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总线??总线分为哪几类??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总线的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2、地址总线(Address Bus):用来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3、控制总线(Control Bus):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Control Unit)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4、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例如ISA总线,PCI总线。5、局部总线(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数据传输的扩展总线。扩展资料:总线的特性如下:(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又称为机械特性,指总线上部件在物理连接时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如插头与插座的几何尺寸、形状、引脚个数及排列顺序等。(2)功能特性:功能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的功能,如地址总线用来表示地址码。数据总线用来表示传输的数据,控制总线表示总线上操作的命令、状态等。(3)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方向及表示信号有效的电平范围,通常,由主设备(如CPU)发出的信号称为输出信号(OUT),送入主设备的信号称为输入信号(IN)。通常数据信号和地址信号定义高电平为逻辑1、低电平为逻辑0,控制信号则没有俗成的约定,如WE表示低电平有效、Ready表示高电平有效。不同总线高电平、低电平的电平范围也无统一的规定,通常与TTL是相符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扩展资料数据总线(DataBus)。规范了一个大的集成应用系统中同构系统、异构系统等方面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方法,系统间数据交换标准。可用于微处理与内存,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送信息。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大多是32位或64位。1、业务实体数据交换:各个子系统在架构分层上都有业务实体层,数据交换机制在业务实体层建立了一层对所有应用系统透明的层。子系统之间,无论其实现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什么,都可通过业务实体层进行共享和交互。2、WebService数据交换:是一种Web服务标准,Web服务提供在异构系统间共享和交换数据的方案,也可用于在产品集成中使用统一的接口标准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所谓总线(Bus),一般指通过分时复用的方式,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是电脑中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
按照功能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有的系统中,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复用的,即总线在某些时刻出现的信号表示数据而另一些时刻表示地址;而有的系统是分开的。51系列单片机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是复用的,而一般PC中的总线则是分开的。
系统总线包含有三种不同功能的总线,即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送数据信息。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形式的总线,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数据传送到存储器或I/O接口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将其它部件的数据传送到CPU。数据总线的位数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与微处理的字长相一致。例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字长16位,其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需要指出的是,数据的含义是广义的,它可以是真正的数据,也可以指令代码或状态信息,有时甚至是一个控制信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数据总线上传送的并不一定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
”地址总线AB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由于地址只能从CPU传向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所以地址总线总是单向三态的,这与数据总线不同。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16=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20=1MB。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寻址空间为2n字节。“
“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控制信号中,有的是微处理器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的,如读/写信号,片选信号、中断响应信号等;也有是其它部件反馈给CPU的,比如:中断申请信号、复位信号、总线请求信号、限备就绪信号等。因此,控制总线的传送方向由具体控制信号而定,一般是双向的,控制总线的位数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控制需要而定。实际上控制总线的具体情况主要取决于CPU。”
按照传输数据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串行总线中,二进制数据逐位通过一根数据线发送到目的器件;并行总线的数据线通常超过2根。常见的串行总线有SPI、I2C、USB及RS232等。
按照时钟信号是否独立,可以分为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同步总线的时钟信号独立于数据,而异步总线的时钟信号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SPI、I2C是同步串行总线,RS232采用异步串行总线。
总线:简单说,就是让数据可以跑起来的通路。凡是总线,一定有信号传输。就像凡是电源线,都能供电一样。 系统总线一般来说,能叫系统总线往往的多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一对一的。我们通常说系统总线,一般就知道这条总线上,不止一头一尾带两个设备。习惯如此。现场总线现场总线不同于“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一般来说,机内总线,是指设备内部链接板与板或者,板与执行器之间的数据线。例如CAN,USB。而板上总线,一般指只能在PCB上使用的更高速的总线,例如IIC,SPI。而现场总线,相比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往往是安装在楼宇或者更远距离的需求,链接各个设备之间,获取数据或者控制执行器的总线,例如传感器网络的链接。需要获取各个安装在现场的分散式传感器的数值的需求。这类总线类似RS485,CAN,POWERBUS等。 关于地址,对于现场总线来说,一般编址方式有很多,拨码开关,NFC,红外遥控编码。等。一般编址方式取决于设备的应用方式和结构。只不过如果是485或者CAN这种需要单独供电的总线,在现场编址时候,手持机要同时给点设备供电,编完再安回去。而类似POERBUS的二总线,则供电和通讯在一起,只需要两个触点就可以了。
系统总线(Bus)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的公用通道。从物理上讲,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部分相互连接的方式;从逻辑上讲,系统总线是一种通信标准,是关于扩展卡能在PC中工作的协议。 微机中总线的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于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参考资料:《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计算机中什么叫总线通信控制?
系统总线的功能在逻辑上被划分为三部分: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数据传送总线,总线,母线联结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一组平行导线,使得电脉冲得以在相联部件之间传输。控制总线则包含几条表示路由分时和系统的控制信号。

什么叫做总线?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扩展资料总线的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2、地址总线(Address Bus):用来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3、控制总线(Control Bus):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Control Unit)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4、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例如ISA总线,PCI总线。5、局部总线(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数据传输的扩展总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系统总线是一个单独的计算机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件。这个技术的开发是用来降低成本和促进模块化。系统总线上传送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地址信息、控制信息,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形式。现场总线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航天、农业和楼宇等领域。扩展资料:现场总线种类1、PROFIBUSProfibus作为一种快速总线,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外围组件(PROFIBUS-DP)。除了PROFIBUS-DP和FMS以外,Beckhoff 还支持驱动器通讯标准 PROFIBUS MC。过程现场总线。2、EtherCATEtherCAT用于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以太网)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性能优越,使用简便。3、Lightbus这种经过验证的Beckhoff光纤总线系统具有极为优秀的抗EMI性能,易于安装,数据流快速、循环且具有确定性。4、InterbusInterbus易于配置,通讯快速而可靠。主/从系统的移位寄存器协议可提供高效循环通讯。5、CANopen通过有效利用总线带宽,CANopen可在即使相对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时也能实现较短的系统响应时间。秉承了CAN的传统优点,例如数据安全性高且具备多主站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总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场总线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总线特性:由于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一组信号线。通过信号线上的信号表示信息,通过约定不同信号的先后次序即可约定操作如何实现。总线的特性如下(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又称为机械特性,指总线上部件在物理连接时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如插头与插座的几何尺寸、形状、引脚个数及排列顺序等。(2)功能特性:功能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的功能,如地址总线用来表示地址码。数据总线用来表示传输的数据,控制总线表示总线上操作的命令、状态等。(3)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方向及表示信号有效的电平范围,通常,由主设备(如CPU)发出的信号称为输出信号(OUT),送入主设备的信号称为输入信号(IN)。通常数据信号和地址信号定义高电平为逻辑1、低电平为逻辑0,控制信号则没有俗成的约定,如WE表示低电平有效、Ready表示高电平有效。不同总线高电平、低电平的电平范围也无统一的规定,通常与TTL是相符的。(4)时间特性:时间特性又称为逻辑特性,指在总线操作过程中每一根信号线上信号什么时候有效,通过这种信号有效的时序关系约定,确保了总线操作的正确进行。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可拓展性,以及部件及设备的通用性,除了片内总线外,各个部件或设备都采用标准化的形式连接到总线上,并按标准化的方式实现总线上的信息传输。而总线的这些标准化的连接形式及操作方式,统称为总线标准。如ISA、PCI、USB总线标准等,相应的,采用这些标准的总线为ISA总线、PCI总线、USB总线等。
总线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让数据可以跑起来的通路。凡是总线,一定有信号传输。就像凡是电源线,都能供电一样。系统总线?一般来说,能叫系统总线往往的多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一对一的。我们通常说系统总线,一般就知道这条总线上,不止一头一尾带两个设备。习惯如此。现场总线?现场总线不同于“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一般来说,机内总线,是指设备内部链接板与板或者,板与执行器之间的数据线。例如CAN,USB。而板上总线,一般指只能在PCB上使用的更高速的总线,例如IIC,SPI。而现场总线,相比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往往是安装在楼宇或者更远距离的需求,链接各个设备之间,获取数据或者控制执行器的总线,例如传感器网络的链接。需要获取各个安装在现场的分散式传感器的数值的需求。这类总线类似RS485,CAN,POWERBUS等。端对端的通道如何建立?一般来说,总线当然可以只在线两个设备,即是端对端应用。当然,也有专门的只能一对一应用的总线,一般叫分线制。类似电话线,4-20mA网络,0-10V网络。这些都是1对1的物理总线连接技术。但现场施工需要非常多的线,不适合动辄几百点从站的大型网络。(例如一个255个节点的具有集中备电的传感器网络,如果采用POWERBUS总线,只需要两根线就可以链接起来,而用RS485则需要4根线,而采用分线制,则需要255*2=510条线)时钟和选址:时钟在总线上传输一般常见于板上高速总线。而现场总线,一般来说都是异步通讯的。也就说,主站有个时钟,从站有个时钟。大家的表是对齐的,而不传输时钟信号,只传输数据。(例如RS485,要主从同时设置9600或者2400bps)关于地址,对于现场总线来说,一般编址方式有很多,拨码开关,NFC,红外遥控编码。等。一般编址方式取决于设备的应用方式和结构。只不过如果是485或者CAN这种需要单独供电的总线,在现场编址时候,手持机要同时给点设备供电,编完再安回去。而类似POERBUS的二总线,则供电和通讯在一起,只需要两个触点就可以了。

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
总线: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传输方式:速度快.便于扩展外设.但占用系统口线.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指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总线,所有工作站都共用一条总线。当其中一个工作站发送信息时,该信息将通过总线传到每一个工作站上。工作站在接到信息时,先要分析该信息的目标地址与本地地址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接收该信息;若不相同,则拒绝接收。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便于扩充;其缺点主要是总线中任一处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且故障诊断困难。
总线有分时和共享的特点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摘自百科 )
1、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2、同步通信所谓同步通信是指在约定的通信速率下,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频率和相信始终保持一致(同步),这就保证了通信双方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具有完全一致的定时关系。同步通信把许多字符组成一个信息组,或称为信息帧,每帧的开始用同步字符来指示。由于发送和接收的双方采用同一时钟,所以在传送数据的同时还要传送时钟信号,以便接收方可以用时钟信号来确定每个信息位。同步通信要求在传输线路上始终保持连续的字符位流,若计算机没有数据传输,则线路上要用专用的“空闲”字符或同步字符填充。同步通信传送信息的位数几乎不受限制,通常一次通信传的数据有几十到几千个字节,通信效率较高。但它要求在通信中保持精确的同步时钟,所以其发送器和接收器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一般用于传送速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异步通信是指通信中两个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而在一个字符内各位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异步通信规定字符由起始位(start bit)、数据位(data bit)、奇偶校验位(parity)和停止位(stop bit)组成。起始位表示一个字符的开始,接收方可用起始位使自己的接收时钟与数据同步。停止位则表示一个字符的结束。这种用起始位开始,停止位结束所构成的一串信息称为帧(frame)(注意:异步通信中的“帧”与同步通信中“帧”是不同的,异步通信中的“帧”只包含一个字符,而同步通信中“帧”可包含几十个到上千个字符)。在传送一个字符时,由一位低电平的起始位开始,接着传送数据位,数据位的位数为5~8。在传输时,按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顺序传送。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也可以没有,可由程序来指定。最后传送的是高电平的停止位,停止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停止位结束到下一个字符的起始位之间的空闲位要由高电平2来填充(只要不发送下一个字符,线路上就始终为空闲位)。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异步通信中,每接收一个字符,接收方都要重新与发送主同步一次,所以接收端的同步时钟信号并不需要严格地与发送方同步,只要它们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范围内能保持同步即可,这意味着南时钟信号漂移的要求要比同步信号低得多,硬件成本也要低的多,但是异步传送一个字符,要增加大约20%的附加信息位,所以传送效率比较低。异步通信方式简单可靠,也容易实现,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微型机系统中。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比较(1)异步通信简单,双方时钟可允许一定误差。同步通信较复杂,双方时钟的允许误差较小。(2)异步通信只适用于点<--> 点,同步通信可用于点<--> 多。(3)通信效率:异步通信低,同步通信高。3、存取周期:(1)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 (2)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 (3)微型机的内存储器目前都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其存取周期很短,约为几十到一百纳秒(ns)左右存取时间:RAM 完成一次数据存取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纳秒为单位)。存取时间等于地址设置时间加延迟时间(初始化数据请求的时间和访问准备时间)。 读出时间与写入时间统称存取时间。 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就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具体来讲,从一次读操作命令发出到该操作的完成,将数据读入数据缓冲寄存器谓之所经历的时间,即为存储器存取时间。 这里需要指出,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不一样,而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4、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 体现数据传输速率技术指标 (位/秒,字节/秒) 存储器的带宽决定了以存储器为中心的机器获取信息的传输速度,它是改善机器瓶颈的一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存储器的带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缩短存取周期; 2、增加存储字长,使每个存取周期可读/写更多的二进制位数; 3、增加存储体。 计算方法:带宽=每个存取周期访问位数/存取周期。如存取周期为500ns,每个存取周期可访问16位,则它的带宽为32M位/s。带宽的单位是KB/s所以用32/8=4B约等于0.004KB(1KB=1024B)200ns=2x10^-7s所以带宽为:4x10^-3/2x10^7=20000KB/S 5、静态RAM是靠双稳态触发器来记忆信息的;动态RAM是靠MOS电路中的栅极电容来记忆信息的。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泄漏,需要定时给与补充,所以动态RAM需要设置刷新电路。但动态RAM比静态RAM集成度高、功耗低,从而成本也低,适于作大容量存储器。所以主内存通常采用动态RAM,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则使用静态RAM。另外,内存还应用于显卡、声卡及CMOS等设备中,用于充当设备缓存或保存固定的程序及数据。

什么是总线,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总线是一组信号线的集合,它定义了各引线的信号、电机、机械特性,使计算机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建立信号联系,进行信息传送和通信。内部总线:就是计算机内部功能模板之间进行通信的总线,它是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内部信息枢纽,但按功能仍要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电源总线PB。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
1: 预读取能力:拥有4bit预读取能力的ddr2内存条能将cpu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成倍发送出去。如ddr内存,拥有2bit数据预读取能力,则它能将cpu传输过来的数据重新排序,同时发送两倍的数据给其他设备。所以其数据传输速率是核心工作频率的两倍。而ddr2的内存,拥有4bit数据预读取能力,所以数据传输率是核心工作频率的4倍。2:外线总线:分为1.rs-232-c总线2.rs-485总线3.ieee-488总线4.usb总线3:内部控制总线分为1.i²c总线2.spi总线 3.sci总线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1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