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4-18 12:05:4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嘉德点评]丁晖科技的专利通过采集耳机中电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采用预设的线性关系,获得线性组合数据,然后根据线性组合数据判断耳机的佩戴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避免穿戴式设备上的外部水渍和汗渍,提高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准确性!
据微网新闻报道,4月2日,丁晖科技宣布入耳式检测和触摸控制二合一计划获得2020年爱迪生发明奖。

丁晖技术入耳式检测和触摸二合一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智能耳机,如TWS耳机、颈挂耳机和头戴耳机。无需在耳机上开孔即可实现入耳式检测功能,有助于耳机主动识别佩戴状态,配合手机控制音乐播放、电话铃声等应用,从而降低耳机功耗,延长续航时间;同时,通过在耳机表面点击或滑动等触摸手势来控制耳机,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人机交互和流畅的听觉体验。
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便携性和功能多样性,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使用可穿戴设备来实现相应的功能。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可穿戴设备的耐用性。为了确保可穿戴设备的有效耐久性并尽可能长时间地提供服务,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可以在未穿戴时停止,并且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可以在穿戴时开始。
然而,现有方案中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精度不高,尤其是在可穿戴设备外部有水和汗渍的情况下,在佩戴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佩戴错误、脱落错误等误判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丁晖技术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磨损检测方法、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80002958.0),12月26日,18。申请人是深圳市丁晖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本专利目前披露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

如上图所示,本发明的耳机外观示意图包括耳机本体11、耳机手柄12、控制区121和音频输出接口111。控制区设有可触摸操作的物理控制键或触摸面板,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耳机的操作,如调节音量、开始播放、暂停播放、快进播放、倒放等。
为了更好地与用户互动,如完成智能佩戴检测,用户可以在摘下耳机时自动停止播放音乐,佩戴耳机时可以自动进行蓝牙连接、播放音乐等智能操作。耳机还配备有用于检测用户行为的传感器,例如耳机手柄和音频输出接口附近的距离检测传感器。
这样,当回放输出接口与用户耳朵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可以判断耳机是否脱落。在该专利中,安装在耳机中的传感器被形象地称为佩戴检测传感器或佩戴传感器,佩戴传感器是电容传感器,也就是说,其检测到的数据是电容数据。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耳机是如何完成佩戴测试的,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可以获取至少两个位置处的电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即设置在耳机中的上述佩戴检测传感器。每个位置的电容传感器可以将检测信号传送到与耳机中每个位置的传感器相连的模拟前端(AFE)电路,然后将检测信号传送到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将检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检测数据。
其次,根据电容传感器在至少两个位置的检测数据,采用预设的线性关系获得线性组合数据,并根据该线性组合数据,判断是否检测到改变耳机预设初始状态的操作行为,如用户是否戴上或摘下耳机以及可能的意外脱落。
最后,如果检测到这种操作行为,可以确定耳机的状态正在改变。因此,需要蓝牙连接和自动停止播放声音等操作。如果没有检测到操作行为,则可以保持原始状态。
可以推断,当传感器数据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这种检测行为,因此当音乐播放时,传感器必须始终保持工作,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功耗。蓝牙耳机的重点是控制其功耗,以延长其使用时间。然而,该专利没有给出相关的功耗指示。
以上是丁晖科技发明的耳机佩戴检测方法。通过获取耳机中电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采用预设的线性关系获取线性组合数据,然后根据线性组合数据判断耳机的佩戴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可以有效避免可穿戴设备外部的水渍和汗渍,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精度!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