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RP协议在我们进行网络页面浏览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ARP协议又称地址解析协议。它的作用,直白的来讲: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该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但是。 ARP协议也有一定的风险,黑客会利用其功能对主机造成损害。

AR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arp(地址转换协议) ??arp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并且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实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此外,使用arp命令,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ip地址对,你可能会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按照缺省设置,arp高速缓存中的项目是动态的,每当发送一个指定地点的数据报且高速缓存中不存在当前项目时,arp便会自动添加该项目。一旦高速缓存的项目被输入,它们就已经开始走向失效状态。例如,在windows nt网络中,如果输入项目后不进一步使用,物理/ip地址对就会在2至10分钟内失效。因此,如果arp高速缓存中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时,请不要奇怪,通过另一台计算机或路由器的ping命令即可添加。所以,需要通过arp命令查看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时,请最好先ping 此台计算机(不能是本机发送ping命令)。常用命令选项:arp -a或arp -g——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a和-g参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多年来-g一直是unix平台上用来显示arp高速缓存中所有项目的选项,而windows用的是arp -a(-a可被视为all,即全部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接受比较传统的-g选项。arp -a ip——如果你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arp -s ip 物理地址——你可以向arp高速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arp -d ip——使用本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
ARP: 网络传输时候需要知道 IPV4(链路层) 和 Mac的映射(网络层),ARP是一层缓存 。通过广播获取正确的映射信息。
文绉绉的概念我就不贴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帮楼主理解。 IP地址和MAC地址的概念楼主应该知道,一个是网络的虚拟地址,一个是物理地址我们把IP地址比作是一个人的小区名字,比如AA新村,MAC地址是一个人的具体地址(所谓具体地址,就是他到底在地球的哪里,比如可以理解为gps上的坐标吧)arp协议就是负责把这个新村名字换成地址让你知道怎么去。毕竟我们去一个地方肯定都是记对方的住址比如什么小区,而不会记人家坐标吧。比如你要去AA新村这个IP,你会发一个广播,问AA新村是谁呀 ,然后这个IP地址的主人收到后回复,我是AA 新村,我的地址是:XXXXX,把MAC地址一贴,发信人就知道咋去了 当然这个是最简单的情况,楼主有啥不明白的可以留言再问我 ^ ^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路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以以太网环境为例,为了正确地向目的主机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主机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为48位以太网的地址。这就需要在互连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这组协议就是ARP协议。另有电子防翻滚系统也称为ARP。 也就是对方访问你的机子都需要这个协议,同时也会记录下访问记录

ARP协议是什么
ARP协议是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一个主机可以通过它来确定另一个主机是否设置了相同的IP地址,主机bsdi并不希望对此请求有一个回答,但是,如果收到一个回答,那么就会在终端日志上产生一个错误消息:"以太网地址:a:b:c:d:e:f发送来重复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警告系统管理员,某个系统有不正确的设置。如果主机收到某个IP地址的ARP请求,而且它已经在接收者的高速缓存中,那么就要用ARP请求中的发送端硬件地址(如以太网地址)对高速缓存中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扩展资料IP地址的划分原理二进制形式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最高位)固定为0,这样的话,可以计算出A类IP地址的范围:0000 0000 . 0000 0000 . 0000 0000 . 0000 0000 ~ 0111 1111 . 1111 1111 . 1111 1111 . 1111 1111转换成点分十进制就是0.0.0.0~126.255.255.255。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而0则表示该地址是本地宿主机IP地址一般分配给特大型网络,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能容纳16777214多个主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R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RP协议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ARP缓存是个用来储存IP地址和MAC地址的缓冲区,其本质就是一个IP地址MAC地址的对应表,表中每一个条目分别记录了网络上其他主机的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每一个以太网或令牌环网络适配器都有自己单独的表。扩展资料:IP地址的划分原理二进制形式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最高位)固定为0,这样的话,可以计算出A类IP地址的范围:0000 0000 . 0000 0000 . 0000 0000 . 0000 0000 ~ 0111 1111 . 1111 1111 . 1111 1111 . 1111 1111转换成点分十进制就是0.0.0.0~126.255.255.255。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而0则表示该地址是本地宿主机IP地址一般分配给特大型网络,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能容纳16777214多个主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RP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地址解析协议) 其主要用作将IP地址翻译为以太网的MAC地址 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 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简述ARP协议主要功能和建立映射缓存表的过程
首先,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 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 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此ARP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例如:A的地址为:IP:192.168.10.1 MAC: AA-AA-AA-AA-AA-AAB的地址为:IP:192.168.10.2 MAC: BB-BB-BB-BB-BB-BB根据上面的所讲的原理,我们简单说明这个过程:A要和B通讯,A就需要知道B的以太网地址,于是A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谁是192.168.10.2 ,请告诉192.168.10.1),当B收到该广播,就检查自己,结果发现和自己的一致,然后就向A发送一个ARP单播应答(192.168.10.2 在BB-BB-BB-BB-BB-BB)。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ARP主要功能就是解析IP-MAC对应关系。 建立过程分两部:1.发起者A发送ARP请求报文,询问B的IP对应的MAC是多少,此报文为广播报文。2.B收到A的请求后,单播的方式发送ARP应答报文。 此时A学到了B的MAC,建立B的IP-MAC ARP表,过程结束结束。

什么是ARP协议
"英文原义: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826)地址解析协议注解:简单地说,ARP协议主要负责将局域网中的32为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48位物理地址,即网卡的MAC地址,比如IP地址为192.168.0.1网卡MAC地址为00-03-0F-FD-1D-2B。整个转换过程是一台主机先向目标主机发送包含IP地址信息的广播数据包,即ARP请求,然后目标主机向该主机发送一个含有IP地址和MAC地址数据包,通过MAC地址两个主机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了。 应用:在安装了以太网网络适配器的计算机中都有专门的ARP缓存,包含一个或多个表,用于保存IP地址以及经过解析的MAC地址。在Windows中要查看或者修改ARP缓存中的信息,可以使用arp命令来完成,比如在Windows XP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arp -a”或“arp -g”可以查看ARP缓存中的内容;键入“arp -d IPaddress”表示删除指定的IP地址项(IPaddress表示IP地址)。arp命令的其他用法可以键入“arp /?”查看到。"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96557.html?wtp=tt
ARP和RARP 是网络层的协议,但是它所工作的内容是链路层的。。。具体来说应该是在网络层。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因IPv4和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作将IP地址翻译为以太网的MAC地址,但其也能在ATM和FDDIIP网络中使用。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IP数据包常通过以太网发送。以太网设备并不识别32位IP地址:它们是以48位以太网地址传输以太网数据包的。因此,IP驱动器必须把IP目的地址转换成以太网网目的地址。在这两种地址之间存在着某种静态的或算法的映射,常常需要查看一张表。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就是用来确定这些映象的协议。 ARP工作时,送出一个含有所希望的IP地址的以太网广播数据包。目的地主机,或另一个代表该主机的系统,以一个含有IP和以太网地址对的数据包作为应答。发送者将这个地址对高速缓存起来,以节约不必要的ARP通信。 如果有一个不被信任的节点对本地网络具有写访问许可权,那么也会有某种风险。这样一台机器可以发布虚假的ARP报文并将所有通信都转向它自己,然后它就可以扮演某些机器,或者顺便对数据流进行简单的修改。ARP机制常常是自动起作用的。在特别安全的网络上, ARP映射可以用固件,并且具有自动抑制协议达到防止干扰的目的。
arp就是“地址解析协议”是七层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协议,在这一层里数据是以“帧”的形式传输的。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