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种等。这些路由选择协议可分为有路由选择协议,例如静态路由、RIP类路由选择协议和无类路由选择协议、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1.有类路由选择协议----一般把路由信息协议由选择协议中,只在路由器之间各路由器通过下面2种方法判定(RIP)和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传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对每个转发目的地网络掩码。GRP)等称为有类路由协议。在有类路报文,路由器从报文中取出目的地址,----(1)如果有一个接口连到目的地网络,须相同。则使用此接口的网络掩码。隶属网络的所有子网的大小必----(2)否则,使用对应目的地址类的网络网络使用24位掩码。掩码。A类网络使用8位掩码,B类网络使用16位掩码,C类----根据设置掩码的规则,转发报文。因为路由选择基于端网络使用的掩码,从而决定目,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纵”位IP地址类(有A类、B类、C类和D类等的地的网络地址,故此类路由选择协,在路由选择表中查寻产生的网络地址4类)或与之相连的网络接口来决定远议被称为有类路由选择协议。----2.无类路由选择协议----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较与路径一起广播出去,这时网络掩码也称为前缀屏为255.255.255.0,可标识为192.168.1.0/24。由址类型和缺省掩码,这就是无类地址及无类路由选新的路由选择协议,它们在路由更新过程中,将网络掩码蔽或前缀。例如,如果C类IP地址192.168.1.0的网络掩码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送掩码(前缀),因而没有必要判断地择,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于的路由选择协议。----在无类路由中,IP地都由前缀来决定用于网络标识的码对。通过使用无类路由,用户外,新的IP编址标准IPv6也使用的是,通过使用无类路由协议,网化。址之间不再有类型差别,如A类地址位数,IP地址不再归属于某一个类,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间无类路由协议,通过使用无类路由,用户在子网化时非常方便,尤其是可、B类地址或C类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取而代之的是将它们看作一个地址和掩,从而避免浪费宝贵的IP地址资源。

常用路由协议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种 等。这些路由选择协议可分为有路由选择协议,例如静态路由、RIP类路由选择协议和无类路由选择协议、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 1.有类路由选择协议---- 一般把路由信息协议由选择协议中,只在路由器之间各路由器通过下面2种方法判定(RIP)和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传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对每个转发目的地网络掩码。GRP)等称为有类路由协议。在有类路报文,路由器从报文中取出目的地址,---- (1)如果有一个接口连到目的地网络,须相同。则使用此接口的网络掩码。隶属网络的所有子网的大小必---- (2)否则,使用对应目的地址类的网络网络使用24位掩码。掩码。A类网络使用8位掩码,B类网络使用16位掩码,C类---- 根据设置掩码的规则,转发报文。因为路由选择基于端网络使用的掩码,从而决定目,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纵”位IP地址类(有A类、B类、C类和D类等的地的网络地址,故此类路由选择协,在路由选择表中查寻产生的网络地址4类)或与之相连的网络接口来决定远议被称为有类路由选择协议。---- 2.无类路由选择协议---- 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较与路径一起广播出去,这时网络掩码也称为前缀屏为255.255.255.0,可标识为192.168.1.0/24。由址类型和缺省掩码,这就是无类地址及无类路由选新的路由选择协议,它们在路由更新过程中,将网络掩码蔽或前缀。例如,如果C类IP地址192.168.1.0的网络掩码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送掩码(前缀),因而没有必要判断地择,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于的路由选择协议。---- 在无类路由中,IP地都由前缀来决定用于网络标识的码对。通过使用无类路由,用户外,新的IP编址标准IPv6也使用的是,通过使用无类路由协议,网化。址之间不再有类型差别,如A类地址位数,IP地址不再归属于某一个类,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间无类路由协议,通过使用无类路由,用户在子网化时非常方便,尤其是可、B类地址或C类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取而代之的是将它们看作一个地址和掩,从而避免浪费宝贵的IP地址资源。另有助于向下一代IP协议过渡。更为重要 以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进行子

路由器 用什么协议
Rip、eigrp、ospf都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igp是用来在网络内计算路由的协议。 egp外部网关协议,用来在不同自治系统(暂且理解为小的网络吧)之间传路由的,它本身不会计算出路由。一般只在运营商网络或企业网接入运营商网络的边界路由器上使用。rip:是最早出现的开放标准的路由协议,是按跳数一跳一跳的传路由信息的,这种协议有支持网络规模小、技术原理上存在路由环路等缺点。主要在小型网络上用。eigrp:是思科公司开发的路由协议,技术细节我没有学习过。由于是思科的私有协议,不方便和不支持这种协议的其他厂商设备互通组网,所以这种协议不常用。ospf: 通过在网络中洪泛链路信息(网络拓扑信息),让每个设备都得到区域内所有其他设备的链路信息,然后运行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的协议。是开放标准的协议。较rip具有能支持大型网络、不存在固有环路等优点,比较常用。

WiFi路由器的主流协议
WiFi路由器产品支持的主流协议标准为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802.11n,IEEE 802.11n使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IEEE 802.11n标准的核心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和OFDM技术,传输速度300Mbps,最高可达600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802.11g。比如TP-Link TL-WR740N ,便有这些功能。
WIFI主要采用为802.11协议里边的802.11a和802.11ax

路由器的协议配置
一、RIP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协议。文档见RFC1058、RFC1723。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RIP提供跳跃计数(hop 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但跳跃计数相同,则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1. 有关命令任务 命令指定使用RIP协议 router rip指定RIP版本 version {1|2}1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network注:1.Cisco的RIP版本2支持验证、密钥管理、路由汇总、无类域间路由(CIDR)和变长子网掩码(VLSMs)二、IGRP协议IGRP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动态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它由Cisco公司八十年代中期设计。使用组合用户配置尺度,包括延迟、带宽、可靠性和负载。缺省情况下,IGRP每9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广播,在3个更新周期内(即270秒),没有从路由中的第一个路由器接收到更新,则宣布路由不可访问。在7个更新周期即630秒后,Cisco IOS 软件从路由表中清除路由。1. 有关命令任务 命令指定使用RIP协议 router igrp autonomous-system1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network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注:1、autonomous-system可以随意建立,并非实际意义上的autonomous-system,但运行IGRP的路由器要想交换路由更新信息其autonomous-system需相同。三、OSPF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有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文档见RFC2178。1.有关命令全局设置任务 命令指定使用OSPF协议 router ospf process-id1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2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注:1、OSPF路由进程process-id必须指定范围在1-65535,多个OSPF进程可以在同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但最好不这样做。多个OSPF进程需要多个OSPF数据库的副本,必须运行多个最短路径算法的副本。process-id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的process-id可以不同。 2、wildcard-mask 是子网掩码的反码, 网络区域ID area-id在0-4294967295内的十进制数,也可以是带有IP地址格式的x.x.x.x。当网络区域ID为0或0.0.0.0时为主干域。不同网络区域的路由器通过主干域学习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网络中动态路由通常作为静态路由的补充。当一个分组在路由器中进行寻径时,路由器首先查找静态路由,如果查到则根据相应的静态路由转发分组;否则再查找动态路由。 ——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3.1 RIP路由协议 ——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 parc通用协议而设计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RIP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所以也称为距离向量协议。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丢弃。同时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协议通知相邻的其它路由器。这样,正确的路由信息逐渐扩散到了全网。 ——RIP使用非常广泛,它简单、可靠,便于配置。但是RIP只适用于小型的同构网络,因为它允许的最大站点数为15,任何超过15个站点的目的地均被标记为不可达。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的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OSPF路由协议 ——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连,0SPF随之产生。它是网间工程任务组织(1ETF)的内部网关协议工作组为IP网络而开发的一种路由协议。 ——0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需要每个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广播信息。在OSPF的链路状态广播中包括所有接口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变量。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须收集有关的链路状态信息,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而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仅向其邻接路由器发送有关路由更新信息。 ——与RIP不同,OSPF将一个自治域再划分为区,相应地即有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方式:当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区时,采用区内路由选择;当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区时,则采用区间路由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并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当一个区内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时并不影响自治域内其它区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这也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方便。 3.3 BGP和BGP-4路由协议 ——BGP是为TCP/IP互联网设计的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它既不是基于纯粹的链路状态算法,也不是基于纯粹的距离向量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与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换网络可达信息。各个自治域可以运行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BGP更新信息包括网络号/自治域路径的成对信息。自治域路径包括到达某个特定网络须经过的自治域串,这些更新信息通过TCP传送出去,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为了满足Internet日益扩大的需要,BGP还在不断地发展。在最新的BGp4中,还可以将相似路由合并为一条路由。
......... 真佩服楼上的贴了那么多,路由协议多了去了,又思科专业的还有大众化的GIGRP啊,总体说就是选择路径的方式,根据链路状态,距离矢量
楼上复制的还真行!少那么多协议~ ISIS EIGRP RIP OSPF 等等~再说了OSPF哪有这么简单,光个OSPF都有7种配置~服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