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听到"建立TCP连接","服务器的连接数量有限"等,但仔细一想,连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和电话一样两端连起一根线?似乎有点抽象不是么? 1.久违的分组交换网络似乎这个概念只有在学校里学计算机网络才能接触到,但不过今天的话题其实和它离不开关系。我们知道最早的电话网络是以很容易理解的形式存在的,就是单纯的一根线加两端的设备,设备之间所沟通的所有信息都通过一根特定的电缆来回传输,如下图:这样的连接是我们特别好理解的,搭起两边的线,就是一个连接嘛!但是,我们讨论的是计算机网络!(严肃脸),计算机网络中两个设备节点是如何通信?计算机网络采取分组交换技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有【一块数据】要发给对方小苍,那我会把这【一块数据】分成N份【单位数据】,分别发出去,而每份【单位数据】走哪条路是不一定的,但是这些【单位数据】总要全部达到小苍手里,小苍再根据【单位数据】里记录的序号拼接起来,组成完整的【一块数据】。这就是分组的意思所在。2.协议和协议实现上面不小心把TCP的大体实现给说了,实际上在具体的应用中,光有大体思路是不行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两个设备之间提前约定好协议,才能协同完成通信。举个例子:A向B发了10份【单位数据】,而B其实只收到9份【单位数据】,怎么办?TCP协议大家都应该是知道的,但协议只是想法,真正起作用的是在路由节点和设备节点上的协议软件,是运行在设备上的具体执行者,它根据协议指导,对具体数据进行控制和操作。这儿就不往下展开了。认识到协议和协议软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连接的限制恰恰就是受软件在设备中资源分配的影响的。3.连接的真面目上面说的第一种电话网络,如果两个设备搭设了一条线,那么两个电话就一定确定对方在线,因为他俩独享一条实时存在的线。但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呢?向上面的图一样(图里不深究TCP,仅仅用来说明连接大体过程),其实他们俩并不能确保对方就是在线,只是通过几番确认,认为对方一直会在。而如果确认了对方存在,那么就会为以后的对话通讯分配内存、CPU处理时间等资源,每个设备都会在本地去维持这么一个状态,来告诉自己是有一个连接的,这些设备所花的资源和维护的状态,就是连接。而整个网络是不会记录有着一条连接的,所以说连接只是记录在各个设备的一个状态信息。那么,到现在我们知道了,连接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有一根电线连起两个设备,而是两方确认了一下对方的存在后,自己在本地记录的状态。那么下面可以讨论一下以前迷惑重重的概念了。4.为什么服务器都有连接数量的限制?这里只做讨论。我认为是有两点:物理带宽的限制,决定了一个时间段内发起连接的数据包不会超过某个数,造成了设备的链接数量的限制。维持连接需要分配内存等资源,设备的资源有限,决定了一定有个最大连接数的极限。5.待续 通过连接往外延伸的话题不少,先到此为止吧,有时间再补。

本地连接的TCP/IP地址
晕了 你是局域网用户吧你这些设置必须按照你网内的规则来你打开一台网内机器的tcp/ip协议看看除了IP地址外其余的都照添到你的协议里 把IP地址最后一位改成与网络中机器不重复的2-254之间的数字就OK了

有大量本地端口进行TCP连接怎么回事
使用命令netstat -ano 查看本地地址/外部地址/PID,确定是你连接别人,还是别人连接你,如果是别人连接你,查看PI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相关进程,具体查掉进 哪个进程被连接.右键任务管理器中你看中的进程,选择"打开文件位置",进一步确定是什么进程被大量连接... PS:迅雷等P2P下载软件都会有大量外部连接.

请问 本地连接的TCP/IP协议应该怎么设置 还有 这个设置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用?
TCPIP协议只是一个通信上网的协议,它给予你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网关,N个DNS,让你通过这些可以访问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它可以通过DHCP自动获取,但是你的路由器必须给予它获取的权利!也可以通过手工自己设置!我的理解也是是这样!
TCP/IP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名字 TCP/IP根据你连接的路由器来设置 如果路由器里面是设置的自动获得IP那么本地连接的IP就可以设置自动获得
直接设置 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网关,一个DNS就行了

本地连接TCP IP协议在电脑的什么位置
右击“网上邻居”,“属性”,然后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在出来的“常规”窗口里面有'此链接使用下列项目:',里面拉到最下一个就是Internet协议(TCP/IP) 希望能帮到您!
双击右下角本地连接,属性-常规-TCP/IP协议
这个自动获得的IP是宽带连接IP还是本地连接的IP???答:这个地址是电脑网线连接到设备反馈的就是说这个自动获得的IP是外网连接IP还是内网连接的IP???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