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的种类(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

      最后更新:2023-03-24 21:07:0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网络协议有哪些类型?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员能够在已知的路由策略上配置路由加权,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级内部域名路由(CIDR),它是一种在网络中可以容纳更多地址的机制,它比外部网关协议(EGP)更新。BGP4经常用于网关主机之间,主机中的路由表包括了已知路由的列表,可达的地址和路由加权,这样就可以在路由中选择最好的通路了。BGP在局域网中通信时使用内部BGP(IBGP),因为IBGP不能很好工作。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在TCP/IP网络上使客户机获得配置信息的协议,它是基于BOOTP协议,并在BOOTP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动分配可用网络地址等功能。这两个协议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互操作。DHCP协议在安装TCP/IP协议和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迅时,必须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使用DHCP自动配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一个标准协议,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象传送可显示文件的HTTP和电子邮件的SMTP一样,FTP也是应用TCP/IP协议的应用协议标准。FTP通常用于将网页从创作者上传到服务器上供人使用,而从服务器上下传文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作为用户,您可以用非常简单的DOS界面来使用FTP,也可以使用由第三方提供的图形界面的FTP来更新(删除,重命名,移动和复制)服务器上的文件。现在有许多服务器支持匿名登录,允许用户使用FTP和ANONYMOUS作为用户名进行登录,通常可使用任何口令或只按回车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它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在HDLC中,数据被组成一个个的单元(称为帧)通过网络发送,并由接收方确认收到。HDLC协议也管理数据流和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HDLC是在数据链路层中最广泛最使用的协议之一。现在作为ISO的标准,HDLC是基于IBM的SDLC协议的,SDLC被广泛用于IBM的大型机环境之中。在HDLC中,属于SDLC的被称为通响应模式(NRM)。在通常响应模式中,基站(通常是大型机)发送数据给本地或远程的二级站。不同类型的HDLC被用于使用X.25协议的网络和帧中继网络,这种协议可以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使用,无论此网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tion 1.1)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它是用来在Internet上传送超文本的传送协议。它是运行在TCP/IP协议族之上的HTTP应用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任何服务器除了包括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用户请求。您的浏览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开始文件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了HTTP请求,此请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驻留程序接收到请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回送所要求的文件。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由Netscape开发并内置于其浏览器中,用于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并返回网络上传送回的结果。HTTPS实际上应用了Netscape的完全套接字层(SSL)作为HTTP应用层的子层。(HTTPS使用端口443,而不是象HTTP那样使用端口80来和TCP/IP进行通信。)SSL使用40 位关键字作为RC4流加密算法,这对于商业信息的加密是合适的。HTTPS和SSL支持使用X.509数字认证,如果需要的话用户可以确认发送者是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它是一个在主机和网关之间消息控制和差错报告协议。ICMP使用IP数据报,但消息由TCP/IP软件处理,对于应用程序使用者是不可见的。在被称为Catenet的系统中,IP协议被用作主机到主机的数据报服务。网络连接设备称为网关。这些网关通过网关到网关协议(GGP)相互交换用于控制的信息。通常,赡养或目的主机将和源主机通信,例如,为报告在数据报过程中的错误。为了这个目的才使用了ICMP,它使用IP做于底层支持,好象它是一个高层协议,而实际上它是IP的一部分,必须由其它IP模块实现。ICMP消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送:当数据报不能到达目的地时,当网关的已经失去缓存功能,当网关能够引导主机在更短路由上发送。IP并非设计为设计为绝对可靠,这个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当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返回控制信息,而不是使IP协议变得绝对可靠,并不保证数据报或控制信息能够返回。一些数据报仍将在没有任何报告的情况下丢失。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nternet协议-版本6它是Internet协议的最新版本,已作为IP的一部分并被许多主要的操作系统所支持。IPv6也被称为“Ipng”(下一代IP),它对现行的IP(版本4)进行重大的改进。使用IPv4和IPv6的网络主机和中间结点可以处理IP协议中任何一层的包。用户和服务商可以直接安装IPv6而不用对系统进行什么重大的修改。相对于版本4新版本的最大改进在于将IP地址从32位改为128位,这一改进是为了适应网络快速的发展对IP地址的需求,也从根本上改变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简化IPv4首部字段被删除或者成为可选字段,减少了一般情况下包的处理开销以及IPv6首部占用的带宽。改进IP 首部选项编码方式的修改导致更加高效的传输,在选项长度方面更少的限制,以及将来引入新的选项时更强的适应性。加入一个新的能力,使得那些发送者要求特殊处理的属于特别的传输流的包能够贴上标签,比如非缺省质量的服务或者实时服务。为支持认证,数据完整性以及(可选的)数据保密的扩展都在IPv6中说明。本文描述IPv6基本首部以及最初定义的IPv6 扩展首部和选项。还将讨论包的大小问题,数据流标签和传输类别的语法,以及IPv6对上层协议的影响。IPv6 地址的格式和语法在其它文章中单独说明。IPv6版的 ICMP 是所有IPv6应用都需要包含的。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优先OSPF是用于大型自主网络中替代路由信息协议的协议标准。象RIP一样,OSPF也是由IETF设计用作内部网关协议族中的一个标准。在使用OSPF时网络拓朴结构的变化可以立即在路由器上反映出来。不象RIP,OSPF不是全部当前结点保存的路由表,而是通过最短路优先算法计算得到最短路,这样可以降低网络通信量。如果您熟悉最短路优先算法就会知道,它是一种只关心网络拓朴结构的算法,而不关心其它情况,如优先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OSPF改变了算法使它根据不同的情况给某些通路以优先权。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版本3它是一个关于接收电子邮件的客户/服务器协议。电子邮件由服务器接收并保存,在一定时间之后,由客户电子邮件接收程序检查邮箱并下载邮件。POP3它内置于IE和Netscape浏览器中。另一个替代协议是交互邮件访问协议(IMAP)。使用IMAP您可以将服务器上的邮件视为本地客户机上的邮件。在本地机上删除的邮件还可以从服务器上找到。E-mail 可以被保存在服务器上,并且可以从服务器上找回。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它是用于串行接口的两台计算机的通信协议,是为通过电话线连接计算机和服务器而彼此通信而制定的协议。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您点对点连接,这样提供商的服务器就可以响应您的请求,将您的请求接收并发送到网络上,然后将网络上的响应送回。PPP是使用IP协议,有时它被认为是TCP/IP协议族的一员。PPP协议可用于不同介质上包括双绞线,光纤和卫星传输的全双工协议,它使用HDLC进行包的装入。PPP协议既可以处理同步通信也可以处理异步通信,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一个线路,又可发进行SLIP协议所没有的差错控制。RIP(Routing Info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RIP是最早的路由协议之一,而且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它从类别上应该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类,它是距离向量路由式协议,这种协议在计算两个地方的距离时只计算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两个不等速或带宽不同的路由器,但是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一样,RIP认为两者距离一样,而实际传送数据时,很明显一个快一个慢,这就是RIP协议的不足之处,而OSPF在它的基础上克服了RIP的缺点。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它是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的TCP/IP协议。它的内容由IETF的RFC 821定义。另外一个和SMTP相同功能的协议是X.400。SMT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在传送中接力传送邮件,传送服务提供了进程间通信环境(IPCE),此环境可以包括一个网络,几个网络或一个网络的子网。理解到传送系统(或IPCE)不是一对一的是很重要的。进程可能直接和其它进程通过已知的IPCE通信。邮件是一个应用程序或进程间通信。邮件可以通过连接在不同IPCE上的进程跨网络进行邮件传送。更特别的是,邮件可以通过不同网络上的主机接力式传送。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协议起源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协议称为传输控制协议TCP,好比货物装箱单,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提供无连接数据报服务的协议称为网络协议IP,好比收发货人的地址和姓名,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协议,使用TCP/IP协议的因特网等网络提供的主要服务有:电子邮件、文件传送、远程登录、网络文件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和万维网。它是Interent的基础,它提供了在广域网内的路由功能,而且使Internet上的不同主机可以互联。从概念上,它可以映射到四层:网络接口层,这一层负责在线路上传输帧并从线路上接收帧;Internet层,这一层中包括了IP协议,IP协议生成Internet数据报,进行必要的路由算法,IP协议实际上可以分为四部分:ARP,ICMP,IGMP和IP;再上向就是传输层,这一层负责管理计算机间的会话,这一层包括两个协议TCP和UDP,由应用程序的要求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进行通信;最后一层是应用层,就是我们熟悉的FTP,DNS,TELNET等。熟悉TCP/IP是熟悉Internet的必由之路。TELNET Protocol虚拟终端协议TELNET协议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相对通用的,双向的,面向八位字节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的目标是允许接口终端设备的标准方法和面向终端的相互作用。是让用户在远程计算机登录,并使用远程计算机上对外开放的所有资源。Time Protocol时间协议该协议提供了一个独立于站点的,机器可读的日期和时间信息。时间服务返回的是以秒数,是从1900年1月1日午夜到现在的秒数。设计这个协议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网络上的许多主机并没有时间的观念,在分布式的系统上,我们可以想一想,北京的时间和东京的时间如何分呢?主机的时间往往可以人为改变,而且因为机器时钟内的误差而变得不一致,因此需要使用时间服务器通过选举方式得到网络时间,让服务器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观念。不要小看时间,这对于一些以时间为标准的分布运行的程序简单是太重要了。这个协议可以工作在TCP和UDP协议下。时间是由32位表示的,是自1900年1月1日0时到当前的秒数,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个协议只能表示到2036年就不能用了,但是我们也知道计算机发展速度这么快,到时候可能就会有更好的协议代替这个协议。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小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它比FTP简单也比FTP功能少。它在不需要用户权限或目录可见的情况下使用,它使用UDP协议而不是TC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它是定义用来在互连网络环境中提供包交换的计算机通信的协议,此协议默认认为网路协议(IP)是其下层协议。UDP是TCP的另外一种方法,象TCP一样,UDP使用IP协议来获得数据单元(叫做数据报),不象TCP的是,它不提供包(数据报)的分组和组装服务。而且,它还不提供对包的排序,这意味着,程序程序必须自己确定信息是否完全地正确地到达目的地。如果网络程序要加快处理速度,那使用UPD就比TCP要好。UDP提供两种不由IP层提供的服务,它提供端口号来区别不同用户的请求,而且可以提供奇偶校验。在OSI模式中,UDP和TCP一样处于第四层,传输层。

      域网常用的三种网络协议  [2]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NetBEUI即NetBiosEnhancedUserInterfa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forWorkgroup、Win9x系列、Windows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小型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可以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现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网络协议有哪些类型?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哪几类?并简述这些路由协议的特点及主要工作原理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RIP、IGRP(Cisco私有协议)、EIGRP(Cisco私有协议)、OSPF、IS-IS、BGP等。1、RIP特点:是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原理: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2、 EIGRP特点:能实现快速收敛。运行EIGRP的路由器存储了邻居的路由表,能够快速适应网络中的变化;EIGRP发送部分更新而不是定期更新,且仅在路由路径或者度量值发生变化时才发送;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使用多播和单播;支持变长子网掩码;无缝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和拓扑结构。原理:结合了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Cisco专用协议,采用弥散修正算法(DUAL)来实现快速收敛,可以不发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3、OSPF特点:OSPF 适合在大范围的网络;组播触发式更新;收敛速度快;以开销作为度量值;OSPF协议的设计是为了避免路由环路。在使用最短路径的算法下,收到路由中的链路状态,然后生成路径,这样不会产生环路。原理:OSPF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通过发报文的形式成为邻居关系,邻居再相互发送链路状态信息形成邻接关系,之后各自根据最短路径算法算出路由,放在OSPF路由表,OSPF路由与其他路由比较后优的加入全局路由表。扩展资料:路由协议的作用主要运行于路由器上,路由选择协议主要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协议,主要用来进行路径选择。它起到一个地图导航,负责找路的作用。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协议作为TCP/IP协议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其选路过程实现的好坏会影响整个Internet网络的效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协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I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EIGR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PF
      路由协议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别分为两种类型。按路由协议的作用范围,我们可以把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域间路由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和ISIS等是你可能听说过的IGP。这些是处理域内部路由的一些路由协议。外部网关协议(EGP)是处理域之间的和企业之间的路由的协议。现在这个协议已经停止使用了。BGP(边界网关协议)现在是一个标准的域之间的协议。按另一种标准路由协议可以分为另外两种类型:链路状态协议或者距离向量协议。距离向量的方法是“告诉你的邻居你所知道的整个网络的状况”。这就意味着你要向所有的邻居广播整个路由表。这个“向量”就是目的地。“距离”实际上就是一个计量单位,可以是跳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方法“告诉外界有关你的邻居的情况”。整体思路就是要搞清楚周围有谁在线并向其它路由器广播这个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需要更大的运算量,但它为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关于整个网络的清晰全景图。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f4f9d91697b17c017124381132ba1d2020ca2843e93732c4a506793ac57270772d7d20d1016dc3a48adb0687d6d4566f58cc9fb57c0fed76d38885033734dc01c05d36efe9619389260d647e9ad1be3b8f72f93aad5d3dc4353bd094325&p=8266c64ad6dd08be4ebd9b7a53&user=baidu#baidusnap0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RIP、IGR、 EIGRP
      常用的路由协议分为哪几类?并简述这些路由协议的特点及主要工作原理

      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有哪些?

      先验式路由协议又称表驱动路由协议,每个网络节点都会维护一张到所有已知目的节点路由信息的路由表。由于会周期性以及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来随时更新路由表,所以路由表可以准确地反映网络的拓扑结构,但需要消耗一定带宽资源用于维护路由表,如果源节点要发送报文,可以从路由表中立即获得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表驱动路由协议的代表协议有batman-adv、OLSRv2、Babel等。反应式路由协议又称按需路由协议,是一种需要发送数据时才查找路由的路由选择方式。主机只查找和维护自己需要使用的路由,拓扑结构和路由表内容是按需建立的,这样就不要周期性交换更新信息来维护庞大的路由表,节省了带宽的开销,但建立路由的时间可能较长,按需路由协议的代表协议有AODV、DSR、TORA等。除了以上两种协议类型,还有结合了两者优点的混合式路由协议,混合式路由协议是在无线Mesh网络规模较大、组成员关系变化快,而少量成员的位置和链路连接状态稳定的条件下提出的,混合式路由协议的代表协议有ZRP等。
      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有哪些?

      IPCM协议

      Inte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网络层的一个重要协议。ICMP协议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它对手机各种网络协议,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基于ICMP的应用时,需要对ICMP的工作原理很熟悉。ICMP用来传递差错、控制、查询等信息。ICMP是TCP/IP协议簇的核心协议之一,它用在IP网络设备(PC也实现了第3层协议,所以也是网络设备)之间发送控制报文,传递差错、控制、查询等信息。ICMP Redirect 重定向消息用于支持路由功能。如图所示,主机A希望发送报文到服务器A,于是根据配置的默认网关地址向网关RT-B发送报文。网关RT-B收到报文后,检查报文信息,发现报文应该转发到源主机在同一网段的另外一个网关设备RT-A,因袭为此转发路径是更优的路径。所以RT-B会向主机发送一个Redirect消息,通知主机直接向另外一个网关RT-A发送该报文。主机收到Redirect消息后,向RT-A发送报文,RT-A会将报文转发给服务器A。ICMP Echo Request 和 ICMP Echo Reply 分别用来查询和响应某些信息,进行差错检测。ICMP Echo消息常用于诊断源和目的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还可以提供其他信息,如报文往返时间等。当网络设备无妨访问目标时,会自动发送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到发送端设备。ICMP定义了各种错误消息,用于诊断网络连接性问题;根据这些错误消息,源设备可以判断出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eg:1.如果网路中发生了环路,导致报文在网络中循环,最终TTL超时,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发送TTL超时消息给发送daunt设备。2.如果目的不可达,则中间的网络设备会发送目的不可达消息给发送端设备。目的不可达的情况有多种,如果是网络设备无法找到目的网络,则发送目的网络不可达消息;如果网络设备无法找到目的主机,则发送目的主机不可达消息。包含ICMP包的数据帧:Type表示ICMP消息类型,Code表示统一消息类型中的不同消息。IC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ICMP消息的格式取决于Type和Code字段,其中Type字段为消息类型,Code字段包含该消息类型的具体参数。后面的校验和字段(Checksum)用于检查消息是否完整。消息中包含32比特的可变参数,这个字段一般不使用,通常为0。在ICMP Request消息中,这个字段用来指定网关IP地址,主机根据这个地址将报文重定向到指定网关。在Echo请求消息中,这个字段包含标识符和序号,源端根据这两个参数将受到的回复消息与本段发送的Echo请求消息进行关联。尤其是当源daunt向目的端发送了多个Echo请求时,需要根据标识符和序号将Echo请求和回复进行一一对应。ICMP消息类型ICMP定义了多种消息类型,用于不同的场景。有些消息不需要Code字段来描述具体类型参数,仅用于Type字段表示消息类型。eg:ICMP Echo回复消息的Type字段设置为0。有些ICMP消息使用Type字段定义消息大类,用Code字段表示消息的具体类型。eg:类型为3的消息表示目的不可达,不同的Code值(就是图上的编码)表示不可达原因,包括目的网络不可达,不同的Code值表示不可达原因,包括目的网络不可达(Code=0),目的主机不可达(Code=1),协议不可达(Code=2),目的TCP/IP端口不可达(Code=3)等。ICMP的一个典型应用是Ping。Ping是检测网络联通性的常用工具,同时也能够收集其他相关信息。用户可以在Ping命令中指定不同参数,如ICMP报文长度,发送的ICMP报文个数,等待回复响应的超时时间等,设备根据配置的参数来构造并发送ICMP报文,进行Ping测试。Ping常用的配置参数说明:ping命令的输出信息中包括目的地址,ICMP报文长度,序号,TTL值,以及往返时间。序号是包含在Echo回复消息(Type=0)中的可变参数字段,TTL包含在消息的IP头中。往返时间是计算的: https://networkengineering.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3253/where-does-the-pings-round-trip-time-store-in-the-ip-header#53253ICMP的另外一个典型应用是Tracert。Tracert基于报文头中的TTL值来逐跳跟踪报文的转发路径。为了跟踪到达某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径,源端首先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1。该报文到达第一个节点后,TTL超时,于是该节点向源端发送TTL超时消息,消息中携带时间戳。然后源端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2,报文达到第二个节点后超时,该节点通用返回TTL超时消息,一次类推,直到报文到达目的地。这样,源端根据返回的报文中的信息可以跟踪到报文经过的每一个节点,并更具时间戳信息计算往返时间。Tracert是检测网络丢包以及时延的有效手段,同事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的路由环路。Tracert常用的配置参数说明如下:Ping使用到的是哪两类ICMP消息?Ping利用ICMP Echo请求消息(Type值为8)来发起检测目的可达性。目的端收到ICMP Echo请求消息后,根据IP报文头中的源地址向源端发送ICMP Echo回复消息(Type值为0)当网络设备收到TTL值为-0的IP报文时,会如何操作?如果IP数据报在达到目的之前TTL值已经降到了0,则收到IP数据报的网络设备会丢弃该数据报,并向源端发送ICMP消息通知源端TTL超时。
      IPCM协议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第一章 概述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 三网合一TCP/IP是当前的因特网协议簇的总称,TCP和 IP是其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协议。RFC标准轨迹由3个成熟级构成:提案标准、草案标准和标准。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体系结构根据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总线型网、环型网、星型网和格状网。根据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网络可以划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即语法、语义和同步规则。通信双方对等层中完成相同协议功能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对等实体按协议进行通信。有线接入技术分为铜线接入、光纤接入和混合光纤同轴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卫星接入技术、无线本地环路接入和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网关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因特网采用了网络级互联技术,网络级的协议转换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而且简化了网络互联设备。因特网对用户隐藏了底层网络技术和结构,在用户看来,因特网是一个统一的网络。因特网将任何一个能传输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都视为网络,这些网络受到网络协议的平等对待。TCP/IP 协议分为 4 个协议层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IP 协议既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 ,也是 TCP/IP 协议簇中的核心协议。第四章 地址解析建立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 映射的方法 通常有静态映射和动态映射。动态映射是在需要获得地址映射关系时利用网络通信协议直接从其他主机上获得映射信息。 因特网采用了动态映射的方法进行地址映射。获得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称为地址解析 。地址解析协议 ARP 是将逻辑地址( IP 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协议。ARP 高速缓存中含有最近使用过的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列表。在 ARP 高速缓存中创建的静态表项是永不超时的地址映射表项。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 是将给定的物理地址映射到逻辑地址( IP地址)的动态映射。RARP需要有RARP 服务器帮助完成解析。ARP请求和 RARP请求,都是采用本地物理网络广播实现的。在代理ARP中,当主机请求对隐藏在路由器后面的子网中的某一主机 IP 地址进行解析时,代理 ARP路由器将用自己的物理地址作为解析结果进行响应。第五章 IP协议IP是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协议,提供尽力而为的传输服务。TCP/IP 协议的网络层称为IP层.IP数据报在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时一般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处理:首部校验、路由选择、数据分片IP层通过IP地址实现了物理地址的统一,通过IP数据报实现了物理数据帧的统一。 IP 层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屏蔽了底层的差异,向上层提供了统一的服务。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构成 。首部分为定长部分和变长部分。选项是数据报首部的变长部分。定长部分 20 字节,选项不超过40字节。IP 数据报中首部长度以 32 位字为单位 ,数据报总长度以字节为单位,片偏移以 8 字节( 64 比特)为单位。数据报中的数据长度 =数据报总长度-首部长度× 4。IP 协议支持动态分片 ,控制分片和重组的字段是标识、标志和片偏移, 影响分片的因素是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 ,MTU 是物理网络帧可以封装的最大数据字节数。通常不同协议的物理网络具有不同的MTU 。分片的重组只能在信宿机进行。生存时间TTL是 IP 数据报在网络上传输时可以生存的最大时间,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数据报的TTL值减 1。IP数据报只对首部进行校验 ,不对数据进行校验。IP选项用于网络控制和测试 ,重要包括严格源路由、宽松源路由、记录路由和时间戳。IP协议的主要功能 包括封装 IP 数据报,对数据报进行分片和重组,处理数据环回、IP选项、校验码和TTL值,进行路由选择等。在IP 数据报中与分片相关的字段是标识字段、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数据报标识是分片所属数据报的关键信息,是分片重组的依据分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分片尽可能大,但必须能为帧所封装 ;片中数据的大小必须为 8 字节的整数倍 ,否则 IP 无法表达其偏移量。分片可以在信源机或传输路径上的任何一台路由器上进行,而分片的重组只能在信宿机上进行片重组的控制主要根据 数据报首部中的标识、标志和片偏移字段IP选项是IP数据报首部中的变长部分,用于网络控制和测试目的 (如源路由、记录路由、时间戳等 ),IP选项的最大长度 不能超过40字节。1、IP 层不对数据进行校验。原因:上层传输层是端到端的协议,进行端到端的校验比进行点到点的校验开销小得多,在通信线路较好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另外,上层协议可以根据对于数据可靠性的要求, 选择进行校验或不进行校验,甚至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校验方法,这给系统带来很大的灵活性。2、IP协议对IP数据报首部进行校验。原因: IP 首部属于 IP 层协议的内容,不可能由上层协议处理。IP 首部中的部分字段在点到点的传递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只能在每个中间点重新形成校验数据,在相邻点之间完成校验。3、分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分片尽可能大,但必须能为帧所封装 ;片中数据的大小必须为8字节的整数倍,否则IP无法表达其偏移量。第六章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 协议是 IP 协议的补充,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拥塞控制、路径控制以及路由器或主机信息的获取。ICMP既不向信宿报告差错,也不向中间的路由器报告差错,而是 向信源报告差错 。ICMP与 IP协议位于同一个层次,但 ICMP报文被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ICMP 报文可以分为三大类:差错报告、控制报文和请求 /应答报文。ICMP 差错报告分为三种 :信宿不可达报告、数据报超时报告和数据报参数错报告。数据报超时报告包括 TTL 超时和分片重组超时。数据报参数错包括数据报首部中的某个字段的值有错和数据报首部中缺少某一选项所必须具有的部分参数。ICMP控制报文包括源抑制报文和重定向报文。拥塞是无连接传输时缺乏流量控制机制而带来的问题。ICMP 利用源抑制的方法进行拥塞控制 ,通过源抑制减缓信源发出数据报的速率。源抑制包括三个阶段 :发现拥塞阶段、解决拥塞阶段和恢复阶段。ICMP 重定向报文由位于同一网络的路由器发送给主机,完成对主机的路由表的刷新。ICMP 回应请求与应答不仅可以被用来测试主机或路由器的可达性,还可以被用来测试 IP 协议的工作情况。ICMP时间戳请求与应答报文用于设备间进行时钟同步 。主机利用 ICMP 路由器请求和通告报文不仅可以获得默认路由器的 IP 地址,还可以知道路由器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第七章 IP 路由数据传递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 ,直接传递是指直接传到最终信宿的传输过程。间接传递是指在信源和信宿位于不同物理网络时,所经过的一些中间传递过程。TCP/IP 采用 表驱动的方式 进行路由选择。在每台主机和路由器中都有一个反映网络拓扑结构的路由表,主机和路由器能够根据 路由表 所反映的拓扑信息找到去往信宿机的正确路径。通常路由表中的 信宿地址采用网络地址 。路径信息采用去往信宿的路径中的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表示。路由表中的两个特殊表目是特定主机路由和默认路由表目。路由表的建立和刷新可以采用两种不同 的方式: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自治系统 是由独立管理机构所管理的一组网络和路由器组成的系统。路由器自动获取路径信息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向量—距离算法和链路 —状态算法。1、向量 — 距离 (Vector-Distance,简称 V—D)算法的基本思想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与它相邻的路由器广播路径刷新报文,报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组从本路由器出发去往信宿网络的最短距离,在报文中一般用(V,D)序偶表示,这里的 V 代表向量,标识从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信宿 (网络或主机 ),D 代表距离,指出从该路由器去往信宿 V 的距离, 距离 D 按照去往信宿的跳数计。 各个路由器根据收到的 (V ,D)报文,按照最短路径优先原则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新。向量 —距离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是收敛速度慢和信息交换量较大。2、链路 — 状态 (Link-Status,简称 L-S)算法的基本思想 :系统中的每个路由器通过从其他路由器获得的信息,构造出当前网络的拓扑结构,根据这一拓扑结构,并利用 Dijkstra 算法形成一棵以本路由器为根的最短路径优先树, 由于这棵树反映了从本节点出发去往各路由节点的最短路径, 所以本节点就可以根据这棵最短路径优先树形成路由表。动态路由所使用的路由协议包括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 内部网关协 议和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外部网关协议。RIP协议在基本的向量 —距离算法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路由环路、相同距离路径、失效路径以及慢收敛问题的处理。 RIP 协议以路径上的跳数作为该路径的距离。 RIP 规定,一条有效路径的距离不能超过RIP不适合大型网络。RIP报文被封装在 UDP 数据报中传输。RIP使用 UDP 的 520 端口号。3、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秒。4、RIP 协议的优缺点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RIP 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5、为了防止计数到无穷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技术。1)水平 分割 法(Split Horizon) 水平分割法的基本思想:路由器从某个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许再从这个接口发回去。在图 7-9 所示的例子中, R2 向 R1 发送 V-D 报文时,不能包含经过 R1 去往 NET1的路径。因为这一信息本身就是 R1 所产生的。2) 保持法 (Hold Down) 保持法要求路由器在得知某网络不可到达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此信息不变,这段时间称为保持时间,路由器在保持时间内不接受关于此网络的任何可达性信息。3) 毒性逆转法 (Poison Reverse)毒性逆转法是水平分割法的一种变化。当从某一接口发出信息时,凡是从这一接口进来的信息改变了路由表表项的, V-D 报文中对应这些表目的距离值都设为无穷 (16)。OSPF 将自治系统进一步划分为区域,每个区域由位于同一自治系统中的一组网络、主机和路由器构成。区域的划分不仅使得广播得到了更好的管理,而且使 OSPF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网络。OSPF是一个链路 —状态协议。当网络处于收敛状态时, 每个 OSPF路由器利用 Dijkstra 算法为每个网络和路由器计算最短路径,形成一棵以本路由器为根的最短路径优先 (SPF)树,并根据最短路径优先树构造路由表。OSPF直接使用 IP。在IP首部的协议字段, OSPF协议的值为 89。BGP 是采用路径 —向量算法的外部网关协议 , BGP 支持基于策略的路由,路由选择策略与政治、经济或安全等因素有关。BGP 报文分为打开、更新、保持活动和通告 4 类。BGP 报文被封装在 TCP 段中传输,使用TCP的179 号端口 。第八章 传输层协议传输层承上启下,屏蔽通信子网的细节,向上提供通用的进程通信服务。传输层是对网络层的加强与弥补。 TCP 和 UDP 是传输层 的两大协议。端口分配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全局端口分配和本地端口分配。在因特网中采用一个 三元组 (协议,主机地址,端口号)来全局惟一地标识一个进程。用一个五元组(协议 ,本地主机地址 ,本地端口号 ,远地主机地址 ,远地端口号)来描述两个进程的关联。TCP 和 UDP 都是提供进程通信能力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各有一套端口号,两套端口号相互独立,都是从0到 65535。TCP 和 UDP 在计算校验和时引入伪首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验证数据是否传送到了正确的信宿端。为了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 在应用进程间 建立传输连接 。TCP 在建立连接时采用 三次握手方法解决重复连接的问题。在拆除连接时采用 四次握手 方法解决数据丢失问题。建立连接前,服务器端首先被动打开其熟知的端口,对端口进行监听。当客户端要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发出一个主动打开端口的请求,客户端一般使用临时端口。TCP 采用的最基本的可靠性技术 包括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TCP 采用 滑动窗口协议 实现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通过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的配合来完成传输控制。TCP 的 拥塞控制 利用发送方的窗口来控制注入网络的数据流的速度。发送窗口的大小取通告窗口和拥塞窗口中小的一个。TCP通过差错控制解决 数据的毁坏、重复、失序和丢失等问题。UDP 在 IP 协议上增加了进程通信能力。此外 UDP 通过可选的校验和提供简单的差错控制。但UDP不提供流量控制和数据报确认 。1、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的任务 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2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逻辑通信 ”的意思是:传输层之间的通信好像是沿水平方向传送数据。但事实上这两个传输层之间并没有一条水平方向的物理连接。TCP 提供的可靠传输服务有如下五个特征 :面向数据流 ; 虚电路连接 ; 有缓冲的传输 ; 无结构的数据流 ; 全双工连接 .3、TCP 采用一种名为 “带重传功能的肯定确认 ( positive acknowledge with retransmission ) ”的技术作为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的基础。第九章 域名系统字符型的名字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方法,非常符合用户的命名习惯。因特网采用层次型命名机制 ,层次型命名机制将名字空间分成若干子空间,每个机构负责一个子空间的管理。 授权管理机构可以将其管理的子名字空间进一步划分, 授权给下一级机构管理。名字空间呈一种树形结构。域名由圆点 “.”分开的标号序列构成 。若域名包含从树叶到树根的完整标号串并以圆点结束,则称该域名为完全合格域名FQDN。常用的三块顶级域名 为通用顶级域名、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和反向域的顶级域名。TCP/IP 的域名系统是一个有效的、可靠的、通用的、分布式的名字 —地址映射系统。区域是 DNS 服务器的管理单元,通常是指一个 DNS 服务器所管理的名字空间 。区域和域是不同的概念,域是一个完整的子树,而区域可以是子树中的任何一部分。名字服务器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主名字服务器、次名字服务器和惟高速缓存名字服务器。主名字服务器拥有一个区域文件的原始版本,次名字服务器从主名字服务器那里获得区域文件的拷贝,次名字服务器通过区域传输同主名字服务器保持同步。DNS 服务器和客户端属于 TCP/IP 模型的应用层, DNS 既可以使用 UDP,也可以使用 TCP 来进行通信。 DNS 服务器使用 UDP 和 TCP 的 53 号熟知端口。DNS 服务器能够使用两种类型的解析: 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DNS 响应报文中的回答部分、授权部分和附加信息部分由资源记录构成,资源记录存放在名字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顶级域 cn 次级域 edu.cn 子域 njust.edu.cn 主机 sery.njust.edu.cnTFTP :普通文件传送协议(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RIP: 路由信息协议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EGP 外部网关协议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BGP 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Telnet工作原理 : 远程主机连接服务FTP 文件传输工作原理 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 邮件传输模型 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 HTTP 工作原理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 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管理协议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AppleTalk协议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其允许Macintosh的用户共享存储在 Windows NT文件夹的Mac-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连接的打印机。Windows NT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文件夹形式出现在Mac用户面前。Mac文件名按需要被转换为FAT(8.3)格式和NTFS文件标准。支持MAc 文件格式的DOS和Windows客户端能与Mac用户共享这些文件。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员能够在已知的路由策略上配置路由加权,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级内部域名路由(CIDR),它是一种在网络中可以容纳更多地址的机制,它比外部网关协议(EGP)更新。BGP4经常用于网关主机之间,主机中的路由表包括了已知路由的列表,可达的地址和路由加权,这样就可以在路由中选择最好的通路了。BGP在局域网中通信时使用内部BGP(IBGP),因为IBGP不能很好工作。BOOTP协议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现在我们通常使用DHCP协议进行这一工作。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它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相关的通用管理信息服务(CMIS)定义了访问和控制网络对象,设备和从对象设备接收状态信息的方法。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Connectionless Protocol面向连接的协议/无连接协议在广域网中,两台计算机建立物理连接过程所使用的协议,这种物理连接要持续到成功地交换完数据为止。在nternet中,TCP(传输控制协议)即这一类型的协议,它为两台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了可相互通信且确保数据成功传输的一种手段。面向连接的协议一定要保证数据传送到对方。在广域网中,对接收方的计算机不做在线状态,或接收能力的测试,都能使数据由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协议。这是包交换网络中的主要协议,在Internet中的IP协议即无连接协议,IP只关注将数据分成数据包进行传输,并在这些数据包被接收后重新组包,而不关注接收方计算机的状态。由面向连接的协议(如Internet中的TCP)来确保数据的接收。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在TCP/IP网络上使客户机获得配置信息的协议,它是基于BOOTP协议,并在BOOTP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动分配可用网络地址等功能。这两个协议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互操作。DHCP协议在安装TCP/IP协议和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迅时,必须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使用DHCP自动配置。Discard Protocol抛弃协议它的作用就是接收到什么抛弃什么,它对调试网络状态的一定的用处。基于TCP的抛弃服务,如果服务器实现了抛弃协议,服务器就会在TCP端口9检测抛弃协议请求,在建立连接后并检测到请求后,就直接把接收到的数据直接抛弃,直到用户中断连接。而基于UDP协议的抛弃服务和基于TCP差不多,检测的端口是UDP端口9,功能也一样。Echo Protocol协议这个协议主要用于调试和检测中。这个协议的作用也十分简单,接收到什么原封发回就是了。它可以基于TCP协议,服务器就在TCP端口7检测有无消息,如果有发送来的消息直接返回就是了。如果使用UDP协议的基本过程和TCP一样,检测的端口也是7。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一个标准协议,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像传送可显示文件的HTTP和电子邮件的SMTP一样,FTP也是应用TCP/IP协议的应用协议标准。FTP通常用于将网页从创作者上传到服务器上供人使用,而从服务器上下传文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作为用户,您可以用非常简单的DOS界面来使用FTP,也可以使用由第三方提供的图形界面的FTP来更新(删除,重命名,移动和复制)服务器上的文件。现在有许多服务器支持匿名登录,允许用户使用FTP和ANONYMOUS作为用户名进行登录,通常可使用任何口令或只按回车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它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在HDLC中,数据被组成一个个的单元(称为帧)通过网络发送,并由接收方确认收到。HDLC协议也管理数据流和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HDLC是在数据链路层中最广泛最使用的协议之一。现在作为ISO的标准,HDLC是基于IBM的SDLC协议的,SDLC被广泛用于IBM的大型机环境之中。在HDLC中,属于SDLC的被称为通响应模式(NRM)。在通常响应模式中,基站(通常是大型机)发送数据给本地或远程的二级站。不同类型的HDLC被用于使用X.25协议的网络和帧中继网络,这种协议可以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使用,无论此网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tion 1.1)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它是用来在Internet上传送超文本的传送协议。它是运行在TCP/IP协议族之上的HTTP应用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任何服务器除了包括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用户请求。您的浏览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开始文件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了HTTP请求,此请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驻留程序接收到请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回送所要求的文件。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由Netscape开发并内置于其浏览器中,用于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并返回网络上传送回的结果。HTTPS实际上应用了Netscape的完全套接字层(SSL)作为HTTP应用层的子层。(HTTPS使用端口443,而不是象HTTP那样使用端口80来和TCP/IP进行通信。)SSL使用40 位关键字作为RC4流加密算法,这对于商业信息的加密是合适的。HTTPS和SSL支持使用X.509数字认证,如果需要的话用户可以确认发送者是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它是一个在主机和网关之间消息控制和差错报告协议。ICMP使用IP数据报,但消息由TCP/IP软件处理,对于应用程序使用者是不可见的。在被称为Catenet的系统中,IP协议被用作主机到主机的数据报服务。网络连接设备称为网关。这些网关通过网关到网关协议(GGP)相互交换用于控制的信息。通常,赡养或目的主机将和源主机通信,例如,为报告在数据报过程中的错误。为了这个目的才使用了ICMP,它使用IP做于底层支持,好象它是一个高层协议,而实际上它是IP的一部分,必须由其它IP模块实现。ICMP消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送:当数据报不能到达目的地时,当网关的已经失去缓存功能,当网关能够引导主机在更短路由上发送。IP并非设计为设计为绝对可靠,这个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当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返回控制信息,而不是使IP协议变得绝对可靠,并不保证数据报或控制信息能够返回。 一些数据报仍将在没有任何报告的情况下丢失。
      IP协议:互联网协议 主要用于负责IP寻址、路由选择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通常我们所说的IP地址可以理解为符合IP协议的地址。2.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包交换。IP协议可以进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但是通过IP协议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包是否顺利地发送给目标计算机。而使用TCP协议就不同了,在该协议传输模式中在将数据包成功发送给目标计算机后,TCP会要求发送一个确认;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没有收到确认,那么TCP将重新发送数据包。另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无序、丢失以及被破坏的数据包,TCP还可以负责恢复。3.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远程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4.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5.ARP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简单地说,ARP协议主要负责将局域网中的32为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48位物理地址,即网卡的MAC地址。
      一、计算机网络协议技就是网络规则,是各种硬件和软件共同遵循的守则。网络协议融合于其它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在网络中协议是无所不在的。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比较常见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特殊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局域网常用TCP/IP、NetBEUI、IPX/SPX这三种通信协议。 二、TCP/IP协议是最重要、最基础、最麻烦的一个,上网时需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基本是自动获取了。三、TCP/IP协议族中互为关联的协议有上百个之多,且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不同的协议层, 常用协议如下:1、UDP:用户数据包协议,位于传输层,和IP协议配合使用,因为不能提供数据包的重传,所以适合传输较短的文件;2、NFS:网络文件服务器,可使多台计算机透明地访问彼此的目录;3、FTP:远程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4、SMTP:简单邮政传输协议,用于传输电子邮件;5、Telnet:提供远程登录功能,一台计算机用户可以登录到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上,如同在远程主机上直接操作一样。 四、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最基本要求。现在互联网技术是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协议也千变万化,想要详细了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行。
      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而常用的五种网络协议是HTTP协议、POP3协议、SMTP协议、FTP协议、DNS协议。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59956.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