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07 11:16:4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作者|板栗
小米营销又翻身了!如今,小米的一个海外广告创意视频引发了争议,甚至跨过了一条国家红线。
事情是这样的-
为了宣传Redmi Note9系列的快速充电性能,小米在视频广告中选择了日本浅草寺和核爆炸蘑菇云等材料。内容显示“一个白人吃了寿司,立刻变胖,就像被充气一样。然后他冲出屋顶,在东京爆炸,爆炸时天空中有一棵树和浅草雷门。爆炸后,蘑菇云旁边写着“快速充电”字样。然后一只拟人化的手臂冲出了地球,点燃了赞美之词”。


后来,小米的广告被日本网民广泛认为是暗指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历史,“胖子”是1945年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象征。
作为回应,官方道歉对于视频下架至关重要。

小米日本推特表示,这一次我们针对海外市场的最新产品推广包含未经仔细考虑的内容,视频已被删除。

日本网民非常愤怒,而中国网民的态度截然不同。
日本网民的愤怒是可以想象的。这就像我们面对外国品牌的“侮辱中国广告”时的心情一样。如果台湾在中国地图上少了一点点,那么网民可以立刻“非常爱国”。然而,小米这次的广告真的不同了。我们曾经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好像我们一夜之间变得“恶毒”。
由于广告是在推特和Youtube上发布的,目前中国微博上还没有相关的热门搜索,整体冲击不大。然而,以“小米”为关键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网民对此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心胸开阔,觉得网民们小题大做了。

一些人把“种族冲突”放在一边,盯着宣传团队看笑话。

你知道讽刺或质量真的不好吗?

有严肃而正直的话来讨论“国难”:

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小村庄。这里我们不评价网民的态度,但就营销而言,边肖想说的是,任何品牌、企业或个人在营销时都应该遵守底线或红线,即不要把他所谓的创造力建立在人民的苦难和灾难之上。
如果品牌想和一个热情的人更人道地与消费者交流,它应该有最基本的同理心。营销也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做点什么,把灾难的痛苦揉热,传播开来,最终买单的只能是你自己。
然而,小米的展期似乎更像是一个“粗心的错误”。毕竟,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小米可能没有理由以这种方式“伤害”消费者。
小米的广告又翻了,雪上加霜。
但即使这是“一个无意的错误”,小米也需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此外,小米今年的营销营业额不是第一次了!


4月24日,年初加入小米集团的副总裁常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宣传材料,被网民批评为低俗营销,最后常成道歉。

对于“不在智能手机风口上”的小米来说,营销领域的连续营业额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市场研究机构对位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下降了35%。小米的品牌忠诚度也远低于华为和OV。然而,该报告也指出,小米的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并在手机战中收复了一局。
现在,小米展期的海外广告可能会对其海外市场产生一些影响。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那就是该广告没有引发小米印度市场的反弹。
营销风险增加的品牌传播如何防雷
从小米的营销雷霆事件来看,它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以下启示:
1.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有许多雷区,风险大大增加。品牌传播必须稳定。
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下,消费者的注意力是稀缺的,品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眼球-市场的人不能持有这种想法。
因为当产品没有关闭时,越是关注,产品的缺陷就暴露得越多,产品往往死得越快。
此外,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通常更聪明、更挑剔。从一根骨头中挑出另一根骨头是很常见的。一旦信息被披露,后续的传播不能完全由企业或品牌控制。有时,一个笑话或一根棍子可能会破坏品牌精心设立的“局”。消费者控制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品牌应该学会尊重和引导消费者,而不是完全控制消费者。
不仅如此,事实证明,生活环境越困难,每个人就越容易迷惑和激怒消费者。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策略。你的对手可能先毁了自己,你只需要等着瞧。
2.海外传播的本土化变革迫在眉睫。
即使在中国,由于饮食文化、生活习惯和语言表达的差异,不同的省份有时也会引发消费者的“地图炮”,更不用说没有统一民族心理的不同国家了。
品牌海外营销的本土化战略一直是一个难题。所谓“全球化思维,本土化操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给人的印象是,除了像麦当劳和星巴克这样的全球餐饮品牌,真正好的品牌并不多。
然而,如果说实现“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经营”是全球品牌的最终目标,那么小米营销翻车事件的启示是“海外传播首先要避免引起海外消费者的心理冲突”,也就是说“传播的底线至少不应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丢老婆、折兵”。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