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名词解释是什么?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时序)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比如是采用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网络协议种类1、TCP/IP协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2、NetBEUI,即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3,、IPX/SPX协议,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

网络协议与网络标准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局域网(LAN)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 Ring)、令牌总线(Token Bus)以及作为这三种网的骨干网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它们所遵循的都是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以802开头的标准,目前共有11个与局域网有关的标准,它们分别是: IEEE 802.1── 通用网络概念及网桥等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等IEEE 802.3──CSMA/CD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 802.4──ARCnet总线结构及访问方法,物理层规定IEEE 802.5──Token Ring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等IEEE 802.6── 城域网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 802.7── 宽带局域网IEEE 802.8── 光纤局域网(FDDI)IEEE 802.9── ISDN局域网IEEE 802.10── 网络的安全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是指打印服务器连接在网络上能过支持的网络标准,一般的打印服务器只能支持IEEE802.3系列的协议。另外一个介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的前身AIEE(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和IRE(无线电工程师协会)成立于1884年。1963年1月1日AIEE和IRE正式合并为IEEE。自成立以来IEEE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工技术在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进步。作为科技革新的催化剂,IEEE通过在广泛领域的活动规划和服务支持其成员的需要。IEEE是一个非营利性科技学会,拥有全球近175个国家三十六万多名会员。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及控制技术领域中,IEEE 发表的文献占了全球将近百分之三十。IEEE每年也会主办或协办三百多项技术会议。IEEE会员可享受以下优惠待遇:o成为IEEE 37个专业学会之一或多个学会的会员,成为IEEE四个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技术委员会的会员;o全球共有300多个地区组织,会员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享;o为工程师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确保其技术生命力;o全球共有1,150个大学分支机构;o支持美国会员利益,支持妇女参与电子电气工程;o会员独享的特殊成本节省和增值益处;o对会员的技术和专业成就给予认可并颁奖;o参与、领导或志愿协助IEEE各种活动中的机会;o通过网络服务和IEEE之间进行电子商务。IEEE 802组织结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世界上著名的专业组织,每年出版大量的技术杂志并召开很多会议。IEEE计算机委员会下设的IEEE 802负责制定电子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标准,从属关系如下图所示:IEEE 802又称为LMSC(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局域网和城域网的物理层和MAC层规范,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下两层。LMSC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下设工作组(Working Group)、研究组(Study Group)、技术顾问组(Technical Advisory Group)。曾经设立的多个SG已经合并到WG中,目前活跃的WG和TAG如下:802.1 :高层局域网协议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802.2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802.3 :以太网Ethernet802.4 :令牌总线Token Bus802.5 :令牌环Token Ring802.1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802.15:无线个域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802.16:宽带无线接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802.17: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802.18:无线管制 Radio Regulatory TAG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G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802.21:媒质无关切换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标准通过流程IEEE 802的标准草案首先在WG内进行投票,当达到75%以上同意后,则视为通过,并提交到LMSC进行Sponsor Ballot的投票。在LMSC投票过程中,如果90%以上同意,则视为通过,IEEE 802就可以将其发布为正式的标准,如IEEE 802.2、IEEE 802.3、IEEE 802.11。IEEE 802一般会将他们的标准提交到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后会以ISO的名义发布,如已经被ISO接受并发布的标准有:ISO/IEC 8802-1、ISO/IEC 8802-2、ISO/IEC 8802-3、ISO/IEC 8802-5、ISO/IEC 8802-11等。技术标准体系IEEE 802下设的不同WG研究不同领域的标准,当标准在IEEE 802获得通过后,就可以发布。因此IEEE 802的技术标准体系与它的WG分工是一一对应的。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工作组情况。无线通信领域IEEE 802目前在无线领域主要有四个工作组:802.11、802.15、802.16、802.20。在每个工作组下又设置了任务组(TG)。802.11 无线局域网已经通过的标准:802.11、802.11a、802.11b、802.11g、802.11F、802.11d。正在研究的标准:802.11i。802.15 无线个域网IEEE 802.15.1:蓝牙;IEEE 802.15.2:公用ISM频段内无线设备的共存问题;IEEE 802.15.3a:UWB标准;IEEE 802.15.3b:WPAN维护;IEEE 802.15.4:研究低于200kbit/s数据传输率的WPAN应用。IEEE 802.15.4:Mesh Network。802.16 宽带无线接入(无线城域网)已经通过的标准:802.16、802.16a、802.16c、802.16.2、802.16一致性测试。正在研究的标准:802.16d、802.16e802.20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处于提案征求阶段,还处于标准研究初期。有线接入领域802.3 以太网2000年12月,IEEE 802.3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EFM)特别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如何支持三种接入网拓扑以及相应的物理层:铜线上以太网(EoVDSL),在750m上传送10Mb/s;点到点光纤上的以太网,在最长10km上传送1000Mb/s;点到多点光纤上的以太网(EPON),在最长10km上传送1000Mb/s。因此,802.3ah标准中主要涉及VDSL和EPON两种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到D3版本,处于研究阶段。802.17 弹性分组环2001年11月成立,将吸收千兆以太网的经济性、SDH对延时和抖动的严格保障、可靠的时钟和50ms环保护和恢复等特性,提出RPR的标准。┅┅┅┅┅┅┅┅┅┅┅┅┅┅┅┅┅┅┅┅┅┅┅┅┅┅┅┅┅┅┅┅┅┅┅┅┅┅┅欢迎快来加入Nokiabbs团队哟!团队地址为:http://nokiabbs.com/?fromuid=17467941 如正确请采纳~谢谢!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网络标准: 局域网(LAN)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 Ring)、令牌总线(Token Bus)以及作为这三种网的骨干网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所遵循的都是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以802开头的标准。
差不多

Internet中公认的协议标准是什么?它的四层体系结构是哪些?常见的Internet提供
Internet中公认的协议标准:TCP/IP 它的四层体系结构是: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一数据链路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二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2、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3、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三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1、格式化信息流;2、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四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领取国考资料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1.远程登录服务(Telnet)2.文件传输服务(FTP)3.电子邮件服务(E-Mail)4.网络新闻服务(Usenet)5.名址服务(Finger、Whois、X.500、Netfind)6.文档查询索引服务(Archie、WAIS)7.信息浏览服务(Gopher、WWW)8.其它信息服务(Talk、IRC、MUD)Internet中公认的协议标准是什么?它的四层体系结构是哪些?常见的Internet提供

因特网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是什么
TCP/IP协议是Internet所广泛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 常用的协议为:常用协议:TCP/IP协议,NetBEUI,IPX/SPX协议。以下是为网络中常用具体的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portation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传输:ftp(File Transportation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邮件发送: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件接收: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邮局协议第三版)本地文件传输协议:file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电子邮件协议:mail to网络新闻组协议:NEWS广域信息服务器协议:WAIS信息查询系统协议:GOPHER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http
TCP/IP
TCP/IP

网络协议和网络标准怎样理解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标准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网络协议在应用层面有许多是厂家自定义的,而网络标准是一些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例如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主要有美国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所制定的802.11标准(包括802.11a 、802.11b 及802.11g等标准),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HomeRF(家庭网络)标准等。
你好,简要回复。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1566.html。