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简称BPDU),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BPDU有两种,配置BPDU(和TCN BPDU。前者是用于计算无环的生成树的,后者则是用于在二层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产生用来缩短MAC表项的刷新时间的。STP的作用: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树形拓扑结构建立,主要作用是防止网桥网络中的冗余链路形成环路工作,即能解决了核心层网络需要冗余链路的网络健壮性要求,又能解决因为冗余链路形成的物理环路导致“广播风暴”问题。扩展资料:STP的潜在故障1、生成树算法不稳定STP协议工作在第二层,在交换机端口之间传递网络协议单元获取网络拓扑,并通过STA算法阻断环路形成树形逻辑网络拓扑。但如果网络拓扑过于复杂,STA算法有时会存在失效的情况,这时根桥、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选举失败,导致环路的产生,使网络瘫痪。2、端口工作方式导致端口工作模式不匹配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的端口在发送数据前不载波侦听链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直接发送数据,而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的端口在发送数据前先执行载波侦听且当链路处于空闲状态时才发送数据,此时,全双工端口持续性的有大量数据需要发送,那么半双工状态的端口将不会有数据传送给对端。3、单向链路故障在采用光纤为通信介质的网络中,往往采用两组光纤收发链路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单链路故障影响了STP的网桥协议单元的发送,致使STA计算出现错误码,将本应处于阻断状态的端口转变为转发状态,从而导致环路的产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TP
简单来说,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交换机运行的、用来解决交换机网络中环路问题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我们习惯叫它生成树协议。 这个协议最精髓的地方就在这个“树”上,我们知道,有一种拓扑环境是绝对不会出现环路的,那就是树形拓扑!因为这种拓扑的特点是去往任何一个目的都只有一条可达路径,就像树一样,从根到叶,只有一条路,所以绝对不会出现环路,而正是因为树形拓扑只有一条路径且无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树形拓扑逐渐的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始终不具备一个特点---高可用性!说简单一些,源到目的只有一条路径可达,万一路径中间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数据无法访问。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既可以保证无环路,还能够实现链路的冗余呢?没错!就是STP协议!它通过根桥、根端口及指定端口这几种角色的选举,以根桥为根,计算出一条无环最优路径,并且在每个环路中选择一个端口进行阻塞,当然,这个阻塞指的是逻辑上的阻塞,以这样的方式防止环路;并且当某个正常的端口(如根端口、指定端口等)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转发数据时,STP协议会将原阻塞端口变为转发状态,从而保证数据的转发.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在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路径冗余,但不是一定可以实现路径冗余。生成树协议适合所有厂商的网络设备,在配置上和体现功能强度上有所差别,但是在原理和应用效果是一致的。 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单点故障、网络回环,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EEE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IEEE 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目前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参考链接:STP(生成树协议)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8816/5074615.htm

2个交换机1个路由器互联需要STP吗?
不需要。stp工作在二层,如果二层不成环,stp不会对链路产生影响,开不开都无所谓。
不需要,一般路由器的LAN端口连接两台交换机即可。
明显这种拓扑可以不用

STP/RSTP/MSTP之间的区别
STP/RSTP/MSTP区别为:迁移不同、负载分担不同、字段利用不同。一、迁移不同1、STP:STP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2、RSTP:RSTP可以快速迁移,却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3、MRSTP:MRSTP允许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实现快速迁移不阻塞。二、负载分担不同1、STP:STP都采用了一棵STP tree,负载分担不可实现。2、RSTP:RSTP都采用了一棵STP tree,负载分担不可实现。3、MRSTP:MRSTP采用了每个VLAN一棵生成树,可以将多个VLAN的生成树映射为一个实例,实现负载分担。三、字段利用不同1、STP: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只使用了其中的两个位。2、RSTP:R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个位。3、MRSTP:MRSTP对BPDU中type字段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个位。
STP/RSTP/MSTP的区别: 1、STP: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的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2、RSTP:IEEE Std 802.1w定义,可以快速收敛,却存在以下缺陷:局域网内所有网桥共享一棵生成树,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 3、MSTP可以弥补这样缺陷,它允许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从而为冗余链路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分担机制。
STP 目的:为了防止冗余时候产生的环路原理:所有VLAN为都加入一棵树里面,将备份链路的端口设为BLOCK,直到主链路出问题之后,BLOCK的链路才成为UP,端口的状态转换:BLOCK>LISTEN>LERARN>FORWARD>DISABLE 总共经历50秒时间 20 15 15缺点:收敛速度慢,效率低解决收敛速度慢的补丁:POSTFACT/UPLINKFAST(检查直连链路)/BACKBONEFAST(检查非直连链路)RSTP目的:为了解决STP的收敛速度慢和效率低的缺点RSTP:每个VLAN一棵树端口的状态转换:将STP的非根桥交换机的被动等待状态改为主动协商,当非根桥的交换机收到根桥的BPDU包之后,将其他的接口BLOCK,然后就不产生环路,连接根桥的接口直接UP缺点:占用CPU资源MSTP:目的:解决STP与RSTP中的效率低,占用资源的问题 原理:部分VLAN为一棵树

无法建立HTTP、HTTP、STP连接怎么办?
被别人禁用端口了

两台交换机之间两根线连接,如何使用stp做防环路设置
其实一条命令就可以搞定: stp enable 即可。 全局开启就行了。除非你之前针对特定的端口关闭,如:stp interface g1/0/1 to g1/0/4 disable //g1/0/1到g1/0/4这4个端口关闭stp特性。那么,你需要在这4个端口重新启用STP stp interface xx to xx enable 或一个一个地打开也行。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