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04 10:20:5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可是,餐饮又是个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的行当。
消费者可不管你有多辛苦,Ta们可以天天喝同一杯奶茶续命、每个月买同一个品牌的衣服、每年换同一个品牌的手机,但你让他连续三天吃同一家餐厅的饭菜?
对不起,Ta分分钟会吃腻,你的口味、环境、服务,加上你的真心,都绑不住Ta。
虽说一日三餐,餐饮貌似是个高频消费行业,但对于某一个餐饮品牌的个体来说,其实也低频得可怜。
-
-
于是,餐饮有逃不脱的“三年下滑魔咒”,除非你变。你要想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忠诚,你首先得对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成绩“不忠诚”。
这时候重脑力就发挥作用了,以变应变,勇于创新,把自己变得新一点,指望着消费者能多来几次,你的客流量就涨了。
讲到这里,你会想,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是这么做的。
| 但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些创新,得让消费者知道啊。
所以,你大张旗鼓地投各种付费和免费的推广广告,什么媒体大号、线上平台、线下DM传单、CRM短信,还让员工集体发圈。
推广可以,得有“利益点”啊。“两人同行,一人免单”、“招牌菜免费送”、“全场五折大酬宾”…
你豁出去了,因为你相信,只要消费者能来第一次,一定会被你的诚意感动,经常来、周周来、不来就想你,受不了思念就回来看你。
-
-
你打折打到腿都打折了,消费者真的会过来帮你接上吗?
| 有可能,一个月财报算下来,除了打折的腿没有接回去,还打脸了。
-
假设:
一家餐厅某月度销售额50万,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食材成本率35%,毛利额32.5万元。
做了全场5折活动后:
下一月度销售额56.25万,客单价60元,客流量9375人,食材成本率46.7%,毛利额26.3万元。
-
为了获客、为了让消费者都能感受到你的诚意,你收获了负毛利6.2万元。
有人会说:
这个月我虽然损失了一些利润,但收获了很多的新客,只要Ta们下个月多来一次,我就赚回来了呀。
-
| 问题是,你统计了吗?
来个灵魂三问,你体会体会:
问题-1:
你能不能区分出来,哪些客流量,是因为你的优惠活动,原本不打算来、现在来了的?(增量型客流量)
问题-2:
因为优惠打折,原本就打算来的老顾客,这一部分你损失了多少利润,去换取了新增客流?(到店团)
问题-3:
那些增量型客流量,下个月还会来的比例,有多少?新客复购多带来的利润,能不能覆盖因为老顾客到店团损失的利润,汇总之后产生正向收益?(增量型利润额)
-
这些问题,在IT大牛看来很简单,各种CRM系统、各种数据埋点、各种消费行为监控、各种数据模型测算。分分钟get,实时BI驾驶舱图文并茂地展现。
但问题是,咱就是一做餐饮的,无论是进销存哪一项,都复杂得要命。那些数据规矩都对,真的都对,但真正要在现实工作中实施起来,全体员工倒吸一口凉气。
就为了算清楚一个客流量,真的需要如此复杂吗?
带着这些关于客流量的灵魂拷问,本文旨在理一理思路,换个角度思考。
对于客流量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理解和运用?
简单1+4步,用数字化玩转客流量。换个视角,海阔天空。
-
本文共5,358字,看完约需18分钟。建议收藏,方便随时运用和复盘。
| 先来看一张图,方便你对于客流量的玩法,有个全局的概念。
-
-
一座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只有1/10,还有9/10都隐藏在水下。
优惠打折等推广手段去获客,之于客流量,就是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如果作为餐饮从业者的你,只看到了这冰山一角,那你怎么获客都没有用。
-
获客是客流量的“1”。
还有“+4”,分别是: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衍生品变现(新零售)+自传播
01 获客
这一部分大多数餐企都玩得很溜了,这里不再赘述。
-
就提一个知识点,你要想尽办法,把获取的客流,变成你的数字化会员,可记录、可触达,下面的“+4”才能成立。
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想做、或者做不到,那你就不用往下看了。
-
“+4”部分,下面一个一个来看一下,这些概念分别怎么玩。
02 提高活跃度
-
-
| 活跃度是个动态的概念。
如果按近30天来统计,那你每天的数据都应该是从昨天往前算30天而动态变化的。
动态统计需要数据系统如CRM,或POS支持这一功能。刚才简单君说系统复杂,但对于这一点,很重要,值得你去花费资金和精力投入。
当然,你没必要天天盯着活跃度数据看,但最长一个月务必监控一次。月活跃度的环比很关键,就是对比上个月、上上个月是提升了、还是掉了。无论是升是降,一定要找到原因,迅速反应。
-
| 提升活跃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的餐厅这个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有会员客流占比20%,也就是6,250*20%=1,250人。
你的会员池里一共有10,000名会员,那你会员的月活跃度就是1,250/10,000=12.5%。
你想了办法,下个月把会员的月活跃度提升到了15%,同时非会员消费没有变化,会是什么情况?
先来算非会员消费,和上个月一样,50万*(1-20%)=40万。
再来算会员消费,因为你这个月会员活跃度是15%,所以会员客流量就是10,000*15%=1,500人。
如果客单价没有变化,那会员消费就是1,500人*80元=12万
所以下个月的销售额汇总,就是40万+12万=52万。
你通过提升会员活跃度,一个月就增涨了2万元销售额!
-
| 提升活跃度要注意些什么?
最简单的,发条触达信息,用有诚意的文案邀请会员再回来体验一次。
如果你的信息带利益点,那需要测算清楚,你的触达成本+让利成本,不能超过增量型销售额所产生的毛利额。
比如你的食材成本率是35%,那你为了提升活跃度所付出的资金代价,不能超过2万*(1-35%)=1.3万元,否则得不偿失,你不是做公益的慈善机构。
同时,要更加稳准狠。为了规避到店团,你在筛选触达会员范围时,应注意筛除近期(如1个月内)已产生过消费的会员。
03 提高留存率
-
-
| 留存率是数字化范畴的概念。
餐饮人不要有人定胜天的非分之想,觉得我只要足够努力,顾客总会回来的,永远不会抛弃我。
话虽没错,但在数据面前,总要有个百分比的概念,你一定做不到100%留存。顾客不是你的囚犯,还不准减刑不准假释。
-
餐饮留存率的计算方式,通常也可以按月度来追踪。就是统计某个月的新注册会员,在接下来的每个月,产生复购的比例。
比如,你的餐厅在2019年01月新注册会员1,000名,那么从2019年02月开始,直到2020年01月,你会收获这样一道留存率曲线。
-
-
从餐饮业会员留存率的走势规律来看,如果不加以人为影响,通常3个月、6个月左右,会有两个明显的下降加速点。
当然,不同餐饮业态、平时做不同的活动,都会影响下降加速点在时间轴上的偏移。
-
通过数字化统计,找到你的餐饮品牌的会员留存率规律,你就可以对其施加影响了。
如果你统计出来,在第3个月的时候,你的会员留存率会掉一大截。那么,在每个月月末时,你筛选出上上个月(如2019年09月底,筛选2019年07月)新注册的会员,对其触达一张可以提升留存率的优惠券。
-
为什么需要优惠券,而不是直接告诉Ta回来吃顿饭?
因为优惠券就是个数据埋点。通过会员领取、核销优惠券的行为统计,你可以计算出这次触达活动的有效性。
不能用数字化统计和衡量的活动,都是耍**!
-
| 提升留存率的好处也可以计算出来。
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非会员客流占比80%,也就是6,250*80%=5,000人。这5,000人中,有10%,也就是500人注册成为了你的新会员。
如果你不施加任何影响,任其按餐饮业规律自然留存,到2019年10月,可能复购的比例是7%,也就是500人*7%复购*80元客单价=2,800元销售额;
-
如果你在2019年09月对这部分会员触达了挽留活动,2019年10月复购的比例可能提升至10%,也就是500人*10%复购*80元客单价=4,000元销售额。
你通过提升会员留存率,仅仅2019年07月新注册的500名会员,在2019年10月这一个月,就增涨了1,200元销售额!
你算算,你餐厅如果开业了多年,有多少个月的新注册会员?Ta们还会回来吃多少个月?每个月把这部分多留存的会员销售额叠加起来,将会是多大一笔财富。
-
| 提升留存率要注意些什么?
同样,你的触达成本+让利成本,还是不应该超过你的增量型销售额所产生的毛利额。
同时,不建议在会员新注册的第2个月就开始挽留触达,因为人家可能本来就要回来的。餐饮业态,新注册次月的留存率相对于新注册当月猛掉是个自然规律,贸然下猛药施加影响,反而容易引起反感。
04 衍生品变现(新零售)
| 本文关于新零售,只讲一点,新零售是真正的纯增量。
-
还是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如果有5%的顾客,仅仅是5%哦~
也就是6,250*5%=312人购买了你的衍生产品,每人消费了50元,你就产生了312*50=15,600元销售额!
这15,600元销售额,你的后厨不用操作,你的前厅不用收桌。如果玩得好,总部直发,你的餐厅更是只需要让顾客注册成为可触达的会员就OK了。
省了很多麻烦对不对,这就是为啥很多餐饮大品牌,最近越来越热衷于用新零售变现。
-
| 但不要觉得,5%很easy。
可以去查一下餐饮品牌大咖们的财报,看看Ta们的新零售占比是多少。简单君告诉你,都只有不到4%。人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举集团级之力,才那么点。
当然,线下盘子太大占比过高也是个因素。但新零售不好做,真的不太好做。
-
关于新零售这一Part,简单君已经分享了很多文章,阐述了新零售的概念、来源、思路、方法等方面。可以到我的主页,详尽浏览。
05 自传播
| 自传播,不是让你用官方账号到处去发抖音。
-
-
就不说网感的天差地别了。你是官媒,抖大发了端不住品牌形象,抖小了又好像老黄瓜刷绿漆,不伦不类。
况且,你可以算一下,一个月养团队制作内容分发推广,需要多少钱?这点钱够你让多少网红和顾客“抖”起来了?
-
| 你是一家餐厅,是一个餐饮品牌,你做好份内的事。
在口味、环境、服务这老三样上,找出一个差异化的爆点,做到创新和极致,让顾客一体验到,立马张大嘴说“哇塞~”
每位顾客进店之前,无论是从哪里听说过你的过来打卡,还是恰好路过随意逛进来的,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你家是什么菜系、大概一顿饭花多少钱、装修喜不喜欢、服务热情还是高冷等,一进店不超过30秒,就已经在自己心里设定好了。
如果你的表现只是等于Ta的心理预期,那Ta就会觉得Just so so。吃完、结账、走人。
但如果你的表现高于Ta的预期,特别是有哪个点特别打动Ta,带来了惊喜,那Ta本身就会有十足的动力,拍下来、发圈、“自传播”。
-
如果这个时候,你事先帮Ta准备好了某样可以拍照发圈的道具:
比如门口美轮美奂的形象展示打卡墙;
比如一道创意十足有仪式感的菜品;
比如一小段特别烘托氛围的桌面服务;
…
那相当于给Ta自传播的热情“火上浇了油”。
拿现在专门的词汇叫做:你规范好了PGC,让用户自由创作UGC。
-
| 自传播有多大威力呢?
还是用刚才的案例,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有5%的顾客,因为被你的某个惊喜点感动,帮你发圈传播,每条内容被100个朋友看到,也就是6,250*5%*100=31,250次曝光。
这些曝光量中,有1%动心了,到你店里来体验,也就是312人因为自传播产生增量型销售。
更关键的是,这312人可还不只是客流量,是开桌数!一个人来的肯定是少数,咱们假设桌均人数2人,那就是624人的客流量。624人*80元=49,920元销售额!
-
| 看到这里,动心了吗?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打造差异化的惊喜点,为用户准备好自传播的触发道具,是不是比自己重金养一个内容团队,要高效地多?
而且,如果这样做,你是在做你擅长的事情:餐饮。
同时,你把传播的媒介和受众统一了:都是顾客。
你看,一个客流量而已,简单君洋洋洒洒地絮叨了这么多。
刚才文首展示的冰山图,不是噱头吧。海面上的获客尖尖角下,客流量真的还有如此多的道道。
本质上来讲,转换一下思路就可以了。事情还是那么几件事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在做。如果本文能够让你系统地把这些点,串在一根线上想,也不枉费这几千字了。
| 可是,餐饮又是个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的行当。
消费者可不管你有多辛苦,Ta们可以天天喝同一杯奶茶续命、每个月买同一个品牌的衣服、每年换同一个品牌的手机,但你让他连续三天吃同一家餐厅的饭菜?
对不起,Ta分分钟会吃腻,你的口味、环境、服务,加上你的真心,都绑不住Ta。
虽说一日三餐,餐饮貌似是个高频消费行业,但对于某一个餐饮品牌的个体来说,其实也低频得可怜。
-

-
于是,餐饮有逃不脱的“三年下滑魔咒”,除非你变。你要想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忠诚,你首先得对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成绩“不忠诚”。
这时候重脑力就发挥作用了,以变应变,勇于创新,把自己变得新一点,指望着消费者能多来几次,你的客流量就涨了。
讲到这里,你会想,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是这么做的。
| 但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些创新,得让消费者知道啊。
所以,你大张旗鼓地投各种付费和免费的推广广告,什么媒体大号、线上平台、线下DM传单、CRM短信,还让员工集体发圈。
推广可以,得有“利益点”啊。“两人同行,一人免单”、“招牌菜免费送”、“全场五折大酬宾”…
你豁出去了,因为你相信,只要消费者能来第一次,一定会被你的诚意感动,经常来、周周来、不来就想你,受不了思念就回来看你。
-

-
你打折打到腿都打折了,消费者真的会过来帮你接上吗?
| 有可能,一个月财报算下来,除了打折的腿没有接回去,还打脸了。
-
假设:
一家餐厅某月度销售额50万,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食材成本率35%,毛利额32.5万元。
做了全场5折活动后:
下一月度销售额56.25万,客单价60元,客流量9375人,食材成本率46.7%,毛利额26.3万元。
-
为了获客、为了让消费者都能感受到你的诚意,你收获了负毛利6.2万元。
有人会说:
这个月我虽然损失了一些利润,但收获了很多的新客,只要Ta们下个月多来一次,我就赚回来了呀。
-
| 问题是,你统计了吗?
来个灵魂三问,你体会体会:
问题-1:
你能不能区分出来,哪些客流量,是因为你的优惠活动,原本不打算来、现在来了的?(增量型客流量)
问题-2:
因为优惠打折,原本就打算来的老顾客,这一部分你损失了多少利润,去换取了新增客流?(到店团)
问题-3:
那些增量型客流量,下个月还会来的比例,有多少?新客复购多带来的利润,能不能覆盖因为老顾客到店团损失的利润,汇总之后产生正向收益?(增量型利润额)
-
这些问题,在IT大牛看来很简单,各种CRM系统、各种数据埋点、各种消费行为监控、各种数据模型测算。分分钟get,实时BI驾驶舱图文并茂地展现。
但问题是,咱就是一做餐饮的,无论是进销存哪一项,都复杂得要命。那些数据规矩都对,真的都对,但真正要在现实工作中实施起来,全体员工倒吸一口凉气。
就为了算清楚一个客流量,真的需要如此复杂吗?
带着这些关于客流量的灵魂拷问,本文旨在理一理思路,换个角度思考。
对于客流量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理解和运用?
简单1+4步,用数字化玩转客流量。换个视角,海阔天空。
-
本文共5,358字,看完约需18分钟。建议收藏,方便随时运用和复盘。
| 先来看一张图,方便你对于客流量的玩法,有个全局的概念。
-

-
一座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只有1/10,还有9/10都隐藏在水下。
优惠打折等推广手段去获客,之于客流量,就是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如果作为餐饮从业者的你,只看到了这冰山一角,那你怎么获客都没有用。
-
获客是客流量的“1”。
还有“+4”,分别是: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衍生品变现(新零售)+自传播
01 获客
这一部分大多数餐企都玩得很溜了,这里不再赘述。
-
就提一个知识点,你要想尽办法,把获取的客流,变成你的数字化会员,可记录、可触达,下面的“+4”才能成立。
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想做、或者做不到,那你就不用往下看了。
-
“+4”部分,下面一个一个来看一下,这些概念分别怎么玩。
02 提高活跃度
-

-
| 活跃度是个动态的概念。
如果按近30天来统计,那你每天的数据都应该是从昨天往前算30天而动态变化的。
动态统计需要数据系统如CRM,或POS支持这一功能。刚才简单君说系统复杂,但对于这一点,很重要,值得你去花费资金和精力投入。
当然,你没必要天天盯着活跃度数据看,但最长一个月务必监控一次。月活跃度的环比很关键,就是对比上个月、上上个月是提升了、还是掉了。无论是升是降,一定要找到原因,迅速反应。
-
| 提升活跃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的餐厅这个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有会员客流占比20%,也就是6,250*20%=1,250人。
你的会员池里一共有10,000名会员,那你会员的月活跃度就是1,250/10,000=12.5%。
你想了办法,下个月把会员的月活跃度提升到了15%,同时非会员消费没有变化,会是什么情况?
先来算非会员消费,和上个月一样,50万*(1-20%)=40万。
再来算会员消费,因为你这个月会员活跃度是15%,所以会员客流量就是10,000*15%=1,500人。
如果客单价没有变化,那会员消费就是1,500人*80元=12万
所以下个月的销售额汇总,就是40万+12万=52万。
你通过提升会员活跃度,一个月就增涨了2万元销售额!
-
| 提升活跃度要注意些什么?
最简单的,发条触达信息,用有诚意的文案邀请会员再回来体验一次。
如果你的信息带利益点,那需要测算清楚,你的触达成本+让利成本,不能超过增量型销售额所产生的毛利额。
比如你的食材成本率是35%,那你为了提升活跃度所付出的资金代价,不能超过2万*(1-35%)=1.3万元,否则得不偿失,你不是做公益的慈善机构。
同时,要更加稳准狠。为了规避到店团,你在筛选触达会员范围时,应注意筛除近期(如1个月内)已产生过消费的会员。
03 提高留存率

-
| 留存率是数字化范畴的概念。
餐饮人不要有人定胜天的非分之想,觉得我只要足够努力,顾客总会回来的,永远不会抛弃我。
话虽没错,但在数据面前,总要有个百分比的概念,你一定做不到100%留存。顾客不是你的囚犯,还不准减刑不准假释。
-
餐饮留存率的计算方式,通常也可以按月度来追踪。就是统计某个月的新注册会员,在接下来的每个月,产生复购的比例。
比如,你的餐厅在2019年01月新注册会员1,000名,那么从2019年02月开始,直到2020年01月,你会收获这样一道留存率曲线。
-

-
从餐饮业会员留存率的走势规律来看,如果不加以人为影响,通常3个月、6个月左右,会有两个明显的下降加速点。
当然,不同餐饮业态、平时做不同的活动,都会影响下降加速点在时间轴上的偏移。
-
通过数字化统计,找到你的餐饮品牌的会员留存率规律,你就可以对其施加影响了。
如果你统计出来,在第3个月的时候,你的会员留存率会掉一大截。那么,在每个月月末时,你筛选出上上个月(如2019年09月底,筛选2019年07月)新注册的会员,对其触达一张可以提升留存率的优惠券。
-
为什么需要优惠券,而不是直接告诉Ta回来吃顿饭?
因为优惠券就是个数据埋点。通过会员领取、核销优惠券的行为统计,你可以计算出这次触达活动的有效性。
不能用数字化统计和衡量的活动,都是耍**!
-
| 提升留存率的好处也可以计算出来。
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非会员客流占比80%,也就是6,250*80%=5,000人。这5,000人中,有10%,也就是500人注册成为了你的新会员。
如果你不施加任何影响,任其按餐饮业规律自然留存,到2019年10月,可能复购的比例是7%,也就是500人*7%复购*80元客单价=2,800元销售额;
-
如果你在2019年09月对这部分会员触达了挽留活动,2019年10月复购的比例可能提升至10%,也就是500人*10%复购*80元客单价=4,000元销售额。
你通过提升会员留存率,仅仅2019年07月新注册的500名会员,在2019年10月这一个月,就增涨了1,200元销售额!
你算算,你餐厅如果开业了多年,有多少个月的新注册会员?Ta们还会回来吃多少个月?每个月把这部分多留存的会员销售额叠加起来,将会是多大一笔财富。
-
| 提升留存率要注意些什么?
同样,你的触达成本+让利成本,还是不应该超过你的增量型销售额所产生的毛利额。
同时,不建议在会员新注册的第2个月就开始挽留触达,因为人家可能本来就要回来的。餐饮业态,新注册次月的留存率相对于新注册当月猛掉是个自然规律,贸然下猛药施加影响,反而容易引起反感。
04 衍生品变现(新零售)
| 本文关于新零售,只讲一点,新零售是真正的纯增量。
-
还是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如果有5%的顾客,仅仅是5%哦~
也就是6,250*5%=312人购买了你的衍生产品,每人消费了50元,你就产生了312*50=15,600元销售额!
这15,600元销售额,你的后厨不用操作,你的前厅不用收桌。如果玩得好,总部直发,你的餐厅更是只需要让顾客注册成为可触达的会员就OK了。
省了很多麻烦对不对,这就是为啥很多餐饮大品牌,最近越来越热衷于用新零售变现。
-
| 但不要觉得,5%很easy。
可以去查一下餐饮品牌大咖们的财报,看看Ta们的新零售占比是多少。简单君告诉你,都只有不到4%。人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举集团级之力,才那么点。
当然,线下盘子太大占比过高也是个因素。但新零售不好做,真的不太好做。
-
关于新零售这一Part,简单君已经分享了很多文章,阐述了新零售的概念、来源、思路、方法等方面。可以到我的主页,详尽浏览。
05 自传播
| 自传播,不是让你用官方账号到处去发抖音。
-

-
就不说网感的天差地别了。你是官媒,抖大发了端不住品牌形象,抖小了又好像老黄瓜刷绿漆,不伦不类。
况且,你可以算一下,一个月养团队制作内容分发推广,需要多少钱?这点钱够你让多少网红和顾客“抖”起来了?
-
| 你是一家餐厅,是一个餐饮品牌,你做好份内的事。
在口味、环境、服务这老三样上,找出一个差异化的爆点,做到创新和极致,让顾客一体验到,立马张大嘴说“哇塞~”
每位顾客进店之前,无论是从哪里听说过你的过来打卡,还是恰好路过随意逛进来的,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你家是什么菜系、大概一顿饭花多少钱、装修喜不喜欢、服务热情还是高冷等,一进店不超过30秒,就已经在自己心里设定好了。
如果你的表现只是等于Ta的心理预期,那Ta就会觉得Just so so。吃完、结账、走人。
但如果你的表现高于Ta的预期,特别是有哪个点特别打动Ta,带来了惊喜,那Ta本身就会有十足的动力,拍下来、发圈、“自传播”。
-
如果这个时候,你事先帮Ta准备好了某样可以拍照发圈的道具:
比如门口美轮美奂的形象展示打卡墙;
比如一道创意十足有仪式感的菜品;
比如一小段特别烘托氛围的桌面服务;
…
那相当于给Ta自传播的热情“火上浇了油”。
拿现在专门的词汇叫做:你规范好了PGC,让用户自由创作UGC。
-
| 自传播有多大威力呢?
还是用刚才的案例,假设你的餐厅2019年07月销售额50万元,客单价80元,客流量6,250人。
其中有5%的顾客,因为被你的某个惊喜点感动,帮你发圈传播,每条内容被100个朋友看到,也就是6,250*5%*100=31,250次曝光。
这些曝光量中,有1%动心了,到你店里来体验,也就是312人因为自传播产生增量型销售。
更关键的是,这312人可还不只是客流量,是开桌数!一个人来的肯定是少数,咱们假设桌均人数2人,那就是624人的客流量。624人*80元=49,920元销售额!
-
| 看到这里,动心了吗?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打造差异化的惊喜点,为用户准备好自传播的触发道具,是不是比自己重金养一个内容团队,要高效地多?
而且,如果这样做,你是在做你擅长的事情:餐饮。
同时,你把传播的媒介和受众统一了:都是顾客。
你看,一个客流量而已,简单君洋洋洒洒地絮叨了这么多。
刚才文首展示的冰山图,不是噱头吧。海面上的获客尖尖角下,客流量真的还有如此多的道道。
本质上来讲,转换一下思路就可以了。事情还是那么几件事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在做。如果本文能够让你系统地把这些点,串在一根线上想,也不枉费这几千字了。
来源:让餐饮更简单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