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tcp/ip协议?
什么是TCP/IP协议,划为几层,各有什么功能? TCP/IP协议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异的子协议。为此我们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层的方式来剖析它的结构。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TCP/IP网络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网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它的流行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TCP/IP最初是为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实用、能应用于多种网络上的协议,事实证明TCP/IP做到了这一点,它使网络互联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使越来越多的网络加入其中,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应用层—应用层是所有用户所面向的应用程序的统称。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WWW)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 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就用户而言,看到的是由一个个软件所构筑的大多为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实际后台运行的便是上述协议。* 传输层—这一层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T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的协议有TCP和UDP。*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关键的一层,主要定义了IP地址格式,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通畅地传输,IP协议就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1.TCP/UDP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它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流传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用。通过面向连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数据包发送。通俗说,它是事先为所发送的数据开辟出连接好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数据发送;而UDP则不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错恢复功能。一般来说,TCP对应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而UDP对应的则是可靠性要求低、传输经济的应用。TCP支持的应用协议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NFS(网络文件系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主域名称系统)、TFTP(通用文件传输协议)等。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Internet 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结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地址。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整数,中间由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位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以及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的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类地址允许有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址,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句点“.”予以分隔。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如以这种方式表示,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7.255.255.254;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 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 ,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
书籍: 你可以先阅读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然后阅读《TCP/IP详解》卷一第二本书超赞哦,不过阅读第二本之前你最好先简单看看linux下的命令,有助于理解实例软件: wirsark,抓包工具,网上资料很多
1、确定一个Linux发行版,Ubuntu、RedHat都行,uname查看内核具体版本,去The Linux Kernel Archives下载该内核源码。 2、通过Linux相关文档大致了解源码中Net ->ipv4目录下的协议栈源码结构与对应协议原理。3、通过rmmod命令卸载原TCP/IP协议栈。4、在原Linux 协议栈源码基础上做修改,假设新的协议栈叫ABC协议栈,编译后利用insmod挂载到Linux内核。5、配置ABC协议的ip地址,利用新实现的协议栈做最简单的数据传输。6、迭代研究协议栈各层的功能,并利用输出查看各层协议头的封装与解析。简单说了以上六步,当然,实施过程中你要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才能够精通TCP/IP真实的实现方法,推荐的数目有以下几本。·追踪Linux TCP/IP代码运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浙江大学出版社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 中国电力出版社
这本来就是很抽象的东西,你可以实际操作配置一下,会加深印象很多。 其实看你的专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时这个方向的,你简单的了解,会配置就可以了,反正这些东西不久就会忘,呵呵 专业的话,只有靠熟悉了。不过真是专业的,后来会讲很多这几个分层,那样的话除了失忆想忘都忘不了哦,呵呵,开个玩笑

tcpip是什么,干嘛用的,在哪?
Tcpip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Tcpip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简称TCP/IP。tcpip协议中,Tcp协议在传输层,ip协议在网际层。TCP/IP协议是用来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它将软件通信过程抽象化为四个抽象层,采取协议堆栈的方式,分别实现出不同通信协议。TCP/IP分为tcp协议和i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ip协议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 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扩展资料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协议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加上包头,包头上有相应的编号,以保证在数据接收端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格式。IP协议在每个包头上再加上接收端主机地址,这样数据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等情况。TCP/IP协议数据的传输基于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数据在传输时每通过一层就要在数据上加个包头,其中的数据供接收端同一层协议使用,而在接收端,每经过一层要把用过的包头去掉,这样来保证传输数据的格式完全一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TCP/IP协议
Tcpip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Tcpip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简称TCP/IP。tcpip协议中,Tcp协议在传输层,ip协议在网际层。TCP/IP协议是用来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它将软件通信过程抽象化为四个抽象层,采取协议堆栈的方式,分别实现出不同通信协议。TCP/IP分为tcp协议和i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ip协议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 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扩展资料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1、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2、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Tcpip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Tcpip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简称TCP/IP。tcpip协议中,Tcp协议在传输层,ip协议在网际层。TCP/IP协议是用来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它将软件通信过程抽象化为四个抽象层,采取协议堆栈的方式,分别实现出不同通信协议。TCP/IP分为tcp协议和i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ip协议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 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扩展资料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1、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2、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CP/IP协议
1.TCP/IP协议含义: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英语:TCP/IP Protocol Suite,或TCP/IP Protocols),简称TCP/IP。2.TCP/IP协议作用:TCP/IP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它将软件通信过程抽象化为四个抽象层,采取协议堆栈的方式,分别实现出不同通信协议。3.TCP/IP协议具体位置:开始 -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属性(常规)-最下面就有TCP/IP协议扩展资料: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由于ARPANET的设计者注重的是网络互联,允许通信子网(网络接口层)采用已有的或是将来有的各种协议,所以这个层次中没有提供专门的协议。实际上,TCP/IP协议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层连接到任何网络上,例如X.25交换网或IEEE802局域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CP/IP协议
TCP/IP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协议家族的两个核心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为该家族中最早通过的标准。TCP/IP协议不是TCP和IP这两个协议的合称,而是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TCP/IP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它将软件通信过程抽象化为四个抽象层,采取协议堆砌的方式,分别实现出不同通信协议。协议族下的各种协议,依其功能不同,被分别归属到这四个层次结构之中,常被视为是简化的七层OSI模型。如果使用的是Windows2000或WindowsXP系统查找TCP/IP协议:1、鼠标右键点击“网络”,选择“属性”2、点击“本地连接”3、点击“属性”5、点击“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扩展资料TCP/IP协议不是TCP和IP这两个协议的合称,而是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实际上,TCP/IP协议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层连接到任何网络上,例如X.25交换网或IEEE802局域网。注意tcp本身不具有数据传输中噪音导致的错误检测功能,但是有实现超时的错误重传功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CP/IP协议

如何学习tcp ip协议
第一阶段: 先了解七层模型,然后看一下CCNA/NP的教学视频和书籍,对网络模型有初步了解。第二阶段:可以去看看《TCP/IP详解卷一》,讲基础。第三阶段: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最好的还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网络设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第四阶段:看《TCP/IP详解卷二》,讲Unix TCP/IP协议栈设计。第五阶段:看Linux 内核源码network部分。 以上都是关于TCP/IP的知识点,不包括广域网技术和其他的接入网技术等。
尝试去考CCNA

四川北大青鸟分享TCP/IP协议的一些基础知识?
相信大家在学习互联网网页开发的时候应该接触过关于网络协议的一些知识点吧。今天IT培训http://www.kmbdqn.cn/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关于TCP/IP协议的一些基础知识。1.TCP/IP的具体含义从字面意义上讲,有人可能会认为TCP/IP是指TCP和IP两种协议。实际生活当中有时也确实就是指这两种协议。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只是利用IP进行通信时所必须用到的协议群的统称。具体来说,IP或ICMP、TCP或UDP、TELNET或FTP、以及HTTP等都属于TCP/IP协议。他们与TCP或IP的关系紧密,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TCP/IP一词泛指这些协议,因此,有时也称TCP/IP为网际协议群。互联网进行通信时,需要相应的网络协议,TCP/IP原本就是为使用互联网而开发制定的协议族。因此,互联网的协议就是TCP/IP,TCP/IP就是互联网的协议。2.数据包包、帧、数据包、段、消息以上五个术语都用来表述数据的单位,大致区分如下:包可以说是全能性术语;帧用于表示数据链路层中包的单位;数据包是IP和UDP等网络层以上的分层中包的单位;段则表示TCP数据流中的信息;消息是指应用协议中数据的单位。每个分层中,都会对所发送的数据附加一个部,在这个部中包含了该层必要的信息,如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协议相关信息。通常,为协议提供的信息为包部,所要发送的内容为数据。在下一层的角度看,从上一层收到的包全部都被认为是本层的数据。3.数据处理流程①应用程序处理先应用程序会进行编码处理,这些编码相当于OSI的表示层功能;编码转化后,邮件不一定马上被发送出去,这种何时建立通信连接何时发送数据的管理功能,相当于OSI的会话层功能。②TCP模块的处理TCP根据应用的指示,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以及断开连接。TCP提供将应用层发来的数据顺利发送至对端的可靠传输。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在应用层数据的前端附加一个TCP部。③IP模块的处理IP将TCP传过来的TCP部和TCP数据合起来当做自己的数据,并在TCP部的前端加上自己的IP部。IP包生成后,参考路由控制表决定接受此IP包的路由或主机。④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从IP传过来的IP包对于以太网来说就是数据。给这些数据附加上以太网部并进行发送处理,生成的以太网数据包将通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

TCP/IP入门(一)-路由、交换机
以下内容整理自 Introduction to TCP/IP 路由用来连接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它创建本地网络,通过NAT实现本地网络和公网的通讯,同时通过防火墙限制外网对本地网络的访问。路由只和IP地址打交道,所以只在网络层工作。为了同时和局域网、公网交互,它有两个MAC地址。在TCP/IP网络协议下,IP地址用来唯一标示每台主机,它是由路由分配的虚拟地址,一般来说IP地址由运行在路由中的DHCP服务管理和分配,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点分十进制的IPv4。当一个主机连接到路由创建的内网时,他会主动的从路由获取IP地址,这样才能确定其身份并和内网的其它设备通讯。我们来一步一步看下过程。在分配之前主机的IP地址为0.0.0.0,此时主机和路由通过网线连接着 。网线或WIFI天线的终端都和物理层PHY相连 ,PHY是个收发器,一方面负责生成信号通过网线传输出去,另一方面也接受其它网络发来的信号并解码。在这里先忽略MAC地址的作用,注意目标IP地址是255.255.255.255,表明是广播。当路由收到这个数据包(Packet),发现是群发,所以它得看看,发现是需要分配IP地址,正好是路由负责的活,准确的说是运行在路由中的DHCP负责的活,它会为此分配一个新IP地址。如上所说,这个请求其它主机也能收到,但它们没有提供IP地址的功能,就直接把数据包丢弃,对上层来说好像从来没收到过。因为此时请求方还不知道自己的新IP地址,所以目标IP就不能写路由刚提供的,主机每时每刻都会收到很多数据包,如果目标IP地址不是自己,根本没必要处理,所以除了广播,那些非自己IP的数据包都会被过滤掉,所以路由只能同样以广播的形式返回数据包,即目的IP地址是255.255.255.255,其中MAC地址发挥的作用我们到交换机再说。主机在收到这个广播后,发现内容就是对请求IP地址的回复,正是自己等待的。主机用消息中的IP地址来配置自己的网络接口,现在有了身份,可以和网络的其它成员通讯了在谈交换机之前先介绍一下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MAC负责生成发送或接受网络帧(Frame),如果收到的网络帧没有MAC地址或不是MAC广播地址,是不会传给上层处理的。交换机有个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但交换机自己并没有MAC地址,因为它并不是数据通讯的终点,所以不需要MAC地址,而路由有两个MAC地址,一个在内网使用,一个在外网使用。大部分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可以使用内置交换机的路由,与路由使用IP地址来寻找主机不一样,交换机根据主机的MAC地址来过滤和转发帧。需要强调的是,IP地址是虚拟的、可重复的,易变的;但设备的MAC地址是真实的、全球唯一的、固定的。MAC地址是可以作为设备的唯一标识的。交换机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路由表来关联MAC地址和物理端口,在上面主机获取IP地址的过程,我们只关注路由的工作,忽略了底层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现在来具体看看路由层我们使用的是含IP地址的数据包(Packet),但交换机只处理MAC地址,要在交换机工作的这层使用,需要添加MAC地址封装成帧(Frame),与目的IP地址一样,此次添加的MAC地址也是个广播地址 (FF:FF:FF:FF:FF:FF)。当交换机接收到主机发送的帧,会在路由表记录MAC地址和物理端口的关系交换机看到这是个广播帧,就会向网内所有连接的主机发一份,路由因此收到此帧,通过DHCP服务处理,生成IP地址以广播形式回复,参考上面。当交换机收到路由回复的帧,先将路由的MAC地址和物理接口关联交换机发现此帧目标MAC地址已在表中,就仅转发到此MAC地址对应端口,其它连接的端口不会看到此帧,也就是处理此帧的主机就是发送请求IP地址的那台设备。至此在内网中,主机请求IP地址过程中,路由和交换机的工作流程算是介绍完了,下面有一个简单的示例,很好的演示了内网中两台设备的通讯过程假设内网中有一个嵌入式开发板和一台PC,它们都已连上网,有了IP地址,交换机的路由表也有了记录,如下图。根据从路由和交换机学到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下内网中TCP/IP的通讯过程因为是微软提供的培训教程,所以使用的是IE浏览器,输入开发板的IP地址下图非常形象的说明了数据封装的过程,首先消息加上源和目标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Packet),然后加上源和目标MAC地址封装成帧(Frame),当然这是由不同层完成的操作,而且为了简化过程在此忽略了TCP协议和ARP协议。生成的帧通过PHY被传送到交换机交换机只处理MAC地址,所以它取出此帧的MAC地址,在路由表上查目标MAC地址所对应的端口,然后转发过去即可当开发板收到帧(Frame),首先检查此帧目的MAC地址和自己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打开此帧再检查数据包(Packet)中的目的IP地址和自己的是否匹配,如果也匹配就打开数据包查看其中消息,主要是看端口,发现是给Web Sever的,于是将其会发给Web Sever应用处理。Web Server的回应与PC的请求类似,都是将消息一层一层封装发送,填好目的和源IP地址、MAC地址,通过PHY传送到交换机。 后面的过程与前面类似,找到对应的主机,检查MAC地址、IP地址,然后将数据送达PC的浏览器显示在屏幕上。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