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语冒用到商业毁谤,对「不正当竞争」说不​

      最后更新:2020-04-18 12:47:2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刘兴亮

      01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公司之间出现了多起“不正当竞争”诉讼:岐狐诉搜狗不正当竞争案、来电者诉街头用电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案,以及今天的头条新闻诉百度商业诽谤案。

      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似乎越来越多,但这也表明中国互联网技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迅速提高。最近的一个广告侵权案件更说明了这个问题。

      许多人应该使用眼神交流。它可以可视化复杂的业务关系,还可以深入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以警告风险。寻找工作或伴侣时,用眼睛检查背景信息总是对的。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眼部扫描的活跃用户数量保持在1000万,在商业信息查询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简洁而醒目的口号“检查公司,检查老板,检查关系”更受欢迎。结果,一些企业使用“搭便车”的方法来迷惑观众并获取流量。

      2019年7月,天眼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原因是其长期以来一直有意虚假使用其品牌口号。2020年4月8日,海淀法院发布了《商业调查禁令》,要求其不得使用“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的口号(以下简称“三查”)以及类似的易混淆、易误解的表述。

      根据该禁令,除了“三查”之外,它也与“三查”不相似,例如,调整“三查”之间的词序或将“检查公司”一词改为“检查企业”等。

      为什么法院这样裁决?因为许多人会通过广告语言来识别产品的来源,欺诈性地使用广告语言很可能会误导一些用户,让他们认为商业调查和面对面的调查是一回事。这种令人困惑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8条也规定了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具体来说,经营者有混淆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货物。非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以并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并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如此严厉的惩罚表明这种行为性质恶劣,对社会危害极大。我还想提醒所有的企业主要做好自己,不要冒险去干扰别人的交通。

      我深深地感受到广告语言可以像商标和专利一样得到保护,这表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不断加强。我已经研究互联网领域20年了,我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见证人。我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可能更深刻。告诉你一个十多年前的案例,你应该能感受到我对这一进展有多满意。

      02

      许多人应该知道瑞星杀毒软件。作为杀毒软件的老大哥,它在巅峰时期每年能卖出7亿元,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你知道为什么它下降了吗?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炮制了一个被称为“中国杀毒行业最大丑闻”的恶意竞争案件——微点事件。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就是它的名誉受到怀疑的那一天。

      1999年4月,CIH病毒在世界上首次爆发。瑞星在总工程师刘旭的领导下,成为了国内第一个解决CIH病毒的软杀伤者。

      2003年是上升的高峰期,也是刘旭被解雇的一年。

      2005年,刘旭成立了一家微型杀毒软件公司,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杀毒软件概念——主动防御杀毒软件,这引起了包括其前所有者瑞星在内的竞争对手的恐慌。因此瑞星贿赂了北京市公安局网络监管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虚假报告、虚假损失和虚假身份证明来陷害MicroPoint。

      有证据显示,2005年7月,微点公司的新产品即将上市时,于冰收受了瑞星公司420万元的贿赂。收受贿赂后,于冰指使手下对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并以“非法传播四种病毒”的罪名逮捕了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贵。从那以后,田亚魁被非法拘留了11个月。

      于冰还向全国唯一的反病毒产品检测机构国家计算机病毒防控产品检测中心发出了一封公函,要求其不要检测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从而从根本上切断了软件问世的道路。

      刘旭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维权之路。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通信安全,不受于兵的监控,刘旭用11部手机同时与公司和外界进行单线通信。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上上下下地向上级报告和上诉,最终在2008年,该案件得到了平反。

      据说“正义不会缺席”,但“迟到的正义”不能让时光倒流。由于后起之秀,微点突然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小事件的真相也导致瑞星的声誉跌至谷底,导致它失去了名誉和财富。

      在不公平竞争中,没有人是受益者。

      03

      关于不公平竞争,让我强调三点:

      左图: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通过不正当竞争打击竞争对手的现象和案例不断出现。不公平竞争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大顽疾。

      然而,它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被蓄意种植并遭受重大损失,它花了三年时间才成功捍卫权利。如今,广告侵权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我们的商业环境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也有必要赞扬积极捍卫自己权利的企业,如旁观者的眼睛。你所采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促进这个行业的公平竞争。

      权利:目前,欺诈性使用广告和故意误导消费者是市场上常见的现象。除了搜索互联网行业的眼球之外,其他行业的广告也受到保护:

      2018年12月26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裁定格力公司需要立即停止其以“无风冷感”为口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美国公司50万元。

      201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嘎图宝应立即停止发布含有“中国销售10罐凉茶和7罐嘎图宝”的广告,并立即停止使用和销毁印有“中国领先的红罐凉茶——嘎图宝”的产品包装,赔偿广药集团和王老集健康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共计100万元。

      这些案件的判决表达了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和净化商业环境的决心和态度。它们还明确了特定广告口号作为商业标志的可保护性,这对于用心打造品牌和产品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和有利的信号。

      下一点:互联网行业的恶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现象是缺乏初始竞争的背后。

      竞争的开始应该是通过健康竞争和公平竞争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其竞争力,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最终给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利用其能量通过恶性竞争攻击其竞争对手,这往往反映出缺乏主动性和勇气,以及对健康竞争的焦虑和缺乏信心。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最初的竞争兴趣,不仅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还会影响整个行业创新生态的创造。

      运河在哪里如此清澈?因为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来源。只有不断地询问竞争的开始,我们才能发展和成长。希望所有企业都能够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放在推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多学习,少投机,在健康公平的竞争中做大做强。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77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