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分配原则(交换机ip地址分配原则)

      最后更新:2022-11-03 18:20:3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ip地址的分配原则

      同一网络内不同的主机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 这样的设置是可以的,因为,在同一个网络中,主机的网络标识具有唯一性,不能重复,主机也就是终端,也就是pc电脑。如:两台电脑配置:ip:192.168.0.2网络标识:user20ip:192.168.0.3网络标识: user20是不行的,因为两个ip是同一网络,标识不能相同,必须修改一下:ip:192.168.0.3网络标识: user21 就是这样的。
      一般情况下xx.xx.xx.1为默认网关···ip地址可以设xx.xx.xx.2-254之间任意数值
      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 其实就是同一个网络ip段,ip有三种类型大型,中型,小型网络的ip同一网络内不同的主机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就是ip段的具体那个机子范围为1到255之间的数据。如小型网络的ip为192.168.168.1-255 前面三位就是你的第一句,最后一位就是你的第二句
      便于管理。将策略相同的放一个子网或一个VLAN方便管理
      ip地址的分配原则

      IP地址分类原则?

      首先IPV4在电脑内的机器码是一组32位的二进制码,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才转换成了点分十进制。也就是目前大家看到的这种形式。IP地址大致可以分为3类;教科书中通常称之为A类、B类、C类。IP地址分为4个字节,前面表示网络地址,后面表示主机地址。每类所占的字节数不同。A类第一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其他3个字节是主机地址。B类前2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后2个字节是主机地址。C类前3个字节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字节是主机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位是0,B类地址的前2位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是110.(这里说的是二进制-32bit)这样规定了开头,那么每个类型都有了固定个数。A类地址的范围是:1.0.0.1——126.255.255.254B类地址的范围是:128.0.0.1---191.255.255.254C类地址的范围是:192.0.0.1---223.255.255.254这些都是去除了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的。A类地址有很多主机地址,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地址有6W多个主机地址,留给一些大型公司;C类地址有254个主机地址,分配给个人使用。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其中A、B、C3类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扩展资料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P地址
      IP地址分类原则如下:1. A类地址: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0.0.0.0~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0.0.0;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而局域网络个数较少的大型网络。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3.C类地址:表示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最后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IP被分为5类(A,B,C)还有D,E他们是留给IAB委员使用的就不说了. A的范围1.0.0.0~126.255.255.555B的范围128.1.0.0~191.254.255.255C的范围192.0.1.0~233.255.254.0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两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3.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IPv4地址分为A,B,C,D,E类: A类:1.0.0.0~126.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8,即255.0.0.0 (其中127.0.0.0~127.255.255.255为环回地址,用于本地环回测试等用途);B类:128.0.0.0~191.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16,即255.255.0.0;C类:192.0.0.0~223.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24,即255.255.255.0;D类:224.0.0.0~239.255.255.255,一般于用组播E类:240.0.0.0~255.255.255.255(其中255.255.255.255为全网广播地址),E类地址一般用于研究用途..IPv4中还有一种私有地址,即比如内部局域网所用的地址,分别为: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0.0; 192.168.0.0~192.168.255.255

      IP地址分类原则?

      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IP地址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因此,在局域网中就只能使用保留IP地址段。 在选择保留IP地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为每个网段都分配一个C类IP地址段,建议使用192.168.2.0~192.168.254.0段IP地址。由于某些网络设备(如宽带路由器或无线路由器)或应用程序(如ICS)拥有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而且默认的IP地址池往往位于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采用该IP地址段时,往往会导致IP地址冲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两个C类地址段。可采用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通常情况下,不要采用过大的子网掩码,每个网段的计算机数量都不要超过250台计算机。同一网段的计算机数量越多,广播包的数量越大,有效带宽损失得越多,网络传输效率就越低。即使选用10.0.0.1 ~ 10.255.255.254或172.16.0.1 ~ 172.32.255.254段IP地址,也建议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以获取更多的IP网段,并使每个子网中所容纳的计算机数量都较少。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适当增加可容纳的计算机数量。为网络设备的管理VLAN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发生与网络设备管理IP的地址冲突,从而影响远程管理的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将所有的服务器划分至一个独立的网段。 【注意】为同一网络的计算机分配不同IP地址并不能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因为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仍然处于同一广播域,广播包的数量不会由于IP地址的不同而减少,所以,仅仅是为计算机指定不同网段,不能实现划分广播域的目的。
      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IP地址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IP地址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IP地址分配的原则:1,在局域网中使用的IP必须都是私有IP地址(防止无法访问外网相同IP的服务器)2,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不能保留不使用3,网关应该设置成1个网段中的最前和最后(即192.XXX.XXX.1或者192.XXX.XXX.254)4,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利用 子网掩码划分子网 分开不同网段 或 用vlan划分5,服务器或某些终端设备 可以设在同1个独立的网段 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需要被访问或使用的网段中的较前或较后位置(按实际情况而定)6,配置DHCP为网内所有用户分配动态IP(以免引起IP冲突)
      IP地址是由每个地区统一的机构负责分配的,APNIC是管理亚太地区IP地址分配的机构,中国的IP就是由这个机构分配的```` 分配的原则,一个地区一段连续的IP,然后这个地区,比如中国,给这个地区的网络提供商分配一段IP,然后这些网络提供商在把这些IP分别分配给各个地区,不果不够了,就再向上一级申请` 说说具体的,IP地址里有3段是内网地址,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局域网,分别是10.0.0.0/8,172.16.0.0/20,192.168.0.0/16,他们容量不同,可以管理员根据网络容量自行分配` 在公网,会根据你的信息点分给IP的容量,分别是A类地址,1-126,每个网段有16777216个IP,B类地址,128-191,每个网段有65536个IP,C类地址,192-223,每个网段有256个IP(这些里包括网络位和广播地址),D类,224-239,用于组播,E类,240-255用于教育,研究``` 申请时就是根据这个标准走的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由于IP地址日趋紧张,中小企业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或几个在Internet上有效的IP地址。因此,在局域网中就只能使用保留IP地址段。 在选择保留IP地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为每个网段都分配一个C类IP地址段,建议使用192.168.2.0~192.168.254.0段IP地址。由于某些网络设备(如宽带路由器或无线路由器)或应用程序(如ICS)拥有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而且默认的IP地址池往往位于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采用该IP地址段时,往往会导致IP地址冲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两个C类地址段。可采用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通常情况下,不要采用过大的子网掩码,每个网段的计算机数量都不要超过250台计算机。同一网段的计算机数量越多,广播包的数量越大,有效带宽损失得越多,网络传输效率就越低。即使选用10.0.0.1 ~ 10.255.255.254或172.16.0.1 ~ 172.32.255.254段IP地址,也建议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以获取更多的IP网段,并使每个子网中所容纳的计算机数量都较少。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适当增加可容纳的计算机数量。为网络设备的管理VLAN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发生与网络设备管理IP的地址冲突,从而影响远程管理的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将所有的服务器划分至一个独立的网段。 【注意】为同一网络的计算机分配不同IP地址并不能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因为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仍然处于同一广播域,广播包的数量不会由于IP地址的不同而减少,所以,仅仅是为计算机指定不同网段,不能实现划分广播域的目的。若想减少广播域,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划分VLAN,然后,为每个VLAN分别指定不同的IP网段。
      IP地址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IP地址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的可真是麻烦了,这个是一门课程啊,要讲的很明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需要涉及到什么是ip地址,其分类,什么是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广播地址等等等等。我简单给你讲讲吧。 ip地址是标识网络上唯一台计算机的一串32位二进制数。但是为了便于记忆就给转换成了4组十进制的数,每个用点隔开。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运算都是通过二进制数运算的,它们是进行与运算。就是1与1=11与0=00与1=00与0=0比如ip地址192.168.1.1(这是三类ip地址,每一类都有固定取值范围),转化成二进制是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按上面做与运算得到结果110000001010100000000000至于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的知道子网掩码一定是连续的1和连续的0连续的1代表网络地址,连续的0代表的是主机地址。所以子网掩码是用来确定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子网掩码和ip地址做与运算得到的是子网地址。如果ip地址A和ip地址B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得到的子网地址是一样的话那么他们就在一个网络内,是可以进行通信的,否则就不可以。象上面那个例子。192.168.1.1这四组数字他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可以看出来子网掩码前三组数字化成二进制是连续的1,后面是0所以ip地址前三组数字网络位不变,最后一组主机位随便怎么变和子网掩码做与运算的结果肯定是相同的,所以肯定是可以通信的。也就是说192.168.1.1192.168.1.2一直到192.168.1.244都是同一网络内可以通信的。(只能到244,因为这四组数字的范围是0-255,而255是不能用的,那是广播地址)。 上面说的是每八位一划分的结果,还有借位的情况,那就更麻烦了,用笔都得算一阵,不过有软件可以帮你划分。
      IP地址是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依据,它标识了IP网络中的一个连接,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IP分组中的IP地址在网络传输中是保持不变的。 (一)、基本地址格式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由Internet权力机构(InterNIC)统一分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二)、保留地址的分配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参考电脑百科www.hnbaike.cn
      IP地址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2161.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