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采用的tcp ip协议(tcp/ip协议什么时候提出的)

      最后更新:2022-11-04 12:09:5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TCP/IP协议是哪年制定的?

      。 在 1969 年,为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机构试图发展出一套机制,用来连接各个离散的网路系统,以应付战争危机的需求。这个计划,就是由美国国防部委托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发展的 ARPANET 网路系统,研究当部份电脑网路遭到工具而瘫痪后,是否能够透过其他未瘫痪的线路来传送资料。 ARPANET 的构想和原理,除了研发出一套可靠的资料通讯技术外,还同时要兼顾跨平台作业。后来,ARPANET 的实验非常成功,从而奠定了今日的网际网路模式,它包括了一组电脑通讯细节的网路标准,以及一组用来连接网路和选择网路交通路径的协定,就是大名鼎鼎的 TCP/IP 网际网路协定。 时至 1983 年,美国国防部下令用于连接长距离的网路的电话都必须适应 TCP/IP,同时 Defense Communication Agency (DCA) 将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分成两个独立的网路:一个用于研究用途,依然叫做 ARPANET;另一个用于军事通讯,则称为 MILNET (Military Network)。
      1974年kahn提出最早的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是哪年制定的?

      tcp/ip协议产生于哪年

      1965年,瑟夫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到IBM的一家公司当系统工程师,工作没多久,瑟夫就觉得知识不够用,于是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那时,正逢阿帕网的建立,“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研试及网络测评中心的建立,瑟夫也成了著名科学家克莱因罗克手下的一位学生。瑟夫与另外三位年轻人(温菲尔德、克罗克、布雷登)参与了阿帕网的第一个节点的联接。此后不久,BBN公司对工作中各种情况发展有很强判断能力、被公认阿帕网建成作出巨大贡献的鲍伯·卡恩(Bob Kahn)也来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在那段日子里,往往是卡恩提出需要什么软件,而瑟夫则通宵达旦地把符合要求的软件给编出来,然后他们一起测试这些软件,直至能正常运行。当时的主要格局是这样的,罗伯茨提出网络思想设计网络布局,卡恩设计阿帕网总体结构,克莱因罗克负责网络测评系统,还有众多的科学家、研究生参与研究、试验。69年9月阿帕网诞生、运行后,才发现各个IMP连接的时候,需要考虑用各种电脑都认可的信号来打开通信管道,数据通过后还要关闭通道。否则这些IMP不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接收信号,什么时候该结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信“协议”的概念。70年12月制定出来了最初的通信协议j 由卡恩开发、瑟夫参与的“网络控制协议”(NCP),但要真正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很不容易,72年10月国际电脑通信大会结束后,科学家们都在为此而努力。“包切换”理论为网络之间的联接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卡恩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只有深入理解各种操作系统的细节才能建立一种对各种操作系统普适的协议,73年卡恩请瑟夫一起考虑这个协议的各个细节,他们这次合作的结果产生了目前在开放系统下的所有网民和网管人员都在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即TCP/IP协议。 1983年1月1日,运行较长时期曾被人们习惯了的NCP被停止使用,TCP/IP协议作为因特网上所有主机间的共同协议,从此以后被作为一种必须遵守的规则被肯定和应用。正是由于TCP/IP协议,才有今天“地球村”因特网的巨大发展。开发出来是在1973年,而真正的大面积应用是在1983年。 如果真的要在这两者之间选择,72-73吧
      tcp/ip协议产生于哪年

      TCP/IP协议的历史

      历史:在构建了阿帕网先驱之后,DARPA开始了其他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NCP诞生后两年,1972年,罗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被DARPA的信息技术处理办公室雇佣,在那里他研究卫星数据包网络和地面无线数据包网络,并且意识到能够在它们之间沟通的价值。在1973年春天,已有的ARPANET网络控制程序(NCP)协议的开发者文顿·瑟夫(Vinton Cerf)加入到卡恩为ARPANET设计下一代协议而开发开放互连模型的工作中。1975年,两个网络之间的TCP/IP通信在斯坦福和伦敦大学学院(UCL)之间进行了测试。1977年11月,三个网络之间的TCP/IP测试在美国、英国和挪威之间进行。在1978年到1983年间,其他一些TCP/IP原型在多个研究中心之间开发出来。ARPANET完全转换到TCP/IP在1983年1月1日发生。1984年,美国国防部将TCP/IP作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标准。1985年,因特网架构理事会举行了一个三天有250家厂商代表参加的关于计算产业使用TCP/IP的工作会议,帮助协议的推广并且引领它日渐增长的商业应用。扩展资料: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1、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2、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IP协议
      为了减少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结构。对于不同的网络,层的数量、名字、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在相同的网络中,一台机器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机器上的第N层可利用第N层协议进行通信,协议基本上是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所达成的一致。不同机器中包含的对应层的实体叫做对等进程。在对等进程利用协议进行通信时,实际上并不是直接将数据从一台机器的第N层传送到另一台机器的第N层,而是每一层都把数据连同该层的控制信息打包交给它的下一层,它的下一层把这些内容看做数据,再加上它这一层的控制信息一起交给更下一层,依此类推,直到最下层。最下层是物理介质,它进行实际的通信。相邻层之间有接口,接口定义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和服务。相邻层之间要交换信息,对等接口必须有一致同意的规则。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每一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称为实体,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也可以是硬件实体。第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被第N+1层所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第N层称为服务提供者,第N+1层称为服务用户。服务是在服务接入点提供给上层使用的。服务可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它在形式上是由一组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可供访问该服务的用户及其他实体使用。
      TCP/IP协议的历史

      1983年阿帕网正式采用TCP/IP协议,标志着因特网的出现。我国最早与因特网正式连接的时间是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 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 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 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983年阿帕网正式采用TCP/IP协议,标志着因特网的出现。我国最早与因特网正式连接的时间是

      TCP/IP协议的作用,什么时候用到这个协议,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操作都用到TCP/IP协议呢?

      不是。 但是你可以理解为所有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在网络方面的操作都用到了这个协议(实际上还有非冯诺依曼机)他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协议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TCP 和 ip 这两个协议。。tcp是传输层协议,负责将数据包分割成小包,并提供了校验和传输标准。 ip是网络层协议,提供了网络地址标识标准。
      TCP/IP协议的作用,什么时候用到这个协议,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操作都用到TCP/IP协议呢?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242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