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网络层帧结构(zigbee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

      最后更新:2024-04-13 02:09:2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物联网络的基本结构 ZigBee网络结构 ZigBee的网络中三种逻辑设备类型

      1.应用层,应用层定义了各种类型的应用业务,是协议栈的最上层用户。 2.应用会聚层,主要负责把不同的应用映射到Zigbee网络上,主要包括安全属性设置、多个业务数据流的会聚、设备发现和业务发现等功能。3.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包括拓扑管理、MAC管理、路由管理和安全管理。4.数据链路层,IEEE082系列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接入控制两个子层。 5.物理层,IEEE802.15.4定义了2.4GHz和868MHZ/915MHz这两个物理层,它们都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数据包格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频率、调制技术、扩频码长度和传输速率。
      物联网络的基本结构 ZigBee网络结构 ZigBee的网络中三种逻辑设备类型

      在zigbee 网络中,包含几层结构,各层次在整个网络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在zigbee 网络中,一共包含4层结构。1、物理层(PHY)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无线信道和MAC 子层之间的接口,提供物理层数据服务和物理层管理服务。­物理层数据服务从无线物理信道上收发数据。­物理管理服务维护一个由物理层相关数据组成的数据库。2、MAC 层MAC 层负责处理所有的物理无线信道访问,并产生网络信号、同步信号;支持PAN 连接和分离,提供两个对等MAC 实体之间可靠的链路。_MAC 层数据服务:保证MAC 协议数据单元在物理层数据服务中正确收发。MAC 层管理服务:维护一个存储MAC 子层协议状态相关信息的数据库。3、网络层(NWK)ZigBee 协议栈的核心部分在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实现节点加入或离开网络、接收或抛弃其他节点、路由查找及传送数据等功能,支持Cluster-Tree 等多种路由算法,支持星形(Star)、树形(Cluster-Tree)、网格(Mesh)等多种拓扑结构。4、应用层(APL)ZigBee 应用层框架包括应用支持层(APS)、ZigBee 设备对象(ZDO)和制造商所定义的应用对象。应用支持层的功能包括:维持绑定表、在绑定的设备之间传送消息。所谓绑定就是基于两台设备的服务和需求将它们匹配地连接起来。扩展资料Zigbee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短距离和低速率下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过去又称为“HomeRF Lite”和“FireFly”技术, 统一称为Zigbee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例如其所连接的传感器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
      下面是我学习Zigbee做的笔记,和你分享一下: Zigbee的分层结构:1) 物理层(PHY):提供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2)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为一个节点和它的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通讯,帮助避免碰撞和提高效率。MAC层还负责打包和分解数据包和帧。3) 网络层(NWK):通过在MAC层的调用来处理网络地址和路由。它的任务包括启动网络(协调器)、分配网络地址、添加和删除网络设备、路由信息、请求安全和执行路由发现。4) 应用层(APL):由应用框架层(AF)、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应用支持子层(APS)组成。应用框架层(AF):提供了一个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上及案例一个规范的描述。它规定了规范的一系列的标准数据类型,协助服务发现的描述符,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等等。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定义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协调器、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发起或者应答绑定和发现请求,并在网络设备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它同时也提供定义了Zigbee设备规范里的一套丰富的管理指令。Zigbee设备对象总是为端点0。应用支持子层(APS):负责提供了一个数据服务给应用和Zigbee设备规范。它也提供一个管理服务以维护绑定链接和它字节绑定表的存储。另外,以下三篇文章是我学习Zigbee的一些心得,和你分享一下,可以的话就点个赞吧: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7ff0bfc13e42f2e26bb139b.htm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a501d80c1373bfec630f5ee4.htm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80abd0a12477b1d90192c9b.html
      1.应用层,应用层定义了各种类型的应用业务,是协议栈的最上层用户。 2.应用会聚层,主要负责把不同的应用映射到Zigbee网络上,主要包括安全属性设置、多个业务数据流的会聚、设备发现和业务发现等功能。3.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包括拓扑管理、MAC管理、路由管理和安全管理。4.数据链路层,IEEE082系列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接入控制两个子层。 5.物理层,IEEE802.15.4定义了2.4GHz和868MHZ/915MHz这两个物理层,它们都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数据包格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频率、调制技术、扩频码长度和传输速率。
      协调器——具有建立新网络的能力,负责启动网络和维护网络路由节点——转发数据包,同时允许设备加入网络或者离开网络、为设备分配网络内部的逻辑地址、建立和维护邻居表等功能终端节点——发送和接收数据,只需要有加入或离开网络的能力
      在zigbee 网络中,包含几层结构,各层次在整个网络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zigbee路由协议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ZigBee网络层次结构与地址分配机制 ZigBee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有两个地址:一个16位网络短地址和一个64位IEEE扩展地址。其中16位网络地址仅仅在网络内部使用,用于路由机制和数据传输。这个地址是在节点加入网络时由其父节点动态分配的。当网络中的节点允许一个新节点通过它加入网络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父子关系。所有加入ZigBee网络的节点一同组成一棵逻辑树,逻辑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拥有以下两个参量:1)16-bit的网络地址。只负责节点之间数据传输2)网络深度。即从该节点到根节点协调器的最短跳数,标识了该节点在网络拓扑图中的层次位置。当协调器(coordinator)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后,它首先将自己的16位网络地址初始化为O,同时初始化自己的网络深度Deptg,=0。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ZigBee网络父节点为子节点分配16位地址的规范。假设一个节点Node(n)想要加入网络。Node(n)首先发起网络发现过程,获取信道上的信标并进行信道选择后,决定连接到已经在网络中的节点Node(k)。随后Node(n)向Node(k)发起入网的关联请求。关联请求获得批准后,Node(n)式加入网络。Node(k)称为Node(n)的父节点。可以假设已经存在在网络中的父节点Node(k)的地址为Depthk=Depthk+1。如图是ZigBee树状结构视图。这里引入三个辅助参数: 参数表示每个深度可以容纳的最大子节点个数(Max Children),表示每个深度可以容纳的最大路由器个数(Max Router),。表示整个网络的最大深度。根据以上说明,ZigBee网络父节点为网络深度d,子节点进行地址分配的规则如下:(1)假设节点Node(n)是接入其父节点的第n个简化功能设备节点(RED),即没有路由能力的节点,则它的父节点Node(n)将会为它分配如F的地址:(2)设节点Node(n)是接入其父节点的第n个全功能设备节点(FFD),即具各路由能力的节点,则它的父节点Node(n)将会为它分配如下的地址:其中当一个路由节点的 为0时,它就不再具备为子节点分配地址的能力,即该路由节点不能在接收新的节点加入网络。二、ZigBee路由协议分析路由技术主要作用是为数据以最佳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到达目的节点提供服务。在传统的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实现路由功能。路由协议是自组网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发现和维护路由.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监控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交换路由信息,确定目的节点的位置,产生、维护以及取消路由,选择路由并转发数据。。为了达到低成本,低功耗,可靠性高的设计目标,ZigBee协议采用以下两种算法的结合体作为自身的路由算法[1][2]。(1)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按需距离矢量路由)(2) Cluster-Tree algorithm(树型网络结构路由)其中AODV路由协议是一种按需路由协议,利用扩展环搜索的办法来限制搜索发现过的目的节点的范围,支持组播,可以实现在ZigBee节点间动态的,自发的路由,使节点很快的获得通向所需目的的的路由。这也是ZigBee路由协议的核心。针对自身的特点,ZigBee网络中使用一种简化版本的AODV协议(AODV Junior,AODVjr[3])。Cluster-Tree算法包括地址的分配(configuration of addresses)与寻址路由两部分(addresses routing)。包括子节点的16位网络短地址的分配,以及根据目的节点的网络地址来计算下一跳的算法。作为两种算法的结合体,ZigBee网络中,节点可以按照网络树状结构的父子关系使用Cluster-Tree算法选择路径。即每一个节点都会试图将收到的信息包转发给自己的后代节点,如果通过计算发现目的地址不是自己的一个后代节点,则将这个数据包转发给自身上一级的父节点,由父节点进行类似的判断处理,直到找到目的节点。Cluster-Tree算法的特点在于使不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间通过与各自的父节点间的通信仍然可以发送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但它的缺点是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效率,ZigBee中允许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使用AODVjr算法去发现路由,让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可以不按照父子关系而直接发送信息到其通信范围内的其他节点。三、Cluster-Tree路由算法Cluster-Tree路由算法的描述如下:当一个网络地址为A,网络深度为d的路由节点(FFD)收到目的地址为D的转发数据包时,路由节点首先要判断目的地址D是否为自身的一个子节点,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数据。若地址D满足一下判别式,则可以判断D地址节点是A地址节点的一个后代节点:如果D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则D地址节点是A地址节点的父节点。判断后采取的数据包转发措施如下:1)目的节点是自身的一个后代节点,则下一跳(next hop)的节点地址为2)目的节点不是自身的一个后代节点,路由节点将把该包送交自己的父节点处理。这一点与TCP/IP协议中路由器将路由表项中不存在的数据包自己的网关处理类似。四、AODVjr路由算法AODVjr路由时一种按需分配的路由协议,只有在路由节点接收到网络数据包,并且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在节点的路由表中时才会进行路由发现过程。也就是说,路由表的内容是按照需要建立的,而且她可能仅仅是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一部分。AODVjr的优点是,相对于有线网络的路由协议而言,它不需要周期性的路由信息广播,节省了一定的网络资源,并降低了网络功耗。缺点是在需要时才发起路由寻找过程,会增加数据到达目的地址的时间。由于ZigBee网络中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大,而更重视对网络能量的节省,因此AODVjr非常适合应用在ZigBee网络中。一次路由建立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路由发现2)反向路由建立3)正向路由的建立经过这三个步骤,即可建立起一条路由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有效传输路径。在这个路由建立过程中,AODVjr使用3种消息作为控制信息:1)Route Request(RREQ),路由请求2)Route Replies(RREP),路由回复3)Route Error(RERR),路由错误以下将对路由建立的三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1)路由发现过程对于一个具有路由能力的节点,当接收到一个从网络层的更高层发出的发送数据帧的请求,且路由表中没有和目的节点对应的条目时,它就会发起路由发现过程。源节点首先创建一个路由请求分组(RREQ),并使用多播(Multi.Broadcast)的方式向周围节点进行广播。如果一个节点发起了路由发现过程,它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路由表条目和路由发现表条目,状态设置为路由发现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从不同的邻居节点处接收到广播的RREQ。接收到后节点将进行如下分析:1)如果是第一次接收到这个RREQ消息,且消息的目的地址不是自己,则节点会保留这个RREQ分组的信息用于建立反向路径,然后将这个RREQ消息广播出去。2)如果之前已经接受过这个RREQ消息,表明这是由于网络内多个节点频繁广播产生的多余消息,对路由建立过程没有任何作用,则节点将丢弃这个消息。(2)反向路由建立过程当RREQ消息从一个源节点转发到不同的目的地时,沿途所经过的节点都要自动建立到源节点的反向路由。也就是记录当前接收到的RREQ消息是由哪一个节点转发而来的的。通过记录收到的第一个RREQ消息的邻居地址来建立反向路由,这些反向路由将会维持一定时间,该段时间足够RREQ消息在网内转发以及产生的RREP消息返回源节点。当RREQ消息最终到达了目的节点,节点验证RREQ中的目的地址为自己的地址之后,目的节点就会产生RREP消息,作为一个对RREQ消息的应答。由于之前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反向路由,因此RREP无需进行广播,只需按照反向路由的指导,采取单播的方式即可把RREP消息传送给源节点。(3)正向路由建立过程在RREP以单播方式转发回源节点的过程中,沿着这条路径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根据PREP的指导建立到目的节点的路由,也就是说确定到目的地址节点的下一跳(next-hop)。方法就是记录RREP是从哪一个节点传播而来.然后将该邻居节点写入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一直到RREP传送到源节点。至此.一次路由建立过程完毕。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可以开始数据传输。可以看出,AODV是按照需求驱动的、使用RREQ.RREP控制实现的、先广播,后单播的路由的路由建立过程。具体请看:http://hanbo31.blog.163.com/blog/static/12282196820114319221316/
      1 ZigBee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路由可以无限大的扩展网络,这也是ZigBee优于其他无线技术的重要原因,最多可以达到65535个网络节点; 2 通过路由中转,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无线覆盖; 3 目前ZigBee路由(SZ05)也同样具备终端功能.
      zigbee路由协议具有怎样的特点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树型和网状网,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星型和族树型网络适合点多多点、距离相对较近的应用。ZigBee节点是可以组建Mesh网络的,设置一个ZigBee节点为网络协调器,其他每个ZigBee节点都可以当做路由节点来使用,也可以设置为终端节点但是就失去了路由功能。由于ZIGBEE一般都是用2。4G频段传输,其实际应用中传输距离及穿透性都很差,一般只能传输几十米到上百米。扩展资料:相较于传统式的网络和其他传感器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以下特点:(1)组建方式自由。无线网络传感器的组建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组建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组建成功之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网络内部进行。(2)网络拓扑结构的不确定性。从网络层次的方向来看,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变化不定的,例如构成网络拓扑结构的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增加或者减少,网络拓扑结构图可以随时被分开或者合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网络支持两种类型的物理设备:全功能设备节点(FFD)和半功能设备节点(RFD)。FFD节点通常作为网络协调器或路由,能和任何设备通信;RFD节点只能作为网络的终端节点,负责本地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只能和FFD节点通信。ZigBee网络支持三种节点类型:主节点、路由节点以及终端节点。主节点即协调器,必须由FFD节点构成,它是网络的核心,负责建立一个网络并下发地址。路由节点也是FFD节点,搜索网络并加入,给加入路由的终端节点分配地址。终端节点可以是FFD节点或者RFD节点。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星型网络、树簇型网络、网型网络,如图1所示。图1ZigBee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另外,每个节点都维护有一个目的序列号用于判断更新路由。节点广播HELLO消息来维护本地邻居表及其一跳内的链路。
      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形成星型、树型和网状网,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星型和族树型网络适合点多多点、距离相对较近的应用。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zigbee无线传输协议有哪几种网络结构?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3种,即网状型(Mesh)网、星型网和复合型网。
      zigbee无线传输协议有哪几种网络结构?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831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