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isp选路功能怎么设置
现在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多数人的家庭里,大多数家庭也会安装路由器进行上网,路由器的功能其实有很多,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路由器功能,那么你知道路由器isp选路功能怎么设置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路由器isp选路功能怎么设置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路由器isp选路功能的设置第一步、设置wan口多WAN口路由器接入多条宽带线路可以实现带宽叠加、线路备份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接入的多条宽带线路不是同一运营商(宽带服务商),则可能引起访问瓶颈(例如访问电信网络的数据走联通网络),导致网络延迟大、丢包等现象。企业无线路由器的ISP选路功能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发生,实现访问对应ISP网络的数据走正确的出接口。ISP选路拓扑图某企业使用企业路由器,连接两条宽带线路,WAN口1是电信宽带,WAN2口是联通宽带。需要实现访问电信服务器的流量走电信线路,所有访问联通服务器的流量走联通线路。在路由器管理界面,点击 基本设置 >> WAN口设置,设置好WAN口的网络参数及真实带宽,如下图所示;路由器isp选路功能的设置第二步、设置isp选路功能点击 传输控制 >> 流量均衡 >> ISP选路,勾选 启用ISP地址段选路功能,点击 保存。在ISP选路设置中,选中WAN1,在可选ISP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宽带运营商,点击添加按钮,把宽带线路添加到已选ISP列表中,点击 新增。如下图所示(此处为电信);同理,添加WAN2的选路设置,设置完成后,总的选路列表如下图所示;注意:如果您的宽带线路不在列表(如长城宽带,广电宽带等),ISP选路中选择为其它。路由器isp选路功能的设置第三步、启用智能均衡点击 传输控制 >> 流量均衡 >> 基本设置,勾选 启用智能均衡,在选择上网接口中,选择对应的两个WAN口,点击 保存。至此,ISP选路功能设置完成,访问电信站点的流量由电信线路转发,访问联通站点的流量由联通线路转发。实现更快速的访问网络资源。路由器isp选路功能设置的相关文章:1. 如何设置ISP选路功能2. tplink路由器使用isp选路功能 3. 如何设置策略选路

路由选路原则
路由选路原则 (1)子网掩码最长匹配:就是说一个目标地址被多个网络目标覆盖的时候,它会优先选择最长的子网掩码的路由。比如到达10.0.0.1网络有两条路由条目:10.0.0.0/24下一条是12.1.1.2,10.0.0.0/16的下一条是13.1.1.3。由于第一条的子网掩码/24大于第二条的/16,所以路由将到达10.0.0.1网络的数据发往12.1.1.2。然而,路由上有发往10.0.1.1的数据,就选择10.0.0.0/16,因为10.0.1.1不包含在10.0.0.0/24网络当中。(2)管理距离最小优先:指的是在子网掩码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路由器会优先选择管理距离最小的路由条目。比如说,到达10.1.1.0/24路由有两条,一条管理距离是120,一条管理距离是110,那么路由器优先选择OSPF学习到的路由条目放进自己的路由表中。注意:RIP和OSPF学习到的10.1.1.0/24的条目是不会同时出现在路由表中的,路由器只保存最优路径。假如OSPF学习到的那个条目消失,RIP学习到的路由条目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必须注意的是,相同的路由条目,比如,RIP和OSPF同时报告了一个相同的子网,路由会优先选择OSPF,因为在子网掩码长度相同的前提下,OSPF有更小的管理距离。 (3)度量值最小优先:指的是在路由的子网掩码长度相等,管理距离也相等的情况下,接下来比较度量值,度量值最小的将进入路由表。比如说,路由器通过RIP学习到了10.0.0.0/24的两个条目,一个条目的跳数(hop)是2,另一个的跳数是3,那么,路由器选择跳数是2的那个条目
j简单来说,路由器的选路原则就是首先是最佳路由优先,其次是代价最小原则。 在路由表中可能有各种路由信息,那么它是如何确定谁是最好的路由呢?首先参考路由的管理距离,谁的管理距离最小就用谁。如:直连路由为0,静态路由为1,OSPF的110,RIP的120等。那么肯定是直连路由优先,其次是静态路由等。在管理距离同样的情况下,代价值最小的最好。如果代价值相同,则可以使用多条路径实现负载均衡。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要看你是什么路由协议了,静态路由只有一条路由选择,动态路由,rip是按照跃点数来选择,选择跃点数最少的,ospf和eigrp是通过开销来选择路由的。

为什么要进行IP选路?
由于Internet是由许多不同的物理网络连接而成的,加入Internet的计算机在与其他入网计算机通信时,发送信息的源计算机可能与接收信息的目的计算机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也可能不在同一个物理网络(如以太网)中。
为了实现IP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送,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IP数据报转发路径的选择。
在TCP/IP系统中,选路(Routing)是指在网络中选择一条用于传送IP数据包路径的过程。
路由器(Router)是承担选路任务的网络设备。用于决策选路的信息称为IP选路信息(IP routing information)。路由器使用IP选路信息,对所传输的IP数据包进行IP转发(IP forwarding)。
IP数据报的转发
1.直接交付:在运行TCP/IP协议的以太网中,入网的计算机TCP/IP协议族的ARP协议软
件,会帮助查询到本物理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MAC地址,使IP数据包可以直接从源计算机传递到目的计算机。如果目的地址在ARP表中匹配,IP数据包被直
接交付时不需要经过路由器。
2.间接交付:当送出IP数据包的源计算机与接收数据包的目的计算机不在同一个物理网络时,就需要借助跨接不同物理网络的路由器实现间接交付。
特别是当源计算机与目的计算机被多个物理网络隔开,且它们之间可能有多条信息传输路径时,IP数据包的间接交付不但需要借助多台路由器,还有一个选择最佳路径的问题。
间接交付的过程
1.当一台计算机的ARP协议软件发现要送出的IP数据包目的 IP地址不是本网内的地址,就将它封装到物理帧中发送给本地网的网关。

如何选择最佳路由路径
路由器选路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最长掩码匹配原则;例如,查找去往192.168.1.1的路径时,发现路由表有如下两个表项192.168.1.0 mask 255.255.255.0 next hop 10.1.1.1192.168.1.0 mask 255.255.0.0 next hop 172.16.1.1路由器会选择第一条路由转发,因为第一条的IP地址范围更小。第二,如果路由表中目的网段的范围相同,路由优先级高者优先(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第三,如果路由表中目的网段的范围相同,并且路由优先级也相同,开销(metric)小的优先(metric值越小,开销越小)。

路由器如何对IP数据报进行路由查找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路由器: 1、拆去二层帧头;2、进入缓冲区;3、查看目标地址(匹配路由表);4、重新封装二层帧头;5、转发。二、Switching Process:1、Check framing and buffer packet;查看二层帧,进行CRC校验,层三的数据和头部进入缓冲区(buffer);2、Check routing table;查路由表,从buffer中拿出目标IP和路由表进行匹配(与运算);3、Re-Encapsulation layer 2 header;重新封装二层帧头;注: (1)二层帧头包括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2)此时的二层帧头的源MAC已经变为路由器出接口的地址。4、Forwarding from one local interface; 转发(从一个本地接口封装);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