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4-25 10:26:5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孟永辉
与使用新的方法和手段继续挖掘终端用户的消费潜力相比,面向终端用户的开发模式更像是一件“大事”。毕竟,在个人电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用户的生产环节对你来说变化不大。我们看到的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只是终端用户的销售渠道。因此,乙方的改造,就像原来丙方的改造一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新选择。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互联网时代。相应地,面向终端用户的时代被称为消费互联网时代。就像消费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外卖食品、自行车共享、网上家居装修、互联网金融等概念一样,“新”的概念也出现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新零售、新金融和新制造业都源自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虽然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具有相同的“互联网”元素,但互联网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起着主导作用。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模式创新,互联网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基础设施,出现在水和电等每一个环节。真正的驱动力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
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之间的本质区别最终决定了它更像是在新技术的拥抱中诞生的新生儿。当一切都成熟时,它的未来一定会兴旺发达。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工业互联网的怀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工业互联网的追随者。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要概念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好人和坏人相互交融,工业互联网很像消费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为人们描绘的广阔蓝图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们可以利用它。因此,他们开始以各种方式致力于it,越来越多的模式和平台开始出现在工业互联网周围。那时,工业互联网开始像消费互联网时代一样,有所有人的参与和每个人的普及。
工业互联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它。所谓工业互联网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首先,目标对象的特殊性。工业互联网是以终端用户为目标的存在。与终端用户相比,终端用户有自己的特殊需求和偏好。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烧钱和补贴来运作。与需要便捷消费方式的终端用户相比,终端用户需要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如果我们以一种让终端用户满意的方式来看待终端,它肯定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只有满足终端用户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需求,工业互联网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此外,终端用户不仅依靠去中介的方式来实现效率的提高,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终端用户已经形成的生产和供应逻辑,这是决定终端用户未来的主要方面。对于工业互联网参与者来说,我们不仅要依靠搭建平台来参与其中,还要深入参与终端用户的生产和供应过程。从目标对象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只是通过消费互联网来看待终端用户。它们提供了促进终端用户消费的方式和方法,但它们缺乏向终端用户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务的能力。尽管有许多参与者参与其中,但他们将工业互联网付诸实践的方式与消费互联网并无不同。
第二,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之间有一个相同的词“互联网”。然而,互联网的作用和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说,互联网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互联网的作用是基础性和辅助性的。简单混淆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中“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只会将工业互联网带入消费互联网发展的恶性循环。
需要明确的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标准。即使是最小的终端用户也已经得到了互联网元素的支持。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催化剂,深入到工业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通过互联网将新技术引入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改变工业互联网的生产和供应逻辑。真正改变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忽视互联网作用的特殊性最终导致许多玩家将互联网技术视为一种变革手段,并开始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来实现工业互联网的现实,这使得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有了更多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影子。当工业互联网不能给行业带来变化时,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第二消费互联网”。
第三,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回到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通过匹配、中介和广告费来盈利。最佳可得技术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相同。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流量,以增加匹配和中介的可能性,从而获得利润增长。这就是为什么领先的互联网巨头将继续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系统?所谓的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交通“水库”,可以在大型互联网平台上的不同企业之间保留。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盈利模式是通过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增加供求对接的效率来实现的。工业互联网关注的不是牵线搭桥和中介的成功率,而是变革和重塑的能力。坦率地说,工业互联网依赖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让终端用户获得利润。即使工业互联网的参与者有大量的流量,如果他们不能提供服务来改变这些流量的传统生产和供应方法,或者如果他们不能改变这些流量的传统生产和供应方法,他们最终也将不能获得利润。忽视商业模式的特殊性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的工业互联网玩家都把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B端流量作为关键,而忽略了转换B端流量的能力。当工业互联网被简化到这一点时,它与消费者互联网没有什么不同,并成为消费者互联网的同义词。
忽视工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最终导致我们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互联网的影子。从表面上看,工业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事实上,工业互联网早已成为消费者互联网的代名词。理解和处理工业互联网的特殊性,可以使工业互联网真正成为真正的工业互联网,而不是消费互联网的影子。

面对特殊性,工业互联网如何成为工业互联网?
对特殊性的客观认识决定了工业互联网能够成为工业互联网。直面特殊性,从特殊性出发,我们才能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那么,工业互联网如何成为工业互联网呢?
新技术应该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根本动力。目标对象的特殊性、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和商业模式的特殊性都决定了我们需要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这种新的驱动力实际上是新技术。因为只有新技术才能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想象力,只有新技术才能自下而上地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供给逻辑。
为什么?因为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实际上是相对基本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和互联网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可以渗透到行业的细节,并通过对行业内部流程和链接的深刻改变来提高效率,而不是像互联网技术那样简单地去中介。因此,当我们面对工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时,我们必须从新技术中找到这种特殊性的答案。
弱化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中的作用,变“平台”为“参与者”。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这个平台不会像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那样发挥作用。每个元素都是工业互联网的参与者。这也是由目标对象的特殊性、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和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决定的。
以乙方为目标对象,决定了他们的需求实际上是深度授权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依靠简单的牵线搭桥和中介,这就要求工业互联网的参与者成为“参与者”。互联网的作用被简化为基础设施,这决定了平台模式的终结。随着赋权模式时代的到来,要获得赋权,就必须真正参与行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参与找到赋权的方式和方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工业互联网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参与者。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消费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将被授权模式所取代。
供求的再平衡。在目标对象的特殊性背后,互联网角色的特殊性和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实际上是供需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直接结果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结束。工业互联网被称为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新平衡供求关系,而不是盲目地重新平衡供求关系。
供需再平衡的关键是升级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升级,这要求我们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生产新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工业互联网才能重新平衡供需关系,而不是继续失衡。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为了实现供求的再平衡。
当工业互联网的浪潮汹涌澎湃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与消费互联网时代相似的画面。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而只是把工业互联网当成消费者互联网的避风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真正找到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途径,工业互联网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工业互联网,而不是消费互联网的影子。
作者:孟永辉,资深作家、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他长期专注于行业研究,发表了超过400万字的金融和科学文章。支持保留分享作者的来源,请保留作者的版权信息用于转载,违者将被起诉。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