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总线,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总线是一组信号线的集合,它定义了各引线的信号、电机、机械特性,使计算机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建立信号联系,进行信息传送和通信。内部总线:就是计算机内部功能模板之间进行通信的总线,它是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内部信息枢纽,但按功能仍要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电源总线PB。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
1: 预读取能力:拥有4bit预读取能力的ddr2内存条能将cpu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成倍发送出去。如ddr内存,拥有2bit数据预读取能力,则它能将cpu传输过来的数据重新排序,同时发送两倍的数据给其他设备。所以其数据传输速率是核心工作频率的两倍。而ddr2的内存,拥有4bit数据预读取能力,所以数据传输率是核心工作频率的4倍。2:外线总线:分为1.rs-232-c总线2.rs-485总线3.ieee-488总线4.usb总线3:内部控制总线分为1.i²c总线2.spi总线 3.sci总线

什么是总线?总线有哪些类型?总线中传输的信号有哪几种?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常见的数据总线为ISA、EISA、VESA、PCI等。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大总线的信息都是以广播形式发送的,但只有地址总线上对应编址的设备可以抄收。扩展资料总线传输的基本原理总线的基本作用就是用来传输信号,为了各子系统的信息能有效及时的被传送,为了不至于彼此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和避免物理空间上过于拥挤,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也就是说总线传输的基本原理就是多路复用技术。评价总线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总线的带宽(即传输速率)、数据位的宽度(位宽)、工作频率和传输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让整个问题的脉络清晰一些。什么是总线?总线简单来说就是连接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传输通道。总线有哪些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分为计算机总线和工业现场总线,早些年总线是特指计算机总线,其根据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五种类型:数据总线: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地址总线:用来指定在RAM)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控制总线: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扩展总线: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例如ISA总线,PCI总线。局部总线:取代更高速数据传输的扩展总线。而现场总线(Field bu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也是现在我们工作中提到比较多的名词,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与控制器主机(网关)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按照现场技术使用比较多的分为485总线:最早的现场总线技术之一,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支持多点数据通信。为有极性总线,拓扑结构为手拉手。CAN总线: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一种总线技术,大部分特质与485总线一致,其成本较高,多用于汽车总线,是汽车行业的标准总线。为有极性总线,拓扑结构较复杂。POWERBUS总线:是一种新型的现场总线,在国内各类现场总线设备中使用,其主要特点是通讯总线具有供电能力,降低了现场施工的成本,将传统施工化繁为简,为无极性总线,拓扑结构支持任意结构第三个问题,总线传输信号中有哪几种?总线传输的信号属于数字信号,在电路中通讯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要比模拟信号强,典型的就是当前用最为常见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的信号。
所谓总线就是系统不见之间传送消息的公共通道,各个部件由总线连接并通过总线相互通信。根据所连接部件的不同,总线的分类如下: 内部总线,也叫片总线,是同一部件内部连接个寄存及运算部件的总线;系统总线,是同一台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系统总线又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传递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扩展总线,负责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标准,如ISA,PCI,AGP等。

什么叫做总线?Powerbus是总线吗?总线是什么意思?系统总线?现场总线?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Powerbus二总线是一种相对于四线系统(两根供电线路、两根通讯线路),将供电线与信号线合二为一,实现了信号和供电共用一个总线的技术。二总线节省了施工和线缆成本,给现场施工和后期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消防,仪表,传感器,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典型两总线技术有M-BUS、消防总线等 2.1 总线可供电二总线可为现场设备供电。无需再布设电源线。2.2 抗干扰能力更强二总线抗干扰能力强,对现场施工布线更容易,更可靠,也更节省人工和施工费用2.3 通讯距离远二总线通讯距离可以达到1000米(可靠值)甚至3000米无需中继器。2.4 无极性接线在一个区域网络中几百点子站应用中,一旦接反其中一点子站,检查起来极为费时费力。而二总线接线无极性,不会产生此类问题2.5 灵活布线拓扑二总线可灵活布线,支持星形,树形,总线型拓扑。2.6 线缆要求低二总线技术抗干扰能力很强,对线缆要求大大降低。2.7 降低成本无需电源与信号线隔离,节省隔离成本。PCB尺寸也大大减小实现原理编辑3.1 采用下行数据采用电压信号,上行数据采用电流信号的方式,在多点数、远距离、布线复杂的系统可供了可靠的稳定性,例如:M-BUS,消防总线等. 来自于百度百科

什么是总线??总线分为哪几类??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总线的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2、地址总线(Address Bus):用来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3、控制总线(Control Bus):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Control Unit)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4、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例如ISA总线,PCI总线。5、局部总线(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数据传输的扩展总线。扩展资料:总线的特性如下:(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又称为机械特性,指总线上部件在物理连接时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如插头与插座的几何尺寸、形状、引脚个数及排列顺序等。(2)功能特性:功能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的功能,如地址总线用来表示地址码。数据总线用来表示传输的数据,控制总线表示总线上操作的命令、状态等。(3)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是指每一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方向及表示信号有效的电平范围,通常,由主设备(如CPU)发出的信号称为输出信号(OUT),送入主设备的信号称为输入信号(IN)。通常数据信号和地址信号定义高电平为逻辑1、低电平为逻辑0,控制信号则没有俗成的约定,如WE表示低电平有效、Ready表示高电平有效。不同总线高电平、低电平的电平范围也无统一的规定,通常与TTL是相符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扩展资料数据总线(DataBus)。规范了一个大的集成应用系统中同构系统、异构系统等方面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方法,系统间数据交换标准。可用于微处理与内存,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送信息。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大多是32位或64位。1、业务实体数据交换:各个子系统在架构分层上都有业务实体层,数据交换机制在业务实体层建立了一层对所有应用系统透明的层。子系统之间,无论其实现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什么,都可通过业务实体层进行共享和交互。2、WebService数据交换:是一种Web服务标准,Web服务提供在异构系统间共享和交换数据的方案,也可用于在产品集成中使用统一的接口标准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线
所谓总线(Bus),一般指通过分时复用的方式,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是电脑中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
按照功能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有的系统中,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复用的,即总线在某些时刻出现的信号表示数据而另一些时刻表示地址;而有的系统是分开的。51系列单片机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是复用的,而一般PC中的总线则是分开的。
系统总线包含有三种不同功能的总线,即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送数据信息。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形式的总线,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数据传送到存储器或I/O接口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将其它部件的数据传送到CPU。数据总线的位数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与微处理的字长相一致。例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字长16位,其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需要指出的是,数据的含义是广义的,它可以是真正的数据,也可以指令代码或状态信息,有时甚至是一个控制信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数据总线上传送的并不一定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
”地址总线AB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由于地址只能从CPU传向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所以地址总线总是单向三态的,这与数据总线不同。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16=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20=1MB。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寻址空间为2n字节。“
“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控制信号中,有的是微处理器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的,如读/写信号,片选信号、中断响应信号等;也有是其它部件反馈给CPU的,比如:中断申请信号、复位信号、总线请求信号、限备就绪信号等。因此,控制总线的传送方向由具体控制信号而定,一般是双向的,控制总线的位数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控制需要而定。实际上控制总线的具体情况主要取决于CPU。”
按照传输数据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串行总线中,二进制数据逐位通过一根数据线发送到目的器件;并行总线的数据线通常超过2根。常见的串行总线有SPI、I2C、USB及RS232等。
按照时钟信号是否独立,可以分为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同步总线的时钟信号独立于数据,而异步总线的时钟信号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SPI、I2C是同步串行总线,RS232采用异步串行总线。
总线:简单说,就是让数据可以跑起来的通路。凡是总线,一定有信号传输。就像凡是电源线,都能供电一样。 系统总线一般来说,能叫系统总线往往的多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一对一的。我们通常说系统总线,一般就知道这条总线上,不止一头一尾带两个设备。习惯如此。现场总线现场总线不同于“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一般来说,机内总线,是指设备内部链接板与板或者,板与执行器之间的数据线。例如CAN,USB。而板上总线,一般指只能在PCB上使用的更高速的总线,例如IIC,SPI。而现场总线,相比机内总线和板上总线,往往是安装在楼宇或者更远距离的需求,链接各个设备之间,获取数据或者控制执行器的总线,例如传感器网络的链接。需要获取各个安装在现场的分散式传感器的数值的需求。这类总线类似RS485,CAN,POWERBUS等。 关于地址,对于现场总线来说,一般编址方式有很多,拨码开关,NFC,红外遥控编码。等。一般编址方式取决于设备的应用方式和结构。只不过如果是485或者CAN这种需要单独供电的总线,在现场编址时候,手持机要同时给点设备供电,编完再安回去。而类似POERBUS的二总线,则供电和通讯在一起,只需要两个触点就可以了。
系统总线(Bus)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的公用通道。从物理上讲,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部分相互连接的方式;从逻辑上讲,系统总线是一种通信标准,是关于扩展卡能在PC中工作的协议。 微机中总线的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于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参考资料:《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什么是总线通信控制 为什么需要总线通信控制
总线完成一次传输,分四个阶段: 1)总线裁决:决定哪个主控设备使用总线;2)寻址阶段:主控设备送出要访问的主存或设备的地址,同时送出有关命令(读或写等),启动从设备;3)数据传输阶段:主、从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4)结束阶段:有关信息在总线上撤销,让出总线使用权。总线通信控制的目的:解决主、从设备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进行数据通信。有四种通信方式: 同步、异步、半同步、分离式通信。1)同步通信控制控制线中有一个时钟信号线,挂接在总线上的所有设备都从这个公共的时钟线上获得定时信号,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定义了等间隔的时间段,这个固定的时间段为一个钟周期,也称总线周期。2)异步通信方式三条控制线:ReadReq:读请求,告诉从设备进行读操作地址信息同时送到地址/数据线上;DataRdy:数据就绪,从设备已准备好数据,主设备可取数据同时送到地/数据线上;Ack:回答信号线,表示已收到对方的请求信号。3)半同步通信控制为解决异步通信方式对噪声敏感的问题,一般在异步总线中引入时钟信号,就绪和应答等定时信号都在时钟的上升沿有效,这样信号的有效时间限制在时钟到达的时刻,而不受其他时间的信号干扰。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半同步通信方式。4)分离式通信控制基本思想:将一个传输操作事务分成两个子过程。在第一个子过程中,主控设备A在获得总线使用权后,将请求的事务类型(即总线命令)、地址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如标识主控设备身份的编号等)发送到总线上,从设备B记录下这些信息。主控设备发完这些信息后便立即释放总线,这样其他设备便可使用总线。在第二个子过程中,从设备B收到主控设备A发来的信息后,就按照其请求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当准备好主控设备所需的数据后,从设备B便请求使用总线,一旦获得使用权,则从设备B就将主控设备A的编号及所需的数据等送到总线上,这样主控设备A便可接收数据。优点:提高整个系统的总有效带宽。 缺点:控制相当复杂,开销大。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