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格式type(mac帧格式)

      最后更新:2022-12-15 01:16:5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以太网链路数据帧的格式是什么?

      目前,有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在使用,它们分别是: ●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ARPA。●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AP。●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NAP。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3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图3以太网帧前导字符除此之外,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各字段定义都不相同,彼此也不兼容。四、Ethernet II帧格式如图4所示,是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图4Ethernet II帧格式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注:ISL封装后可达1548字节,802.1Q封装后可达1522字节)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五、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如图5所示,是Ethernet 802.3 raw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图5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在Ethernet 802.3 raw类型以太网帧中,原来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中的类型字段被"总长度"字段所取代,它指明其后数据域的长度,其取值范围为:46-1500。接下来的2个字节是固定不变的16进制数0xFFFF,它标识此帧为Novell以太类型数据帧。六、Ethernet 802.3 SAP帧格式如图6所示,是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图6Ethernet 802. 3 SAP帧格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Ethernet 802.3 SAP帧中,将原Ethernet 802.3 raw帧中2个字节的0xFFFF变为各1个字节的DSAP和SSAP,同时增加了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构成了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的首部。LLC提供了无连接(LLC类型1)和面向连接(LLC类型2)的网络服务。LLC1是应用于以太网中,而LLC2应用在IBM SNA网络环境中。新增的802.2 LLC首部包括两个服务访问点: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目标服务访问点(DSAP)。它们用于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6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E0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F0代表IBM NetBIOS类型协议数据等。至于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则基本不使用(一般被设为0x03,指明采用无连接服务的802.2无编号数据格式)。七、Ethernet 802.3 SNAP帧格式如图7所示,是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图7Ethernet 802. 3 SNAP帧格式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和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2个字节的DSAP和SSAP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AA。●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03。●增加了SNAP字段,由下面两项组成: ◆新增了3个字节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ID)字段,其值通常等于MAC地址的前3字节,即网络适配器厂商代码。

      以太网链路数据帧的格式是什么?

      以太网数据帧格式是什么?

      以太网数据帧格式是起始部分由前同步码和帧开始定界符组成,后面紧跟着一个以太网报头,以 MAC 地址说明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以太帧的中部是该帧负载的包含其他协议报头的数据包,如 IP 协议。由一个 32 位冗余校验码结尾,用于检验数据传输是否出现损坏。扩展资料:当以太网软件从网络层接收到数据报之后,根据需要把网际层的数据分解为较小的块,以符合以太网帧数据段的要求。把数据块打包成帧。每一帧都包含数据及其他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太网网络适配器处理帧所需要的。以太网帧的整体大小必须在 64~1518 字节之间(不包含前导码)。有些系统支持更大的帧,最大可以支持 9000 字节。有些系统支持更大的帧,最大可以支持 9000 字节。
      以太网帧格式,即在以太网帧头、帧尾中用于实现以太网功能的域。在以太网的帧头和帧尾中有几个用于实现以太网功能的域,每个域也称为字段,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目的。IEEE802.3以太帧头如图所示:扩展:以太网帧格式多达5种,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事实上,今天的大多数TCP/IP应用都是用Ethernet V2帧格式(IEEE802.3-1997改回了对这一格式的兼容),而交换机之间的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包则是IEEE802.3/LLC的帧,VLAN Trunk协议如802.1Q和Cisco的CDP(思科发现协议)等则是采用IEEE802.3SNAP的帧。前导码(7字节)、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目的MAC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6字节)、类型/长度(2字节)、数据(46~1500字节)、帧校验序列(4字节)[MAC地址可以用2-6字节来表示,原则上是这样,实际都是6字节]

      802.1 802.2无线用的是802。3
      以太网数据帧格式是什么?

      以太网帧,length/type 为 type,接收时如何去掉帧中的padding?

      如果是Type,那么这个Type就表明是某种协议的报文,相当于在以太网帧基础上又封装了一层协议,那么后续的字节会根据按照这种指定协议的报文格式填充数据,包括协议头、控制字 、数据以及必要的padding等,接收端需要首先解析出这种协议,再根据这种特定协议解析报文,根据协议报头、控制字的定义确定有多少内容是数据,多少数据是padding。 实际上,在Length/Type为Type类,表明承载、封装一层协议后,还可以在这一层协议上继续向上封装,层层打包,但是基本的思路都是一样的,根据前一层协议里面某些控制字,获知是否继续封装了更高层协议的报文,而每一层协议都有自己的控制信息,描述自身的一些控制信息和数据长度。
      以太网帧,length/type 为 type,接收时如何去掉帧中的padding?

      80211mac帧格式详解

      无线数据链路的MAC帧使用四个地址位。但并非每个帧都会用到所有的地址位,这些地址位的值,也会因为MAC 帧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类型的帧使用哪种地址位的细节 一般的 802.11MAC帧。位的传送顺序由左至右,最高效 bit 将会最后出现802.11 MAC 帧并未包含以太网帧的某些典型功能,其中最显著的是 type/length 位以及preamble(同步信号)。 Preamble 属于物理层, 而封装细节(如 type 与length)则出现在 802.11帧所携带的标头(header)中所有帧的开头均是长度两个元组的 Frame Control (帧控制)位,如图 所示。 FrameControl位包括以下次位:协议版本位由两个bit 构成,用以显示该帧所使用的 MAC 版本。目前, 802.11 MAC 只有一个版本;它的协议编号为0。未来 IEEE 如果推出不同于原始规格的 MAC 版本,才会出现其他版本的编号。到目前为止,802.11 改版尚不需用到新的协议编号类型与次类型位用来指定所使用的帧类型。为了抵抗噪声与提升可靠性,802.11 MAC 内建了一些管理功能, 有些功能之前已经提过, 如RTS/CTS 与应答。表 3-1 显示了 type 与 subtype位跟帧类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最高效 bit 会最先出现,恰好与上图相反。因此,Type 次位是 frame control位的第三个 bit 之后跟着第二个 bit(b3 b2),而 Subtype 次位则是第七个 bit 之后跟着第六、第五以及第四个bit(b7 b6 b5 b4)。Duration/ID 位紧跟在 frame control 位之后。此位有许多功用,有三种可能的形式一个 802.11 帧最多可以包含四个地址位。 这些位地址位均经过编号, 因为随着帧类型不同,这些位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基本上, Address 1 代表接收端, Address 2 代表传送端, Address 3 位被接收端拿来过虑地址。802.11 所使用的定位模式,乃是依循其他 IEEE 802 网络所使用的格式,包括以太网。地址位本身的长度有48 个 bit。如果传送给实际介质的第一个 bit 为 0,该地址位代表单一工作站(单点传播[unicast])。如果第一个 bit 为 1,该地址代表一组实际工作站,称为组播(多点传播[multicast])地址。如果所有 bit 均为 1,该帧即属广播(broadcast),因此会传送给连接至无线介质的所有工作站。和以太网一样,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是长度 48 个 bit 的 IEEE MAC 识别,码,代表最后的接收端,亦即负责将帧交付上层协议处理的工作站。此为长度48 个 bit 的 IEEE MAC 识别码,代表传输的来源。每个帧只能来自单一工作站,因此Individual/Group bit 必然为 0,代表来源地址(Source address)为单一工作站。此为长度48 个 bit 的 IEEE MAC 识别码,代表负责处理该帧的无线工作站。如果是无线工作站,接收端地址即为目的地址。如果帧的目的地址是与基站相连的以太网结点,接收端即为基站的无线界面,而目的地址可能是连接到以太网的一部路由器。此为长度 48 个 bit 的 IEEE MAC 识别码,代表将帧传送至无线介质的无线界面。传送端地址通常只用于无线桥接。在基础网络里, 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即是基站无线界面所使用的 MAC 地址。而对等(Ad hoc)网络则会产生一个随机的 BSSID,并将 Universal/Localbit 设定为 1,以防止与其他官方指定的MAC 地址产生冲突。要使用多少地址位, 取决于帧类型。 大部分的数据帧会用到三个位: 来源、 目的以及 BSSID。数据帧中,地址位的编号与排列方式取决于帧的传送路径。大部分的传输只会用到三个地址,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帧格式中,四个地址位都有其中三个位相邻的 未完待续。。。
      80211mac帧格式详解

      64位设备默认应使用哪种帧类型

      64位设备的默认的帧类型为802.2。 以太网类型字段及值 EtherType 是以太帧里的一个字段,用来指明应用于帧数据字段的协议。
      64位设备默认应使用哪种帧类型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7638.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