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试 某个端口通不通,如何测试?
解决如何测试 某个端口通不通的步骤如下:1.假设我们要看192.192.193.211这个IP的tcp 22端口是否打开,则运行telnet 192.192.193.211 22 来查看,如果出现下列信息,则表示该端口已打开。2.如果出现下面信息,表是该端口未打开。3.除了telnet以外,还有一个命令nc(netcat)也可查看端口是否打开。同样查看tcp 22端口是否打开,可以运行nc -z 192.192.193.211 22,打开着就会出现下列信息:4.那如果想要查看udp 22 端口是否打开,用什么可以做到呢?nc 也可以噢~ 运行 nc –uz 192.192.193.211 22(u代表UDP), 打开这就会出现这些信息:5.如果查询的端口没有打开,会出现以下输出:6.nc 还可以一次性查看多了端口。这样就解决了如何测试 某个端口通不通的问题了。
1、使用ping检查服务器网络情况,在搜索中输入cmd,双击打开。2、然后输入 ping ip地址,如果ping不同,就会出现以下情况。3、如果可以ping通,则是这样的。4、然后就是使用telnet命令,telnet ip地址和端口号,如果连接不上,会出现连接超时字眼。5、如果可以连接上,输入正确的ip和端口号。6、会打开一个telnet连接成功窗口,代表服务器上的应用服务是启动的。
用telnet,用法:开始-运行-cmd,输入telnet IP 端口; 若是win7可能提示'telnet'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解决方法是: 依次打开“开始”→“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在打开的窗口处,寻找并勾选“Telnet客户端”,然后点击“确定”。顺利安装后,再在运行下输入此命令就OK了。
说详细点.

怎么检测网络端口是否打开 怎么关闭网络
右击电脑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在打开【网络连接】窗口中右击【本地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状态】菜单项,随机打开【本地连接】对话框。 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本机连接 属性】对话框,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表框中选择【Internet协议 (TCP/IP)】选项。单击【属性】按钮,即可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并单击【高级】按钮,在打开的【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选择【选项】选项卡。在【可选设置】列表中选中【TCP/IP筛选】选项,单击【属性】按钮,打开【TCP/IP 刷选】对话框,在其中选择【启动 TCP/IP 筛选(所有适配器)】复选项和3个【只允许】单击按钮。在【TCP端口】设置区域中单击【添加】按钮,打开【添加筛选器】对话框,在【TCP端口】文本框中输入“80”。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TCP/IP筛选】对话框看到添加的端口号。参照相同的的方法添加所有允许开启的端口,重启计算机,这样没有被添加的危险的端口就被排除在允许列之外了。开启端口 若要开启端口,只需添加要开启的端口号即可。

怎么判断80端口是否开启
端口分tcp、udp之分,所以同一个端口号还有tcp协议和udp协议之分。最常见的工具是telnet,但是telnet使用的是tcp协议,换句话说telnet只能检测tcp的这个端口打开了没。假设要看192.192.193.211这个IP的tcp 22端口是否打开,则运行telnet 192.192.193.211 22 来查看,如果出现下列信息,则表示该端口已打开。80端口和8080端口一般80作为网页服务器的访问端口,比如一个网站的ip地址是123.123.123.123,我们访问的是123.123.123.123:80 只是80是默认端口可以省略。但是如果一个服务器上有不同的站点,那可以用另外的端口,比如123.123.123.123:8080 来访问,选择8080是因为两个80好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80端口

如何查看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
1、首先打开电脑之后,在键盘上按下组合键 win+r 打开运行对话框,如下图所示。2、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CMD,如下图所示。3、按下enter键,打开cmd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中输入:netstat -na,如下图所示。4、这时在键盘中按下回车键,如下图所示,就会显示本地连接以及打开的端口。
在服务器中要查看端口,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1、依次点击“开始→运行”,键入“cmd”并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2、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netstat -a -n”,按下回车键后就可以看到以数字形式显示的TCP和UDP连接的端口号及状态。端口相关的概念: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包括逻辑端口和物理端口两种类型。物理端口指的是物理存在的端口,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上用 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逻辑端口是指逻辑意义上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如TCP/IP协议中的服务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由于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数量较多,为了对端口进行区分,将每个端口进行了编号,这就是端口号端口按端口号可以分为3大类:1:公认端口(Well Known Port)公认端口号从0到1023,它们紧密绑定与一些常见服务,例如FTP服务使用端口21,你在 /etc/services 里面可以看到这种映射关系。2: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从1024到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也就是说有许多服务绑定于这些端口,这些端口同样用于许多其它目的。3: 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动态端口,即私人端口号(private port numbers),是可用于任意软件与任何其他的软件通信的端口数,使用因特网的传输控制协议,或用户传输协议。动态端口一般4915265535Linux中有限定端口的使用范围,如果我要为我的程序预留某些端口,那么我需要控制这个端口范围。/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定义了本地TCP/UDP的端口范围,你可以在/etc/sysctl.conf里面定义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如何检测(远程)主机上的某个端口是否开启
1.安装Telnet组件。转到程序控制面板,然后转到打开或关闭窗口功能,Telnet客户端和Telnet服务器勾选,从而安装Telnet组件。2.测试端口是否打开。它是由机器打开的虚拟机的地址,192.168.106.128,端口22。在CMD下输入Telnet后,将出现一个窗口,提示您输入帮助以查看选项。3.接下来,o型192.168.106.12822表明端口连接失败,表明港口可能占领或不开放(我这次连接失败,因为Ubuntu就安装在虚拟机没有SSH服务,所以我成功地连接到SSH服务后使用命令sudoapt-get安装SSH)。如果打开另外一个窗口,说明连接成功。4.你可以用自己的机器做实验。在CMD下输入netstat-anpTCP,查看当前主机TCP打开了哪些端口。
1、安装telnet。我的win7下就没有telnet,在cmd下输入telnet提示没有该命令。于是我们进入控制面板---->程序---->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然后等一段时间,在出来的对话框把telnet客户端和telnet服务器勾选上,其他的不用管,然后点击确定。这样就安装好了telnet组件了。 2、 下面开始测试某个端口是否开启,比如我测的是192.168.3.42的2121这个端口。在cmd下输入start /min telnet 192.168.3.42 2121之后会出现一个窗口,是最小化的,你等一会,如果窗口自动关闭了,说明端口是关闭的或主机ping不通,反之端口开放.比如这个2121端口是开放的,就出现如图所以的窗口,否则窗口关闭。3、你可以用自己的机子做实验.在CMD下输入netstat -anp tcp可以查看当前主机tcp开放了哪些端口.最后 ping命令是不能检测端口,只能检测你和相应IP是否能连通.补充: Linux下检测本机的端口是否被占用:netstat –apn | grep 8080又或者在,windows下在cmd里面使用netstat -an命令来查看 开放的TCP和UDP端口。在cmd里面使用start /min telnet 127.0.0.1 某端口,之后会出现一个窗口,是最小化的,你等一会,如果窗口自动关闭了,说明端口是关闭,反之端口开放。Linux下如windows下使用telnet的方法使用nc命令nc检测端口的用法:nc -z -w 10 %ip% %PORT%-z表示检测或者扫描端口-w表示超时时间-u表示使用UDP协议例如:# nc -z -w 10 -u 127.0.0.1 53Connection to 127.0.0.1 53 port [udp/domain] succeeded!# nc -z -w 10127.0.0.1 53Connection to 127.0.0.1 53 port [tcp/domain] succeeded!# echo $?0# nc -z -w 10 8.8.8.7 53# echo $?1# 端口成功联通返回值是0,提示succeeded;否则返回1,不提示任何数据。linux下未作测试,自行测试。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