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是什么,UDP协议及优缺点
UDP,全称 User Datagram Protocol,中文名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主要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连接。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目前 UDP 协议的应用不如 TCP 协议广泛,但 UDP 依然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尤其是在一些实时性很强的应用场景中,比如网络游戏、视频会议等,UDP 协议的快速能力更具有独特的魅力。UDP 是一种面向非连接的协议,面向非连接指的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就直接发送数据。至于对方是否可以接收到这些数据,UDP 协议无法控制,所以说 UDP 是一种不可靠的协议。UDP 协议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与前面介绍的 TCP 协议一样,UDP 协议直接位于 IP 协议之上。实际上,IP 协议属于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协议,而 UDP 协议和 TCP 协议都属于传输层协议。因为 UDP 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因此它的通信效率很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 TCP 协议。UDP 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网络数据流和数据报之间的转换在信息的发送端,UDP 协议将网络数据流封装成数据报,然后将数据报发送出去;在信息的接收端,UDP 协议将数据报转换成实际数据内容。可以认为 UDP 协议的 socket 类似于码头,数据报则类似于集装箱。码头的作用就是负责友送、接收集装箱,而 socket 的作用则是发送、接收数据报。因此,对于基于 UDP 协议的通信双方而言,没有所谓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概念。UDP 协议和 TCP 协议简单对比如下:TCP 协议:可靠,传输大小无限制,但是需要连接建立时间,差错控制开销大。UDP 协议:不可靠,差错控制开销较小,传输大小限制在 64 KB以下,不需要建立连接。?相比较 TCP,UDP 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实例的两端各建立一个 socket,但这两个 socket 之间并没有虚拟链路,它们只是发送、接收数据报的对象。

什么是udp协议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 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1],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包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包的前8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

4.UDP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只在 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这就是复用和分用的功能以及查错检测的功能某些实时应用需要使用没有拥塞控制的 UDP,但很多的源主机同时都向网络发送高速率的实时视频流时,网络就有可能发生拥塞,导致大家都无法正常接收。还有一些使用 UDP 的实时应用,需要对 UDP 的不可靠传输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减少数据的丢失。应用进程可以在不影响应用的实时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如采用前向纠错或重传已丢失的报文UDP 的首部格式用户数据报 UDP 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字段。首部字段很简单,只有8个字节,由四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源端口源端口号。在需要对方回信时。不需要时可用全0目的端口目的端口号。这在终点交付报文时必须使用长度UDP 用户数据报的长度,其最小值是8(仅有首部)检验和 检测 UDP 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就丢弃当运输层从 IP 层收到 UDP 数据报时,就根据首部中的目的端口,把 UDP 数据报通过相应的端口,上交最后的终点——应用进程如果接受方 UDP 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不正确(即不存在对应于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就丢弃该报文,并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UDP 用户数据报首部中检验和的计算方法有些特殊。在计算检验和时,要在 UDP 用户数据报之前增加 12 个字节的伪首部。所谓“伪首部”是因为这种伪首部并不是 UDP 用户数据报真正的首部。只是在计算检验和时,临时添加在 UDP 用户数据报前面,得到一个临时的 UDP 用户数据报。检验和就是按照这个临时用户数据报来计算的。伪首部既不向下传也不向上递交,而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检测

哪些协议采用udp传输
流媒体技术中采用的UDP协议。 流媒体技术是指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之后放到专用的流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收看和收听的技术。流媒体系统在服务器端完成流媒体文件的压缩生成,经过服务器发布,然后在客户端完成流媒体文件的解压播放。流媒体的传输一般采用建立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上的实时传输协议来传输实时的影音数据。UD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协议,采用UDP协议主要是为了降低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可靠性要求,而达到实时性要求。

UDP协议是什么
UDP中文名: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 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协议,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有不断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无法得知是否安全到达,是一种提供面向事务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协议的特点1.UDP是无连接的,只要知道对方IP和端口号就可以发送,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2.没有确认机制,没有重新传送机制,如果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该信息无法传送到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不保证数据顺序,可能丢包,不保证可靠交付。3.面向数据报。UDP只是个搬运工,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 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既不拆分,也不合并,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因此,应用程序需要选择合适的报文大小。4.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简单来说就是UDP提供了单播,多播,广播的功能。5.UDP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高,没有拥塞控制,所以即使网络出现拥堵也不会使源机发送速率降低。6.首部开销小,只有八个字节,比TCP的首部要短。UDP对比TCP来说对系统资源占用要少。 UDP协议适用于对网络质量要求不高,对高速传输和对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通行或者广播通信。比如日常生活中的:QQ语音,视频电话,现场直播,游戏等场景。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