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08 13:53:1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孟永辉
在这样一个流动红利正处于高峰期的时代,或许找到新的流动是新一轮发展的开始。与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相比,低端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终端用户上,并给这个时代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工业互联网。事实上,当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开始出现时,我们看到上游供应方面几乎没有改善。结果,新的痛点开始出现。
如何改变行业的上游供应方,即我们所说的b方,从而改变传统行业的产品形式,最终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成为最迫切的需求增强权能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所谓的授权实际上是一个改变上游产业生产和供应的过程。如果我们所说的工业互联网不能深刻地赋予终端用户权力,改变终端用户的生产和供应方式,那么所谓的福工业互联网可能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由于对消费互联网的思考,当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时,我们确实看到了引领工业互联网概念的现象正在发生。许多所谓工业互联网的参与者只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来描述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旦他们谈到工业互联网的登陆和应用,他们甚至还没有完全完善最基本的技术和模式。此时,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一种获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真正改变行业本身。当工业互联网不能改变工业时,所谓的颠覆和创新可能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虽然工业互联网的泡沫仍然存在,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参与者所做的努力。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巨头,通过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不断开拓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视野。无论是新零售业、新制造业,甚至是新金融业,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归类为工业互联网的范畴,因为它们都把终端用户视为改造对象,并且正在深刻地改造终端用户的生产模式和供应模式

01
我一直认为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用消费互联网的思想来登陆工业互联网,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所谓的工业互联网,不是仅仅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就能轻易实现的,而是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环节,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新路。新技术无疑是实现深度干预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只有新技术才能真正参与到行业的具体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并能改变传统的生产和供应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技术巨头深入布局新技术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想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掘金,新技术必须先行。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那些自称正在铺设工业互联网的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因为他们的运作仍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没有新的创新或颠覆。基于这一逻辑,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可能只是巨人的玩物,而对于中小玩家来说,所谓的祝福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可能只是一个好的愿景。
我曾经和一个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家聊过天。这位企业家创办的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某个领域大力培养,积累了大量用户,这些用户都是b端用户。可以说,由于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目标用户是终端用户,拥有如此多终端用户的玩家加入工业互联网的洪流是最合适的。然而,当我问他如何授权他的用户时,他说的基本上是一些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逻辑,甚至连最基本的大型用户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工业互联网是这样的话,那么他所说的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可能只是看到了趋势,但仍然没有找到祝福的方式和方法。
当工业互联网缺乏新技术的支持时,肯定无法深刻改变行业的生产和供应方式,用户的新需求也无法得到根本满足,供需双方的痛点依然存在。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中小企业缺乏新技术的支持,就否认它们在工业互联网上淘金的可能性。凭借自身积累的终端用户和核心玩家的深度授权,我们仍然可以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找到掘金的方法和途径
此时,这些工业互联网的玩家已经是大块头。这些大块头可以通过授权头技术,给更下游的小块头注入活力,从而改变他们在传统时代为终端用户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对于中小玩家来说,或许他们可以加入顶尖科技巨头的怀抱,凭借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实现挖掘黄金行业互联网的目的。对于那些试图开发新技术并自己登陆的中小企业来说,尽管这种方法走在了工业互联网的正确道路上,但就技术和模式而言,它们的努力可能比领先的技术巨头要慢得多。
说到底,所谓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仍然是领先技术巨头的时代。因为凭借其积累的先行者优势和自我生成能力,他们可以在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中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的完美转型。尽管他们对流量的渴望并不比消费互联网时代弱多少,但他们有望凭借新技术布局和深入参与行业实际运营的能力,继续成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

02
如果工业互联网仅限于收购b端用户,而忽略了新技术的深层布局,那么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可能与消费互联网没有任何不同。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决定性点不仅仅局限于用户数量,还在于其他许多新的方面。
首先,终端用户生产模式和供应模式的变化决定了工业互联网的成败。为什么B端用户和C端用户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但他们的痛点仍未消除一方面,终端用户的产品无法有效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终端用户仍然无法购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这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思考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和方向时,我们必须把终端用户的生产模式和供应模式的变化作为关键因素。只有真正改变终端用户的生产和供应模式,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升级时代的新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终端用户生产模式和供应模式的深度变化直接影响用户的成败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改变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工业互联网。所谓的工业互联网也只是一个概念。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我们都应该从深化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只有这样,工业互联网才不会成为获取流量的另一种方式和方法。
其次,工业互联网的最终目标是再次实现供需平衡。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平台模式实现了B端和C端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供需平衡。由于消费互联网实现了供需平衡,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越来越集中在网上,线下实体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消费者互联网解决了产品与用户对接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改变产品本身。因此,一旦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消费互联网的好处就会消失
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终结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深入探究消费互联网时代结束的原因,供需失衡是最根本的原因。工业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重新平衡供求关系。如果匹配像消费者互联网一样简单,它将不起作用。从用户需求的变化出发,寻找供需再平衡的途径和方法成为关键。
除了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之外,我们还需要使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并降低上游制造商的决策成本此外,我们还需要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并通过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供应方式最终,供需平衡将得到重新平衡。
第三,资本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作用将被削弱,坚持长期原则才是王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快进快出,快速赚钱。这一现象最直接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机构和金牌投资者。资本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作用完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当工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进行快进和快出资本运营显然太简单了。当工业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找到工业互联网时代的资本运营模式。
对于许多行业的互联网玩家来说,尤其是对于首席玩家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造血系统。尽管资本仍然在其中发挥作用,但这一作用远不如消费互联网时代重要。因为这些行业的互联网玩家并不缺钱,他们真正缺乏的是深刻变革行业的能力。因此,对于众多的投资机构来说,我们不仅要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盲目地用快进快出的方法来挖钱,更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通过长期主义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许多投资机构已经开始深入规划工业互联网市场,并开始以长远的原则深入规划工业互联网市场。虽然从短期来看,这些投资机构的投资回报可能无法与消费互联网时代相比,但从长期来看,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想象可能比任何其他时代都要大。当工业互联网的浪潮逐渐兴起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工业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来运营工业互联网,而是要找到方法和手段来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时代。只有这样,工业互联网才能不像消费互联网那样转瞬即逝,而是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想象。
作者:孟永辉,资深作家、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行业观察家、特约评论员长期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行业研究,发表了400多万字的金融和科学文章。转载时请保留作者的版权信息,违者将被起诉。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