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和rip的区别(RIP和OSPF的区别)

      最后更新:2022-11-03 19:24:4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OSPF和RIP协议的区别

      RIP是把自己储存的路由表格发送给其他路由,下一个接收的路由会记录并继续像后传递,传递一次为一跳,最多不超过16跳,比如,pc1-R1-R2-R3,R1会记录下PC1到MAC地址表,记录为1跳,并发送给R2,R2会记录R1-PC1为1跳,自己记录R2-R1-PC1为2跳,存好并发送至R3,如此类推 OSPF跟RIP的不同是,OSPF不会发送MAC地址表,说直白一些,就是会把自己链接谁发送出去,比如,R1会发送:我连接PC1和R2,R2会发送我连接R1和R3,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ospf 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主要以带宽作为选路的依据 RIP 是基于条数的路由协议 以条数作为选路的依据这是根本的区别 其他其别就太多了。。。你得自己看TCP/IP卷1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没有跳数的限制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具有认证功能OSPF协议主要优点: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见下: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2)在广播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而非广播)发送报文,减少对其它不运行ospf 的网络设备的干扰。3)在各类可以多址访问的网络中(广播,NBMA),通过选举DR,使同网段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交换(同步)次数由 O(N*N)次减少为 O (N)次。4)提出STUB区域的概念,使得STUB区域内不再传播引入的ASE路由。5)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进一步减少区域间的路由信息传递。6)在点到点接口类型中,通过配置按需播号属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不再定时发送hello报文及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网络拓扑真正变化时才发送更新信息。5、通过严格划分路由的级别(共分四极),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选择。6、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明文及md5 验证。7、OSPF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达数千台。OSPF的缺点1、配置相对复杂。由于网络区域划分和网络属性的复杂性,需要网络分析员有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才能配置和管理OSPF网络。 2、路由负载均衡能力较弱。OSPF虽然能根据接口的速率、连接可靠性等信息,自动生成接口路由优先级,但通往同一目的的不同优先级路由,OSPF只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转发,不同优先级的路由,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只有相同优先级的,才能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不象EIGRP那样可以根据优先级不同,自动匹配流量
      OSPF和RIP协议的区别

      RIP和OSPF得区别是什么

      OSPF 与RIP最大的区别就是OSPF是链路状态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OSPF是根据SPF(最短路径优先)最短路径生成树而确定最短路径的RIP是根据别路由器来确定哪些网络可以到达换句话说就是OSPF中的每台路由器拥有区域内的每台路由器的地址而RIP只有相连的因此RIP也叫做传言路由协议OSPF是根据自己的SPF算法来确定路由表RIP是根据跳数最多15跳16跳则视为不可达OSPF有三个表拓扑表邻居表还有路由表 RIP只有路由表
      RIP和OSPF得区别是什么

      rip和ospf的区别是什么?

      rip和ospf的区别:(1)名字不同:RIP(路由信息协议)——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使用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2)工作核心不同:RIP:数跳数。OSPF:计算链路的度量值。(3)RIP协议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包UDP来进行传送OSPF的位置在网络层,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其IP数据报首部的协议字段值为89)。由于OSPF构成的数据报很短,不仅减少了路由信息的通信量,而且在传送中不必分片,不会出现一片丢失而重传整个数据报的现象。(4) 对一个给定的目的网络,可以根据IP数据报的服务类型TOS计算出不同的路由。(5)RIP: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选择一条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OSPF:如果到同一个目的网络有多条相同代价的路径时,可以将通信量分配给这几条路径,做到路径间的负载平衡。
      rip和ospf的区别是什么?

      RIP和OSPF的区别是什么啊?

      一、适用范围不同。RIP适用于中小网络,比较简单。没有系统内外、系统分区,边界等概念,用到不是分类的路由。OSPF适用于较大规模网络。它把自治系统分成若干个区域,通过系列内外路由的不同处理,区域内和区域间路由的不同处理方法,减少网络数据量大传输。二、运行有区别。RIP运行时,首先向外发送请求报文,其他运行RIP的路由器收到请求后,马上把自己的路由表发送过去,在没收到请求时,会将路由删除,并广播自己新的路由表。OSPF要求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发送链路状态信息,使得区域内所有路由器最终都能形成一个跟踪网络链路状态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链路状态数据库,每一个路由器都可以以自己为“根”,建立一个最短路径优先树,用来描述以自己出发,到达每个目的网络所需的开销。三、使用情况不同。OSPF占用的实际链路带宽比RIP少;OSPF使用的CPU时间比RIP少;OSPF适用的内存比RIP大;RIP在网络上达到平衡用的时间比OSPF多。扩展资料在IPv4协议上工作时,OSPF可通过内建的安全机制保护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安全性。在IPv6网络上,本协议使用IPSec提供安全服务。OSPFv3对OSPFv2进行了如下修改:1. 邻居路由器只使用链路本地地址进行路由信息交换(虚拟链路除外)2. OSPFv3基于每条单独的链路进行工作3. 链路状态通告与Hello报文中不再包含网际协议前缀(IP Prefix)信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IP协议百度百科-OSPF路由协议
      RIP和OSPF的区别有:1、定义不一样: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OSPF是用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2、工作方法不一样: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OSPF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3、应用不一样:RIP应用于OSI网络七层模型的网络层。OSPF适用于IPv4的OSPFv2协议定义于RFC 2328,RFC 5340定义了适用于IPv6的OSPFv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IP协议百度百科-OSPF路由协议
      RIP和OSPF存在的本质区别是:RIP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而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一、适用范围不同。RIP适用于中小网络,比较简单。没有系统内外、系统分区,边界等概念,用到不是分类的路由。OSPF适用于较大规模网络。它把自治系统分成若干个区域,通过系列内外路由的不同处理,区域内和区域间路由的不同处理方法,减少网络数据量大传输。二、运行有区别。RIP运行时,首先向外发送请求报文,其他运行RIP的路由器收到请求后,马上把自己的路由表发送过去,在没收到请求时,会将路由删除,并广播自己新的路由表。OSPF要求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发送链路状态信息,使得区域内所有路由器最终都能形成一个跟踪网络链路状态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链路状态数据库,每一个路由器都可以以自己为“根”,建立一个最短路径优先树,用来描述以自己出发,到达每个目的网络所需的开销。三、使用情况不同。OSPF占用的实际链路带宽比RIP少;OSPF使用的CPU时间比RIP少;OSPF适用的内存比RIP大;RIP在网络上达到平衡用的时间比OSPF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OSPF百度百科-RIP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没有跳数的限制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具有认证功能OSPF协议主要优点: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见下: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2)在广播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而非广播)发送报文,减少对其它不运行ospf 的网络设备的干扰。3)在各类可以多址访问的网络中(广播,NBMA),通过选举DR,使同网段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交换(同步)次数由 O(N*N)次减少为 O (N)次。4)提出STUB区域的概念,使得STUB区域内不再传播引入的ASE路由。5)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进一步减少区域间的路由信息传递。6)在点到点接口类型中,通过配置按需播号属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不再定时发送hello报文及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网络拓扑真正变化时才发送更新信息。5、通过严格划分路由的级别(共分四极),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选择。6、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明文及md5 验证。7、OSPF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达数千台。OSPF的缺点1、配置相对复杂。由于网络区域划分和网络属性的复杂性,需要网络分析员有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才能配置和管理OSPF网络。 2、路由负载均衡能力较弱。OSPF虽然能根据接口的速率、连接可靠性等信息,自动生成接口路由优先级,但通往同一目的的不同优先级路由,OSPF只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转发,不同优先级的路由,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只有相同优先级的,才能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不象EIGRP那样可以根据优先级不同,自动匹配流量。
      RIP是路由信息协议的简称,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算法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应用于较小的网络中,配置简单,易于管理,适用于小型网。工作消息类型包含两种:请求消息和应答消息,它通过UDP报文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的端口号为520。RIP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距离,称为度量值。在RIP中为限制收敛时间,RIP规定度量值取0~15之间的整数。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是使用非常广泛的动态路由之一,适用于大规模网络。OSPF属于IGP,是Link-State协议,基于IP Pro 89。采用SPF算法计算最佳路径。能快速响应网络变化5S。以较低频率(每隔30分钟)发送定期更新,被称为链路状态刷新,网络变化时是触发更新,支持等价的负载均衡。
      RIP和OSPF的区别是什么啊?

      路由协议中RIP和OSPF的区别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没有跳数的限制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具有认证功能OSPF协议主要优点: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见下: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2)在广播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而非广播)发送报文,减少对其它不运行ospf 的网络设备的干扰。3)在各类可以多址访问的网络中(广播,NBMA),通过选举DR,使同网段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交换(同步)次数由 O(N*N)次减少为 O (N)次。4)提出STUB区域的概念,使得STUB区域内不再传播引入的ASE路由。5)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进一步减少区域间的路由信息传递。6)在点到点接口类型中,通过配置按需播号属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不再定时发送hello报文及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网络拓扑真正变化时才发送更新信息。5、通过严格划分路由的级别(共分四极),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选择。6、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明文及md5 验证。7、OSPF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达数千台。OSPF的缺点1、配置相对复杂。由于网络区域划分和网络属性的复杂性,需要网络分析员有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才能配置和管理OSPF网络。 2、路由负载均衡能力较弱。OSPF虽然能根据接口的速率、连接可靠性等信息,自动生成接口路由优先级,但通往同一目的的不同优先级路由,OSPF只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转发,不同优先级的路由,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只有相同优先级的,才能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不象EIGRP那样可以根据优先级不同,自动匹配流量。
      首先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区别书上应该有,还有就是rip适合于小型网络中,而ospf用在大型网络中。
      路由协议中RIP和OSPF的区别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217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