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oding路由协议(Flooding路由协议的优点及缺点?)

      最后更新:2024-04-20 21:26:4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2、数据包格式在OSPF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中,其数据包头长为24个字节,包含如下8个字段:* Version number-定义所采用的OSPF路由协议的版本。* Type-定义OSPF数据包类型。OSPF数据包共有五种:* Hello-用于建立和维护相邻的两个OSPF路由器的关系,该数据包是周期性地发送的。* Database Description-用于描述整个数据库,该数据包仅在OSPF初始化时发送。* Link state request-用于向相邻的OSPF路由器请求部分或全部的数据,这种数据包是在当路由器发现其数据已经过期时才发送的。* Link state update-这是对link state请求数据包的响应,即通常所说的LSA数据包。* 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是对LSA数据包的响应。* Packet length-定义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Router ID-用于描述数据包的源地址,以IP地址来表示。* Area ID-用于区分OSPF数据包属于的区域号,所有的OSPF数据包都属于一个特定的OSPF区域。* Checksum-校验位,用于标记数据包在传递时有无误码。* Authentication type-定义OSPF验证类型。* Authentication-包含OSPF验证信息,长为8个字节。3、OSPF基本算法3.1 SPF算法及最短路径树SPF算法是OSPF路由协议的基础。SPF算法有时也被称为Dijkstra算法,这是因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是Dijkstra发明的。SPF算法将每一个路由器作为根(ROOT)来计算其到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每一个路由器根据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会计算出路由域的拓扑结构图,该结构图类似于一棵树,在SPF算法中,被称为最短路径树。在OSPF路由协议中,最短路径树的树干长度,即OSPF路由器至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称为OSPF的Cost,其算法为:Cost = 100×106/链路带宽在这里,链路带宽以bps来表示。也就是说,OSPF的Cost 与链路的带宽成反比,带宽越高,Cost越小,表示OSPF到目的地的距离越近。举例来说,FDDI或快速以太网的Cost为1,2M串行链路的Cost为48,10M以太网的Cost为10等。3.2 链路状态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还得遵循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统一算法。链路状态的算法非常简单,在这里将链路状态算法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当路由器初始化或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增减路由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等)时,路由器会产生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该数据包里包含路由器上所有相连链路,也即为所有端口的状态信息。所有路由器会通过一种被称为刷新(Flooding)的方法来交换链路状态数据。Flooding是指路由器将其LSA数据包传送给所有与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相邻路由器根据其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并将该链路状态信息转送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直至稳定的一个过程。 当网络重新稳定下来,也可以说OSPF路由协议收敛下来时,所有的路由器会根据其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计算出各自的路由表。该路由表中包含路由器到每一个可到达目的地的Cost以及到达该目的地所要转发的下一个路由器(next-hop)。 第4个步骤实际上是指OSPF路由协议的一个特性。当网络状态比较稳定时,网络中传递的链路状态信息是比较少的,或者可以说,当网络稳定时,网络中是比较安静的。这也正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区别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一大特点。
      3月30日 15:44 路由协议作为TCP/IP协议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其选路过程实现的好坏会影响整个Internet网络的效率。按应用范围的不同,路由协议可分为两类:在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指一个互连网络,就是把整个Internet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网络单位,这些小的网络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中应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内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这里网关是路由器的旧称。现在正在使用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有以下几种: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其中前4种路由协议采用的是距离向量算法,IS-IS和OSPF采用的是链路状态算法。对于小型网络,采用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易于配置和管理,且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面对大型网络时,不但其固有的环路问题变得更难解决,所占用的带宽也迅速增长,以至于网络无法承受。因此对于大型网络,采用链路状态算法的IS-IS和OSPF较为有效,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S-IS与OSPF在质量和性能上的差别并不大,但OSPF更适用于IP,较IS-IS更具有活力。IETF始终在致力于OSPF的改进工作,其修改节奏要比IS-IS快得多。这使得OSPF正在成为应用广泛的一种路由协议。现在,不论是传统的路由器设计,还是即将成为标准的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均将OSPF视为必不可少的路由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最初采用的是EGP。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形拓扑结构设计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网络加入Internet,给EGP带来了很多的局限性。为了摆脱EGP的局限性,IETF边界网关协议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的边界网关协议--BGP。RIP协议OSPF协议BGP协议IGRP协议EIGRP协议 ES-IS和IS-IS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网络flooding是广什么意思

      在网络中,flooding是指从任何节点通过一个路由器发送的信息包会被发送给与该路由器相连的所有其他节点(除了发送信息包出来的那个节点)。flooding是快速散布路由更新信息到整个大型网络的每个节点的一种方法。它有时也被用于多点传输信息包(在真实或虚拟网络中从一个来源节点传输到许多特定节点)。 互联网的OSPF协议(它在网络中更新路由信息)使用的就是flooding。
      网络flooding是广什么意思

      写出Flooding协议的一个关键词

      无线通讯路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们对共享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网格技术已成为分布式计算领域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于一体的综合系统。Flooding路由协议是传统网络中最为经典和简单的路由协议,是基于泛洪机制的路由协议,可以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该协议不要求维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相关路由计算,仅要求传感器网络节点在接收到信息后以广播的方式向邻居节点转发数据包,邻居节点重复执行上述过程(转发时除去刚刚发送给它们的节点),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或者该数据包的生命周期结束。 Flooding路由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包的生命周期中,一般预先设定该数据包所转发的最大跳转数。假设源节点A需要将数据包p发送至汇聚节点D,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节点之间的联机表示两者在通信范围内可通信。节点A首先将p的副本进行广播,则其邻居节点B、E、G接收到p副本之后,直接将p副本通过广播的形式转发(除去节点A),以此类推,直到p达到汇聚节点D或TTL。以节点B、C为例,如图2所示,B将p副本转发至节点C、E、F,C将p副本转发至节点E、F、D。
      写出Flooding协议的一个关键词

      ospf路由协议中,DR和BDR是什么意思?

      为了减少在同一个ospf中lsa(链路状态通告)的重复发送,在ospf协议内通过hello机制选举产生dr和bdr,在同一个ospf区域中,每个路由器都和dr,bdr相连,这样,当区域内的某一个路由器进行更新时,发送一个lsa到dr,再从dr发送到各个路由器,包括发送lsa给dr的源路由器,这样,有效的利用了网络带宽资源。DR:指定一个路由器。BDR:是指一个备份的指定路由器。DR和BDR是由同一网段中所有的路由器根据路由器优先级、RouterID通过HELLO报文选举出来的,只有优先级大于0的路由器才具有选取资格。在一个OSPF网络中,选举一个路由器作为指定路由器DR。所有其他路由器只和它一个交换整个网络的一些路由更新信息,再由它对邻居路由器发送更新报文。这样节省网络流量。再指定一个备份指定路由器BDR,当DR出现故障时,BDR起着备份的作用,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在一个OSPF网络中,选举一个路由器做为指定路由器DR,所有其他路由器只和它一个交换整个网络的一些路由更新信息,再由它对邻居路由器发送更新报文。这样节省网络流量。形成稳定的区域拓扑结构数据库:OSPF路由协议通过泛洪法逐渐收敛,形成该区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这时所有的路由器均保留了该数据库的一个副本。形成路由表:所有的路由器根据其区域拓扑结构数据库副本采用最短路径法计算形成各自的路由表。实现过程:1、初始化形成端口初始信息:在路由器初始化或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如链路发生变化,路由器新增或损坏)时,相关路由器会产生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该数据包里包含路由器上所有相连链路,也即为所有端口的状态信息。2、路由器间通过泛洪(Floodingl机制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各路由器一方面将其LSA数据包传送给所有与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另一方面接收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传来的LSA数据包,根据其更新自己的数据库。
      DR--指定路由器,BDR--备份指定路由器。在动态路由协议中,配置在同一区域内的路由器之间要互相学习链路状态信息,当所有同一区域内的设备都具有相同的数据链路信息后就可以计算出正确的路由。如果每两台设备之间互相学习,那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少工作量,在这个网络上的设备中选出一个作为DR,所有其他设备都只需要和这台这设备交互信息就可以完成链路状态的学习了。DR差不多就起了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防止DR挂掉后造成过大的网络震荡,在选出DR的同时选出另一个作为备份(BDR)。当DR挂掉后BDR立即就成为DR,接替DR的工作。
      为了减少在同一个ospf中lsa(链路状态通告)的重复发送,在ospf协议内通过hello机制选举产生dr和bdr,在同一个ospf区域中,每个路由器都和dr,bdr相连,这样,当区域内的某一个路由器进行更新时,发送一个lsa到dr,再从dr发送到各个路由器,包括发送lsa给dr的源路由器,这样,有效的利用了网络带宽资源。
      在一个OSPF网络中,选举一个路由器做为指定路由器DR,所有其他路由器只和它一个交换整个网络的一些路由更新信息,再由它对邻居路由器发送更新报文。这样节省网络流量。 再指定一个备份指定路由器BDR,当DR出现故障时,BDR起着备份的作用,它再发挥作用,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这个够通俗易懂吧。
      ospf路由协议中,DR和BDR是什么意思?

      有人知道何为泛洪协议吗?急啊

      泛洪(flooding) 交换机和网桥使用的一种数据流传递技术,将某个接口受到的数据流从除该核接口之外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 SYN泛洪攻击。SYN攻击利用的是TCP的三次握手机制,攻击端利用伪造的IP地址向被攻击端发出请求,而被攻击端发出的响应报文将永远发送不到目的地,那么被攻击端在等待关闭这个连接的过程中消耗了资源,如果有成千上万的这种连接,主机资源将被耗尽,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我们可以利用路由器的TCP拦截功能,使网络上的主机受到保护(以Cisco路由器为例)。DHCP报文泛洪攻击DHCP报文泛洪攻击是指:恶意用户利用工具伪造大量DHCP报文发送到服务器,一方面恶意耗尽了IP资源,使得合法用户无法获得IP资源;另一方面,如果交换机上开启了DHCP Snooping功能,会将接收到的DHCP报文上送到CPU。因此大量的DHCP报文攻击设备会使DHCP服务器高负荷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瘫痪。ARP报文泛洪攻击 ARP报文泛洪类似DHCP泛洪,同样是恶意用户发出大量的ARP报文,造成L3设备的ARP表项溢出,影响正常用户的转发。
      有人知道何为泛洪协议吗?急啊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9699.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