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IGRP
EIGRP全称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中文即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它是Cisco収明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由IGRP协议収展而来,号称是增强型的IGRP,是思科的私有协议。所谓私有就是只能在思科的路由设备上使用。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距离矢量协议。主要知识点如下: 1.拥有邻居表,拓扑表,路由表。2.使用组播地址为224.0.0.10的hello包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3.多进程机制。4.触发更新和不部分更新。5.快速收敛和无环路的DUAL算法。6.默认情况下路由信息自动汇总,也支持手动汇总。7.支持路右策略。(如路由偏移,路由过滤等)8.支持多种网络协议。(IPv4,IPX,AppleTalk)。9.是目前唯一支持不等价负载均衡的协议。具体知识点太多,没法详解,要是只想了解下知道这么多可以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上思科官网上看看,也可以百度文库下。 9
EIGRP以一种cisco专有的路由选择协议,有自己的可靠协议RTP(可靠传输协议)与TCP类似,协议号88,使用组播地址224.0.0.10(IP)01-00-5E-00-00-0A发送维护报文,它属于IGP(内部网关协议中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一种)说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又有些勉强!因为作为复合度量值,它不仅有距离矢量的特性,还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点,最大跳数244,通过K值的定义来计算其metric值(默认是K1和K3也就是带宽和延时)他的优点及特点楼上已经说了!我就不再重复了!不过相比OSPF来说EIGRP不是很普遍,但是也已经相当的厉害了。因为在超大型网络环境中OSPF更适合!因为OSPF有区域的概念!好了不说了!!太多了!如果想了解的话多看看书吧!

jdk是什么?
JDK(JavaDevelopmentKit)是SunMicrosystems针对Java开发员的产品。自从Java推出以来,JDK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JavaSDK。JDK是整个Java的核心,包括了Java运行环境,Java工具和Java基础的类库。JDK是学好Java的第一步。
JDK是 Java 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JDK是整个java开发的核心,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JVM+Java系统类库)和JAVA工具。 没有JDK的话,无法编译Java程序(指java源码.java文件),如果想只运行Java程序(指class或jar或其它归档文件),要确保已安装相应的JRE。
零基础学习java可按照这份大纲来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Java专业基础课程阶段目标:1. 熟练掌握Java的开发环境与编程核心知识2. 熟练运用Java面向对象知识进行程序开发3. 对Java的核心对象和组件有深入理解4. 熟练应用JavaAPI相关知识5. 熟练应用JAVA多线程技术6.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项目知识点:1、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数组,掌握基本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符,流程控制。2、数组,排序算法,Java常用API,类和对象,了解类与对象,熟悉常用API。3、面向对象特性,集合框架,熟悉面向对象三大特性,熟练使用集合框架。4、IO流,多线程。5、网络协议,线程运用。第二阶段:JavaWEB核心课程阶段目标:1. 熟练掌握数据库和MySQL核心技术2. 深入理解JDBC与DAO数据库操作3. 熟练运用JSP及Servlet技术完成网站后台开发4. 深入理解缓存,连接池,注解,反射,泛型等知识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自定义框架知识点:1、数据库知识,范式,MySQL配置,命令,建库建表,数据的增删改查,约束,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事务,游标,建模工具。2、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知识及MySQL数据库的使用与管理。为Java后台开发打下坚实基础。Web页面元素,布局,CSS样式,盒模型,JavaScript,jQuery。3、掌握前端开发技术,掌握jQuery。4、Servlet,EL表达式,会话跟踪技术,过滤器,FreeMarker。5、掌握Servlet相关技术,利用Servlet,JSP相关应用技术和DAO完成B/S架构下的应用开发。6、泛型,反射,注解。7、掌握JAVA高级应用,利用泛型,注解,枚举完成自己的CRUD框架开发为后续框架学习做铺垫。8、单点登录,支付功能,项目整合,分页封装熟练运用JSP及Servlet核心知识完成项目实战。第三阶段:JavaEE框架课程阶段目标:1. 熟练运用Linux操作系统常见命令及完成环境部署和Nginx服务器的配置2. 熟练运用JavaEE三大核心框架:Spring,SpringMVC,MyBatis3. 熟练运用Maven,并使用SpringBoot进行快速框架搭建4. 深入理解框架的实现原理,Java底层技术,企业级应用等5. 使用Shiro,Ztree和Spring,SpringMVC,Mybaits完成企业项目知识点:1、Linux安装配置,文件目录操作,VI命令,管理,用户与权限,环境部署,Struts2概述,hiberante概述。2、Linux作为一个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每一个开发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点技术,并且能够熟练运用。3、SSH的整合,MyBatis,SpringMVC,Maven的使用。4、了解AOP原理,了解中央控制器原理,掌握MyBatis框架,掌握SSM框架的整合。5、Shiro,Ztree,项目文档,项目规范,需求分析,原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工程构建,需求评审,配置管理,BUG修复,项目管理等。 6、独立自主完成一个中小型的企业级综合项目的设计和整体架构的原型和建模。独立自主完成一个大型的企业级综合项目,并具备商业价值
jdk是SunMicrosystems针对Java开发员的产品,它是Java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和JAVA工具,是整个java开发的核心。
你好。JDK是 Java 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

昆明北大青鸟分享android需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
安卓开发要学多久,安卓开发如果自学的话,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而且缺乏项目经验的实践是难以真正掌握的。培训机构对于安卓开发的培训,一般有4个月到半年的不等。安卓开发要学多久,学习android又需要哪些技能基础呢。1、Java基础知识很多朋友一上手就开始学习Android,似乎太着急了一些。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是以Java语言为基础的,所以没有扎实的Java基础知识,只是机械的照抄别人的代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万丈高楼平地而起,Java就是筑起高楼的每一块砖头。那么Java学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过关呢?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a)Java基础语法:具体的知识点列表可以在这里下载:《Java知识点列表》V1.0。这部分内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烂熟于胸。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看书或者是看视频,但是关键是要多加练习,无论是书上的练习还是视频里面的练习,都需要仔仔细细的完成;b)设计模式:由于在Android系统的框架层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如果没有这个方面的知识,对于Android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设计模式的种类非常之多,一个一个的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必须首先掌握面向对象的基础设计原则,有了这些基础原则的支持,就可以举一反三。这部分内容可以在《Effective Java》和《Agile.Software.Development:Principles,Patterns.and.Practices》这两本书中找到。2、Linux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Android系统的基础是Linux操作系统。在开发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使用到一些Linux命令。所以说一些Linux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的(话说现在的程序员,不懂Linux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昆明北大青鸟http://www.kmbdqn.com/推荐大家看看北大青鸟相当不错;3、数据库基础知识这个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增删改查的数据库操作,可以看一下这本书:《SQL编程练习与解答》。4、网络协议至少需要学习两种基础的协议,HTTP协议与Socket协议;5、Android基础知识此知识点的篇幅较大,在这里就不作更多解释了。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关系?
网络管理中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每个网管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够真正理解TCP/IP协议的设置。以下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子网掩码。 IP地址的结构 要想理解什么是子网掩码,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构成。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 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附图所示的就是IP地址为“192.168.1.1”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二进制对照。其中,“1”有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0”有8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常用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它们分别是“255.255.255.0”和“255.255.0.0”。 1.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 子网掩码是“255.255.0.0”的网络: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可以提供2552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2-2,即65023个。 IP地址的子网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过大,也就是说子网范围扩大,那么,根据子网寻径规则,很可能发往和本地机不在同一子网内的目的机的数据,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认为目的机是在同一子网内,那么,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网络传输错误;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得过小,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做是跨子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因此,子网掩码应该根据网络的规模进行设置。 如果一个网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就可以了,现在大多数局域网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笔者见到的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园网具有1500多台电脑,这种规模的局域网可以使用“255.255.0.0”。默认子网掩码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给一个网卡指定IP地址,系统会自动填入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这是Windows 2000 Server为了节省用户输入时间自动产生的子网掩码。比如,局域网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一般情况下,IP地址使用默认子网掩码就可以了。 网络管理之网关篇大家都知道,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必然要经过一扇门。同样,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信息,也必须经过一道“关口”,这道关口就是网关。什么是网关 顾名思义,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网关也有很多种。TCP/IP协议里的网关是最常用的,在这里我们所讲的“网关”均指TCP/ IP协议下的网关。那么网关到底是什么呢?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 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 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的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网络B向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此。网络管理中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每个网管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够真正理解TCP/IP协议的设置。以下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子网掩码。IP地址的结构要想理解什么是子网掩码,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构成。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附图所示的就是IP地址为“192.168.1.1”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二进制对照。其中,“1”有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0”有8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常用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它们分别是“255.255.255.0”和“255.255.0.0”。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1”。2.子网掩码是“255.255.0.0”的网络: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可以提供2552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2-2,即65023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过大,也就是说子网范围扩大,那么,根据子网寻径规则,很可能发往和本地机不在同一子网内的目的机的数据,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认为目的机是在同一子网内,那么,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网络传输错误;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得过小,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做是跨子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因此,子网掩码应该根据网络的规模进行设置。如果一个网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就可以了,现在大多数局域网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笔者见到的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园网具有1500多台电脑,这种规模的局域网可以使用“255.255.0.0”。默认子网掩码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给一个网卡指定IP地址,系统会自动填入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这是Windows 2000 Server为了节省用户输入时间自动产生的子网掩码。比如,局域网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一般情况下,IP地址使用默认子网掩码就可以了。网络管理之网关篇大家都知道,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必然要经过一扇门。同样,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信息,也必须经过一道“关口”,这道关口就是网关。什么是网关顾名思义,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网关也有很多种。TCP/IP协议里的网关是最常用的,在这里我们所讲的“网关”均指TCP/ IP协议下的网关。那么网关到底是什么呢?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 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 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的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如附图所示)。网络B向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此 所以说,只有设置好网关的IP地址,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那么这个IP地址是哪台机器的IP地址呢?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路由器、启用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实质上相当于一台路由器)、代理服务器(也相当于一台路由器)。什么是默认网关 ?如果搞清了什么是网关,默认网关也就好理解了。就好像一个房间可以有多扇门一样,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网关。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现在主机使用的网关,一般指的是默认网关。如何设置默认网关 一台电脑的默认网关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指定的,必须正确地指定,否则一台电脑就会将数据包发给不是网关的电脑,从而无法与其他网络的电脑通信。默认网关的设定有手动设置和自动设置两种方式。1。手动设置:手动设置适用于电脑数量比较少、TCP/IP参数基本不变的情况,比如只有几台到十几台电脑。因为这种方法需要在联入网络的每台电脑上设置“默认网关”,非常费劲,一旦因为迁移等原因导致必须修改默认网关的IP地址,就会给网管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不推荐使用。在Windows 9x中,设置默认网关的方法是在“网上邻居”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在网络属性对话框中选择“TCP/IP协议”,点击“属性”,在“默认网关”选项卡中填写新的默认网关的IP地址就可以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默认网关必须是电脑自己所在的网段中的IP地址,而不能填写其他网段中的IP地址。2. 自动设置:自动设置就是利用DHCP服务器来自动给网络中的电脑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网络的默认网关发生了变化时,只要更改了DHCP服务器中默认网关的设置,那么网络中所有的电脑均获得了新的默认网关的IP地址。这种方法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大、TCP/IP参数有可能变动的网络。另外一种自动获得网关的办法是通过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如MS Proxy)的客户端程序来自动获得,其原理和方法和DHCP有相似之处。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详述了。通过简单的实验深入透析子网掩码,网关与ARP协议的作用子网掩码,网关与ARP协议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是学习网络知识的初学者首先遇到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子网掩码与ARP协议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更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Semester 1中的重点与难点,初学者往往难以一下子掌握这些抽象复杂的机理。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实验来帮助学员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子网掩码,网关与ARP协议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在对实验进行讲解之前,首先对子网掩码,网关与ARP协议的基本知识进行概述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主要功能是告知网络设备,一个特定的IP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含网络地址与子网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网络的路由设备只要识别出目的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即可作出路由寻址决策,IP地址的主机部分不参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操作,只用于在网段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接口。本来,如果网络系统中只使用A、B、C这三种主类地址,而不对这三种主类地址作子网划分或者进行主类地址的汇总,则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数值范围即可判断它属于A、B、C中的哪一个主类网,进而可确定该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不需要子网掩码的辅助。但为了使系统在对A、B、C这三种主类网进行了子网的划分,或者采用无类别的域间选路技术(Classless Inte r-Domain Routing,CIDR)对网段进行汇总的情况下,也能对IP地址的网络及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作正确的区分,就必须依赖于子网掩码的帮助。子网掩码使用与IP相同的编址格式,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网络与子网部分,子网掩码为0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作"与"操作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被丢弃,剩余的是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例如,一个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0.2.2.1,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与之作"与"运算得:10.2.2.0,则网络设备认为该IP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为:10.2.2.0。
网关(Gateway) 在Internet中的网关一般是指用于连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段的网络设备,通常使用路由器(Router)作为网关。在TCP/IP网络体系中,网关的基本作用是根据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选择最佳的出口对IP分组进行转发,实现跨网段的数据通信。在Semester 1中只需要对网关的基本作用有所了解,在Seme ster 2中还将对路由器的工作机理和配置过程作详细的论述。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大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点击获取“网络安全”相关内容↓↓↓★ 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 ★★网络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网络安全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网络安全知识内容大全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堡垒主机?什么是DMZ?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堡垒主机是一种配置了安全防范措施的网络上的计算机,堡垒主机为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个阻塞点,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堡垒主机,网络间将不能互相访问。DMZ成为非军事区或者停火区,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增加的一个子网。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和信息基础设备安全等。3、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1)人为的无意失误。(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4、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那些内容?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5、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网络层:IP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 教育 等。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8、简述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相应。通过分析相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知道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端口扫描可以通过捕获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注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运行情况。端口扫描只能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9、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是什么?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系统的攻击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某个特殊的程序的缓冲区溢出转而执行一个shell,通过shell的权限可以执行高级的命令。如果这个特殊程序具有system权限,攻击成功者就能获得一个具有shell权限的shell,就可以对程序进行操控。10、列举后门的三种程序,并阐述其原理和防御方法。(1)远程开启TELNET服务。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2)建立WEB和TELNET服务。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控;(3)让禁用的GUEST用户具有管理权限。防御方法:监护系统注册表。11、简述一次成功的攻击,可分为哪几个步骤?隐藏IP-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12、简述SQL注入漏洞的原理利用恶意SQL语句(WEB缺少对SQL语句的鉴别)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攻击行为。13、分析漏洞扫描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1)系统配置规则库问题存在局限性如果规则库设计的不准确,预报的准确度就无从谈起;它是根据已知的是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确实来自未知的漏洞,这样,如果规则库更新不及时,预报准确度也会相应降低;完善建议:系统配置规则库应能不断地被扩充和修正,这样是对系统漏洞库的扩充和修正,这在目前开将仍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参与才能实现。(2)漏洞库信息要求漏洞库信息是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主要判断依据。如果漏洞库完善建议:漏洞库信息不但应具备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应具备简易性的特点,这样即使是用户自己也易于对漏洞库进行添加配置,从而实现对漏洞库的及时更新。14、按照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分别论述其技术特点。按照防护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又称为过滤路由器,它通过将包头信息和管理员设定的规则表比较,如果有一条规则不允许发送某个包,路由器将其丢弃。在包过滤系统中,又包括依据地址进行过滤和依据服务进行过滤。应用代理,也叫应用网关,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的通信流,通过对每个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代理服务器有一些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应用级和回路级代理、公共与专用代理服务器和智能代理服务器。15、什么是应用代理?代理服务有哪些优点?应用代理,也叫应用网关,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的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代理服务器有以下两个优点:(1)代理服务允许用户“直接”访问互联网,采用代理服务,用户会分为他们是直接访问互联网。(2)代理服务适合于进行日志记录,因为代理服务遵循优先协议,他们允许日志服务以一种特殊且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史上最全的计算机网络 安全知识 汇总一、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二、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 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主动攻击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 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三、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目标(1) 防止析出报文内容;(2) 防止通信量分析;(3) 检测更改报文流;(4) 检测拒绝报文服务;(5) 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四、恶意程序(rogue program)计算机病毒——会“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传染”是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来把自身或其变种复制进去完成的。计算机蠕虫——通过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启动运行的程序。特洛伊木马——一种程序,它执行的功能超出所声称的功能。逻辑炸弹——一种当运行环境满足某种特定条件时执行其他特殊功能的程序。五、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保密性安全协议的设计访问控制六、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一种“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1、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即公钥) PK(Public Key) 是公开信息,而解密密钥(即私钥或秘钥) SK(Secret Key)是需要保密的。加密算法 E(Encrypt) 和解密算法 D 也都是公开的。虽然秘钥 SK 是由公钥 PK 决定的,但却不能根据 PK 计算出 SK。tips:在计算机上可容易地产生成对的 PK 和 SK。从已知的 PK 实际上不可能推导出 SK,即从 PK 到 SK 是“计算上不可能的”。加密和解密算法都是公开的。七、 数字签名1、数字签名必须保证以下三点:(1) 报文鉴别——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2) 报文的完整性——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3) 不可否认——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现在已有多种实现各种数字签名的方法。但采用公钥算法更容易实现。2、数字签名的实现 :因为除 A 外没有别人能具有 A 的私钥,所以除 A 外没有别人能产生这个密文。因此 B 相信报文 __ 是 A 签名发送的。若 A 要抵赖曾发送报文给 B,B 可将明文和对应的密文出示给第三者。第三者很容易用 A 的公钥去证实 A 确实发送 __ 给 B。反之,若 B 将 __ 伪造成 __‘,则 B 不能在第三者前出示对应的密文。这样就证明了 B 伪造了报文。八、鉴别在信息的安全领域中,对付被动攻击的重要措施是加密,而对付主动攻击中的篡改和伪造则要用鉴别(authentication) 。报文鉴别使得通信的接收方能够验证所收到的报文(发送者和报文内容、发送时间、序列等)的真伪。使用加密就可达到报文鉴别的目的。但在网络的应用中,许多报文并不需要加密。应当使接收者能用很简单的方法鉴别报文的真伪。鉴别的手段1 报文鉴别(使用报文摘要 MD (Message Digest)算法与数字签名相结合)2 实体鉴别九、运输层安全协议1、安全套接层 SSL(Secure Socket Layer)SSL可对万维网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鉴别。SSL 在双方的联络阶段协商将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以及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鉴别。在联络阶段完成之后,所有传送的数据都使用在联络阶段商定的会话密钥。SSL 不仅被所有常用的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所支持,而且也是运输层安全协议 TLS (Transport LayerSecurity)的基础。1.1 SSL 的位置1.2 SSL的三个功能:(1) SSL 服务器鉴别 允许用户证实服务器的身份。具有 SS L 功能的浏览器维持一个表,上面有一些可信赖的认证中心 CA(Certificate Authority)和它们的公钥。(2) 加密的 SSL 会话 客户和服务器交互的所有数据都在发送方加密,在接收方解密。(3) SSL 客户鉴别 允许服务器证实客户的身份。2、安全电子交易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ET 的主要特点是:(1) SET 是专为与支付有关的报文进行加密的。(2) SET 协议涉及到三方,即顾客、商家和商业银行。所有在这三方之间交互的敏感信息都被加密。(3) SET 要求这三方都有证书。在 SET 交易中,商家看不见顾客传送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号码。十、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由软件、硬件构成的系统,是一种特殊编程的路由器,用来在两个网络之间实施接入控制策略。接入控制策略是由使用防火墙的单位自行制订的,为的是可以最适合本单位的需要。防火墙内的网络称为“可信赖的网络”(trusted network),而将外部的因特网称为“不可信赖的网络”(untrustednetwork)。防火墙可用来解决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安全问题。防火墙在互连网络中的位置1、防火墙的功能防火墙的功能有两个:阻止和允许。“阻止”就是阻止某种类型的通信量通过防火墙(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或反过来)。“允许”的功能与“阻止”恰好相反。防火墙必须能够识别通信量的各种类型。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是“阻止”。2、防火墙技术的分类(1)网络级防火墙——用来防止整个网络出现外来非法的入侵。属于这类的有分组过滤和授权服务器。前者检查所有流入本网络的信息,然后拒绝不符合事先制订好的一套准则的数据,而后者则是检查用户的登录是否合法。(2) 应用级防火墙——从应用程序来进行接入控制。通常使用应用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来区分各种应用。例如,可以只允许通过访问万维网的应用,而阻止 FTP应用的通过。网络安全知识有哪些?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被中断。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什么是木马?木马是一种带有恶意性质的远程控制软件。木马一般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种命令的控制台,服务器端则是要给别人运行,只有运行过服务器端的计算机才能够完全受控。木马不会象病毒那样去感染文件。什么是防火墙?它是如何确保网络安全的?使用功能防火墙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什么是后门?为什么会存在后门?后门是指一种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后门被其他人知道,或者在发布软件之前没有删除,那么它就成了安全隐患。什么叫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什么叫数据包监测?它有什么作用?数据包监测可以被认为是一根窃听电话线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等价物。当某人在“监听”网络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阅读和解释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联网上通过计算机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或请求一个网页,这些传输信息时经过的计算机都能够看到你发送的数据,而数据包监测工具就允许某人截获数据并且查看它。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相关文章:★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大全★【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点汇总★计算机网络基础技能大全★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局域网络安全防范基础知识大全★计算机网络知识大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知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基础知识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