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实时性特点(实时多媒体使用tcp协议)

      最后更新:2022-11-13 01:27:3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什么是TCP协议,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TCP/IP协议是现在互联网的基础。TCP/IP协议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1、TCP/IP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试用,并且是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2、TCP/IP协议是不区分网络硬件的,它在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都被广泛使用。3、TCP/IP协议使用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案。网络中的每台电脑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4、TCP/IP协议是一个标准的高层协议,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TCP/IP协议是现在互联网的基础。TCP/IP协议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1、TCP/IP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试用,并且是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2、TCP/IP协议是不区分网络硬件的,它在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都被广泛使用。3、TCP/IP协议使用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案。网络中的每台电脑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4、TCP/IP协议是一个标准的高层协议,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TCP/IP协议bai是du现在互联网的基础。TCP/IP协议主要有如下的特点zhi。 1、TCP/IP协议是一个开放dao的协议标准,所有人zhuan都可以免费shu试用,并且是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2、TCP/IP协议是不区分网络硬件的,它在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都被广泛使用。3、TCP/IP协议使用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案。网络中的每台电脑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4、TCP/IP协议是一个标准的高层协议,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什么是TCP协议,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联网 tcp协议的特点有哪些

      1、面向连接的:使用TCP协议通信的双方必须先建立连接,然后才能开始数据的读写,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即双方的数据读写可以通过一个连接进行。完成数据交换之后,通信双方都必须断开连接以释放资源。TCP协议的这种连接是一对一的,所以基于广播和多播(目标是多个主机地址)的应用程序不能使用TCP服。而无连接协议UDP则非常适合于广播和多播。 2、流式服务:TCP的字节流服务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发送端执行的写操作数和接收端执行的读操作次数之间没有任何数量关系,当发送端应用程序连续执行多次写操作的时,TCP模块先将这些数据放入TCP发送缓冲区中。当TCP模块真正开始发送数据的时候,发送缓冲区中这些等待发送的数据可能被封装成一个或多个TCP报文段发出。(下图3-1) 3、UPD的数据报服务:发送端应用程序每执行一次写操作,UDP模块就将其封装成一个UDP数据报并发送之。接收端必须及时针对每一个UDP数据报执行读操作(通过recvfrom系统调用),否则就会丢包(这经常发生在较慢的服务器上)。并且,如果没有指定足够的应用程序缓冲区来读取UDP数据,则UDP数据将被截断。
      物联网的通信环境有Ethernet, Wi-Fi, RFID,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 6LoWPAN(IPV6低速无线版本),Bluetooth, GSM, GPRS, GPS, 3G, 4G等网络,而每一种通信应用协议都有一定适用范围。AMQP、JMS、REST/HTTP都是工作在以太网,COAP协议是专门为资源受限设备开发的协议,而DDS和MQTT的兼容性则强很多
      物联网 tcp协议的特点有哪些

      试分析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1、TCP/IP体系结构TCP/IP协议实际上就是在物理网上的一组完整的网络协议。其中TCP是提供传输层服务,而IP则是提供网络层服务。TCP/IP包括以下协议:IP: 网间协议(Internet Protocol) 负责主机间数据的路由和网络上数据的存储。同时为ICMP,TCP,UDP提供分组发送服务。用户进程通常不需要涉及这一层。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网络地址映射到硬件地址。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硬件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ICMP: 网间报文控制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此协议处理信关和主机的差错和传送控制。TCP: 传送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这是一种提供给用户进程的可靠的全双工字节流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要为用户进程提供虚电路服务,并为数据可靠传输建立检查。(注:大多数网络用户程序使用TCP)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这是提供给用户进程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传送数据而不执行正确性检查。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允许用户以文件操作的方式(文件的增、删、改、查、传送等)与另一主机相互通信。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协议为系统之间传送电子邮件。TELNET:终端协议(Telnet Terminal Procotol),允许用户以虚终端方式访问远程主机。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cotol)。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2、TCP/IP特点:TCP/IP协议的核心部分是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和物理接口层,这三层通常是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因此用户一般不涉及。编程时,编程界面有两种形式:(1)是由内核心直接提供的系统调用;(2)使用以库函数方式提供的各种函数。前者为核内实现,后者为核外实现。用户服务要通过核外的应用程序才能实现,所以要使用套接字(socket)来实现。
      (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试分析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TCP协议解析

      主要特点: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全双工通信、通信可靠。优缺点:应用场景:要求通信数据可靠时,即 数据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对方。如:传输文件:HTTP、HTTPS、FTP等协议;传输邮件:POP、SMTP等协议ps:首部的前 20 个字节固定,后面有 4n 字节根据需要增加。故 TCP首部最小长度 = 20字节(最大60个字节)。TCP报头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同IP数据报中的源IP与目的IP唯一确定一条TCP连接。重要字段:客户端与服务器来回共发送三个TCP报文段来建立运输连接,三个TCP报文段分别为:(1)客户端A向服务器B发送的TCP请求报段“SYN=1,seq=x”;(2)服务器B向客户端A发送的TCP确认报文段“SYN=1,ACK=1,seq=y,ack=x+1”;(3)客户端A向服务器B发送的TCP确认报文段“ACK=1,seq=x+1,ack=y+1”。ps:在建立TCP连接之前,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处于关闭状态(CLOSED),直到客户端主动打开连接,服务器才被动打开连接(处于监听状态 = LISTEN),等待客户端的请求。TCP 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安全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三次握手的机制是为了保证能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连接。通过上述三次握手,双方确认自己与对方的发送与接收是正常的,就建立起一条TCP连接,即可传送应用层数据。ps:因 TCP提供的是全双工通信,故通信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三次握手期间,任何1次未收到对面的回复,则都会重发。为什么两次握手不行呢?结论:防止服务器接收了早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服务器同意连接,从而一直等待客户端请求,最终导致形成死锁、浪费资源。ps:SYN洪泛攻击:(具体见下文)为什么不需要四次握手呢?SYN 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是 TCP/IP 建立连接时使用的握手信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正常的 TCP 网络连接时,客户机首先发出一个 SYN 消息,服务器使用 SYN-ACK 应答表示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最后客户机再以 ACK确认序号标志消息响应。这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才能建立起可靠的 TCP 连接,数据才可以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如何来解决半连接攻击?如何来解决全连接攻击?请注意,现在 TCP 连接还没有释放掉。必须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 2MSL(MSL:最长报文段寿命)后,客户端才能进入到 CLOSED 状态,然后撤销传输控制块,结束这次 TCP 连接。当然如果服务器一收到 客户端的确认就进入 CLOSED 状态,然后撤销传输控制块。所以在释放连接时,服务器结束 TCP 连接的时间要早于客户端。TCP是全双工的连接,必须两端同时关闭连接,连接才算真正关闭。简言之,客户端发送了 FIN 连接释放报文之后,服务器收到了这个报文,就进入了 CLOSE-WAIT 状态。这个状态是为了让服务器端发送还未传送完毕的数据,传送完毕之后,服务器才会发送 FIN 连接释放报文,对方确认后就完全关闭了TCP连接。举个例子:A 和 B 打电话,通话即将结束后,A 说“我没啥要说的了”,B回答“我知道了”,但是 B 可能还会有要说的话,A 不能要求 B 跟着自己的节奏结束通话,于是 B 可能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最后 B 说“我说完了”,A 回答“知道了”,这样通话才算结束。ps: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客户端已主动与服务器建立了 TCP 连接。但后来客户端的主机突然发生故障。显然,服务器以后就不能再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因此,应当有措施使服务器不要再白白等待下去。这就需要使用TCP的保活计时器。基本原理:tcp11种状态及变迁其实基本包含在正常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中,除开CLOSING。正常的三次握手包括4中状态变迁:服务器打开监听(LISTEN)->客户端先发起SYN主动连接标识->服务器回复SYN及ACK确认->客户端再确认即三次握手TCP连接成功。这里边涉及四种状态及变迁:正常的四次握手包含6种tcp状态变迁,如主动发起关闭方为客户端:客户端发送FIN进入FIN_WAIT1 -> 服务器发送ACK确认并进入CLOSE_WAIT(被动关闭)状态->客户端收到ACK确认后进入FIN_WAIT2状态 -> 服务器再发送FIN进入LAST_ACK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后发送ACK确认进入TIME_WAIT状态 -> 服务器收到ACK确认后进入CLOSED状态断开连接 -> 客户端在等待2MSL的时间如果期间没有收到服务器的相关包,则进入CLOSED状态断开连接。CLOSING状态:连接断开期间,一般是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然后服务器回复一个ACK,然后服务器发送完数据后再回复一个FIN,当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接受到FIN时,客户端和服务器处于CLOSING状态,也就是此时双方都正在关闭同一个连接。在进入CLOSING状态后,只要收到了对方对自己发送的FIN的ACK,收到FIN的ACK确认就进入TIME_WAIT状态,因此,如果RTT(Round Trip Time TCP包的往返延时)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发出的FIN会很快被ACK从而进入到TIME_WAIT状态,CLOSING状态持续的时间就特别短,因此很难看到这种状态。我们知道网络层,可以实现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但是这并不具体,因为,真正进行通信的实体是在主机中的进程,是一个主机中的一个进程与另外一个主机中的一个进程在交换数据。IP协议虽然能把数据报文送到目的主机,但是并没有交付给主机的具体应用进程。而端到端的通信才应该是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应用场景:UDP协议比TCP协议的效率更高,TCP协议比UDP协议更加安全可靠。下面主要对数据传输出现错误/无应答/堵塞/超时/重复等问题。注意:TCP丢包:TCP是基于不可靠的网路实现可靠传输,肯定会存在丢包问题。如果在通信过程中,发现缺少数据或者丢包,那边么最大的可能性是程序发送过程或者接受过程中出现问题。总结:为了满足TCP协议不丢包,即保证可靠传输,规定如下:注意:TCP丢包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网络的传输质量不好,二是安全策略,三是服务器性能瓶颈先理解2个基础概念:发送窗口、接收窗口工作原理:注意点:关于滑动窗口的知识点:滑动窗口中的数据类型:ARQ解决的问题: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传差错数据:即 出错重传类型: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解决的问题:当接收方来不及接收收到的数据时,可通知发送方降低发送数据的效率:即 速度匹配流量控制:注意:拥塞控制:慢开始与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补充: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什么情况造成TCP粘包和拆包?解决TCP粘包和拆包的方法:传输层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只能通过应用层来实现了。实现的方式可以参照tcp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只是实现不在传输层,实现转移到了应用层。最简单的方式是在应用层模仿传输层TCP的可靠性传输。下面不考虑拥塞处理,可靠UDP的简单设计。https://www.jianshu.com/p/65605622234b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517213611158.htmlhttps://blog.csdn.net/dangzhangjing97/article/details/81008836https://blog.csdn.net/qq_30108237/article/details/107057946https://www.jianshu.com/p/6c73a4585eba
      TCP协议解析

      TCP/IP协议特点

      TCP/IP协议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是它恰好适应了世界范围内数据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点:(1)协议标准是完全开放的,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网络硬件系统,可以运行在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3)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网络中每一设备和终端都具有一个唯一地址。(4)高层协议标准化,可以提供多种多样可靠网络服务。扩展资料:TCP/IP模型和协议的缺点:(1)该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因此,对于使用新技术来设计新网络,TCP/IP模型不是一个太好的模板。(2)TCP/IP模型完全不是通用的,并且不适合描述除TCP/IP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栈。(3)链路层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层。它是一个接口,处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接口和层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4)TCP/IP模型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这两层完全不同,物理层必须处理铜缆、光纤和无线通信的传输特征;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是确定帧的开始和结束,并且按照所需的可靠程度把帧从一端发送到另一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CP/IP
      TCP/IP协议的特点:1、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其既可以提供硬件间的协议也可以是软件间的,还可以软硬件交互。2、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便于准确精准传输信息和相互连接;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如HTTP、FTP协议等。扩展资料:TCP/IP 是因特网的通信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协议,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协议的作用就是,相互通信的计算机之间需要遵循的约定。TCP/IP提供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简单的说,TCP/IP定义了全世界的计算机之间通信,传输数据的规则。TCP/IP通信模型分为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网络接口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IP协议
      什么是TCP/IP协议,划为几层,各有什么功能? TCP/IP协议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异的子协议。为此我们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层的方式来剖析它的结构。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TCP/IP网络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网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它的流行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TCP/IP最初是为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实用、能应用于多种网络上的协议,事实证明TCP/IP做到了这一点,它使网络互联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使越来越多的网络加入其中,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应用层—应用层是所有用户所面向的应用程序的统称。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WWW)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 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就用户而言,看到的是由一个个软件所构筑的大多为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实际后台运行的便是上述协议。* 传输层—这一层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T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的协议有TCP和UDP。*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关键的一层,主要定义了IP地址格式,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通畅地传输,IP协议就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1.TCP/UDP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它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流传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用。通过面向连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数据包发送。通俗说,它是事先为所发送的数据开辟出连接好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数据发送;而UDP则不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错恢复功能。一般来说,TCP对应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而UDP对应的则是可靠性要求低、传输经济的应用。TCP支持的应用协议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NFS(网络文件系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主域名称系统)、TFTP(通用文件传输协议)等。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Internet 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结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地址。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整数,中间由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位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以及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的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类地址允许有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址,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句点"."予以分隔。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如以这种方式表示,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7.255.255.254;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 ,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 协议规范通用
      TCP/IP协议是现在互联网的基础。TCP/IP协议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1、TCP/IP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试用,并且是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2、TCP/IP协议是不区分网络硬件的,它在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都被广泛使用。3、TCP/IP协议使用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案。网络中的每台电脑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4、TCP/IP协议是一个标准的高层协议,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在Internet没有形成之前,各个地方已经建立了很多小型的网络,称为局域网,Internet的中文意义是“网际网”,它实际上就是将全球各地的局域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之间的网(即网际网)”。然而,在连接之前的各式各样的局域网却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将这些小网连接起来后各网之间要通过什么样的规则来传输数据呢?这就象世界上有很多个国家,各个国家的人说各自的语言,世界上任意两个人要怎样才能互相沟通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说同一种语言(即世界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TCP/IP协议正是Internet上的“世界语”。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70年代,是用于互联网的第一套协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TCP/IP协议的相关内容就像人类的语言一样,要使计算机连成的网络能够互通信息,需要有一组共同遵守的通信标准,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才能进行通信。在Internet中TCP/IP协议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通讯协议。TCP/IP是英文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一组协议(Protocol)。在Internet上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是配合进行工作的。网际协议(IP)负责将消息从一个主机传送到另一个主机。为了安全消息在传送的过程中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包。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收集这些信息包,并将其按适当的次序放好传送,在接收端收到后再将其正确地还原。传输协议保证了数据包在传送中准确无误。http://site.dcjy.net/qise/6/jxzyk/My%20Webs/z4.htm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连上Internet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终止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Internet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网络,网路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定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Internet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值的正确。因此,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IP协议只保证计算机能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而TCP协议则可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综上所述,虽然IP和TCP这两个协议的功能不尽相同,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但它们是在同一时期作为一个协议来设计的,并且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保证Internet在复杂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凡是要连接到Internet的计算机,都必须同时安装和使用这两个协议,因此在实际中常把这两个协议统称作TCP/IP协议。http://www.goeway.com/rookie/teach/basic/tcpip/tcpip_4.asp.htm
      TCP/IP协议特点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494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