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详细(OSI七层网络模型)

      最后更新:2023-03-23 17:25:4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OSI有哪七层?具体每层有哪些功能?

      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网络层(NetworkLayer),传输层(TransportLayer),会话层(Session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2、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进行通信。3、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4、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OSI有哪七层?具体每层有哪些功能?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OSl参考模型中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3、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4、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5、会话层负责验证访问和会话管理。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没有协议。6、表示层的功能包括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没有协议。7、应用层的功能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OSI 分层的好处:1、每一层更改不会影响其他层。2、有利于网络设备厂商生产出标准的网络设备。举个例子:其实网上买东西的过程就很类似于OSI模型。顾客在淘宝店看到了 一款家具,顾客就联系卖家,我要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什么型号,价格,然后顾客就拍下家具支付,厂家这边就找人打包,打完包后就得把箱子编上号,打包完成后就找快递员来取货。快递员就会在箱子上写上寄件人,收件人,手机等,每一个箱子上都贴上;然后快递员就把箱子搬到中转站,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每天都有一辆汽车把货物运往火车站(假如是厂家在北京,顾客在深圳,),这里快递公司中转站的汽车就把箱子运往北京火车站。第二天,货物就达到深圳火车站,那么快递公司的汽车就把货物从深圳火车站运往快递公司深圳的中转站,然后再由快递员根据单号送到顾客的家里,厂家就会派人去组装家具,最终家具完整的呈现在顾客的眼前。分层就各负责各的工作。每一层只关心自己那一层的事情。不关心其他的,就如快递员不关心里面是什么东西,货运员连寄件人收件人都不看,他就负责每天从中转站运到火车站就完事了,比如每天运两次,有一件他也运。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功能:物理连接、传送数据、及时传送、可靠传输数据、维护机制、解压缩数据、接口服务。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具有七层结构的体系模型。发送和接收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应的设备称为实体。OSI的每一层都包含多个实体,处于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OSI参考模型较为理想化,过分模块化使处理变得更加沉重,每个模块不得不实现相似的处理逻辑。虽然OSI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OSI参考模型对通信中必要的功能做了很好的归纳,理解它有助于学习更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各自层与层之间关系相似。每一层都只与自己相邻的上下两层直接通信,下层通过服务访问点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当接受数据时,数据是自下而上传输;当发送数据时,数据则是自上向下传输的。在这一点上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是一致的。只是TCP/IP参考模型相比OSI参考模型少了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SPDU)和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第一层:物理层 解决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的问题,常见的物理媒介有光纤、电缆、中继器等。它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从网络层接收数据包,数据包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数据链路层执行两个基本功能。它允许上层使用成帧之类的各种技术来访问介质,控制如何放置和接收来自介质的数据。第三层:网络层传输层将数据段传递到网络层。网络层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段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位于不同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网络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网络层的功能是逻辑寻址、路由和路径确定。第四层:传输层OSI下3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传输层是第四层,因此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层: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指从应用层接收数据,这些数据是以字符和数字的形式出现的,表示层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为机器可以理解的二进制格式,也就是封装数据和格式化数据,例如将ASCII码转化为别的编码,这个功能称为“翻译”。第七层:应用层 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使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是网络应用程序所使用的,例如HTTPS协议、HTTP协议,应用层是通过协议为网络提供服务,执行用户的活动。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也采用了分层结构技术,把一个网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一层都去实现不同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都以协议形式正规描述,协议定义了某层同远方一个对等层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规则和约定。每一层向相邻上层提供一套确定的服务,并且使用与之相邻的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从概念上来讲,每一层都与一个远方对等层通信,但实际上该层所产生的协议信息单元是借助于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传送的。因此,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称为虚拟通信。扩展资料:运作方式数据由传送端的最上层(通常是指应用程序)产生,由上层往下层传送。每经过一层,都在前端增加一些该层专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称为报头,然后才传给下一层,可将加上报头想象为套上一层信封。因此到了最底层时,原本的数据已经套上了七层信封,而后通过网线、电话线、光纤等介质,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从最底层向上层传送,每经过一层就拆掉一层信封(即去除该层所认识的报头),直到最上层,数据便恢复成当初从传送端最上层产生时的原貌。如果以网络的术语来说,这种每一层将原始数据加上报头的操作,便是数据的封装,而封装前的原始数据则称为数据承载。在传送端,上层将数据传给下层,下层将上层传过来的数据当成数据承载,再将数据承载封装成新的数据,继续传给更下层去封装,直到最底层为止。
      从第一层至第七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拓展资料: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 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从第一层至第七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个层次是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个层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数据链路层: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网络层: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传输层: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会话层: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表示层: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应用层: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扩展资料OSI参考模型的优点1、分工合作,责任明确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相异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如此一来,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万一出了问题,很容易判断是哪一层没做好,就应该先改善该层的工作,不至于无从着手。2、对等交谈对等是指所处的层级相同,对等交谈意指同一层找同一层谈,例如:第3层找第3层谈、第4层找第4层谈,依此类推。所以某一方的第N层只与对方的第N层交谈,是否收到、解读自己所送出的信息即可,完全不必关心对方的第N-1层或第N+1层会如何做,因为那是由一方的第N-1层与第N+1层来处理。其实,双方以对等身份交谈是常用的规则,这样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各层所负责的事情。因此,通信协议是对等个体通信时的一切约定。3、逐层处理,层层负责既然层次分得很清楚,处理事情时当然应该按部就班,逐层处理,决不允许越过上一层,或是越过下一层。因此,第N层收到数据后,一定先把数据进行处理,才会将数据向上传送给第N+1层,如果收到第N+1层传下来的数据,也是处理无误后才向下传给第N-1层。任何一层收到数据时,都可以相信上一层或下一层已经做完它们该做的事,层级的多少还要考虑效率与实际操作的难易,并非层数越多越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模型
      第1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第2层是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第3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第4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传输层的作用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网络中的SPX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第5层是会话层( Session Layer)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第6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第7层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邮件服务(E-mail)、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扩展资料由于OSI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网络系统只涉及其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能够具有所有的7层,并完全遵循它的规定。在7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提供一个特殊的网络功能。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观察:下面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而上3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第7层 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第6层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第5层 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 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 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 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第1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第2层是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第3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第4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传输层的作用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网络中的SPX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第5层是会话层( Session Layer)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第6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第7层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邮件服务(E-mail)、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扩展资料由于OSI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网络系统只涉及其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能够具有所有的7层,并完全遵循它的规定。在7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提供一个特殊的网络功能。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观察:下面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 而上3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个层次是

      简述OSI模型的七层协议??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具体如下:1、第1层物理层:物理层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2、第2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3、第3层网络层:网络层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4、第4层传输层:传输层把传输表头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5、第5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6、第6层表达层:表达层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7、第7层 应用层:应用层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SSH等。扩展资料:OSI模型的意义OSI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模型
      为了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互连,OSI参考模型把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同时也定义了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服务及每层的功能。OSI的七层由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面向数据通信,而上三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则面向资源子网,而传输层则是七层中最为重要的一层。它位于上层和下层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所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该层定义了通信设备与传输线接口硬件的电气、机械以及功能和过程的特性。2、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检查发生在连接通信系统间传送路上的比特错误并进行恢复,确保比特序列组成为数据流准确无误地传送给对方的系统。数据链路层在相邻的节点之间实现透明的高可靠性传输。3、网络层解决多节点传送时的路由选择、拥挤控制及网络互连等,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它的特性对高层是透明的,同时,根据传输层的要求选择服务质量,并向传输层报告未恢复的差错。4、传输层为两个端系统(源站和目标站)的会话层之间建立一条传输连接,可靠、透明地传送报文,执行端一端差错控制、顺序和流量控制、管理多路复用等。本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并保证网络连接的质量。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OSI网络参考模型中最需要的一层。5、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数据传输,但对数据传输的同步进行管理。它主要负责提供两个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功能,同时要对进程中必要的信息传送方式、进程间的同步以及重新同步进行管理。6、表示层解决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时不同数据格式的编码之间的转换,语法选择,数据加密与解密及文本压缩等。7、应用层 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访问等。把进程中于对方进程通信的部分放入应用实体中,同时,对各种业务内容的通信功能进行管理。
      07 osi七层模型

      简述OSI模型的七层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5955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