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协议(HTTP、FTP、TELNET)是什么含义?三个协议有何不同?
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全称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意思是文本传输协议.它可以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 telnet:它允许用户与一个远程机器上的服务器进行通信,通过一个协商过程来支持不同的物理终端.
http://www.networkdictionary.com/chinese/protocols/http.php
HTTP——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HTTP是一种为了将位于全球各个地方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发送给不特定多数用户而制订的协议。也就是说,可以把HTTP看作是旨在向不特定多数的用户“发放”文件的协议。 HTTP使用于从服务器读取Web页面内容。Web浏览器下载Web服务器中的HTML文件及图像文件等,并临时保存在个人电脑硬盘及内存中以供显示。使用HTTP下载软件等内容时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是否以Web浏览器显示的方式保存,还是以不显示的方式保存而已。结构则完全相同。因此,只要指定文件,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下载。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通讯协议,它是为Internet用户进行文件传输(包括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而制定的。要想实现FTP文件传输,必须在相连的两端都装有支持FTP协议的软件,装在您的电脑上的叫FTP客户端软件,装在另一端服务器上的叫做FTP服务器端软件。FTP是为了在特定主机之间“传输”文件而开发的协议。因此,在FTP通信的起始阶段,必须运行通过用户ID和密码确认通信对方的认证程序。TELNET——Telnet是一种字符模式的终端服务,它可以使用户坐在已上网的电脑键盘前通过网络进入远程主机,然后对远程主机进行操作。这种连通可以发生在局域网里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被连通的计算机称为Telnet Server,你自己在使用的机器称之为客户机或者终端。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应用Telnet协议能够把本地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变成远程主机系统的一个终端。 从工作模式、协议结构、应用目的等情况来看,三个协议工作于不同方面,在OSI模型中各自不同。

网络协议是什么
一、网络协议是什么? 通俗地说,网络协议就是网络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只有相同网络协议的计算机才能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这就好比人与人之间交流所使用的各种语言,只有使用相同语言才能正常地、顺利进行交流。从专业角度定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约定,也即通信协议。主要是对信息传输的速率、传输代码、代码结构、传输控制步骤、出错控制等作出规定,制定标准。二、网络协议的选择面对众多网络协议,我们可能无从选择。不过要是事先了解到网络协议的主要用途,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比如我们熟悉的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标准协议,要通过局域网访问Internet、拨号上网就必须使用该协议。NetBEUI协议主要用于有1~200台电脑的局域网中,主要用于MS-DOS、Windows环境中。其他的网络协议,我们将在下面的连载中一一介绍。三、常见网络协议的安装在Windows 98/2000/XP/Server 2003中,安装网络协议的方法大致相同。下面以安装NetBEUI协议为例,分别介绍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XP中安装的方法。1. Windows 98首先要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添加”按钮;接着在选择网络组件类型中选择“协议”,单击“添加”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我们可以选择安装各个厂商的网络通讯协议,比如Microsoft的NetBEUI协议(如图1),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安装该协议。安装完成之后,在网络窗口的组件中就可以看到该协议。在重新启动之后,设置生效。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2. Windows 2000/XP在Windows 2000/XP中要安装NetBEUI协议相对比较麻烦,首先,需要将Windows XP安装光盘中“VALUEADDMSFTNETNETBEUI”目录下的“nbf.sys”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目录中,另外还要将“netnbf.inf”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INF目录中。然后,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网络连接”;然后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单击“安装”按钮(如图2),在网络组件类型窗口中选择“协议”,单击“添加”;在下面的窗口中选择“NetBEUI协议”,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安装该协议。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提示:如果在弹出的窗口中没有你要安装的协议,你可以在“选择网络协议”窗口单击“从磁盘安装”按钮来选择从其他位置安装。协议X档案 (二)上网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什么是IP地址了,不管是登录Internet的设置,还是局域网设置,都或多或少要接触到IP地址。其实IP本身是一种网络协议,目前我们常用的IP协议严格说为IPv4。下面�我们将解释关于IP、IPv6、TCP以及TCP/IP协议的内容。IP协议说明:全称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主要用于负责IP寻址、路由选择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通常我们所说的IP地址可以理解为符合IP协议的地址。目前,我们常用的IP协议是IP协议的第四版本,即IPv4,是互联网中最基础的协议,于1981年在RFC 791中定义。应用:IPv4使用了32位地址,通常使用圆点分隔的4个十进制数字表示,比如192.168.0.1。目前,IPv4最多支持4294967296(2的32次方)个地址连接到Internet。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IP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未来几年有被用完的危机。IPv6协议说明:全称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即IP协议的6.0版本,通常又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IPv4协议的一种新IP协议。IPv6和IPv4作用大致相同,开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IPv4地址空间的压力,另外还弥补了IPv4协议的一些问题,包括端对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扩展性以及即插即用等。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应用:1. 安装IPv6IPv6使用了128位地址,理论上可以提供2的128次方地址。在Windows XP中要安装IPv6,可以依次“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接着键入:ipv6 install(如图),回车后就可以进行IPv6的安装。2. 配置IPv6同样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ipv6 if,回车后可以获取接口索引,通过该接口来添加收到地址;键入:ipv6 adu [InterfaceIndex]/[Address],其中InterfaceIndex表示该接口的接口号,Address表示IPv6地址。另外,还可以使用ping6命令进行IPv6配置和连接的测试,具体的命令用法,大家可以在命令后加/?参阅相关帮助文件。TCP协议说明: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包交换。应用:上面我们介绍的IP协议可以进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但是通过IP协议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包是否顺利地发送给目标计算机。而使用TCP协议就不同了,在该协议传输模式中在将数据包成功发送给目标计算机后,TCP会要求发送一个确认;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没有收到确认,那么TCP将重新发送数据包。另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无序、丢失以及被破坏的数据包,TCP还可以负责恢复。TCP/IP协议说明:TCP/IP协议其实就是TCP以及IP等协议组合,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该协议在互联网上使用的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在安装了不同的硬件和不同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实现可靠的网络通信。其中,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I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包能被传到目标计算机。除了TCP、IP协议外,TCP/IP协议组合还包括有FTP、Telnet、SMTP等协议。应用: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络通信设备和操作系统都支持TCP/IP协议。协议X档案 (三)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大家熟悉的TCP/IP协议以及IP、IPv6、TCP协议的内容。本期,将介绍与Netware服务器、游戏密切相关的IPX/SPX协议,以及IPX路由协议、SPX协议的内容。IPX协议说明:全称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网间数据包交换),IPX协议是Novell NetWare自带的最底层网络协议,主要用来控制局域网内或局域网之间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只负责数据包在局域网中的传送,并不保证消息的完整性,也不提供纠错服务。应用: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时,如果接收节点在同一网段内,通过IPX协议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如果接收节点不在同一网段内,那么通过IPX协议可以将数据包交给NetWare服务器,再继续传输。在使用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IPX路由命令,比如“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route”表示在IPX路由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IPX路由,“routing ipx set global”表示配置全局IPX路由设置。SPX协议说明:全称Sequences Packet Exchange(顺序包交换),SPX协议是基于施乐的Xerox SPP(Sequences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同样是由Novell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局域网的网络协议。在局域网中,SPX协议主要负责对整个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即纠错。应用:SPX协议一般和上面介绍的IPX协议组合成IPX/SPX协议来使用,多用于Netware网络环境以及联网游戏。IPX/SPX协议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说明:IPX/SPX协议即IPX与SPX协议的组合,它是Novell公司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而开发的通信协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安装方便,同时还具有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多网段间的通信。其中,IPX协议负责数据包的传送;SPX负责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在微软的NT操作系统中,一般使用NWLink IPX/SPX兼容协议和NWLink NetBIOX两种IPX/SPX的兼容协议,即NWLink协议,该兼容协议继承了IPX/SPX协议的优点,更适应Windows的网络环境。应用:IPX/SPX协议一般可以应用于大型网络(比如Novell)和局域网游戏环境中(比如反恐精英、星际争霸)。不过,如果不是在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协议,而是使用IPX/SPX兼容协议,尤其是在Windows 9x/2000组成的对等网中。在Windows中安装IPX/SPX兼容协议的方法大致如下: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右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接着,单击“安装”按钮,选择“协议”组件,单击“添加”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NWLink IPX/SPX/NetBIOS Compatible Transport Protocol”(如图),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安装。安装之后,不需要进行什么设置就可以使用。NetBIOS协议说明:全称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该协议是由IBM公司开发,主要用于数十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NetBIOS协议是一种在局域网上的程序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为程序提供了请求低级服务的统一的命令集,作用是为了给局域网提供网络以及其他特殊功能,几乎所有的局域网都是在NetBIOS协议的基础上工作的。应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默认情况下在安装TCP/IP协议后会自动安装NetBIOS。比如在Windows 2000/XP中,当选择“自动获得IP”后会启用DHCP服务器,从该服务器使用NetBIOS设置;如果使用静态IP地址或DHCP服务器不提供NetBIOS设置,则启用TCP/IP上的NetBIOS。具体的设置方法如下:首先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网络连接”图标,打开本地连接属性。接着,在属性窗口的“常规”选项卡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在“高级TCP/IP设置”窗口中选择“WINS”选项卡,在“NetBIOS设置”区域中就可以相应的NetBIOS设置(如图1)。NetBEUI协议说明:全称NetBIOS Extend User Interface(NetBIOS用户扩展接口),同样是由IBM于198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20到200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中,比如早期的DOS、LAN Manager、Windows 3.x等等。NetBEUI协议可以看作是NetBIOS协议的延伸、改良版本,具有体积小、效率高以及速度快等特点。NetBEUI可以看作是一种传输协议,而NetBIOS仅仅是通过一组命令来让系统使用网络而已。应用:NetBEUI协议主要用于本地局域网中,一般不能用于与其他网络的计算机进行沟通,不同于我们前面介绍的TCP/IP、IPX/SPX协议。在Windows中,要安装NetBEUI协议的方法不尽相同。比如在Windows 98/ME中,只要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网络”,在打开的属性窗口中“添加”协议,选择Microsoft的NetBEUI协议安装即可。而在Windows XP中,将安装光盘中的“VALUEADDMSFTNETNETBEUI”目录下的“nbf.sys”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目录中,再将“netnbf.inf”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INF目录中;这样在安装“协议”的时候,在选择窗口中就可以看到“NetBEUI协议”了(如图2)。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图1 启用NetBIOS协议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图2 安装NetBEUI协议BOOTP协议说明:全称Bootstrap Protocol(自举协议),该协议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为局域网中的无盘工作站分配动态IP地址,并不需要每个用户去设置静态IP地址。使用BOOTP协议的时候,一般包括Bootstrap Protocol Server(自举协议服务端)和Bootstrap Protocol Client(自举协议客户端)两部分。应用:该协议主要用于有无盘工作站的局域网中,客户端获取IP地址的过程如下:首先,由BOOTP启动代码启动客户端,这个时候客户端还没有IP地址,使用广播形式以IP地址0.0.0.0向网络中发出IP地址查询要求。接着,运行BOOTP协议的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会根据请求中提供的MAC地址找到客户端,并发送一个含有IP地址、服务器IP地址、网关等信息的FOUND帧。最后,客户端会根据该FOUND帧来通过专用TFTP服务器下载启动镜像文件,模拟成磁盘启动。TFTP协议说明:全称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或零碎文件传输协议),TFTP协议的作用和我们经常使用的FTP大致相同,都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可以实现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上传与下载。可以将TFTP协议看做是FTP协议的简化版本,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TFTP协议不需要认证客户端的权限,FTP需要进行客户端认证;二、TFTP协议一般多用于局域网以及远程UNIX计算机中,而常见的FTP协议则多用于互联网中。应用:Windows 2000/XP/Server 2003中就内置TFTP命令,我们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TFTP命令来将本地计算机文件传送到远程计算机中。比如要将本地计算机上的一个abc.txt文件传送到远程smile计算机上的abc1.txt,我们可以键入:tftp smile put abc.txt abc1.txt。具体的命令使用方法,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tftp /?可以看到相应的提示信息。DHCP协议说明:全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该协议可以自动为局域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自动分配IP地址,并完成每台计算机的TCP/IP协议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以及DNS服务器等。这样在局域网中特别是大型局域网中,管理员就不必为每一台计算机手工配置TCP/IP协议了,也避免了IP地址重复的问题。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应用:在Windows中要启用DHCP协议,只要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即可。具体的方法如下:以Windows XP为例,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打开属性窗口。接着,在“常规”选项卡中选中“自动获得IP地址”,单击右下角的“高级”。下面在打开窗口的“IP设置”选项卡中,就可以看到“DHCP被启用”(如图)。上次我们介绍了用于无盘工作站自动获得IP地址的BOOTP协议、用于简单文件传输的TFTP协议以及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的DHCP协议。本期,我们将介绍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以及路由信息协议(RIP)。ICMP协议说明:全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该协议是TCP/IP协议集中的一个子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我们可以通过Ping命令发送ICMP回应请求消息并记录收到ICMP回应回复消息,通过这些消息来对网络或主机的故障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要使用该协议,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ICMP设置,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打开“网络连接”,右键单击启用Internet连接防火墙的“网络连接”,选择“属性”打开属性窗口。接着,选择“高级”选项卡,单击右下角“设置”按钮。然后,在高级设置窗口中选择“ICMP”选项卡(如图),在其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包括允许传入的回显请求等。IGMP协议说明:全称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该协议运行于主机和与主机直接相连的组播路由器之间,是IP主机用来报告多址广播组成员身份的协议。通过IGMP协议,一方面可以通过IGMP协议主机通知本地路由器希望加入并接收某个特定组播组的信息;另一方面,路由器通过IGMP协议周期性地查询局域网内某个已知组的成员是否处于活动状态。应用:IGM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解决网络上广播时占用带宽的问题。在网络中,当给所有客户端发出广播信息时,支持IGMP的交换机会将广播信息不经过滤地发给所有客户端。但是这些信息只需要通过组播的方式传输给某一个部分的客户端。RIP协议说明:全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该协议是施乐公司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网络环境。RIP协议主要用于一个AS(自治系统)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RIP协议提供跳跃计数(hop 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RIP最多支持的跳跃数为15。应用: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通过启用“RIP侦听”功能来侦听RIP消息,这样计算机可以了解其他路由,然后向路由表中添加它们的IP地址。以Windows XP为例,具体的启用“RIP侦听”功能方法如下:首先,打开“控制面板”,双击“添加或删除程序”。接着,单击“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单击“网络服务”,然后单击“详细信息”。选中“RIP 侦听器”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安装该组件。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上次,我们介绍了用于传递Internet控制消息的协议(IC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以及路由信息协议(RIP)。本期我们将介绍与文件传递/邮件发送相关的网络协议。FTP协议说明:全称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网络协议之一,也是Internet中使用最多的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其中一台计算机作为FTP的客户端,另一台作为FTP的服务器端。通过FTP协议可以上传、下载几乎所有的文件类型,比如TXT、EXE、DOC、MP3、ZIP、RAR等等。应用:在实际应用中,FTP不仅可以作为网络文件下载的主要格式,还可以作为单独的命令来使用。比如我们在下MP3的时候,经常遇到ftp://www.xxx.com/1.mp3,其中,ftp://表示文件传输格式,www.xxx.com表示远程计算机域名,1.mp3就是要下载的文件。另外,在Windows中还集成了ftp命令,比如在Windows XP的“命令提示符”中键入“ftpwww.xxx.com”,就可以打开www.xxx.com远程计算机,具体的命令参数可以键入“ftp/?”。Telnet协议说明:全称远程登录协议,该协议也是Internet上普遍采用的仿真网络协议,同时Telnet也是从远程位置登录常用的程序。通过Telnet协议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通过Telnet程序登录远程Telnet计算机,一般采用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登录之后,就如同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使用远程计算机的硬盘、运行应用程序等。应用: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通过Telnet命令来进行远程登录,比如键入“telnetwww.xxx.com”就可以连接www.xxx.com远程计算机,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指定登录用户名、终端类型以及端口号等,具体的命令参数可以键入“telnet/?”查看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NEWS协议说明:全称网络新闻组协议,通过该协议可以访问Internet中各种各样的新闻组,从新闻组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科技等等,也可以在新闻组发布一些信息。应用:该协议的使用格式为:news:newsgroup,newsgroup表示网络新闻组地址,比如微软中文新闻组服务器地址为:msnews.microsoft.com,那么在IE浏览器地址栏键入:newssnews.microsoft.com,回车后就可以打开OE访问该新闻组。Mailto协议说明:表示电子邮件协议,通过该协议可以创建一个指向电子邮件地址的超级链接,通过该链接可以在Internet中发送电子邮件。应用:比如在网页代码中插入一段A href="mailto:abc@xxx.com",那么点击该超链接就会打开OE等邮件客户端程序,输入相应的内容后就可以向abc@xxx.com发送邮件。另外,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mailto:abc@xxx.com,回车后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File协议说明:表示本地文件传输协议,File协议主要用于访问本地计算机中的文件,就如同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一样。应用:要使用File协议,基本的格式如下:file:///文件路径,比如要打开F:盘flash文件夹中的1.swf文件,那么可以在资源管理器或IE地址栏中键入:file:///f:/flash/1.swf并回车。在拨号上网以及ADSL宽带上网的时候,我们经常要使用SLIP、PPP以及PPPoE等协议来创建拨号连接,本期我们将介绍与网络传输相关的SLIP、PPP、PPPoE、L2TP以及PPTP协议。SLIP协议说明:全称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网际协议),该协议是Windows远程访问的一种旧工业标准,主要在Unix远程访问服务器中使用。因为SLIP协议是面向低速串行线路的,可以用于专用线路,也可以用于拨号线路,Modem的传输速率在1200bps到19200bps。应用:在Windows中要设置SLIP协议,比如在Windows 98中,假设已经创建了“拨号连接”,右键单击该连接,选择“属性”。接着,在打开的属性窗口中,选择“服务器类型”选项卡,在“拨号网络服务器类型”中选择“SLIP:Unix连接”。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PPP协议说明:全称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是TCP/IP网络协议集合中的一个子协议,主要用来创建电话线路以及ISDN拨号接入ISP的连接,具有多种身份验证方法、数据压缩和加密以及通知IP地址等功能。PPP协议是SLIP协议的替代协议,在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假设同样是在Windows 98,并且已经创建好“拨号连接”。那么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设置PPP协议:首先,打开“拨号连接”属性,同样选择“服务器类型”选项卡;然后,选择默认的“PPP:Internet,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98”(如图1),在高级选项中可以设置该协议其它功能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PPPoE协议说明:全称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简单地说,就是将以太网和PPP协议结合后的协议,目前广泛应用在ADSL接入方式中。通过PPPoE技术和宽带调制解调器(比如ADSL Modem)我们就可以实现高速宽带网的个人身份验证访问,为每个用户创建虚拟拨号连接,这样就可以高速连接到Internet。应用:在Windows XP中,自带了PPPoE协议的虚拟拨号工具,具体的创建方法如下:首先,打开“网络连接”;接着单击窗口左侧“网络任务”下的“创建一个新的连接”打开“新建连接向导”,单击“下一步”;在网络连接类型中选择“连接到Internet”,单击“下一步”;然后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单击“下一步”;在Internet连接窗口中选择“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如图2),单击“下一步”;输入ISP名称,比如“ADSL”,单击“下一步”;依次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单击“下一步”;最后,单击“完成”即可。PPTP协议说明:全称Point-to-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该协议是在PPP协议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增强型安全协议,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VPN),可以通过密码身份验证协议(PAP)、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EAP)等方法增强安全性。可以使远程用户通过拨入ISP、通过直接连接Internet或其他网络安全地访问企业网。应用:在使用VPN的时候可以使用PPTP协议,也可以使用L2TP协议,具体设置方法如下: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键单击某个VPN连接,选择“属性”。接着,在打开的属性窗口中选择“网络”选项卡。然后在“VPN类型”中选择“PPTP VPN”(如图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L2TP协议说明:全称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第二层隧道协议),该协议是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rnet隧道协议,功能大致和PPTP协议类似,比如同样可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加密。不过也有不同之处,比如PPTP要求网络为IP网络,L2TP要求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PPTP使用单一隧道,L2TP使用多隧道;L2TP提供包头压缩、隧道验证,而PPTP不支持。应用:在VPN连接中要设置L2TP连接,方法同PPTP VPN设置,同样是在VPN连接属性窗口的“网络”选项卡中,将VPN类型设置为“L2TP IPSec VPN”即可。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2.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3.时序:时序是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也可称为“同步”)。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网络协议 1、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守的规则。2、网络协议: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每个网络中至少要选择一种网络协议。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网络的规模、网络的兼容性和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常接触的局域网中,一般使用NETBEUT、IPX/SPX和TCP/IP三种协议。NETBEUI: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网络层寻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因为它不需要附加的网络地址和网络层头尾,所以很快并很有效且适用于只有单个网络或整个环境都桥接起来的小工作组环境。IPX/SPX:它是由Novell提出的用于客户/服务器相连的网络协议。使用IPX/SPX协议能运行通常需要NetBEUI支持的程序,通过IPX/SPX协议可以跨过路由器访问其他网络。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 TCP/IP: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商业组织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即便遭到核攻击而破坏了大部分网络,TCP/IP仍然能够维持有效的通信。TCP/IP同时具备了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每种网络协议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只有TCP/IP允许与Internet完全的连接。TCP/IP的32位寻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将加入Internet的主机和网络数。因而可能代替当前实现的标准是IPv6。
接入网络的计算机之间有一种“共同语言”,即使是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也能进行交流,这就是“网络协议”。

运行命令全称与缩写对照
按“开始”-“运行”,或按WIN键+R,在『运行』窗口中输入: (按英文字符顺序排列)%temp%---------打开临时文件夹.--------------C:DocumentsandSettings用户名所在文件夹..-------------C:DocumentsandSettings...------------我的电脑--------------C盘appwize.cpl----添加、删除程序access.cpl-----辅助功能选项Accwiz---------辅助功能向导cmd------------CMD命令提示符command--------CMD命令提示符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calc-----------启动计算器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cintsetp-------仓颉拼音输入法cliconfg-------SQLSERVER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control--------打开控制面板conf-----------启动netmeeting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cleanmgr-------垃圾整理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drwtsn32-------系统医生devmgmt.msc----设备管理器desk.cpl-------显示属性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dvdplay--------DVD播放器eventvwr-------事件查看器eudcedit-------造字程序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firewall.cpl---WINDOWS防火墙gpedit.msc-----组策略hdwwiz.cpl-----添加硬件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inetcpl.cpl----INTETNET选项intl.cpl-------区域和语言选项(输入法选项)irprops.cpl----无线链接joy.cpl--------游戏控制器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logoff---------注销命令main.cpl-------鼠标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migwiz---------文件转移向导mlcfg32.cpl----邮件mplayer2-------简易widnowsmediaplayermspaint--------画图板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mstsc----------远程桌面连接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mmc------------打开控制台mmsys.cpl------声音和音频设备mobsync--------同步命令ncpa.cpl-------网络连接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netstartX----开始X服务netstopX-----停止X服务netstat-an----命令检查接口netsetup.cpl---无线网络安装向导notepad--------打开记事本nslookup-------IP地址侦探器narrator-------屏幕“讲述人”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nusrmgr.cpl----用户账户nwc.cpl--------NetWare客户服务osk------------打开屏幕键盘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odbccp32.cpl---ODBC数据源管理器oobe/msoobe/a-检查XP是否激活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powercfg.cpl---电源选项progman--------程序管理器regedit--------注册表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regsvr32/?----调用、卸载DLL文件运行(详细请在cmd中输入regsvr32/?)sapi.cpl-------语音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syncapp--------创建一个公文包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sigverif-------文件签名验证程序sndrec32-------录音机sndvol32-------音量控制程序shrpubw--------共享文件夹设置工具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sysdm.cpl------系统syskey---------系统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xp系统的双重密码)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sfc.exe--------系统文件检查器sfc/scannow---windows文件保护shutdown-------关机命令(详细请在cmd中输入shutdown/?)taskmgr--------任务管理器telephon.cpl---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telnet---------远程连接程序timedate.cpl---日期和时间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tsshutd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utilman--------辅助工具管理器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winmsd---------系统信息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wordpad--------写字板wuaucpl.cpl----自动更新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write----------写字板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wscui.cpl------安全中心 C:/windows/fonts字体
ncpa.cpl 打开网络连接 英文全拼:Network Control Panel Applet 网络控制面板小程序

cmd里远程命令是什么 ?
cmd中远程的命令为:mstsc。用户在电脑运行栏中输入‘mstsc’即可打开远程桌面。Mstsc (全称:Microsoft terminal services client),指创建与终端服务器或其他远程计算机的连接,编辑现有“远程桌面连接(.rdp)”配置文件,并将WindowsXP连接迁移到新的.rdp文件中。Mstsc还有一种说法,Microsoft Telnet Screen Control ,即“微软远程桌面控制”。扩展资料:CMD相关命令1. calc-----------启动计算器2.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3.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4.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5.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6. cleanmgr-------垃圾整理7.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8.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9. cmd.exe--------CMD命令提示符10.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11. conf-----------启动netmeeting12.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13.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14.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15.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16.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17. drwtsn32------ 系统医生18. dvdplay--------DVD播放器19.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20.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21. eudcedit-------造字程序22. eventvwr-------事件查看器23. 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24. gpedit.msc-----组策略25. 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26. logoff---------注销命令27.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28. notepad--------打开记事本29. 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30.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31. mmc------------打开控制台49.32. mobsync--------同步命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MD命令
cmd中远程的命令为:mstsc。用户在电脑运行栏中输入‘mstsc’即可打开远程桌面。Mstsc (全称:Microsoft terminal services client),指创建与终端服务器或其他远程计算机的连接,编辑现有“远程桌面连接(.rdp)”配置文件,并将WindowsXP连接迁移到新的.rdp文件中。Mstsc还有一种说法,Microsoft Telnet Screen Control ,即“微软远程桌面控制”。扩展资料:mstsc的语法:mstsc.exe{ConnectionFile|/v:server} [/console] [/f] [/w:width /h:height]。mstsc.exe /edit"ConnectionFile"。mstsc.exe /migrate。参数解释:ConnectionFile 指定用于连接的 .rdp 文件的名称。/v:server[;port] 指定要连接的远程计算机。/admin 将连接到会话以管理服务器。/f 在全屏幕模式下启动“远程桌面”连接。/w:width 指定远程桌面窗口的宽度。/h:height 指定远程桌面窗口的高度。/public 在公用模式下运行远程桌面。/span 是远程计算机的高度和宽度与本地虚拟桌面相匹配,如有必要扩展到多个显示器。若要扩展到多个显示器,所有显示必须具有相同的高度并垂直排列。/console 连接到指定 Windows 2000 Server 的控制台会话。/edit 打开指定的 .rdp 文件进行编辑。/migrate 将使用“客户端连接管理器”创建的旧版连接文件迁移到新的 .rdp 连接文件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stsc
cmd中远程的命令为:mstsc用户在电脑运行栏中输入‘mstsc’即可打开远程桌面。Mstsc (全称:Microsoft terminal services client),指创建与终端服务器或其他远程计算机的连接,编辑现有“远程桌面连接(.rdp)”配置文件,并将WindowsXP连接迁移到新的.rdp文件中。Mstsc还有一种说法,Microsoft Telnet Screen Control ,即“微软远程桌面控制”。注意:您必须是要连接的服务器上的管理员才能创建远程控制台连接。对于每个用户来说,.rdp文件在“我的文档”中是作为隐藏文件存储的。拓展资料:远程桌面连接图解:1、点击“开始”按钮。2、在开始菜单中输入“mstsc”。3、回车。4、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IP地址。5、输入完成后点击“连接”来连接远程计算机。如果对方打开了远程桌面连接,并且你也有对方计算机用户名与密码的话就可以像登录自己电脑一样来登录对方的电脑了。
运行里直接输mstsc——回车—远程桌面来接输入ip地址,就可以了。远程连接命令是在远程计算机通过命令行输入命令来操作服务器或远程电脑上sql的命令叫做远程连接命令 。远程连接命令主要应用于,服务器管理员操作远程服务器,数据库管理员远程操作数据库。除了通过命令行输入命令来实现远程操作服务器或数据库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来实现远程操作服务器、远程操作数据库或者远程输入连接命令。扩展资料:远程命令的其他代码:net user 用户名 密码 /add 建立用户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用户net user 查看有哪些用户net user 帐户名 查看帐户的属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远程连接命令
一,ping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下面就来看看它的一些常用的操作。先看看帮助吧,在DOS窗口中键入:ping /? 回车,。所示的帮助画面。在此,我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很有用的参数就可以了(下同)。-t 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试想,如果你使用100M的宽带接入,而目标IP是56K的小猫,那么要不了多久,目标IP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数据而掉线,呵呵,一次攻击就这么简单的实现了。-l 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我们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结合上面介绍的-t参数一起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哦。-n 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3次。如果网络速度比较慢,3次对我们来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判断目标IP是否存在,那么就定义为一次吧。说明一下,如果-t 参数和 -n参数一起使用,ping命令就以放在后面的参数为标准,比如"ping IP -t -n 3",虽然使用了-t参数,但并不是一直ping下去,而是只ping 3次。另外,ping命令不一定非得ping IP,也可以直接ping主机域名,这样就可以得到主机的IP。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具体用法。这里time=2表示从发出数据包到接受到返回数据包所用的时间是2秒,从这里可以判断网络连接速度的大小 。从TTL的返回值可以初步判断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之所以说"初步判断"是因为这个值是可以修改的。这里TTL=32表示操作系统可能是win98。(小知识:如果TTL=128,则表示目标主机可能是Win2000;如果TTL=250,则目标主机可能是Unix)至于利用ping命令可以快速查找局域网故障,可以快速搜索最快的QQ服务器,可以对别人进行ping攻击......这些就靠大家自己发挥了。二,nbtstat该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使用这个命令你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户名、所属的工作组、网卡的MAC地址等。在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几个基本的参数。-a 使用这个参数,只要你知道了远程主机的机器名称,就可以得到它的NETBIOS信息(下同)。-A 这个参数也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但需要你知道它的IP。-n 列出本地机器的NETBIOS信息。当得到了对方的IP或者机器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nbtstat命令来进一步得到对方的信息了,这又增加了我们入侵的保险系数。三,netstat这是一个用来查看网络状态的命令,操作简便功能强大。-a 查看本地机器的所有开放端口,可以有效发现和预防木马,可以知道机器所开的服务等信息,如图4。这里可以看出本地机器开放有FTP服务、Telnet服务、邮件服务、WEB服务等。用法:netstat -a IP。-r 列出当前的路由信息,告诉我们本地机器的网关、子网掩码等信息。用法:netstat -r IP。四,tracert跟踪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所有途径,这对我们了解网络布局和结构很有帮助。如图5。这里说明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192.168.0.1的机器上,中间没有经过任何中转,说明这两台机器是在同一段局域网内。用法:tracert IP。五,net这个命令是网络命令中最重要的一个,必须透彻掌握它的每一个子命令的用法,因为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这简直就是微软为我们提供的最好的入侵工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它都有那些子命令,键入net /?回车如图6。在这里,我们重点掌握几个入侵常用的子命令。net view使用此命令查看远程主机的所以共享资源。命令格式为net view file://IP/。net use把远程主机的某个共享资源影射为本地盘符,图形界面方便使用,呵呵。命令格式为net use x: file://IP/sharename。上面一个表示把192.168.0.5IP的共享名为magic的目录影射为本地的Z盘。下面表示和192.168.0.7建立IPC$连接(net use file://IP/IPC$ "password" /user:"name"),建立了IPC$连接后,呵呵,就可以上传文件了:copy nc.exe file://192.168.0.7/admin$,表示把本地目录下的nc.exe传到远程主机,结合后面要介绍到的其他DOS命令就可以实现入侵了。net start使用它来启动远程主机上的服务。当你和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后,如果发现它的什么服务没有启动,而你又想利用此服务怎么办?就使用这个命令来启动吧。用法:net start servername,如图9,成功启动了telnet服务。net stop入侵后发现远程主机的某个服务碍手碍脚,怎么办?利用这个命令停掉就ok了,用法和net start同。net user查看和帐户有关的情况,包括新建帐户、删除帐户、查看特定帐户、激活帐户、帐户禁用等。这对我们入侵是很有利的,最重要的,它为我们克隆帐户提供了前提。键入不带参数的net user,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包括已经禁用的。下面分别讲解。1,net user abcd 1234 /add,新建一个用户名为abcd,密码为1234的帐户,默认为user组成员。2,net user abcd /del,将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删除。3,net user abcd /active:no,将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禁用。4,net user abcd /active:yes,激活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5,net user abcd,查看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的情况net localgroup查看所有和用户组有关的信息和进行相关操作。键入不带参数的net localgroup即列出当前所有的用户组。在入侵过程中,我们一般利用它来把某个帐户提升为administrator组帐户,这样我们利用这个帐户就可以控制整个远程主机了。用法:net localgroup groupname username /add。现在我们把刚才新建的用户abcd加到administrator组里去了,这时候abcd用户已经是超级管理员了,呵呵,你可以再使用net user abcd来查看他的状态,和图10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来。但这样太明显了,网管一看用户情况就能漏出破绽,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对付菜鸟网管,但我们还得知道。现在的手段都是利用其他工具和手段克隆一个让网管看不出来的超级管理员,这是后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黑客防线》第30期上的《由浅入深解析隆帐户》一文。net time这个命令可以查看远程主机当前的时间。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进入到远程主机里面,那么也许就用不到这个命令了。但简单的入侵成功了,难道只是看看吗?我们需要进一步渗透。这就连远程主机当前的时间都需要知道,因为利用时间和其他手段(后面会讲到)可以实现某个命令和程序的定时启动,为我们进一步入侵打好基础。用法:net time file://IP/。六,at这个命令的作用是安排在特定日期或时间执行某个特定的命令和程序(知道net time的重要了吧?)。当我们知道了远程主机的当前时间,就可以利用此命令让其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比如2分钟后)执行某个程序和命令。用法:at time command file://computer/。表示在6点55分时,让名称为a-01的计算机开启telnet服务(这里net start telnet即为开启telnet服务的命令)。七,ftp大家对这个命令应该比较熟悉了吧?网络上开放的ftp的主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匿名的,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登陆上去。现在如果你扫到了一台开放ftp服务的主机(一般都是开了21端口的机器),如果你还不会使用ftp的命令怎么办?下面就给出基本的ftp命令使用方法。首先在命令行键入ftp回车,出现ftp的提示符,这时候可以键入"help"来查看帮助(任何DOS命令都可以使用此方法查看其帮助)。大家可能看到了,这么多命令该怎么用?其实也用不到那么多,掌握几个基本的就够了。首先是登陆过程,这就要用到open了,直接在ftp的提示符下输入"open 主机IP ftp端口"回车即可,一般端口默认都是21,可以不写。接着就是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了,这里以匿名ftp为例介绍。用户名和密码都是ftp,密码是不显示的。当提示**** logged in时,就说明登陆成功。这里因为是匿名登陆,所以用户显示为Anonymous。接下来就要介绍具体命令的使用方法了。dir 跟DOS命令一样,用于查看服务器的文件,直接敲上dir回车,就可以看到此ftp服务器上的文件。cd 进入某个文件夹。get 下载文件到本地机器。put 上传文件到远程服务器。这就要看远程ftp服务器是否给了你可写的权限了,如果可以,呵呵,该怎么 利用就不多说了,大家就自由发挥去吧。delete 删除远程ftp服务器上的文件。这也必须保证你有可写的权限。bye 退出当前连接。quit 同上。八,telnet功能强大的远程登陆命令,几乎所有的入侵者都喜欢用它,屡试不爽。为什么?它操作简单,如同使用自己的机器一样,只要你熟悉DOS命令,在成功以administrator身份连接了远程机器后,就可以用它来**想干的一切了。下面介绍一下使用方法,首先键入telnet回车,再键入help查看其帮助信息。然后在提示符下键入open IP回车,这时就出现了登陆窗口,让你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这里输入任何密码都是不显示的。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后就成功建立了telnet连接,这时候你就在远程主机上具有了和此用户一样的权限,利用DOS命令就可以实现你想干的事情了。这里我使用的超级管理员权限登陆的。到这里为止,网络DOS命令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这里介绍的目的只是给菜鸟网管一个印象,让其知道熟悉和掌握网络DOS命令的重要性。其实和网络有关的DOS命令还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广大菜鸟网管有所帮助。学好DOS对当好网管有很大的帮助,特别的熟练掌握了一些网络的DOS命令。 另外大家应该清楚,任何人要想进入系统,必须得有一个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法漏洞差不多绝迹了吧),哪怕你拿到帐户的只有一个很小的权限,你也可以利用它来达到最后的目的。所以坚决消灭空口令,给自己的帐户加上一个强壮的密码,是最好的防御弱口令入侵的方法。

Telnet与tll的不同
两者都是传输TL1(TransactionLanguage1)是一种在电信领域广泛使用的管理协议,尤其在北美。其得以在世界范围流行,是因为它能管理多种宽带网和接入网,包括SONET/SDH,ATM。上述这些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和其他的协议比较,它很容易实现和维护。TL1报文有一个很好的,甚至职业用户和操作者都能设计和理解的结构化格式。例如,REPT报文指示报表和RTRV指示检索等等。TL1由Telcordia(先前的Bellcore)定义,全称TransactionLanguage-1,是一种ASCII型的人机(man-machine)交互协议,也是一种标准的电信管理协议。 telnet是明码传输的,发送的数据被监听后不需要解密就能看到内容。telnet采用明文传输,传输过程容易被窃取,除管理以外还可用于端口扫描、测试目标端口可达、是否开放。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