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区别(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最后更新:2023-03-26 14:09:2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在协议栈中,传输层协议为不同主机上运行的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协议为不同主机提供逻辑通信。这个区别很微妙,但却非常重要。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ISO OSI协议的第四层协议,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传输层使用端口号实现进程的寻址,而网络层使用IP地址实现主机到主机的寻址。
      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比较网络层的端到端与传输层的端到端的区别

      网络层的端到端是源和目的间建立连接,是逻辑链路,中间可能经过了很复杂的物理路线,只要完成通信即可。传输层的端到端是物理拓扑,即两端中间不能有机器。
      比较网络层的端到端与传输层的端到端的区别

      tcp/ip协议网络层和运输层之间的区别

      tCP/IP中,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区别是最为关键的是数据封装的不同,传输层提供点到点的服务,而网络层提供到端的服务。 注:不同点是一个提供可靠服务(传输层),一个提供不可靠服务,传输层的端口就是(ip+端口号),在网路中传输需要ip地址,传到目的要交给实际应用层时就要使用传输层的端口,这就是不同点,网路及以下两层或者除了传输层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传输层提供可靠服务。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的上级。网络层负责将传输层的数据包装成IP数据报,然后负责路由转发到目的地主机--根据IP地址。传输层则是解决数据报到达后由哪个程序来执行的问题,即它是根据端口号来进行选择的!这就是所谓端到端和点到点的传输。
      网络层负责ip数据报的产生以及ip数据包在逻辑网络上的路由转发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层次,提供可靠及非可靠连接网络层把货物打包传输层打开一条路这样数据报就能到达目的地了点到点相当于ip到ip端到端相当于端口到端口比如192.168.0.2访问192.168.0.1是点到点192.168.0.2:80与192.168.0.1:80通信是端到端(两台机子80端口间通信)点到点是连接两台计算机(不确定是什么端口) 端到端是确定计算机使用的是哪个端口
      tcp/ip协议网络层和运输层之间的区别

      请简述网络层和运输层的主要区别

      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请简述网络层和运输层的主要区别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主要区别是:他们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样。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针的数据链路。传输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另外传输层的环境比数据链路层的环境要复杂得多。这是由于传输层的环境是两个主机以整个子网为通信信道进行通信,并且传输的数据是报文。而数据链路层的环境是两个分组交换结点直接通过一条物理信道进行通信。传输的数据是信息帧。扩展资料:传输层的基本功能:1、分割与重组数据。2、按端口号寻址。3、连接管理。4、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纠错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1、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2、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3、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4、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链路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很相似, 都有所谓的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但是它们有如下几个不同:层次不同: 数据链路层在七层模型(国际标准, 但未流行)和五层模型(学习用)都处于第二层, 在TCP/IP模型中此层与物理层合并为第一层--网络接口层; 传输层位于第四层.提供服务的对象不同: 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旨在实现分组的透明传输; 传输层提供服务的对象是应用层(五层模型)或会话层(七层模型).提供的服务略有不同: 数据链路层可向网络层提供三种服务: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用于误码率极低的信道, 如光纤、同轴电缆等, 以太网提供的就是此类服务; 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用于误码率较高的短程信道, 如无线网, 802.11(WiFi)提供的就是此类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既然都面向连接了, 就一定有确认), 适用于误码率较高的远程信道, 如卫星链路; 传输层提供两类服务: 无连接服务UDP 和 面向连接服务TCP.负责的阶段不同: 数据链路层只负责相邻的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通信, 中间可能有很多中转站.对数据流的控制能力不同: 数据链路层只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不具有拥塞控制功能, 当然数据链路层也不需要具备拥塞控制功能, 因为拥塞控制对全局的流量进行把控, 而数据链路层只处理相邻两台主机之间的传输; 传输层不但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还具有拥塞控制功能.总的来看,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有很多相似之处, 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具体的区别还需要认真体会.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主要区别是:他们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样。数据链路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传输层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针的数据链路。 传输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047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