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RIPV2使用的组播地址是
RIP-V2路由协议是用224.0.0.9这个组播地址传递路由更新的,下面将来一一介绍这些内容。 动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路由信息生成并维护转发引擎所需的路由表。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自动更新路由表,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在动态路由中,管理员不再需要像静态路由那样手动维护路由器上的路由表,而是在每个路由器上运行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将根据路由器上接口的配置(如IP地址的配置)和连接链路的状态,在路由表中生成路由表条目。而RIPv2路由协议:它是一种改进的无类路由协议,源于ripv1协议的缺点。它也是一个基于距离向量的协议。然而,ripv2更具可扩展性。发送包(数据报)包含子网掩码信息并支持VLSM。默认情况下,该协议启用自动摘要功能。因此,如果需要将子网信息发送到不同的主网络,则需要手动关闭“无自动汇总”功能。Ripv2只支持到主网的路由汇总,但不能汇总不同的主网,因此不支持CIDR。组播224.0.0.9用于路由更新,只有相应的组播MAC地址才能响应数据包。 所以说,RIP-V2路由协议组播地址是:224.0.0.9。

动态路由协议有什么优点
本文是我带来动态路由协议有什么优点,欢迎大家阅读。 动态路由协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网络。1982 年第一版 RIP 协议问世,不过,其中的一些基本算法早在 1969 年就已应用到 ARPANET 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愈趋复杂,新的路由协议不断涌现。认识动态路由协议:什么是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用于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通过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动态共享有关远程网络的信息,路由协议可以确定到达各个网络的最佳路径,然后将路径添加到路由表中。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自动的发现远程网络,主要的好处是:只要网络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路由器就会相互交换路由信息,不仅能够自动获知新增加的网络,还可以在当前网络连接失败时找出备用路径。网络发现和路由表维护:动态路由协议的用途:交换路由信息,并将其选择的最佳路径添加到路由表中。路由协议的用途如下:●发现远程网络●维护最新路由信息●选择通往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当前路径无法使用时找出新的最佳路径路由协议由哪些部分组成:●数据结构 - 某些路由协议使用路由表和/或数据库来完成路由过程。此类信息保 存在内存中。●算法 - 算法是指用于完成某个任务的一定数量的步骤。路由协议使用算法来路由信息并确定最佳路径。●路由协议消息 - 路由协议使用各种消息找出邻近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并通过其它一些任务来获取和维护准确的网络信息。动态路由协议的运行过程如下:(动态路由协议的运行过程由路由协议类型及协议本身所决定)●路由器通过其接口发送和接收路由消息。●路由器与使用同一路由协议的其它路由器共享路由消息和路由信息。●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了解远程网络。 ●如果路由器检测到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路由协议可以将这一变化告知其它路由器。

动态路由协议分几类
1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 1.1连路状态linkstate1.2距离适量distancevector1.3混合hybrid2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2.1典型的BGP
不要。直连的可以直接学到来,并优先级为1,动态路由协议即使启用了,一般优先级较低,也是不起作用的。(当然,也可以修改优先级)

动态路由协议都有哪些?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路由信息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还有 cisco专有的 igrp、eigrp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这些都是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另外还有 BGP 这个是外部网关路由协议。1、RIP协议-路由信息协议,属于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优点:节约成本,对资源消耗较低,配置简单,对硬件要求低,占用CPU、内存低,所以在小型网络中还有使用到。缺点:计算路由慢,链路变化了收敛慢,能够保存的路由表相对较小,最多只能支持15台设备的网络,只适用于小型网络。2、OSPF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企业网主要使用的协议优点:技术成熟,碰到的问题基本上在资料上都能够查到,收敛快,由于cisco的力推,会使用的人多缺点:收敛速度,安全性较ISIS差。3、ISIS协议-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传输网/运营商网络主要使用的协议优点:算法与OSPF类似,收敛快,安全性高缺点:异常处理资料不如OSPF丰富。4、BGP协议-边界网关协议,用于核心网的路由的传递无所谓优缺点,因为它和其他的不重叠,一个简单的应用,比如BGP可以用于网通和电信之间路由的相互传递,如果使用其它IGP(OSPF或者ISIS)的话,会由于路由数量太多,无法计算出来路由,或者路由计算非常慢,可以支持百万级别的路由的计算和传递,对设备要求较高,对资源占用较大。

动态路由协议的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所有的动态路由协议在TCP/IP协议栈中都属于应用层的协议。但是不同的路由协议使用的底层协议不同。OSPF将协议报文直接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89,由于IP协议本身是不可靠传输协议,所以OSPF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协议本身来保证。BGP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提高了协议的可靠性,TCP的端口号是179。RIP使用UDP作为传输协议,端口号520。IS-IS协议是开放系统互联(OSI)协议中的网络层协议,IS-IS协议基础是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无连接网络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按寻址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采用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DV)算法,是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互相交换整个路由表,并进行矢量的叠加,最后学习到整个路由表。距离矢量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路由器之间周期性的交换路由表。(2)交换的是整张路由表的内容。(3)每个路由器和它直连的邻居之间交换路由表。(4)网络拓扑发生了变化之后,路由器之间会通过定期交换更新包来获得网络的变化信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缺陷:(1)metric的可信度。因为距离仅仅表示的是跳数,对路由器之间链路的带宽,延迟等无考虑。这会导致数据包的传送会走在一个看起来跳数小但实际带宽窄和延时大的链路上。(2)交换路由信息的方式,即路由器交换信息是通过定期广播整个路由表所能到达的适用网络号码。但在稍大一点的网络中,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表会很大,而且很难维护,导致收敛很缓慢。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RIP、BGP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采用链路状态(Link State,LS)算法。链路状态是一个层次式的,执行该算法的路由器不是简单的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路由,而是把路由器分成区域,收集区域内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生成网络拓扑结构,每一个路由器再根据拓扑结构图计算出路由。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OSPF、IS-IS等。 大的ISP的网络可能含有上千台路由器,而小的提供商通常只有十几台路由器。每个ISP管理的自己的内部网络,一般称为一个管理域,它和其他ISP的连通称为域间连接。因此,Internet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个域互连而成。由于将网络分割为一个个管理域(AS),则根据协议适用的范围,产生了相应的两种路由协议,分别是域内路由协议和域间路由协议。域内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域内路由协议是负责一个路由域(在一个管理域内运行同一种路由协议的域,称为一个路由域)内路由的路由协议。域内路由协议的作用是确保在一个域内的每个路由器均遵循相同的方式表示路由信息,并且遵循相同的发布和处理信息的规则,主要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域内路由协议有:RIP、OSPF、IS-IS等。域间路由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域间路由协议负责在自治系统之间或域间完成路由和可到达信息的交互,主要用于传递路由。域间路由协议有:EGP、BGP。EGP协议,主要是早期的EGP协议(此处的EGP是外部网关协议的一种,两者不能混淆)其效率太低,目前仅被作为一种标准的外部网关协议,没有被广泛使用。而BGP协议特别是BGP-4,由于能处理聚合(采用CIDR无类域间路由技术)和超网(supernet)的功能,为互联网提供可控制的无循环拓扑,因此在互联网上被大量使用。 Internet中的IP数据包一般是点到点的应用,但也有某些情况是点到多点的应用,如音频/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某些信息(如股票)的实时数据传送,网络游戏和仿真等,我们分别称这两种IP数据包的路由为单播路由和组播路由。单播路由和组播路由在传送IP数据包时使用的路由转发表的结构是不同的,并且使用的IP数据包中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不详细介绍),由此分出两种路由协议,分别是单播路由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单播路由协议单播路由协议是生成和维护单播路由表的协议。单播路由协议有RIP、OSPF、IS-IS、IGRP、BGP等。组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是生成和维护组播路由表的协议。组播路由协议有DVMRP、PIM-SM、PIM-DM、MOSPF、MBGP等。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