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的标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最后更新:2024-04-11 21:44:4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什么是无类别的路由协议,路由协议使用的衡量标准?

      列出最简单的你一看就会明白的 :) 有类路由:192.168.1.0/24 (192.168.1.0 255.255.255.0)无类路由:192.168.1.0/20 (192.168.1.0 255.255.128.0)看出其中的不同点了么,/20255.255.128.0这是利用了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进行的子网络化分。 欢迎有问题来讨论,共同进步:)
      什么是无类别的路由协议,路由协议使用的衡量标准?

      路由选择协议——RIP协议

      从本文开始介绍路由选择协议,也就是讨论路由表中的路由是怎么形成的。本文内容从路由算法能否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变化来划分,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1)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手工配每一条置路由。优点:简单,开销小。缺点:只适用小网络,难以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2)动态路由选择策略:又叫自适应路由选择。优点:能较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适用于大网络。缺点:实现复杂,开销大。由于互联网规模非常大,可以把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记为AS。每个自治系统通常在相同管理控制下的路由器组成,在一个AS中的路由器都全部运行在同样的路由算法。各个AS之间彼此是互联的,因此一个AS中有一个或多个路由器用于不同AS之间的通信,即负责将本AS之外的目的地址转发分组,这些路由器称为网关路由器。根据上面描述,可以将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两个大类: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1)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不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常见的协议有RIP、OSPF协议。(2)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用于实现不同自治系统之间通信的传递,这样的协议就是EGP协议,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BGP的版本4(BGP-4)。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也叫域间路由选择,在自治系统之内的路由选择也叫域内路由选择。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距离向量)。RIP协议对距离的定义如下:RIP协议是通过每个路由器要不断的和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从而达到自治系统中所有节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信息。RIP协议考虑了和哪些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什么信息以及什么时候交换信息这三个问题,RIP协议特点:路由器在刚开始工作时,它的路由表是空的,然后路由器就得出到直接相连的几个网络的距离(这些距离为1),接着每个络器也只是和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并更新信息。经过若干次交换后,所有路由器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汇总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地址。对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发送过来的RIP报文,会进行一下步骤:(1)路由器R1接收到其相邻路由器R2发送过来的报文,先修改此报文的所有项目:把“下一条”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R2,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1。每个项目都有三个关键字段:到目的网络N,距离是d,下一跳路由器是X。(2) 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项,进行以下步骤:1)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2)如果R1路由表中已经有目的网络N,这时查看下一跳的地址,如果下一跳地址是R2,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如果下一跳的地址不是R2,那么如果收到项目中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替换,否则什么也不做。(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距离,即把距离设置为16。(4)返回。RIP存在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磁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这一特点叫做: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如下图所示,在正常的情况下,R1和R2交换信息,其中只画出了达到的网络1的表项。如果路由器R1到网1的链路出现了故障,R1无法达到网1,于是路由器R1把到网1的距离改为16(表示网1不可达),因而R1路由表响应的项目变为 “1,16,直接交付”。但是,可能需要经过30s后R1,才能把更新信息发送给R2,,然而R2可能已经先把自己的路由表发送给了R1,其中有到达网1的这一项“1,2,R1”。R1收到R2的更新报文后,会误认为自己无法直接到达网1,但是可经过R2到达网1,于是把收到的路由信息 “1,2,R1” 修改为 “1,3,R2”,表明“我到网1的距离是3,下一跳的R2”。同理,R2接收到又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为 “1,4,R1”,以为“我到网1的距离为4,下一跳为R1”....就这样一直更新下去,知道R1和R2到网1的距离为16时,R1和R2才知道网1是不可达的。所以,这就是: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的原因。
      路由选择协议——RIP协议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哪几类?并简述这些路由协议的特点及主要工作原理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RIP、IGRP(Cisco私有协议)、EIGRP(Cisco私有协议)、OSPF、IS-IS、BGP等。1、RIP特点:是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原理: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2、 EIGRP特点:能实现快速收敛。运行EIGRP的路由器存储了邻居的路由表,能够快速适应网络中的变化;EIGRP发送部分更新而不是定期更新,且仅在路由路径或者度量值发生变化时才发送;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使用多播和单播;支持变长子网掩码;无缝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和拓扑结构。原理:结合了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Cisco专用协议,采用弥散修正算法(DUAL)来实现快速收敛,可以不发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3、OSPF特点:OSPF 适合在大范围的网络;组播触发式更新;收敛速度快;以开销作为度量值;OSPF协议的设计是为了避免路由环路。在使用最短路径的算法下,收到路由中的链路状态,然后生成路径,这样不会产生环路。原理:OSPF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通过发报文的形式成为邻居关系,邻居再相互发送链路状态信息形成邻接关系,之后各自根据最短路径算法算出路由,放在OSPF路由表,OSPF路由与其他路由比较后优的加入全局路由表。扩展资料:路由协议的作用主要运行于路由器上,路由选择协议主要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协议,主要用来进行路径选择。它起到一个地图导航,负责找路的作用。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协议作为TCP/IP协议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其选路过程实现的好坏会影响整个Internet网络的效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协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I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EIGR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PF
      路由协议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别分为两种类型。按路由协议的作用范围,我们可以把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域间路由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和ISIS等是你可能听说过的IGP。这些是处理域内部路由的一些路由协议。外部网关协议(EGP)是处理域之间的和企业之间的路由的协议。现在这个协议已经停止使用了。BGP(边界网关协议)现在是一个标准的域之间的协议。按另一种标准路由协议可以分为另外两种类型:链路状态协议或者距离向量协议。距离向量的方法是“告诉你的邻居你所知道的整个网络的状况”。这就意味着你要向所有的邻居广播整个路由表。这个“向量”就是目的地。“距离”实际上就是一个计量单位,可以是跳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方法“告诉外界有关你的邻居的情况”。整体思路就是要搞清楚周围有谁在线并向其它路由器广播这个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需要更大的运算量,但它为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关于整个网络的清晰全景图。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f4f9d91697b17c017124381132ba1d2020ca2843e93732c4a506793ac57270772d7d20d1016dc3a48adb0687d6d4566f58cc9fb57c0fed76d38885033734dc01c05d36efe9619389260d647e9ad1be3b8f72f93aad5d3dc4353bd094325&p=8266c64ad6dd08be4ebd9b7a53&user=baidu#baidusnap0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RIP、IGR、 EIGRP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哪几类?并简述这些路由协议的特点及主要工作原理

      各种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多少

      各种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从0-255。华为路由器默认情况下:直连路由:0;OSPF:10;ISIS:15;静态路由:60;IGRP:80;RIP:100;O_ASE:150;BGP:255。管理距离为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为管理距离。AD值越低,则它的优先级越高。 一个管理距离是一个从0-255的整数值,0是最可信赖的,而255则意味着不会有业务量通过这个路由。扩展资料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路由协议。不同的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个路由协议都把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路由送到路由表中。这样到达一个同样的目的地址,可能由多条分别由不同路由选择协议学习来的不同的路由。每个路由选择协议都有自己的度量值,但是不同协议间的度量值含义不同,也没有可比性。路由器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路由协议计算出来的最佳路径作为转发路径加入到路由表中。实际的应用中,路由器选择路由协议的依据就是路由优先级。给不同的路由协议赋予不同的路由优先级,数值小的优先级高。当有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址的多条路由时,可以根据优先级的大小,选择其中一个优先级数值最小的作为最优路由,并将这条路由写进路由表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优先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距离
      1、RIP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RIP应用于OSI网络七层模型的应用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如下: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思科定义的优先级是120。2、ripv2RIP 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RIP在RFC 1058文档中定义。 RIP使用UDP报文交换路由信息,UDP端口号为520。通常情况下RIPv1报文为广播报文;而RIPv2报文为组播报文,组播地址为224.0.0.9。RIP 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称为路由量度。在RIP 中,设备到与它直接相连网络的跳数为0;通过一个设备可达的网络的跳数为1 ,其余依此类推;不可达网络的跳数为16。3、ospfOSP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著名的迪克斯加算法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OSPF支持负载均衡和基于服务类型的选路,也支持多种路由形式,如特定主机路由和子网路由等。OSPF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110。4、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英语: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缩写为IGRP),又译网关间选径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采用距离向量算法。IGRP的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100。IGRP 使用距离向量算法,已支持内部网关协议(IGP),以选取路由协议进行距离标准比较路径长度,进行距离向量。相对该协议下的标准为状态路由选择协议(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为了IGRP支持多路径路由选择服务的灵活性,在循环制(round robin)方式下,使用两条同等带宽运行单通信流下,假若一根线路传输失败,系统会到线路上自动切换另一根。5、EIGRP内部EIGRP的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90;外部EIGRP的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170。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即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也翻译为 加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2013年已经公有化)。EIGRP结合了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Cisco专用协议,采用弥散修正算法(DUAL)来实现快速收敛,可以不发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支持Appletalk、IP、Novell和NetWare等多种网络层协议。
      什么叫管理距离,举个例子,在一个网络拓扑里面有几十台路由器,运行五六种路由协议(静态路由、rip、ospf、bgp、isis、eigrp等等),如果真正把整个网络拓扑都应用到这几种网络协议上,你其实可以通过任何一种路由协议走到你想去的拓扑每一个地方。当然你只用一种路由协议当然是可以,但是如果你同时在网络拓扑里面配置了几种路由协议,那路由器怎么确定使用哪种路由协议去路由你的数据呢?当然是管理距离,如果一个路由器里面有几种路由协议而且都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么路由器会选择管理距离最小的那种路由协议应用起来,并且写入路由表。例如: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ospf是110。路由协议的优先级(Preference,即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一般为一个0到255之间的数字,数字越大则优先级越低。通常情况下各路由协议的优先级规定:
      路由器管理距离 直接出口0使用出战接口配置的路由0使用下一跳地址配置的静态路由1EIGRP汇总路由5外部BGP20内部EIGRP90IGRP100OSPF110IS-IS自治系统115RIP120EGP外部网关协议140ODR160外部EIGRP170内部BGP200思科路由器默认情况下:路由源 AD直连接口 0静态路由 1EIGRP汇总路由 5EBGP 20EIGRP 90IGRP 100OSPF 110IS-IS 115RIP(v1&v2) 120EGP 140ODR 160ExEIGRP (外部EIGRP) 170IBGP 200 未知 255

      各种路由协议管理距离是多少

      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一般生活中的路由协议都应该是简单的RIP协议。 OSPF协议适用于公司规模比较大的,需求IP多的内网,部门也多的。
      ospf 是运行在ip上的,rip 是运行在udp 上的, 两个不是一个概念 !!
      一般是ospf,但是那种路由器是没法看滴(*^__^*) 嘻嘻……
      路由选择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7805.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