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08 10:22:4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河北数字经济创新成就奖亮点
鹏远光电:“智能灯”灯电动车组
在鹏远光电的贴片车间,员工们正在进行线路板粘贴过程。记者王利民
4月13日,在位于秦皇岛的河北鹏远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智能照明生产中心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着,为新升级的160公里/小时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智能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生产零部件。
160公里/小时动力机组(以下简称“动力机组”)是用于替代现有铁路25T客车的全新升级产品。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为了匹配升级后的产品,照明部分还必须是一套能够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的系统产品。
朱立秋董事长接到任务后,带领全体员工全力以赴。他们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照明系统的研发、设计、调试和试生产。
在这套为移动列车定制的发光二极管智能照明系统中,智能控制系统是最核心的部分。经过半个月的日夜奋战,R&D团队成功地将智能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应用于移动列车的照明系统。
在投入使用的移动列车中,所有照明系统都可以通过外围传感设备感知的光源来调节照明亮度。火车进入隧道后,车厢内的光线会逐渐增强。当早上离开公交车时,照明系统会自动降低亮度,以减少人们眼睛对光线的不适。研究人员设计了6套不同的行车、停车、应急、睡眠、出站和进站照明方案,以保证不同行车条件下车厢内充足的照明,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与普通室内照明相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更快,控制系统在信息判断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速度也要与之匹配,这给光敏控制带来了困难。为此,研发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用编程算法反复调整各种数据,进行光学模拟,从而提高实验室研发的效率和准确性,争取时间进行整体照明系统的研发。
在克服软件系统技术困难的同时,硬件设施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也在有序进行。与普通列车相比,移动列车的照明系统还具有实用性、节能性、美观性等多种功能。为此,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改进。
在满足硬件设备对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要求的基础上,采用轻质材料如氧化铝,将照明系统的自重降至最低。车厢中的许多发光二极管灯共用一个电源,并且这些灯被设计成标准化的尺寸,以提高组装效率并便于灯的安装、维护和更换。
列车内的光源组件采用发光效率高、能耗低的发光二极管颗粒,由企业自行封装。与传统照明相比,节能60%-80%,使用寿命达到6万小时。主光源和辅助光源相结合,灯带分为全光和半光两种照明方式,在满足整车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省电。
团队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灯具的线条设计和色彩搭配考虑到车内装饰风格,创造照明系统的层次感和时尚感。
经过防尘、防震、防火等一系列试验,47灯动态设定智能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成功交付中国铁路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2016年,鹏远光电成为中国汽车唐山公司照明系统的合格供应商。这不仅为鹏远光电开拓轨道交通照明系统市场带来了机遇,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声誉,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信心。
鹏远光电在为轨道交通项目提供一站式照明系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在大力招聘技术人员,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技术水平较高的供电系统。此外,企业还在探索发展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等领域空,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将照明、交通、医疗等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让普通基础设施焕发智慧。(河北日报记者冯阳)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