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生成树协议STP
思科生成树协议STPSTP(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链路管理协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网络中没有回路的基础上,允许在第二层链路中提供冗余路径,以保证网络可靠、稳定地运行。下面我整理了一位思科网络工程师关于STP笔记,现分享给大家!STP定义1.STP(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链路管理协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网络中没有回路的基础上,允许在第二层链路中提供冗余路径,以保证网络可靠、稳定地运行。2.回路会造成数据在环路中无限循环,终端站点接收重复的信息,交换机在多个端口上得到同一个终端站点的MAC地址,产生广播风暴,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3.IEEE802.1D是最早的STP标准,它提供了动态冗余切换机制,是目前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STP标准。STP运行在交换机和网桥设备上,通过计算建立一个稳定的树状结构网络,来避免网络中回路的产生。STP的基本工作原理1.STP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并用生成树算法STA,对其进行比较计算。2.根据BPDU提供的参数和生成树计算,STP首先选定一个根网桥,根网桥是整个生成树拓扑结构的核心。所有的数据实际上都要通过根网桥。3.然后确定交换机冗余链路端口的工作状态,让一些端口进入阻塞工作模式,另一些端口进入转发工作模式。其中被阻塞的端口仍然是一个激活的端口,但它只能接收和读取BPDU,不能接收和转发数据流。4.用改变冗余端口的工作状态来阻断网络中的部分冗余路径,使其成为备份链路,以保证在任何两个终端站点之间,只存在一条激活的路径,避免了回路的产生。5.STP还计算从根到二层网络中所有交换机的最佳路径,并建立一个无环路的树状结构网络。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如果一个网段在生成树中因故障而失效,多余的路径又存在时,生成树会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并强制将有故障的链路变为备份链路,而把原备份链路重新激活。(重新设置转发端口和阻塞端口)STP:交换机和网桥的区别在STP的处理过程中,交换机和网桥是有区别的,交换机需要对VLAN进行处理。1.首先要指定一个根交换机,然后为每一个VLAN选择一个根网桥,因为每个虚拟网都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最后再确定冗余端口的工作模式,选择备份链路和激活链路,生成无回路的拓扑结构。2.根的.确定,树状结构的生成,主要是依靠BPDU提供的信息。BPDU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不超过35B),另一种是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拓扑变化通知BPDU(不超过4B)。3.在配置BPDU包中的BridgeID信息,是选取根网桥或根交换机的主要依据。BridgeID值最小的成为根网桥或根交换机。4.BPDU每2秒定时发送一次,在网络发送故障或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也会发送新的BPDU,以维护生成树树状结构。5.在选择根网桥时,如果优先级值相同,那么就根据MAC地址的值决定根网桥,MAC地址的值最小的为根网桥。 ;

简述STP的作用
STP的全称是spanning-tree protocol,STP协议是一个二层的链路管理协议,它在提供链路冗余的同时防止网络产生环路。STP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本质就是实现在交换网络中链路的备份和负载的分担.stp是生成树协议,主要功能是从拓扑中清除第2层环路 一.STP增强特性:传统的802.1d标准的STP,有一些缺陷,比如当一个交换机检测到链路发生故障,再到网络重新收敛的时候,至少要等50秒的时间(转发延迟+BPDU最大生存周期).当一个端工作站,比如PC或服务器,插到交换机某个端口后,该端口同样会经历STP的一些状态,比如监听和学习.但是端工作站不会引起层2环路,因此,对于接端工做站的端口,没必要经历这相对漫长的STP收敛时间.因此 CISCO提出了Port Fast这一特性.启用该特性的端口无需经历转发延迟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减少收敛时间.该特性类似802.1w标准里的边缘端口(EP):在启用这种特性的时候,必须保证该端口连接的是端工作站,而不是交换机或者集线器等网络设备,否则会引起环路问题.另外,如果在该端口启用了语音VLAN,那么Port /---全局启用Port Fast特性---/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portfast [trunk] /---基于接口的启用Port Fast特性---/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portfast disable /---禁用Port Fast特性---/注意,如果要在trunk端口启用该特性,先要确保该trunk端口不会引起环路.另外一种减少STP收敛时间的技术是Uplink Fast特性:当交换机A检测到链路L2出故障后,会立刻切换到L3,从而跳过STP的监听和学习阶段(转发延迟),节约近30秒的时间达到快速收敛.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配置了VLAN的优先级,那么不能启用该特性.因为该特性是对所有VLAN生效而不是针对某一个VLAN生效.一旦启用该特性后,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自动被设置为49152;如果你的链路开销小于3000,那么开销将自动增大为3000(如果大于3000则不会).该举动的意图是防止交换机成为根桥.配置方式如下: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max-update-rate pps] /---全局启用Uplink Fast---/可选参数值的范围是0-32000,默认每秒150个包,值越低收敛越慢.当链路L1出故障后,Uplink Fast特性就不能弥补该缺点.因此出现了Backbone Fast特性:当交换机C通过下级BPDU信息(inferior BPDU)检测到L1出故障后,由于L1不是它到根桥的直连链路.因此,交换机C会发送根链路查询信息(RLQ).当收到RLQ的应答后,交换机C将自己原本处于堵塞状态的端口立即设置为转发状态(把最大生存周期的20秒给老化掉),为B提供一条到根桥的替代路径.但要经过转发延迟,也就是大约30的时间.一旦启用该特性,必须在所有的交换几上都使用.但如果此时新增加一个交换机进来,该交换机也会发送下级BPDU信息声称自己想成为根桥(野心够大啊).不过其他交换机会忽略该下级BPDU,并且交换机B会告诉它A才是根桥:配置方式: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backbonefast /---全局启用Backbone /---在启用了Port Fast特性的端口上启用BPDU Guard---/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bpduguard enable /---在不启用Port Fast特性的情况下启用BPDU Guard---/而BPDU Filtering特性和BPDU Guard特性非常类似.通过使用BPDU Filtering,将能够防止交换机在启用了Port Fast特性的端口上发送BPDU给主机:如果全局配置了BPDU /---在启用了Port Fast特性的端口上启用BPDU Filtering---/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bpdufilter enable /---在不启用Port Fast特性的情况下启用BPDU Filtering---/一般层2网络的SP可能会有多条达到客户网络的连接.为了防止客户交换机偶然成为根桥,可以在连接到客户交换机的端口上使用Root Guard特性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如果STP偶然选出客户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做为根端口(RP),那么Root Guard特性将把该端口设置为root-inconsistent状态(堵塞)来防止客户交换机成为根桥:配置Root /---启用Root Guard特性---/注意,Root Guard和Loop Guard特性不可同时使用,也不要在启用了Uplink Fast特性的端口上启用该特性.该特性一旦配置后,对所有VLAN都生效.另外,也可以使用Loop Guard技术替代端口(AP)或RP由于单向链路的故障问题成为指定端口(DP):如上图,交换机A做为根桥,由于交换机B和C之间发生单向链路故障,C将不能从B那里接收到BPDU.如果没有启用该特性,那么交换机C在最大生存周期(Max Age)计时器超时之后,交换机C上的堵塞端口将转换到监听状态,并最终会在30秒之后转换到转发状态.当交换机C的原先处于堵塞状态的端口进入到转发状态的时候,交换机B上原先的DP还处于转发状态,而一个桥接网段上只能有一个DP,因此就产生了环路.如果启用了Loop Guard特性之后,当最大生存周期超时之后,交换机C上的堵塞端口将过渡到loop-inconsistent状态(堵塞),处于该状态的端口不能传递任何流量.因此就不会产生层2环路.配置Loop Guard: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loopguard default /---启用Loop Guard特性---/ 注意,Loop Guard和Root Guard特性不可同时使用.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生成树协议STP/RSTP1. 技术原理: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当某个端口长时间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2. 功能介绍: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目前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STP还有屏蔽双绞线的意思(Shielded Twisted-Pair) 在生物学,化学以及物理等学科中,STP是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的缩写。在理工实验中一般指273K、100KPa的环境;而在医学中则是指“标准体温与脉搏”。

stp和ospf有什么区别
stp和ospf区别: stp是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的协议;用在一个交换网中规避环路,用STP算法来对冗余的物理拓扑进行闭环。OSPF是三层的路由协议,是一个开放型的链路状态协议,用来帮助路由器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在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路径冗余,但不是一定可以实现路径冗余。生成树协议适合所有厂商的网络设备,在配置上和体现功能强度上有所差别,但是在原理和应用效果是一致的。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BPDU),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BPDU有两种,配置BPDU(Configuration BPDU)和TCN BPDU。前者是用于计算无环的生成树的,后者则是用于在二层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产生用来缩短MAC表项的刷新时间的(由默认的300s缩短为15s)。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在IEEE802.1D文档中定义。该协议的原理是按照树的结构来构造网络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避免由于环路的存在而造成广播风暴问题。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的基本思想就是按照"树"的结构构造网络的拓扑结构,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桥设备,根桥的确立是由交换机或网桥的BID(Bridge ID)确定的,BID最小的设备成为二层网络中的根桥。BID又是由网桥优先级和MAC地址构成,不同厂商的设备的网桥优先级的字节个数可能不同。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BPDU,非根桥接收配置BPDU,刷新最佳BPDU并转发。这里的最佳BPDU指的是当前根桥所发送的BPDU。如果接收到了下级BPDU(新接入的设备会发送BPDU,但该设备的BID比当前根桥大),接收到该下级BPDU的设备将会向新接入的设备发送自己存储的最佳BPDU,以告知其当前网络中根桥;如果接收到的BPDU更优,将会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当非根桥在离上一次接收到最佳BPDU最长寿命(Max Age,默认20s)后还没有接收到最佳BPDU的时候,该端口将进入监听状态,该设备将产生TCN BPDU,并从根端口转发出去,从指定端口接收到TCN BPDU的上级设备将发送确认,然后再向上级设备发送TCN BPDU,此过程持续到根桥为止,然后根桥在其后发送的配置BPDU中将携带标记表明拓扑已发生变化,网络中的所有设备接收到后将CAM表项的刷新时间从300s缩短为15s。整个收敛的时间为50s左右。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著名的迪克斯加算法(Dijkstra)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OSPFv3用在IPv6网络。OSPFv2是由RFC 2328定义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义的。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协议。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组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stp是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的协议~~用于在一个交换网中规避环路~~用STP算法来对冗余的物理拓扑进行闭环。 OSPF是三层的路由协议是一个开放型的链路状态协议,用来帮助路由器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两个是不同层面的概念~这个一定要分清~~

stp是几层协议
是1个二层的链路管理协议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是物理层的常见的UTP是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非屏蔽双绞线 网吧常用造价底相对于stp
STP abbr.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 是物理层的

STP属于TCP/IP协议的什么
stp是生成树协议,消除网络中的路由环路和单点故障,属于数据链路层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