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类域间路由(无类域间路由详细讲解)

      最后更新:2022-12-16 16:17:4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VLSM和CIDR的区别和作用是什么?

      一、技术不同1、VLSM: 是为了有效的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路由汇聚(route summary)来控制路由表的大小,网络管理员使用先进的IP寻址技术。2、CIDR:是一个在Internet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服务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给客户。二、原理不同1、VLSM:相对于类的IP地址来说的。A类的第一段是网络号(前八位),B类地址的前两段是网络号(前十六位),C类的前三段是网络号(前二十四位)。而VLSM的作用就是在类的IP地址的基础上,从它们的主机号部分借出相应的位数来做网络号,也就是增加网络号的位数。2、CIDR:对原来用于分配A类、B类和C类地址的有类别路由选择进程进行了重新构建。CIDR用 13-27位长的前缀取代了原来地址结构对地址网络部分的限制(3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分别被限制为8位、16位和24位)。三、作用不同1、VLSM:是将大范围的IP网络划分成多个小范围的IP网络,为某一个单位或企业的不同部门对内可显示不同的网络,对外可显示同一个IP网络。提到VLSM,不得不提到的是掩码。2、CIDR:适当分配多个合适的IP地址,使得这些地址能够进行聚合,减少这些地址在路由表中的表项数。如给某个网络分配16个C类地址,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这些地址,使得16个地址能够聚合成一个地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类域间路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vlsm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的基本思想是取消IP地址的分类结构,将多个地址块聚合成一个更大的网络,通过支持路由聚合,使得路由表表项变少。跟子网划分相反。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用来划分子网,将单一的网络划分为几个网段,用的是主机地址做子网掩码。如果没有VLSM,一个子网掩码只能供给一个网络
      VLSM和CIDR的区别和作用是什么?

      有类路由和无类路由到底是什么?

      当然支持。无论是有类还是无类,IP地址都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每个网络地址对应的就是一个子网。在有类路由时代不需要掩码,路由器按照地址“类”划分网络,然后进行路由。一个C类地址的前三个字节是网络地址,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子网,但这类子网只有256个主机地址,当然可以分配给主机的一般只有253个;而一个A类子网则包含了2^24-3个可用主机地址,所以当全世界都要求联入米国的那个网络时,地址瞬间就耗尽了。因为一个学校可能只有一个主机,但却占用了一个A类地址。后来就有了“无类域间路由”,采用子网掩码方式来分隔网络。所以ip/n(n=0~32)所表示的都是无类路由,而当n=8、16、24时,正好和有类路由所对应的A、B、C三类子网一样大(主机地址数量相同)。你所列出的地址都属于保留地址,就是在互联网地址分配中永远不分配的地址(可按照“保留地址”查百度百科)。这是在有类时代就规定好的,各个网络应用部门可以在内部使用。这样的网络随时可以接入互联网,而不会造成地址冲突,因为没有那个互联网路由会对这些地址进行路由。因而也就产生了NAT和代理协议,用于将一个内部网络的地址转换成互联网地址。严格的说,一个内部网络可以使用任何符合IP格式的地址,但这个网络的出口如果忘了进行NAT,就可能会干扰某部分互联网的运转。至于10.1.1.0/24的意思是指定了一个子网,其大小相当于一个C类地址空间,都是254个主机地址,网关再占用一个,只剩253个。这样的地址只可能出现在内部网络中,一般中大型单位的内部网络都会采用这类地址;而一个小公司或家庭则通常采用192.168.*.*这样的地址。人们依然采用类来说明一个子网,只是因为方便,因为它们的掩码直接对应255.0.0.0、255.255.0.0和255.255.255.0。而一个中大型网络的管理员则必须掌握255.255.192.0这样的子网掩码,都以二进制表示的话,就是左边一串 1 ,右边一串 0 。而当频繁出现ip/255.255..255.248.这样的掩码时,管理员则更喜欢使用ip/29这样的掩码表示方法,其表明网络地址由29位构成,即在二进制表示中,左边有29个 1 和右边3个0构成的32位掩码。
      有类路由和无类路由到底是什么?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路由缩放问题。使用CIDR技术把4个网络 汇聚成一条路由信息

      换成2进制,192.24.00000000(这里用二进制).0,如果那个部分是32的话,那应该是000111111,显然不能包括192.24.35.255这个地址,因为的出来的地址是192.24.31.0。所以应该加多一位,是001111111,所以就是到63。
      因为32<35<64 所以 192.24.0.0 - 192.24.63.255 这个网络才能汇总所有路由条目 这个网络子网位是2 主机位是14因为14-8=6 2的6次方=648 8 8 8第三段左边2位作子网 所以子网掩码是 16+2=18 所以汇总结果 192.24.0.0/18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路由缩放问题。使用CIDR技术把4个网络 汇聚成一条路由信息

      CIDR的作用是什么?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个在Internet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服务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给客户。CIDR将路由集中起来,使一个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务的几千个IP地址,从而减轻Internet路由器的负担。拓展资料:英文缩写: 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中文译名: 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分 类: 网络与交换读 音:"sider"解 释: 现行的IPv4(网际协议第4版)的地址已经耗尽,这是一种为解决地址耗尽而提出的一种措施。它是将好几个IP网络结合在一起,使用一种无类别的域际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减少由核心路由器运载的路由选择信息的数量。所有发送到这些地址的信息包都被送到如MCI或Sprint等ISP。1990年,Internet上约有2000个路由。五年后,Internet上有3万多个路由。如果没有CIDR,路由器就不能支持Internet网站的增多。 CIDR采用8~30位可变网络ID,而不是A-B-C类网络ID所用的固定的8、16和24位。
      IP地址有“类”的概念,/8掩码是A类,/16掩码是B类,/24掩码是C类等等。但是/12,/18,/25呢?这就是无类的概念了,CIDR的作用就是支持IP地址的无类规划,把IP的网段规划成更细的方式来表示,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IP地址的使用和方便管理。
      cidr 意思就是无类别域间路由,就是在区域之间(路由器可以把网络分成多个区域)使用不按ABCDE类划分的路由,主要作用就是把多个路由(有类路由)汇总成一个无类路由,这样可以减少路由表条目,起到优化路由表的作用,从而减少路由设备的负担,提高路由表查询速度,相对提高网络性能。
      CIDR实现了路由缩放功能,将小的网络汇聚成大的网络。
      CIDR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CIDR(无类域间路由)的前缀为'/20'则表示它定义了多少个网络?

      C类网络地址的掩码是/24,B类网络地址的掩码是/16,所以/20定义一定是C类网络。又因为/20的掩码位数比B类多4位,因此多出来的4位就用来表示不同的C类网络,类似于子网掩码中的子网号部分。2^4=16因此表示的是16个C类网络
      /20已经大于A类的/8和B类的/16 所以只能是A或者C 然后C类是/24,差了4位,因此就是16个C类地址
      如果CIDR(无类域间路由)的前缀为'/20'则表示它定义了多少个网络?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807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