度是MTU减去固定IP首部和TCP首部长度。对于一个以太网,一般可以达到1460字节。当然如果对于非本地的IP,这个MSS可能就只有536字节,而且,如果中间的传输网络的MSS更加的小的话,这个值还会变得更小。4.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状态迁移图客户端的状态可以用如下的流程来表示:CLOSED->SYN_SENT->ESTABLISHED->FIN_WAIT_1->FIN_WAIT_2->TIME_WAIT->CLOSED以上流程是在程序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有的流程,从书中的图中可以看到,在建立连接时,当客户端收到SYN报文的ACK以后,客户端就打开了数据交互地连接。而结束连接则通常是客户端主动结束的,客户端结束应用程序以后,需要经历FIN_WAIT_1,FIN_WAIT_2等状态,这些状态的迁移就是前面提到的结束连接的四次握手。5.服务器的状态迁移图服务器的状态可以用如下的流程来表示:CLOSED->LISTEN->SYN收到->ESTABLISHED->CLOSE_WAIT->LAST_ACK->CLOSED在建立连接的时候,服务器端是在第三次握手之后才进入数据交互状态,而关闭连接则是在关闭连接的第二次握手以后(注意不是第四次)。而关闭以后还要等待客户端给出最后的ACK包才能进入初始的状态。6.TCP服务器设计前面曾经讲述过UDP的服务器设计,可以发现UDP的服务器完全不需要所谓的并发机制,它只要建立一个数据输入队列就可以。但是TCP不同,TCP服务器对于每一个连接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进程(或者是轻量级的,线程),来保证对话的独立性。所以TCP服务器是并发的。而且TCP还需要配备一个呼入连接请求队列(UDP服务器也同样不需要),来为每一个连接请求建立对话进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种TCP服务器都有一个最大连接数的原因。而根据源主机的IP和端口号码,服务器可以很轻松的区别出不同的会话,来进行数据的分发。TCP的交互数据流对于交互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TCP给出两个策略来提高发送效率和减低网络负担:(1)捎带ACK。(2)Nagle算法(一次尽量多的发数据)捎带ACK的发送方式这个策略是说,当主机收到远程主机的TCP数据报之后,通常不马上发送ACK数据报,而是等上一个短暂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里面主机还有发送到远程主机的TCP数据报,那么就把这个ACK数据报“捎带”着发送出去,把本来两个TCP数据报整合成一个发送。一般的,这个时间是200ms。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策略可以把TCP数据报的利用率提高很多。Nagle算法上过bbs的人应该都会有感受,就是在网络慢的时候发贴,有时键入一串字符串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客户端“发疯”一样突然回显出很多内容,就好像数据一下子传过来了一样,这就是Nagle算法的作用。Nagle算法是说,当主机A给主机B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报并进入等待主机B的ACK数据报的状态时,TCP的输出缓冲区里面只能有一个TCP数据报,并且,这个数据报不断地收集后来的数据,整合成一个大的数据报,等到B主机的ACK包一到,就把这些数据“一股脑”的发送出去。虽然这样的描述有些不准确,但还算形象和易于理解,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这个策略对于低减网络负担的好处。在编写插口程序的时候,可以通过TCP_NODELAY来关闭这个算法。并且,使用这个算法看情况的,比如基于TCP的X窗口协议,如果处理鼠标事件时还是用这个算法,那么“延迟”可就非常大了。 ;
      TCP/IP协议是什么

      TCP端口和UDP端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TCP端口和UDP端口主要是区别,基本没什么联系: 1)TCP端口---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2)UDP端口---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TCP端口和UDP端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TCP端口是什么意思?

      TCP端口就是为TCP协议通信提供服务的端口。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在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我们的电脑与网络连接的许多应用都是通过TCP端口实现的。
      TCP端口是什么意思?

      分析tcp协议原理

      原理四个主要方面:一、tcp协议之连接建立、断开二、tcp协议之超时重传三、tcp协议之窗口管理四、tcp协议之拥塞控制TCP是一种面向有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必须确认对方存在时才能发送数据而TCP通过检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重发控制、连接管理、窗口控制等机制来实现可靠传输。1. 目的:TCP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三个数据包,通过三个数据包来确认主动发送能力和被动接收能力是否正常。2. 实质:通过指定的四元组(源地址、源端口、目标地址、目标端口)来建立TCP连接,同步双方各自发送序列号seq和确认号ACK,同时也会交换窗口大小信息三次握手过程的实现方式就是交换序列号seq。随便在网上找个地址,如果通过域名想看ip地址,可以ping下看连接。① 192.168.3.7发送[SYN]报文段至222.169.228.146,告知序列号x为0。② 222.169.228.146发送[SYN,ACK]报文段至192.168.3.7,告知序列号y为0,确认号ACK为x+1=1。③192.168.3.7发送[ACK]报文段至222.169.228.146,告知确认号ACK为y+1=1。报文段中的其他参数:MSS=1460:允许从对方接收到的最大报文段,图中为1460字节(指承载的数据,不包含报文段的头部)。win=8192:滑动窗口的大小为8192字节。SACK_PERM=1:开启选择确认。为什么会使用SACK:tcp确认方式不是一段报文段一确认,而是采用累积确认方式。服务器接收到的报文段无序所以序列号也是不连续,服务器的接收队列会出现空洞情况。为了解决空洞,提前了解当前空洞,应对丢失遗漏,采取重传。提前了解方式就是通过SACK选项信息,SACK信息包含接收方已经成功接收的数据块的序列号范围。而SACK_PERM字段为1表明,选择开启了SACK功能。网络层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乱序的问题,tcp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的,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tcp协议会重传它认为的已经丢失的包。重传两种机制:一种基于时间重传,一种基于确认报文段提供的信息重传。RTT:数据完全发送完(完成最后一个比特推送到数据链路上)到收到确认信号的时间(往返时间)。RTO:重传超时时间(tcp发送数据时设置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超时没有收到数据确认信息,引发超时而重传,判断的标准就是RTO)。思考:发送序列号为1、2、3、4这4个报文段,但是出现了序列号2报文段丢失,怎么办?发送端接收到seq1的确认报文(ACK=2)后,等待seq=2的确认报文。接收端当收到序列号为3的报文(2已丢失),发送ack为4的确认报文,发送端正等待ack为2的确认报文,面对跳跃的报文,那么发送端会一直等待,直到超出指定时间,重传报文2。为什么不跳跃确认呢?tcp是累积确认方式,如果确认报文3,那么意味着报文1和报文2都已经成功接收。超时处理方式:思考:上面计时器是以时间为标准重传,那么可以通过确认报文的次数来决定重传。发送端接收到seq1的确认报文(ACK=2)后,等待seq=2的确认报文。接收端收到报文3、4、5,但是没收到报文2,那么接收端发送三个ACK为2的确认报文,发送端收到这个三个确认报文,重传报文2。思考:如果快速重传中丢失包的地方很多(报文2,报文,7,报文9,报文30,报文300....),那么需要从头到尾都重传,这很蛋疼?思考:SACK重传对于接收到重复数据段怎样运作没有明确规定,通过DSACK重传可以让发送方知道哪些数据被重复接收了,而且明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发送端没有收到100-199的ACK包,超过指定时间,重传报文。接收端都已经收到200-299的发送报文了,又来100-199是重复报文。再向发送端发送一个ACK报文,设置SACK 100-199,告知发送端,已经收到了100-199包,只是回应ACK包丢失。发送端发送包100-199,由于网络延迟,一直没有达到接收端。接收端连续发送三个ACK 200确认报文,触发快速重传,发送端收到了ACK 500的确认报文,表明之前的报文都已经交付成功。接收端又收到了延迟的报文100-199,再次向发送端发送一个SACK 100-199的ACK 500报文。发送端发现这是重复报文,判断为网络延迟造成的。计时器重传:根据超时,重传。快速重传:根据接收三次相同ACK报文,重传。选择确认重传:根据接收端提供的SACK信息,重传。DSACK重传:根据重复报文,明确丢失ACK报文还是网络延迟。Category1:已发送且已确认(已经收到ACK报文的数据)。Category2: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Category3:即将发送。Category4:窗口移动前都不能发送。可用窗口:46-51字节。发送窗口:32-51字节。RCV.NXT:左边界RCV.WND:接收窗口RCV.NXT+RCV.WND:右边界接收端接收到序列号小于左边界,那么被认为重复数据而被丢弃。接收端接收到序列号大于右边界,那么被认为超出处理范围,丢弃。注意:tcp协议为累积ACK结构,只有当达到数据序列号等于左边界时,数据才不会被丢弃。如果窗口更新ACK丢失,对于发送端,窗口左边界右移,已发送数据得到ACK确认之后,左右边界距离减小,发送端窗口会减小,当左右边界相等时,称为零窗口。零窗口之后:接收端发送窗口更新能会发生窗口更新ACK丢失。<>解释:TCP是通过接收端的通告窗口来实现流量控制的,通告窗口指示了接收端可接收的数据量。当窗口值变为0时,可以有效阻止发送端继续发送,直到窗口大小恢复为非零值。当接收端重新获得可用空间时,会给发送端传输一个窗口更新告知其可继续发送数据。这样的窗口更新通常都不包含数据(纯ACK),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窗口更新ACK可能丢失。结果双方处于等待状态,发生死锁。解决方案:发送端会采用一个持续计时器间歇性地查询接收端,看其窗口是否已增长。触发窗口探测,强制要求接收端返回ACK。发送几次探测,窗口大小还是0,那么断开连接。出现SWS的情况:① 接收端通告窗口太小。② 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太小。解决方案:① 针对接收端:不应通告小窗口值[RFC1122]描述:在窗口可增至一个全长的报文段(接收端MSS)或者接收端缓存空间的一半(取两者中较小值)之前,不能通告比当前窗口更大的窗口值。标准:min(MSS , 缓存空间/2)。② 针对发送端:不应发送小的报文至少满足以下其一:(1)可以发送MSS字节的报文。window size >= MSS或者 数据大小>=MSS(2)数据段长度>=接收端通告过的最大窗口值的一半,才可以发送。收到之前发送的数据的ack回包,再发送数据,否则一直攒数据。(3) -1 没有未经确认的在传数据或者-2 连接禁用Nagle算法。tcp基于ACK数据包中的通告窗口大小字段实现了流量控制。当网络大规模通信负载而瘫痪,默认网络进入拥塞状态,减缓tcp的传输。发送方和接收方被要求承担超负荷的通信任务时,采取降低发送速率或者最终丢弃部分数据的方法。反映网络传输能力的变量称为拥塞窗口(cwnd)。通告窗口(awnd)。发送窗口swnd=min(cwnd,awnd)目的:tcp在用拥塞避免算法探寻更多可用带宽之前得到cwnd值,帮助tcp建立ACK时钟。[RFC5681] :在传输初始阶段,由于未知网络传输能力,需要缓慢探测可用传输资源,防止短时间内大量数据注入导致拥塞。慢启动算法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在数据传输之初或者重传计时器检测到丢包后,需要执行慢启动。拥塞窗口值:每收到一个ACK值,cwnd扩充一倍。所以假设没有丢包且每个数据包都有相应ACK值,在k轮后swnd=,成指数增长。SMSS是发送方的最大段大小。慢启动阶段,cwnd会指数增长,很快,帮助确立一个慢启动阙值(ssthresh)。有了阙值,tcp会进入拥塞避免阶段,cwnd每次增长值近似于成功传输的数据段大小,成线性增长。实现公式:cwnd+=SMSS*SMSS/cwnd刚建立连接使用慢启动算法,初始窗口为4,收到一次ACK后,cwnd变为8,再收到一次ACK后,cwnd变为16,依次继续,32、64,达到阙值ssthresh为64。开始使用拥塞避免算法,设置ssthresh为ssthresh/2,值为32。重新从初始窗口4,线性递增到ssthresh=32。当cwnd < ssthresh时,使用慢启动算法当cwnd > ssthresh时,使用拥塞避免算法应用快速恢复算法时机:启动快速重传且正常未失序ACK段达到之前。启动快速恢复算法。实现过程:① 将ssthresh设置为1/2 cwnd,将cwnd设置为ssthresh+3*SMSS。② 每接收一个重复ACK,cwnd值暂时增加1 SMSS。③当接收到新数据ACK后,将cwnd设置为ssthresh。参考:<>
      分析tcp协议原理

      网络协议TCP端口是什么?

      TCP协议常见端口有:FTP(文件传输协议,使用21端口。下载文件,上传主页,都要用到FTP服务),Telnet(一种用于远程登陆的端口,用户可以以自己的身份远程连接到计算机上,通过这种端口可以提供一种基于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务。如以前的BBS是纯字符界面的,支持BBS的服务器使用23端口,对外提供服务。),SMTP(定义了简单的邮件传送协议,使用25端口。),POP3(POP3是和SMTP对应的。POP3用于接收邮件,使用110端口。)
      网络协议TCP端口是什么?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243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