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上海新基建的“压舱石”

      最后更新:2020-04-16 11:26:3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30秒后读取

      1.为什么数据中心可以成为新基础架构的基础?想象一下,每年双十一的主战场实际上是在上海电信的国际数据中心。

      2.2017年,国内数据中心的总功耗超过了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电厂的年发电量总和。节能和环保已成为新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

      我国已经吹响了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号角。如果说5G是“新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人物”,那么数据中心就是“新基础设施”中的“压舱石”。一端与“风、火、水、电”相连。另一端应支持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业务的发展。

      上海是国内数据中心发展的高地。经过多年建设,上海电信初步建成了“4+50+300+N”的DC和一批大型IDC数据中心开发系统,形成了核心到边缘的布局,有力支撑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

      目前,上海电信正在加快建设大规模的绿云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以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

      01

      建造良好的鸟巢吸引凤凰栖息。

      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嘉年华凸显了中国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

      这背后,离不开电信运营商的支持。

      上海电信一直在为阿里巴巴提供数据中心托管、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和支持服务。

      上海地区数据中心承载着阿里华东地区最大的节点。换句话说,每年双十一的主战场是在上海电信的IDC机房。

      2014年,天猫双十一花了10小时51分钟突破100亿元的交易量。到2019年,突破100亿只需要1分36秒。

      六年时间缩短了近一千倍,而另一方面,却是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

      虽然流量的“洪峰”一年比一年高,但在上海电信的保证下,每年都安全度过。

      不仅阿里,上海电信也为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京东和360、东方财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以及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跨国巨头提供数据中心服务。

      许多中小型企业也选择在上海电信的数据中心“安家”,在那里他们可以选择按座位、机架或隔间使用托管空房间。

      互联网接入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速度和灵活性来保证底层,也可以选择云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如安全防范攻击、域名保护、信息技术维护等。,以减轻企业本身的负担。

      中国电信“云银行”提供的DDoS攻击防护

      只有建一个好巢,凤凰才能栖息。在竞争激烈的数据中心领域,竞争是“硬核力量”。

      正常运行时间是全球公认的数据中心标准组织和第三方认证组织。它也是世界上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数据中心认证组织。上海电信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独立建设数据中心并通过认证的运营商。

      目前,上海电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系统标准,出口行业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白皮书,开发IDC运维管理系统,推动IDC运维管理向智能化发展。

      02

      推动云数据中心的发展

      2018年,上海电信在上海建成全球首个“千兆宽带”全覆盖城市,率先为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2019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批5G商业城市,上海电信正式提供5G服务。

      到2020年,上海将成为“双千兆城市”,即宽带千兆和千兆。上海城市能源水平不断提高。

      为配合“双千兆城市”建设,上海电信一直在推进云数据中心建设,云数据中心是覆盖面最广、重要性极高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

      上海电信泗县数据中心

      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云数据中心呈现虚拟化特征。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程序等虚拟化之后。云计算的核心优势,如灵活的能力提供和动态资源调度,被用来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在中国电信层面,“2+4+31+X”云网络整合资源布局在原有“2+31+X”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明确。

      “2”是两个大型数据中心;“四大”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广东、港澳、陕西、四川和重庆四个重点地区;31是每个省都有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接管整个网络的数据结构;

      x是访问级别,将内容和存储放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形成云网络集成和云网络联动的数据中心。

      上海作为中国电信云资源布局的重要节点,已经初步形成了4个核心枢纽、50个汇聚节点、300个综合服务接入区和N个居民网络的布局规划,以信息园等新数据中心枢纽为核心,一直到客户驻地,形成了一个核心到边缘的布局体系。

      动态环境监测系统

      这种布局不仅满足了集中式大计算能力的需求,也满足了5G和人工智能服务对边缘计算的需求。

      例如,对于对时间延迟极其敏感的服务,如虚拟/增强现实、汽车联网等。,有必要尽可能靠近用户部署边缘数据中心。

      03

      走绿色发展之路

      数据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数据中心惊人的功耗。

      2017年,国内数据中心的总功耗为1200-1300亿千瓦时,超过了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电厂的年总发电量。

      三峡大坝、土元/网络

      根据国际数据中心的数据,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增加到2962亿千瓦时,2025年将达到3842.2亿千瓦时。

      正如计算机需要散热一样,数据中心也需要大量的能量来冷却。

      一名日本网民用电脑中央处理器烤肉

      据报道,冷却部分占非核心设施所用能量的60%以上。

      数据中心有多种冷却技术,如空气冷却和水冷却。大规模水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上海电信数据中心,显著提高了系统利用率,降低了冷却能耗。

      上海振如3号楼数据中心是上海电信单柜数量最多的自建机房。冷源采用高压冷水机组的冷却塔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运营商中,上海电信率先采用微模块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每个微模块使用独立的配电、制冷、消防、监控系统和IT机柜,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由叠加而成。

      微模块机房、地图源/网络

      微模块的配置方便灵活,可以随时增减。它还支持在线扩展,可以相对独立地运行,并具有自愈能力。

      微模块机房有两大优势:节能、降耗和分步投资。每个微模块都可以准备自己的功耗,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采用“高不低”的设计原则,造成能耗的浪费。

      同时,精确控制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节能效果明显。

      作者/信息技术时报记者钱立夫

      编辑/踢妹妹

      图片/刁建奎网络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公共数字第次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53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