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和SSL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SYN 报文,服务端确认接收了 SYN 报文。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在确认接收了 SYN 报文之后,会返回向客户端发送 SYN 报文和 ACK 确认报文。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 SYN 报文了 ACK 报文 之后双方就建立起了连接,可以好好玩耍了。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发送完成之后会发送一个 FIN 报文,告诉服务端数据发送完毕。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接收到 FIN 报文之后,将 ACK 报文返回给客户端,告诉客户端(服务端)已经接收到数据。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处理完数据之后再发送一个 FIN 报文给客户端,告诉客户端(服务端)已经处理完毕。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发来的 FIN 报文之后就能确认这次的数据传输完成。可以关闭本次数据传输连接了。

简述TCP连接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1.第一次握手:A的TCP客户进程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首部的同步位SYN=1,初始序号seq=x,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此时TCP客户进程进入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2.第二次握手: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建立连接,则向A发送确认报文(SYN=1,ACK=1,确认号ack=x+1,初始序号seq=y),B进程进入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A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3.第三次握手:A收到B的确认后,要向B发送确认收到确认的报文段(ACK=1,确认号ack=y+1,序号seq=x+1,初始为seq=x,第二个报文段所以要+1),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TCP连接已经建立,当B收到A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可以看到,三次握手过程中,A的状态变化为 CLOSED->SYN-SEND->ESTABLISHED。B的状态变化为(CLOSED)LISTEN->SYNC-RECEIVED->ESTABLISHED,两者都经过3次状态变化。 为何需要最后的客户端应答(为什么需要第三次握手)?

TCP为什么需要3次握手与4次挥手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第1个报文;2)服务端回应客户端,是第2个报文,同时带有ACK标志和SYN标志,以此回应第1步,SYN用于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通讯;3)客户再次回应服务端一个ACK报文,是第3个报文。为什么要进行3次握手?当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收到SYN报文的请求后,可以把ACK和SYN放在1个报文中来发送,其中ACK的作用是应答,而SYN的作用是同步。四次挥手(连接终止协议)1)TCP客户端发哦是那个一个FIN,用于关闭客户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2)服务器收到这个FIN,返回一个ACK,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3)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FIN给客户端;4)客户端返回ACK报文,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的序号+1。为什么要进行4次挥手? 在TCP连接时,是将SYN和ACK一起发送的,但为什么挥手却没有一起发送呢?因为TCP是全双工模式,接收到FIN时将没有数据再发来,但还是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安全考虑,需要通信双方确认

TCP/I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ietf介绍TCP的文档--1981年 TCP-tutorialrfc3168 更改后flag为8位添加了ECE、CWRrfc3540 实验性的改为9位,添加了NS除了ACK flag之外 其他flag均会占用一个seq号四次挥手也可以是三次挥手 被断开方 的两次合成一次,参见TCPdump例子 http80win sshwinwin ssh Linux 对应加了S参数 seq和ack 都是绝对值不是相对值《TCP/IP详解卷1 18.2.5》http80其他参照https://www.jianshu.com/p/29868fb82890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mission_Control_Protocol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C%A0%E8%BE%93%E6%8E%A7%E5%88%B6%E5%8D%8F%E8%AE%AE

TCP和UDP的区别(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全过程图解)
首先OSI有七层模型,从上往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而TCP/UDP则属于传输层1、TCP和UDP的区别一般我们进行网络通信时,会使用TCP/UDP进行通信,那么我们首先介绍下TCP和UDP到底有什么区别,应用场景又有什么区别?TCP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稳定的传输协议,建立连接需要经历三次握手,握手成功才可通信,但是速度比较慢,效率比较低,容易被DOS,DDOS攻击。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会直接建立连接,速度快,没有三次握手的机制,所以会相对安全,但是UDP还是可能会被flood攻击,在网络不好的情况,容易发生丢包。2、那么TCP又是如何准确无误的传输数据的呢?当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了TCP连接过后,当数据传送完毕,相应的就要断开TCP连接了,于是就有了四次分手的步骤。TCP头部:ACK : TCP协议规定,只有ACK=1时有效,也规定连接建立后所有发送的报文的ACK必须为1SYN:当SYN为1时,表明此数据包是一个同步包,用来表明正在请求连接。可能会形成死锁。假设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服务端成功接收并给客户端发送了确认应答报文,此时服务端并不能确认该应答报文是否成功到了客户端,但因为两次握手,所以这时候服务端就处于成功连接的状态了,并给客户端发送数据。如果客户端未收到服务端的应答报文,则不知道服务器是否确认好建立连接,甚至不知道自己发送给服务器的报文是否成功抵达,此时客户端会认为连接并未成功建立,会忽略服务端发送过来的任何数据。而服务端发送的数据未得到相应超时时,会重复发送同样的数据,这样就形成了死锁。(1)第一次挥手:Client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Client到Server的数据传送,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2)第二次挥手: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3)第三次挥手:Server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4)第四次挥手: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Server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这是因为服务端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而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我们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我们不可以立即close,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我们的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