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TCP/IP协议簇的层次结构
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1、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2、网间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1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2是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3是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3、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格式化信息流;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4、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

TCP协议把数据分为若干数据段,称为
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段,称为__C_____。 A.分组B.单元C.数据报 D.段落

TCP/IP 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这句话怎么理解啊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首部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以下是简述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的一种。 把报文分段成一个个的分组(packet)进行转发,利用管道化效应共享级联的数据链路和缓存,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TCP/IP协议中,什么是频率范围?如何计算
方法: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就可以计算累积频率,或叫做对频率的累计。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称为向上累积,反之为向下累积。如第一组所占频率为6%,下一组为10%,则向上的累积频率为16%,依次类推。 累积频率(Cumulative Percentage),按某种标志对数据进行分组后,分布在各组内的数据个数称为频数或次数,各组频数与全部频数之和的比值称为频率或比重。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叫做累积频率,或叫做对频率的累计。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称为向上累积,反之为向下累积。频率的最终累积值为100%。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tcp接收端如何记录上一分组序号?
应该是按照每个数据分组的组头序号来确定数据分组的顺序。TCP将ON的控制信号作为第一个分组,然后将控制信号OFF也做一个分组,作为最后一个组包,这就可以确定所有的信息是否接受完成。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