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4-27 10:03:1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4月26日下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南方+客户现场直播发布了“2019年广东省十大知识产权事件”。华为起诉美国威瑞森无线通信公司侵犯其12项专利,这是中国首个发起科技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纯专利资产证券化,深圳海关启动专利海关保护“深圳模式”调查专利侵权案件。

这是广东省首次开展十大知识产权活动的评选和发布,对促进我省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应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聚峰表示,评选经历了广泛征集、初步评选、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四个阶段。共收到各行各业推荐的72项重要活动。经过初选,选出了35个具有典型性并考虑到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事件进行在线投票。最后,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代表性、典型性和影响力的原则,选出了10项活动。

会议地点
事件1:
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业
2019年4月30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合格后,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截至2019年底,第一阶段已开通专利快速预审业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已申请174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备案。共有174家企事业单位提交了709件专利预审案件,其中201件通过预审,进入国家快速审查渠道,134件获得授权。在国家局审查阶段,通过中心审查的专利申请平均授权率为94.4%。目前,该中心正在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建立和完善预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该中心的建立是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合作保护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事件2:
新形势下广东省人民政府修订发布《广东省专利奖励办法》
2019年4月1日,经省政府修订的《广东省专利奖励办法》正式发布,并于当年5月1日起实施。《办法》规定,广东省政府将授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的“金银奖”和“优秀发明人奖”,中国将授予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金银奖”和“优秀专利设计奖”。随后,我省组织了新中国专利奖的推荐和广东省专利奖的评选。第21届中国专利奖的获奖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省政府投入1.678亿元对2019年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新修订的《奖励办法》适应了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丰富了奖励设置,增加了奖励金额,优化了申请和评审程序,增强了专利奖励的社会影响力和动力,更有效地促进了创新驱动发展。
活动3:
华为指控威瑞森无线通信公司侵犯美国12项专利

2019年2月,华为开始与美国运营商威瑞森进行谈判,并向威瑞森提供了230多项专利及其使用的事实证据。谈判失败后,华为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和西部法院起诉威瑞森,要求法院认定威瑞森侵犯了华为在美国授权的12项专利,并要求威瑞森赔偿华为的专利侵权。据了解,华为在全球拥有80,000多项专利,包括美国授权的10,000多项专利。华为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全球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规则。它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成就和价值。
事件4:
广东省高级法院成功审结首起无线通信领域国际标准专利禁令国家救济案
2019年5月,省高级法院第三人民法院在审理华为诉三星侵权纠纷过程中,与三星成功达成全球标准必要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同意一揽子解决全球44起诉讼纠纷,因此美国法院针对这两起案件一审判决的禁令无效。两起案件的妥善处理,有效促进了中外高科技企业在世界通信领域的合作发展,展示了中国法院破解标准专利禁令、缓解国际问题的司法能力,以及服务大局、化解危机的司法智慧。
活动5:
首届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知识产权交易会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12日至14日,首届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知识产权交易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12个国家和香港、澳门的303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展览。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专利、商标、版权和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首次被涵盖在内。参观展览会的总人数达到22,600人。推动知识产权合作意向金额101.47亿元,专利和商标交易总额14.86亿元。让网上交易系统打造“永不落幕的知识产权交易会”。中国知识产权大会已成为展示广东保护知识产权坚定决心的重要窗口和吸引世界最新知识产权成果的重要平台。
活动6:
中国首个纯专利资产证券化启动科技企业资本市场融资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布。
2019年9月,以民营中小科技企业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的“兴业荣源-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计划”在深交所成功发行。基本资产为11家企业拥有的103项发明专利和37项实用新型专利的预期专利许可费,11家企业分别一次性获得300万元至4500万元的专利许可费实现融资。产品型资产是基于专利制度的产权安排机制,通过专利许可实现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离”,从而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有益探索。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广东省首个单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这是科技企业首次利用“专利许可”在资本市场融资。
活动7:
首届“粤、港、澳、湾地区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竞赛”成功举办

2019年6月,首届“粤港澳海湾地区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竞赛”在珠海成功举办。竞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省市场监督局、香港知识产权局、澳门经济局和珠海市政府协办。共收集了586份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参赛作品。经过宣传发布、试演、预赛、半决赛、决赛等多环节,评选出前100名和前50名,以及金、银、优秀奖等多项奖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积极反响,初步形成品牌效应。竞赛推动了粤港澳台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的理念,发现并推动了一批湾区优秀专利项目的实施。粤港澳台共同推进海湾地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海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事件8:
中国首个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落户广东
2019年10月,国家版权局宣布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设立“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计划将基地逐步建成文化艺术展示与贸易、知名文化知识产权运作、深港跨境版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孵化、文化产业研究六大核心功能的版权产业发展示范区,帮助前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产业生态示范区。这是国家版权局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它肯定会成为探索和创造版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高地和基准。
事件9:
深圳海关启动专利保护“深圳模式”调查专利侵权案件
2019年,深圳海关大胆探索培育优势高科技企业、更新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模式,初步形成了“主动保护、协同打击、专业标准”的专利保护“深圳模式”。全年成功查处了一系列涉及u盘发明专利侵权案、“空心形至管状键盘专利侵权案、铰链底座结构专利侵权案和“空气体油炸锅专利侵权案。共查获72批58900件涉嫌专利侵权货物,涉案金额170.1万元,占全国海关的66.7%。“深圳模式”直击专利侵权调查中的“难点”和“痛点”,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激发创新活力,丰富更全面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内涵,不断提高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效果,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活动10:
广东率先命名中国第一批“知识产权专利研究人员”。
2019年1月,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利)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来自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机构的15名优秀人才获得第一批知识产权专利研究员(高级)称号,84名专业人员获得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称号。近年来,我省积极建立知识产权专利研究人员职称评审制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利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并设立了一系列正高级知识产权职称。这一举措有效畅通了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路,完善了我省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对促进知识产权人才的稳定和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王家新
[通讯员]广东城市监督员
[作家]王家新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